高职毕业生社会适应力的调查与分析

2014-11-14 02:37黄建园
科技资讯 2014年12期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

黄建园

摘 要:本文通过对无锡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围绕毕业生适应社会、应用知识和技能开展工作的状况,对毕业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行了分析,对学校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 社会适应能力 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c)-0218-01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量的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为了了解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掌握毕业生的上岗情况,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今后的就业工作提供依据。本人对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机械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初次就业岗位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采用抽样问卷形式,分毕业生自我评价和用人单位评议两个方面。现将本次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1 毕业生综合能力

1.1 就业现状

对于初次就业的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是所学专业是否与市场需求接轨,在调查中,认为所学专业符合市场需求的,占65%,还有34%的同学认为基本符合市场需求。表明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对就业状况持乐观态度。

对毕业生最关心的薪酬问题,根据调查,70%以上的学生初次就业的月收入在1800~2500之间。而在前期的毕业生就业预期的调查中,占85.15%的毕业生将起薪(实习工资)定在2000以上。

毕业生初次就业后工作基本稳定。在调查中,67%的学生工作后没有更换过单位,24%的学生更换过一至二次单位。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和单位的相互认可、相互适应;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校与企业间的长期合作。

1.2 人际关系

在毕业生就业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是非常重视的,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安心工作、发挥能力的基础。

根据调查统计,59%以上的毕业生是通过学校提供的招聘机会落实单位的;另外,个人自荐和亲朋同学介绍的也分别占18%和16%。这表明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推销能力和融洽的人际关系。工作后,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难题、困惑时,选择向单位同事、老师交流的分别为50%、22%;向家人、同学诉说的也分别占35%、34%。在认为自己能适应工作主要依靠广泛的人际关系的为39%。说明学生也认为人际关系在工作中的作用。

从调查结果看,由学校到单位,毕业生都面临一个适应期,但大部分学生都能选择适当的方式交流,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难题、困惑时愿意向单位同事、领导和同学进行沟通,这也有利于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1.3 工作能力

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是学生较快适应社会,获得单位认可,融入企业团队的保证。

根据调查,在认为自己能适应工作主要依靠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为72%,选择吃苦耐劳和钻研精神的为73%。在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受单位的重视程度方面,78.6%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视。在对学校所学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运用情况中,67%的学生认为运用较多,但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学习。另外,有58%的学生认为通过学校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有助于较快适应工作。

2 用人单位的评价

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是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因而高职类毕业生的就业具有面向基层、专业对口的特点。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是毕业生就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调查中,单位对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熟练程度方面,评价为强的占到74.5%;在上岗过程中的适应能力方面,评价为强的为78.6%;所在单位和部门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为优的占到80.4%。说明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总体认可。

3 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对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总体上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学校的教育培养对毕业生的人际交往和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仍有一些问题和不足和需要提高的方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调查中,相当部分毕业生对初次走上工作岗位还有一些困惑,表现出不太适应,建议在校期间能增加人际交往、沟通交流方面的活动。

(2)虽然毕业生对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中的运用情况作了充分肯定,但也有毕业生反映,在校期间因班级学生人数多,上实训课时每台设备人数较多,效果不够好。

(3)毕业生就业后,因工作性质和岗位的不同,对有些课程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有学生建议开设针对毕业班学生的选修课程,如社会学、管理学和文书写作的课程等。

(4)有用人单位反映部分学生不愿做基础工作,嫌苦怕累;也有学生为些小事就跳槽,并且不跟单位办理辞职手续。

4 对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思考

根据以上的调查和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校的良好发展,今后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等学校办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因此,要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使毕业生以积极的心态走上工作岗位,发挥作用,建功立业。

(2)深化教学改革,改善课程设置,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具有良好团队精神和吃苦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3)从班级建设着手,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班级是学生的基层组织,要通过良好的班级建设,形成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和大局意识,克服江湖义气,完善自我。

(4)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信用是一笔无形财富。最终在用人单位受到欢迎的,还是那些诚信度高的学生和信誉好的学校。缺乏诚信的做法,不利于个人的成长进步,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在社会上立足。

(5)通过往届毕业生的成才事例,让毕业生了解就业就是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适合社会的需要就是自身努力的方向。

(6)坚持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与反馈工作,完善学校的就业制度,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扩大对外宣传,扩大学校的影响。建立和扩大就业、实习基地,努力为毕业生服务,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毕业生就业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形势的多元化,任重而道远。本次调查仅对初次就业的毕业生,数据不够全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今后将进一步完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与反馈,找出不足或需要提高的方面,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毕业生就业,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钱建国.宋朝阳,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3):19-20.

[2] 张波,朱晓辉,大学生就业现状的问题探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4-6.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职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
家长择业观对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影响的探讨
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能力调查研究
中学体育课堂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体育与健康课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探讨如何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浅谈铁路高职毕业生学员培训教学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