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斗石上的显影意涵
——蒋孟育“两京敡历”牌坊考

2014-11-14 23:58王振汉陈庆元
闽台文化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牌坊万历知县

王振汉陈庆元

(1.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2.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青斗石上的显影意涵

——蒋孟育“两京敡历”牌坊考

王振汉陈庆元

(1.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2.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两京敡历”牌坊矗立在漳州芗城区香港路,为晚明吏部侍郎蒋孟育暨祖、父三代之功名旌表坊。此坊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为一座三间五楼十二柱仿木结构之石牌坊,除额枋镌刻功名事迹文字,额匾正反面各刻有“两京敡历”“三世宰贰”外。笔者亦发现额匾左右的青斗石立面,各刻镂有文字。本文即对此牌坊文字作一番考证,期待此立面文字的发现与考证,或将对蒋孟育其人其事有更详尽的认知。

漳州;蒋孟育;两京敡历;牌坊

一、牌坊的主人身影

蒋孟育(1558~1619),字道力,号恬庵。明代同安浯州(金门)浦边人。祖玉山,父相,从父屣居龙溪迄今。入龙溪庠,为漳州七才子之一。补龙溪弟子员,万历十七(戊子)年(1588)、己丑(1589)联第进士,后以终养归。授翰林院庶起士、检讨,历右赞善左谕德、南京国子监祭酒、南吏部侍郎等职。卒后,朝廷赠与尚书衔,谥“文介”祀乡贤。

为官廉洁,古心谦德,无贵态,操守廉洁,始终如一。在吏部时,其子履决,不能补,相视笑曰:”吾父子何贫也”。百姓因他的“清节”对他十分尊重,而他也保持着这一美名直到终年。金门朱子祠立有“廉偶清洁”匾额。

著有《恬庵遗稿》三十八卷、《翰林院校阅训释南北正音附相法官制筭法》二卷。辑有《台阁文宪选粹》、《文选崇正编》、《文选釆奇编》原书久轶。评有《镌太仓王氏音释骆丞集》十卷,批点有《鼎雕注释骆丞文抄评林》十卷等。

“两京敡历”牌坊建于万历己未四十七年”(1619),是蒋孟育为其祖、父所立的功名牌坊,于崇祯四年秋由当时的地方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的官员和蒋孟育的门生共同捐俸修建的。

二、青斗石上的显影

“两京敡历”牌坊第三层中间白石题字板的正反面各刻有“两京敡历”及“三世宰贰”的匾额题字,而左右两边分别以青斗石字板镶嵌夹住固定,并构成一致性的题字板立面。

“三世宰贰”题字匾额,左边的青斗石字板上无刻文字,而右边的青斗石字板上则题刻落款文字,其内容为:

提督军务巡抚福建督察院右佥都御史王世昌

福建等处福承宣布政使司右部政毕懋良

参政魏时应

参政朱彩

参议徐良彦

福建等处提刑按察使洪世俊

副史詹士龙

佥事熊明遇

额匾下的额枋上事迹板的文字其内容如下:

诰赠通议大夫南京吏部右侍郎祖蒋玉山诰赠通议大夫南京吏部右

侍郎谕奉饬赠庶士简讨祭酒乡贤之父蒋相南京吏部右侍郎以三岁

考满阶授通议大夫子蒋梦育立

另一面“两京敡历”的题字匾额,右边青斗石无题刻文字,左边青斗石上则刻有文字,其所落款文字内容如下:

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门生来斯行

钦差巡视海道兼理边储福建布政使司右参政兼按察司佥事门生徐日久

钦差整饬汀漳等处兵备分巡漳南道福建按察使司副使门生顾元镜

漳州府龙溪县知县门生徐耀

漳州府南靖县知县侯考选门生姚星吴

泉州府同安县知县考选比科门生曹履泰兴化府莆田县知县考选御史门生吴彦芳

崇祯肆年辛未季秋吉旦捐俸重修

其下额枋事迹板上的文字内容如下:

进士出身考选翰林院庶起士以二亲老终养旋授翰林院检讨分甲辰会试岁考丙午主浙江乡试升右赞善诰赠左谕德兼翰林院检讨己酉主顺天会试升国子监祭酒晋南京吏部右侍郎三岁考满阶授通议大夫赠吏部尚书蒋梦育

这些题字板上的文字内容,似透漏并传达了不少的讯息故事。

首先“两京敡历”和“三世宰贰”的匾额题字即让后人知道这座牌坊的主人是明代吏部侍郎蒋孟育。这座牌坊在“明万历己未四十七年(1619)吉旦立”设立后,曾经在“崇祯肆年(1631)”由蒋孟育的旧属门生与当时的地方长官共同捐俸重修。后来留下了蒋孟育的部属门生与当时地方官所担任朝廷的官阶职务。此题字板上的文字传达了部属及门生对老师的尊敬与感恩之意。古代天地君亲师的伦理道德观念根深蒂固,做门人的能为老师做一点事,亦是天经地义的美事。

事迹板上说明了蒋孟育设立牌坊的缘由是:“诰赠通议大夫南京吏部右侍郎谕奉饬赠庶士简讨祭酒”“以三岁考满阶授通议大夫”,而为“祖蒋玉山”“父蒋相”而设立牌坊纪念。

按:明代对五品以上官员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室之殁者,以皇帝的诰命追赠封号,叫诰赠,即以皇帝的名义,发一个诰文,赐一个无职、无俸、无权的头衔。

另外,蒋孟育曾主持“甲辰会试岁考丙午主浙江乡试”。根据蒋孟育《恬庵遗稿》卷首张维枢《蒋公传》:“甲辰敕教习内书堂,授中使书,分校礼闱,识拔名士为多。”

按:“分校”乃科举时校阅试卷的各房官。“礼闱”乃古代科举考试之会试,因其为礼部主办,故称礼闱。唐杜甫《哭长孙侍郎》诗:“礼闱曾擢桂,宪府旧乘骢。”唐刘禹锡《宣上人远寄贺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续和》:“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清袁枚《随园随笔礼闱》:“开元七年考功员外郎李昂为举人诋呵,帝以员外郎望轻,乃移贡举于礼部,以侍郎主之,礼部选士自此始。而“丙午主浙江乡试”,根据张维枢《蒋公传》:“丙午还朝报命。其秋,出典两越试。所程士文归于典雅,一时翕然,称得人。归,而有右赞善兼检讨之命。”证明额枋上的事迹板所记载的文字内容,与文献历史上所记载为事实。

三、青斗石上的意涵

从南北两块青斗石题字板的落款文字,可以了解蒋孟育与这些落款人的人际关系?是师生的关系?抑或是“丙午主浙江乡试”的关系,还是地方官场的人际互动的关系?他们之间一定多少有人际的网路关系,也反映了当时代的民情与文风。

蒋孟育归养十五年中于龙溪教授生徒,期间培养不少人才,且门人有些中功名、出任政府官职。蒋氏后来再回南都从政,曾分甲辰会试,丙午主浙江乡试,也有一些后来成为师生关系的。青斗石上落款的人值得逐一探讨其身世,藉此能归纳出青斗石上蒋孟育的人际网络,与及显影意涵。

(一)有关“提督军务巡抚福建督察院右佥都御史王世昌”:

据乾隆《龙溪县志》卷之十二(名宦):“王世昌(1561~?),临海(今浙江临海)人,进士(丙戌,1586)。万历十六年(1588)任龙溪知县,精明仁恕,爱民如子,文章吏治称重一时,行取除绐事中。”又《明史》卷二百二十三,列传第一百一十一称:“屡迁大理右丞署事,与张问达共定张差狱。旋进右少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归卒。”

又据乾隆《福州府志》:“巡抚都御史王士昌临海人。以上俱万历间任。”

最后以《福建省志》:“王士昌(1561~?),字永叔,号斗溟。明朝官员。浙江临海人。万历十四年(1586)丙戌科进士。任龙溪县知县,以贤能诸城,升任兵科给事中,历改吏科、礼科,遇事敢言。万历二十九年(1601),因进言册立太子,谪贵州镇远典史。万历三十六年(1608),起为刑部员外郎,转大理寺少卿,万历四十五年(1617),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当时福建海盗猖獗,士昌剿抚并用,将寇盗平定。后因直言罢归,卒于家。士昌工诗,擅画山水。有《三垣摘疏》、《镜园草》等。”

“两京敡历”牌坊是在“崇祯肆年辛未(1631)重修”时,王世昌当时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且在万历十六年曾担任过龙溪知县,而蒋孟育在万历十八年登进士第,做为地方官的王世昌应该是与有荣焉的。在担任福建官职时又与王世贞有诗文互唱,而蒋孟育曾与王世贞共同评注校对过《骆丞文抄评林》一书,因此推想王世昌与蒋孟育应该是地方长官兼朋友的关系。因此,捐俸重修蒋孟育的“两京敡历”坊也是作为地方长官(福建巡抚)的美事。

(二)有关“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右部政毕懋良”:

毕懋良,《明史》附见其族弟《懋康传》。

据《福建通志》:“毕懋良,字师皋。先懋康举进士。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由万载知县擢南京吏部主事。历副使,至左布政使,俱在福建。振饥民,减加派,抚降海寇,以善绩称。懋康为巡抚之岁,懋良亦自顺天府尹擢户部右侍郎,督仓场。魏忠贤以懋康为赵南星所引,欲去之。御史王际逵劾其附丽邪党,遂削籍。而懋良亦以不附忠贤,为御史张讷所论,落职闲住。兄弟相继去国,士论更以为荣。”

又乾隆《福州府志》:“升南吏部主事,督学浙江两台。为福建督粮道,积谷数万石。历迁至布政使、户部右侍郎。以忤魏忠贤罢官。崇祯初,复起工部左侍郎。以病告归。有宦绩。”又乾隆《福州府志》:“毕懋良歙县人。洪世俊,字用章,歙县人。以上俱万历间任。”

由毕懋良曾在福建担任副使、左布政使的经历,作为一省之长官,对于地方之美事,理当成人之美。蒋孟育之牌坊在崇祯肆年重修时,当时毕懋良尚未“复起工部左侍郎”。在耳闻牌坊重修之事,亦当参与其中。

(三)有关“参政魏时应”:

魏时应,字澹明,南昌人,万历二十三年乙未(1595)进士,江西豫章人。无考。又据《福建通志》:“萧近高庐陵人。黄琮饶平人,分巡福宁。毕良歙县人。程达清江人。洪世俊歙县人。以上俱万历间任。”“魏时应南昌人,泰昌间任。”

但,在坐落于武夷山闽越王城遗址北侧的武夷山城村,傍闽越王城而建,也因王城而得名。村中有“百岁坊”牌楼坊一座,矗立在村口,牌坊为三开间,以十二根圆木柱支撑,分上、中、下三层额枋,每层额枋由六迭船形斗拱构成,十分壮观。在“百岁坊”的西面悬挂着苍劲有力的四大字“圣世人瑞”匾,边上的落款“钦差督理粮饷带管建南道福建布政司左参政魏时应”题书。

由于文献上所获知魏时应的资料有限,“两京敡历”坊上所留下的名字,可以推想是以“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整个司内机关的所有重要官员(布政使、副使、左右参政、参议)共同捐俸修建。

(四)“参政朱彩”:

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进士,第二甲赐进士出身。据《福建通志》:“毕懋良,歙县人。洪世俊歙县人。魏时应南昌人。朱彩剑州人。诸允修,仁和人。以上俱万历间任。”当时担任参政的朱彩列名其中,理应也是与“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整个司内的重要官员共同参与有关。

(五)“参议徐良彦”

《福建通志》:“徐良彦,新建人,万历戊戌进士,附右布政沈演臣,宦绩。俱万历间任。”

又据《崇祯长编》卷之四十五,崇祯四年四月,“丁巳召陈于庭为左都御史,擢谢升为南京吏部尚书,徐良彦为南京工部右侍郎。”担任参议徐良彦也列名其中,这也是与整个布政司机关的官员有关。

(六)“福建等处提刑按察使洪世俊”:

洪世俊,字用章,号含初,明代歙县(桂林)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二十五年(1597)任同安县知县,他体察民情,兴利除弊,二十九年(1601),查获荒田二百余亩,归给县学所用,在县城东凤山捐俸筹建文峰塔。任同安县六年后,先后官福建参政、任漳南右布政使,山东左布政使,为镇压白莲教转运军饷叙功升一级,调任太常卿。《汀州府志》:“分守漳南道洪世俊,歙县进士,万历四十二年(1614)任。又据《福建通志》:“萧近高庐陵人。黄琮饶平人,分巡福宁。毕良歙县人。程达清江人。洪世俊歙县人。以上俱万历间任。”“魏时应南昌人,泰昌间任。”

按:洪世俊曾任同安知县,而蒋孟育是同安县金门人,崇贞四年刚好担任“福建等处提刑按察使”,在此因缘之下,洪世俊就以按察使司整个机关的组员名衔捐俸参加修建牌坊。

(七)“副史詹士龙”:

根据《福建通志》“詹士龙永丰人。蔡善继乌程人。以上俱万历间任。”又据:《汀州府志》分守漳南道:“詹士龙,永丰进士,万历四十五年任。”据《崇祯长编》卷之二:“天启七年九月,庚子,户部以河南布政司王从义及陕西布政司詹士龙辽饷输解如期请旨优叙。”又《崇祯长编》卷之六,崇祯元年二月,癸巳,朔升陕西左布政詹士龙为南京光禄寺卿管少卿事兵部郎中。

按:“副史詹士龙”也可能在按察使洪世俊捐俸下,成就美事。

(八)“佥事熊明遇”:

《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五有传。熊明遇(1579~1649),字良孺(一字子良),号坛石山主人,南昌进贤北山(今属江西南昌县泾口乡东湖村)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授长兴知县。万历四十三年(1615)擢兵科给事中,多所论劾,疏陈时弊,言极危切。后历任福建佥事、宁夏参议。

天启元年(1621)以尚宝少卿进太仆少卿,寻擢升南京右佥都御史,天启五年(1625)被魏忠贤革职,并牵连汪文言案,被贬到贵州平溪卫。崇祯元年(1628)起复,迁南京刑部尚书,崇祯四年任兵部尚书。次年清军入关劫掠,巡抚沈棨与中官王坤私自与清军议和,被弹劾,崇祯帝将其解职,不久又以兵部尚书衔致仕。致仕多年后再推荐起复为南京兵部尚书,改工部尚书,崇祯末年因病归家,明朝灭亡成为遗民。

熊明遇是明末东林党的成员之一,也是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代表人物之一。又工诗善文,当时颇享盛名。著有《南枢集》、《青玉集》、《格致草》、《绿云楼集》、《文直行书》等。

按:“佥事熊明遇”与“副史詹士龙”应该与蒋孟育无直接的关系。仅是以地方机关长官名誉共同成就美事。

(九)“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门生来斯行”:

来斯行(1567~1634),字道之,号马湖,一号槎庵,浙江萧山(今属杭州)人。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6)中举,次年成进士,一度宦海风顺,累官至福建右布政使。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来斯行以司马郎监军辽海,整饬津门(今天津)。这时,正逢白莲教起义,斯行与子燕禧发兵镇压,攻克山东邹、滕两县。燕禧还生擒白教首领徐鸿儒,献俘于阙下。主要著作有《经史典奥》和《槎庵小乘》。《经史典奥》六十七卷,是一部供人引用经史原文句的工具书。

按:来斯行浙江萧山人,曾在“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6)中举”,而蒋孟育就曾在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6)主持浙江乡试,而来斯行就在本年乡试中举,与蒋孟育也算是师生关系。

(十)“钦差巡视海道兼理边储福建布政使司右参政兼按察司佥事门生徐日”:

《浙江通志》:日久,字子卿,西安(今属浙江衢州市)人,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中进士。次年任上海县知县一职,万历四十年(1612)由邹人昌接任。迁山左臬宪道病归卒于家赠光禄寺卿。著有《五边典则》、《徐子卿近集》十卷。

按:徐日久,西安(今属浙江衢州市)人,“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6)中举”,而蒋孟育就曾于是年主持浙江乡试,因而徐日久与蒋孟育也算是师生关系。

(十一)“钦差整饬汀漳等处兵备分巡漳南道福建按察使司副使门生顾元镜”:

顾元镜,万历己未进士,归安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池州府知府、布政使。崇祯间元镜莅湖广,崇祯三年任分巡漳南道,庚寅(1650)卒于韶州。

据《浙江通志》卷一百三十三:“崇祯已巳(1629)尝重辑《九华山志》八卷。是书所载,大半皆当代诗文,内有王守仁《赠周金和尚偈》,其语甚陋,盖山僧伪托之,元镜不能辨也。”

按:蒋孟育《恬庵遗稿》一书,顾元镜作《恬庵遗稿序》,自署“西吴门人顾元镜顿首撰”。《恬庵遗稿序》:“一典浙闱,一典畿闱,一分典礼闱,所拔多明隽,”可推知顾元镜亦是蒋孟育门生。

(十二)“漳州府龙县知县门生徐耀”:

据乾隆《漳州府志》卷之十二(职官):“进士,崇祯元年任”。徐耀崇祯元年(1628)戊辰科殿试金榜,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任龙溪知县。

按:徐耀曾任龙溪知县,蒋孟育又是龙溪县人,而蒋氏牌坊在崇祯四年修建,当时的知县就是徐耀,因此可推知徐耀与蒋孟育之私淑关系。

(十三)“漳州府南靖县知县侯考选门生姚星吴”:

据乾隆九年《南靖县志》卷之四,职官:“姚星吴诸人旧志遗漏,乃为补入可知贤者……”。有《周易疏义》四卷,明程汝继撰,姚星吴订,明崇祯八年姚氏刻本。

按:由于姚星吴的文献资料所限,仅从青斗石上理解是蒋孟育的门生之一。

(十四)“泉州府同安县知县考选比科门生曹履泰”:

曹履泰(?~1648),字大来,号方城,浙江海盐人。天启五年(1625)乙丑科进士,于福建同安县任县令五年,施政严保甲、练乡勇,保固地方不遗余力。招抚郑芝龙,同党李魁奇、锺斌仍为海寇,蹂躏中左所。履泰日率领父老子弟练兵,军容甚盛,诸海盗相戒勿犯;后任兵部侍郎,明亡,投效唐王于侧,于赣州遭遇清兵,拒降跳崖仅轻伤,次年返乡病逝。著有《靖海纪略》,该书分四卷,前三卷主要为书信,共计100余封;第四卷为办理团练的过程及成效,极具史料参考价值。

按:曹履泰在青斗石板上自称“同安县知县考选比科门生”,应是蒋孟育私淑门生之一。

(十五)“兴化府莆田县知县考选御史门生吴彦芳”:

《明史》卷二五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六:“彦芳,字延祖,歙县(今属安徽)人,为御史。大凌被围,疏论孙承宗。又驳逆案吕纯如辨冤之谬。登州用兵,请设监岛中官。至是谴归彦芳、绩灿两人者,皆以天启五年举进士。彦芳授莆田知县,绩灿授兴化知县,又皆以治行高等擢崇祯四年(1631)御史,并有声。其免官也,又皆以荐才不中,与吴执御同论谴云。”

又《崇祯长编》卷之四十八,崇祯四年七月:“四川道试御史吴彦芳,上言国家第一要事,无如理财而抚民,以理财又无如用人,其理财之切要可行者有四。莫如酌盐政之余盐,开荆州之钱局,垦边地之新屯,讲财用之节省,至于用人之道,则在先观其所守。”

又《明儒学案》:“御史吴彦芳言:正人蠖伏尚多,邪类鹓班半据。”

按:吴彦芳,在青斗石板上自称“莆田县知县考选御史门生”,应是蒋孟育私淑门生弟子之一。

四、结论

牌坊是古人藉以旌表纪念的丰功伟绩、完美品德等的建筑物,经由牌坊的建筑和形制上的装饰构件,以及题字书写,完整重现古人在世的典型,足供后人模仿效法,对社会、文化以及建筑、民俗也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

“两京敡历”牌坊矗立在漳州芗城区香港路上,为晚明吏部侍郎蒋孟育暨祖、父三代之功名旌表坊。此坊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为一座三间五楼十二柱仿木结构之石牌坊。至今已将近四百年的牌坊,在历尽风雨日月的关照下,如今依然巍然屹立在世人眼前。

除额枋镌刻功名文字,额匾正反面各刻有“两京敡历”“三世宰贰”外。发现额匾左右青斗石立面,各刻有文字。从此文字内容去探索发现“两京敡历”额扁旁的青斗石所立刻姓名者,皆为明代当时领有福建政府布政使司(行政)及按察使司(行政)监察及督察院巡抚(军事)最高机关的官阶头衔;另一面“三世宰贰”额扁旁的青斗石刻所立刻姓名者,则皆为蒋孟育的门生弟子,共同在“明万历己未四十七年”(1619)设立牌坊后的崇祯四年(1631),相距十二年再捐俸重修。

从此,我们不难看出蒋孟育生前从事教育的生涯中,于教授生徒时教育成功的一面,让后来功成名就的学生们愿意为老师做点事,再加上个人在官场上晋升到吏部侍郎的成就,自然在人际的网路关系上有一定的地位,因而大家愿意来成就美事。

注释:

[1][清]江国栋:康熙《龙溪县志》,漳州:漳州市图书馆影印本,2005年。

[2]《金门县志》卷12《人物志·乡贤》,金门:金门县政府出版,1979年。

[3]张维枢:《赠吏部尚书恬庵蒋公传》:“吏部右侍郎蒋公讳孟育,字道力,恬庵其别号也。先世为同安浯州人,祖玉山有隐德,父相以《毛诗》教授于漳。”(蒋孟育《恬庵遗稿》卷首)。

[4]顾起元:《恬庵蒋公墓志铭》:“诏赠公吏部尚书,给祭葬。”(崇祯《海澄县志》卷13)光绪《金门志》卷10:“卒,赠尚书,赐祭葬,谥文介,祀乡贤。”

[5]见张维枢:《蒋公传》:“甲辰敕教习内书堂,授中使书,分校礼闱,识拔名士为多。”(蒋孟育《恬庵遗稿》卷首)。

[6]见张维枢:《蒋公传》:“丙午还朝报命。其秋,出典两越试。所程士文归于典雅,一时翕然,称得人。归,而有右赞善兼检讨之命。”(蒋孟育《恬庵遗稿》卷首)。

[7]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2年。

[8][清]陈寿祺:道光《福建通志》卷96《明职官(八)》,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1968年,第1884页。

[9][清]徐景熹撰:乾隆《福州府志·明职官二》。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

[10][清]徐景熹撰:乾隆《福州府志》,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

[11][13][清]陈寿祺:道光《福建通志》卷96《明职官(十一)》,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1968年,第1886页。

[12][15][清]陈寿祺:道光《福建通志》卷96《明职官(十一)》,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1968年,第1888页。

[14][清]陈寿祺:道光《福建通志》卷96《明职官(十四)》,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1968年,第1887页。

[16][清]曾曰瑛修,[清]李绂纂,王光明、陈立点校:《汀州府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年。

[17][清]汪楫编辑:《崇祯长编》卷6,中国历史研究社编,上海:上海书店影印,1982年。

[18]明代金门人许獬的故居,中有丛青轩,许獬即以名其文集,进士熊明遇《丛青轩集序》云:“余尝游闽中,东行海上,陟天姥岭,望泉南诸峰巘,点黛发翠,如食前豆簋,交通旁罗,与日气霞标相沃荡,此丛青之所以命轩哉”。

[19][明]熊明遇:《格致草》,收入[清]熊志学辑:《函宇通》,元亨二册,美国国会图书馆与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顺治五年(1648)潭阳书林友于堂刻本。

[20][明]熊明遇:《绿雪楼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85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据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南京图书馆藏合辑明天启刻本复印。

[21][明]熊明遇著,[明]熊人霖编:《文直行书》,《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06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据北京国家图书馆藏清顺治庚子(十七年)熊氏家刊本复印。

[22]来斯行自幼聪明过人,五岁时,他的叔祖来两嵩出上联:“马尾千条线,”嘱他对下联。斯行略一思索,随口答道:“鸡冠一朵花。”两嵩听了十分高兴地说:“这孩子才思敏捷,志存高远,将来是我们来氏族中的大器!”

[23]《五边典则》一书,系明万历年间衢州徐日久所编著,成书于崇祯之时。

[24]见《故宫珍本丛刊目录》(经史子部)(第三、四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25]《靖海纪略》,为履泰任同安时,与上司往返之文件。

〔责任编辑 李弢〕

M eaning of Ep igraph on Bluestones——Study on Jiang M engyu's M em orial A rchw ay“Tak ing Official Posts in Beijing and Nan jing”

Wang Zhenhan Chen Qingyuan

Thememorial archway of"taking official posts in Beijing and Nanjing"stands tall on Xianggang Road, Xiangcheng District,and Zhangzhou is an archway that extols the achievements of Jiang Mengyu,the viceminister of Ministry of Personnel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his grandfather and father.Built in the 47th year of Emperor Wanli of the Ming Dynasty(1619),the archway is a stonememorial archway of wood imitation structure with three arcades,five floors and twelve pillars(三间五楼十二柱).Words of their scholarly honor and achievements have been engraved on its architrave,and"taking official posts in Beijing and Nanjing"and"two generations out of three acted as primeministers"have been carved at the front and back of its horizontal inscribed board.Moreover,we discovered thatwords were engraved on the elevation of bluestone which was on both sides of the horizontal inscribed board.The study researched into the words on thememorial archway in the hope that the discovery and research of the words on its elevation let people have amore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Jiang Mengyu and his accomplishments.

Zhangzhou,Jiang Mengyu,take an official post in Beijing and Nanjing,memorial archway

王振汉(1956~),男,福建省金门县人,金门县金城“国中”教师,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陈庆元(1946~),男,福建省金门县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东南海疆文化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博导。

猜你喜欢
牌坊万历知县
书坊与名士:万历年间戏曲评点兴起的双驱
丰碑与牌坊祥云县王家庄
中国现存牌坊文化遗迹的地域分异及成因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瓷器胎体与青花发色特征研究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
没头脑
青石碑
青石碑
疯老爹打知县
明代万历年间“矿监税使”研究的现状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