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峰
“课堂应是向着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遇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不一定遵循固有的路线而没有激情地行进。”在实验教学中,“意外”可能生成一段探究的“佳话”。
【实验回顾】
在一次小组实验活动中,有几个兴趣小组在配制的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时,出现了酚酞先变红后变为无色的现象。有学生当即向我询问原因,我立即意识到这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素材,更是宝贵的探究资源。
待实验结束后,我邀请发现意外的学生向全班“回放”了刚才的实验,即NaOH溶液使酚酞溶液先变红后又变为无色。实验回放的结果让全班学生顿感诧异。从教育学角度来看,教学的起点和问题在此萌生。
我顺势让学生作出猜想,学生经过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小组筛选之后得出了下列猜想: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②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③可能是这几组同学用的酚酞变质。
面对上述猜想,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设计出相应的实验方案:①取有异常的其中一小组配制的NaOH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②用试管取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③取其他组(无异常情况)用的NaOH溶液,在其中滴入几滴此酚酞溶液。
经过动手实验,学生观察到的现象为:实验①中酚酞先变红,后红色消失;实验②中溶液呈现红色;实验③中酚酞溶液呈红色。学生从这样的实验现象中很容易否定了上述3点猜想。
我提醒他们从配制NaOH溶液时所用物质的量的角度重新猜想。多名学生提出与NaOH溶液的浓度大小有关系,紧随着有学生提出了设计方案:做对比实验,取有异常的小组的NaOH溶液少量,加水稀释后,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实验后发现酚酞溶液变成红色,且红色不褪去。学生感叹,果然如此。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教与学此刻相容、相长。
在反思、评价环节,学生提出,探究碱液使酚酞溶液变色时,要使用浓度较小的NaOH溶液。一场曲折的探究终于落下了帷幕,但新的探究也在等待着他们……
【教学感悟】
第一,以学生为本,以“意外点”为教学出发点,利用课堂条件动态生成。学生的课堂状态和思维“在线”是教学之本,学生与文本或实验对话时,由于种种因素会出现“意外”,教师不应回避,需珍惜机会,挖掘其中的可利用教学资源,让教学回到新的出发点。教师应根据情境和学生的发展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鼓励学生提出猜想,参与到动脑动手的课堂实践中,在失败和成功中体会。通过交流、讨论,使自己的认识更深刻、全面,生成一些有价值的化学结论。当然,“意外”中的有些问题与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跨度较大,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且实验仪器、药品不能满足探究的需求,这些生成性的问题教师可灵活处理(包括去课外查阅资料等),否则会本末倒置。
第二,课前精心准备,尽可能回避自己解决不了的“意外”。教师在上实验课时,对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要事先试做,对化学仪器、化学药品要进行检查,对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意外”做到心中有数,即自己的教学储备要满足教学的需求。对自己无法解决的“意外”,教师不能妄下结论或让学生探究,可作一定的教学“缓冲”,不必当场解决。
第三,创造教与学的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提问。如果“教”是“学”的权威,甚至是一种霸道,导致学生面对“意外”是不敢质疑和提问的,可贵的教学资源可能会随之而逝。在常态化的教学中,教师应权衡教与学的关系,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应坦诚面对教学中的问题,启发和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践作剖析,用探究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个人能力,让化学课堂走向生成,走向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