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指导为载体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2014-11-14 11:10杨广顺孙卓祭学明马赛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强化就业指导载体

杨广顺 孙卓 祭学明 马赛

[摘 要] 作为人们前进的重要动力,良好的理想理念能够引导人们获得长远发展,而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就业观念,也离不开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基础因素的帮助。通过就业指导这一新型载体,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巨大意义。本文结合目前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在充分剖析就业指导工作同理想信念教育的相互联系的同时,为理念信念教育实际工作提供了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 就业指导;载体;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强化

理想信念教育,属于大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内容,也是引导毕业生形成正确就业观念的重要工作。但结合国内高校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在进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时,还存在方法落后、形式单一等严重问题,毕业生就业教育逐渐陷入困境。2013年,我国应届毕业生数量高达700万人,而往届毕业生中也有部分还未全面就业,这给利用就业指导载体,推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际工作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层内涵

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导,全面展开,应当符合马克思思想与共产主义理念的要求。在我国不断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当逐渐指导学生满怀复兴中华民族伟大事业的理想,赋予更浓厚的爱国主义理念。

二、现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不足

尽管大部分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均较为积极乐观,但仍然存在一部分学生理想信念不清晰,这要求高校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但随着目前各类社会信息的丰富化,理想信念教育也出现了诸多不足,具体存在如下缺陷。

首先,教育方法还相对落后,大部分高校在理想信念教育实践过程中,只依赖于课堂知识的灌输,单纯的说教式教学往往难以引起学生兴趣,相反还会导致学生出现枯燥乏味感。

其次,受市场经济影响,学生家庭乃至社会各界均未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产生足够重视,存在该工作属于高校职责所在,与自身无关。导致高校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各方合作,实际教学较为孤立,教学效果也较差。由于缺乏家庭、社会与学校三位一体式立体教学,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也无法持续性进行。

此外,部分高校现有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还存在过分架空问题,未和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也未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导致实际教学事倍功半。在浪费大量教学资源的同时,教学质量也不尽人意。

总体而言,造成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的原因较多,但根本原因还是由于脱离了现实生活,教学内容太过抽象画,缺乏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工作的充分联系。

三、就业指导同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密切关系

1、理论支持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根本要求,符合马克思理论中推动人类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就业指导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都要求充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教学理念关系

从根本上看,高校就业指导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均以大学生为主体,故均秉持着以学生为本,为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而不断努力的教学理念。理想信念教育,是为了确保学生思想理念与实际能力的双向提升,而就业指导则是引导学生充分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完善自身综合素质。两部分工作具有一定的联系性。

3、教育内容关系

高校的就业指导,主要是按照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提供支持为目标,不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则是充分整合了科学人文、政治经济及理想与信念等多方面内容,确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工作统筹兼顾。从这方面来看,两部分工作是相辅相成的,需要进行全面把握。

4、教学目标关系

就業指导和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致力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化提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完善的科学文化知识储备以及卓越创新能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人才的培养方向,这就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其双向发展自身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将社会需求作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一定程度上来看,就业指导与理想信念教育均属于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范畴,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结合上述内容中对就业指导和理想信念教育两部分工作关系的分析来看,两者本身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故需要将两者充分融合,提高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科学合理性。

四、利用就业指导为载体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发展

1、合理运用校内文化活动平台

考虑到高校本身拥有较为丰富的校内文化活动平台,这也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独特优势。这要求高校充分整合理想信念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再充分挖掘校园文化平台的各项优点,引导学生对自身情况拥有更为深入客观的认知。在此基础,引导学生在就业时把握好自身实际情况与理想目标的关系,选择最合适的岗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帮助。

具体而言,高校应当充分运用校园文化平台的优势,进一步为学生开展更多生动有趣又符合就业实际的指导活动,在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引导其培养形成良好的就业观与理想信念。具体可以定期开展就业讲座、模拟真实招聘会、创业比赛、职业规划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对自身情况进行充分认知的同时,使得学生掌握丰富的求职就业技巧,顺利完成就业。

2、加强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相互联系

在利用就业指导这一载体,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学校这一中心,同时与社会和学生家庭进行密切联系,逐步构建形成一个互动式的多元网络。如在学校设置职业规划类课程的同时,配合进行就业指导类活动,并引导社会企业参与到活动中,争取家长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良好就业观的培养。另外,就业指导不应仅仅局限在应届毕业生群体,而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为大三、大二学生提前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针对学生就业问题,学校管理层应当充分灌注,并结合学生情况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在引导学生把握自身条件选择职业的同时,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就业心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时刻保持端正的理想信念。而学校同家长之间的合作,则可以尽量争取家长陪同学生参与到校内就业指导活动,采用调查问卷等方式,积极与家长联系,全方位把握学生情况,制定符合学生行为习惯的就业指导方案。同时借助家长引导作用,全面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就业观与理想信念。

3、注重学生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培养

端正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离不开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两方面的统筹协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经济也获得了极大发展,在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类社会因素影响,在就业时,过分注重功利,而忽视了自身长远发展和根本理想信念。这就需要高校充分利用就业指导这一载体,引导学生自始至终秉持着鉴定的理想信念进行就业。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行,对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扩大,但相应的也使得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更为紧迫的就业压力。结合目前大学生就业状况来看,想要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还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同就业指导的联系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雄厚的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林益彬.以就业指导为新载体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4,31(2).

[2]赵峰,连悦.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问题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2014,(2).

[3]杨荣东.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认识[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10,17(3).

[4]李婧,兰继华.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策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5]吴雪峰.大学生思想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J].才智,2011,(16).

[6]李苏怡,史玉琳.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教育[J].美与时代·城市,2012,(11).

作者简介:杨广顺,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强化就业指导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分析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