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在成人后回忆往事时,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怀着一种浪漫的情感。说起《社戏》中的平桥村为什么是“我”的乐土,参考书里一般给的答案是:在那里可以得到优待、免念诗书、钓虾放牛、看戏吃豆。但若仔细想一想,就这些特点似乎还算不了“乐土”。那到底是什么促使“我”对“平桥村”情有独钟呢?
[关键词] 《社戏》;乐土;情感
一、“平桥村”所处的地理位置
课文第1节中,作者对平桥村进行了简要介绍:“离海边不远”,“临河”,“偏僻”到“住户不满三十家”,“打鱼”,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从地点上看,既临河又靠海,在夏天可以玩的事定然不少:钓鱼,游泳,捡贝壳等。第8节中,“我”知道伙伴们“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可以看出,伙伴们平日里一定是经常游泳嬉戏的,而“我”一定是参与其中或者在岸上观看的。第13节中,提到松柏林里有“石马”“石羊”。来到松柏林时,作者的心情應该是有点失落的,因为他本以为这里是有戏台的赵庄。但文中并没有流露出失落之意,反而想起去年的情景。从孩子的眼睛来看,有鱼有虾,还可以从小店里买到零食。加上可以不要读那些难懂的古书,那里确实可算是一片“乐土”。
二、优美自然景色的吸引
作者以写意的手法,略略几笔便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船图”,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一种朦胧美。画面上月色朦胧,连山起伏,表现出一种静态美;水气的清香,连山的踊跃,表现出一种动态美,碧绿的豆麦和水草,淡黑的山色,白色的船篷,显现出一种色彩美;再以远处几点火光来点缀,使阴柔的画面上生发出几分活气,增强了明与暗的对比度,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和谐、完美;在静谧之中,隐约飘来横笛宛转、悠扬的声音,令人心旷神怡。作者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方面着笔,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江南水乡的夜色、情调多么温柔,多么美好!此时,“我”的焦急的情绪也渐渐地“自失起来”,和笛声一道“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情景交融,寄情于景。作者写人物的心情变化融在写景之中,先写连山,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贴切的比喻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跑”字照应了上文的“飞”字,是写船行之快,反衬了人物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但我却还以为船慢”。再写笛声的宛转悠扬,水气的清香,使急切的心慢慢地沉静──自失──弥散,“我”被陶醉了,忘了一切,忘了自己。写得真实、自然、贴切,能够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如此美景怎能不吸引贪玩的“我”呢?
三、村民的好客也很让客人对平桥村心有好感
课文第1节里讲到村庄“偏僻”得“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从人群上看,村民总人数的稀少必会让大家容易聚拢。“我”每节可以随母亲去外婆家消夏,但夏期“不能多日的归省”,只是“抽空去住几天”。不难领会,只有去的时间少,那种短聚的快乐才显得让人珍惜,才能让村里人可以对来客“优待”。尽管“我”是来自“大市镇”“将来一定要中状元的”,倘若一呆就是一两个月,村里人对“我”的礼数也绝不会一直那么周到。
四、村落里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第2节中讲到,“偶尔吵闹起来”实在难免,大人小孩却不会去考虑是否“犯上”。这种处事态度为村里人彼此长久的和睦打下了基础,决不会因一件事的结怨而断绝来往。第3节中,“我也总不敢走近”黄牛水牛,“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这时候,小朋友们便“全都嘲笑起来”。伙伴们并没有因为“我”是来自鲁镇的读书人而对我表现宽容,在不符合礼仪中无不体现出大家的平等、亲近、无所顾忌。还有,村民的善良性格也十分可贵。25节,双喜犹豫“偷哪一边的呢”,按理,真正的偷窃应该是不会偷参与者的,他们的标准是选“大”的,从他们的理解上,那只是拿而已。32至37节,“我”与双喜和六一公公的对话有区别。“我”说话少,读书人自觉理亏,彼此不熟悉。双喜却既诚实又嘴贫,因为熟悉,人也就开朗。而这种老小不分也无不体现着人心善良的可贵。
五、社戏与蚕豆给人的实际感受其实远没想象中的好
19节中,“我”也“并不在乎年翻筋斗”,愿意看“蛇精”和“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这里,作者写到了当时不曾见到的场景,他是怎么知道的呢?有三种可能:一是双喜他们当天晚饭后去我家时说起的;二是“我”以前在赵庄这里看过的;三是我在“鲁镇的戏”里看到过的。39节中,“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除了没昨夜的氛围,也许还有两个原因:一是昨夜每人可分到两大捧豆,应该已解了馋,第二顿吃就远没第一顿好吃。二是昨夜吃的里面一半是阿发家的豆,比六一公公家的“大得多”,作为客人,“我”吃到的可能大都是阿发家的豆;而六一公公送的豆是卖豆挑剩下的,自然在货色上也就逊色多了。
所以,平桥村作为“我”的乐土,那是有很多深层的主客原因的,我们只是去深入探究,才能获得更多阅读的乐趣。
作者简介:江先就,广西来宾市第七中学,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