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罗放失因才大,探原学术见真知
——评王兆鹏先生《宋代文学传播探原》

2014-11-14 20:32
中国韵文学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王先生学术

姚 蓉

(上海大学 文学院,上海 200444)

网罗放失因才大,探原学术见真知

——评王兆鹏先生《宋代文学传播探原》

姚 蓉

(上海大学 文学院,上海 200444)

《宋代文学传播探原》是宋代文学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学术力作,是中国大陆最早将传播学的研究理路引入古代文学研究的论著之一,对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做出了系统论证。此书将文献考证与理论诠释完美结合,下篇对160家宋人词集版本的考证,是目前对宋代的词集版本考辨最为翔实的成果,将考辨的方法运用到文学传播研究之中,成功地创出文献资料的新用法。此书的学术文字灵动、幽默,富有时代性和生活气息,为学术文章带来新风貌。

《宋代文学传播探原》;研究思路;文献资料;学术文字

文学传播是近年来古典文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已有王金寿《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概论》(2009)、柯卓英《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2009)、陶涛《唐诗传播方式研究》(2010)、谭新红《宋词传播方式研究》(2010)、王小盾《古代汉文学的生存与传播研究论集》(2011)、马银琴《周秦时代诗的传播史》(2011)等研究专著面世。从出版时间上看,王兆鹏先生的新著《宋代文学传播探原》(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未占先机,但此书汇集了王先生二十年来在宋代文学传播研究领域辛勤探索的思想硕果,是该领域不可多得的学术力作。

一 研究思路的新拓展

目前古典文学界的学术研究,早已跳出了只注重作家生平、只分析具体作品的狭隘范畴,越来越多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被运用到古代文学研究中,文学群体、文学流派、文学家族、文学地理、文学交游、传播接受等研究视角的引入,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古代文学研究的内容。在众多试图重返历史现场、还原文学生态、描述文学动态的学者中,王兆鹏先生的努力无疑是令人瞩目的。“群体研究”、“范式批评”、“定量分析”、“传播接受”、“史料钩沉与考订”、“文学编年及系地”等等研究思路与方法,都被他应用到文学研究特别是词学研究之中,成为学术创新的利器,故而王先生总是能给学界带来耳目一新的研究成果。王先生自己虽戏称此为“喜新厌旧”,却让我们对他活跃的学术思维、旺盛的学术精力以及独树一帜的学术见地佩服不已。

就这部《宋代文学传播探原》而言,或许有人会说文学传播研究“至今已觉不新鲜”,但请注意,这部书各章节的写作时间前后跨度有二十年。其中第一章《宋代诗文的单篇传播》中的内容,早在1993年就已公开发表。传播学于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诞生,真正为中国大陆学界引入并研究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一向并不注重外来思潮的古典文学研究界,王先生可谓得风气之先,敏锐地将传播学运用到文学研究之中,于是,雕版、石刻、题壁等古诗文创作的常见载体,不再只是记录作品的死物,而是反映当时文学流传状况的活化石。如文章从雕印、石刻讲到当时的图书市场、作者润笔(稿费)以及作品的影响力,从题壁讲到苏轼与秦观的定交、李白《菩萨蛮》词的流传,等等,通过对这三种传播媒介的考察,生动地将宋代文人的创作环境、创作方式呈现给读者。如果不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展开论述。很难想像这些为大众熟知的文学载体中,会有如此丰富的文学生态。可以说,王先生是中国大陆最早将传播学的研究理路引入古代文学研究的学者之一。

2006年,王先生更是提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研究,需要探讨六个层面的问题”,主张从“传播主体”、“传播环境”、“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效果”这六个方面对古代文学传播进行研究,对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做出了系统论证。《宋代文学传播探原》一书中,第一章《宋代诗文的单篇传播》、第二章《宋代诗文的书册传播》、第三章《宋代诗词的题壁传播》、第四章《宋词的歌妓演唱传播》是对宋代文学传播方式的探讨;第五章《宋代文学的“润笔”和文学商品化》揭示传播主体的生存状态;第六章《宋代名流印可的传播效应》、第七章《宋代文学传播效应的非文学因素》是研究文学的传播效果;第八章《诗歌的图画传播和歌唱传播》则梳理了《送元二使安西》这个个案从古至今的传播历史;第九章《北宋词集版本考》、第十章《南渡词集版本考》、第十一章《南宋词集版本考》勾勒出宋人词集在宋代的断代传播,全书内容涉及文学传播的许多层面。目前古典文学界已有的文学传播研究成果,也跳不出王先生总结的六大范畴。由此可见,王先生在对传播现象进行具体研究的同时,更注重理论创建。也因此,王先生拓展的研究新思路,不仅能为自己所用,更能指导广大学人丰富和加深古代文学传播的研究。

二 文献资料的新用法

王先生在《词学研究方法十讲》中将词学研究分为“实证性研究”和“诠释性研究”,前者包括作家的考辨、作品的辨析、版本的考索等内容。王先生师从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深具唐门文献考证之优势,曾辑《全唐五代词》,撰《两宋词人年谱》、《两宋词人丛考》、《词学史料学》等专著,在文献资料整理与考辨方面硕果累累。一般来说,重考证的学者容易轻忽理论阐释,而重理论的学者往往文献功底不强。而王先生主张二者不可偏废,《宋代文学传播探原》一书正是他将文献考证与理论诠释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此书的下篇对160家宋人词集在宋代的版本流传情况进行了考辨,其特点有三:一、考辨数量大。毋庸置疑,这是目前对宋代的词集版本考辨最为翔实的成果。王先生继对宋代词人生平进行大量考证之后,又对宋词版本发起了“围剿”,所耗心力、学力可以想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宋人词集之版本情况将被王先生“一网打尽”。二、考辨功夫深。此书考辨的重点虽然是宋人词集在宋代的传刻情况,但并非只局限于宋代,在证据充分的情况下,一般会指出明清版本与宋词版本是否具有传承关系。如谓明清两代潘阆《逍遥词》版本,“其源当出自黄静石刻本”;谓李之仪《姑溪词》“明清两代所传钞刻各本,应存宋本之旧”;谓“《美成长短句》应是元刻本,而非宋刻本”,厘正前人之误。如果证据不足,也会列明版本以存疑,如列出柳永《乐章集》在清代传藏的六种宋刊本后,指出“今俱不传,六本是否同出一源,亦无从知悉”;谓葛立方《归愚词》“十卷本词作的序次不同于汲古阁钞本,只能表明其来源不一,不能因其与汲古阁本不同而断其非宋元之旧”;谓张孝忠《野逸堂词》,《永乐大典》“一题《野逸堂集》,一题《野逸堂长短句》,未知是同为一书还是原有不同名的两种版本”,皆立论谨慎,考辨精审。三、考辨为理论阐释服务。此书的版本考,不仅仅是为厘清宋词版本之源流,更重要的是为摸清宋人词集传播之规律,故王先生在考索众多词集版本之后,下有精辟的结论:“北宋所刊词集甚少,且词集是在诗文集外别行。到了南宋,词人的词集,大多有诗文集外单行本和诗文合刻本二种。词与诗文合刻,表明南宋文人已将词视为可与诗并称传世的诗体。”“词作结集刊行,成为南宋词传播的主要形式。”这一论断,不仅指出宋人词集的传播特点,并由此又推断出北宋、南宋不同的词体观念,多有新见。且这是在大量版本考辨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可谓“铁证如山”,令人信服。另外,在版本考证之中,也始终贯穿着王先生传播学的视角,如考晏几道《小山词》之时,王先生将南宋时追和《小山词》的情况列之于后,并分析说“和晏几道一人之词达七百首之多,而且编成一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晏几道词在当时的影响和受欢迎的程度”。

如果说《宋代文学传播探原》一书的下篇是以实证性研究为主,在考据事实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得出词集传播的相关结论,上篇则是以诠释性研究为主,但在阐述文学现象、文学观点之时,总是以考据相支撑。如第七章在论述李清照、朱淑真这两位女词人的声名在南宋及后世的变化时,将两人诗词别集的流传情况包括选本情况,都做了细致的考辨,再由其版本流变梳理出南宋至明两位词人地位的起伏变化,以此阐明对传播主体、传播过程、传播效果等问题的思考,颇具匠心。第八章更是在论述中展现出不凡的考证功力,此章系统描述了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图画传播和歌唱传播,将考据的方法用到文本考证之外的音乐和美术领域,考辨了宋代六种《阳关图》的情况,及从盛唐至今《阳关三叠》的流传与23种唱法,不仅是一个成功的文学传播的个案研究,对美术史和音乐史的研究亦是极其有益的补充。

在《宋代文学传播探原》一书中,考辨事实的实证性研究与阐述文学传播的诠释性研究如影随形,不可两分,这种完美的结合启示我们:考据事实是学术研究的起点而不是终结,将考辨的方法运用到理论研究中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 学术文字的新风貌

因为治学讲求严谨,一般学术文章的写作更注重逻辑性,文风也以平实为主。如在逻辑严密的同时,能将文章写得举重若轻、收放自如,可谓为“大手笔”。《宋代文学传播探原》一书,正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别样的灵动、幽默的学术文字。

此书第三章在讨论宋代诗词的题壁传播时,处处以当今社会的互联网为参照,从“‘发帖’的便捷性”、“浏览的日常性”、“‘跟帖’的累积性”、“效应的速成性”等四个方面论述题壁传播的特色,既生动贴切,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让读者耳目一新,从而感觉到学术研究不一定是深奥死板的,也可以“走群众路线”,令人读来兴趣盎然,甚至圈外人都喜闻乐见。文章的语言也极其鲜活,充满趣味性,如文章在讲述题壁的自由性时,说“题壁者,不受身份的限制。不分性别,男人女人均可;不管文化水平高低,名流草根都行”;在讲述题壁的即时性时,说“如今网络的即时通信,像MSN和QQ聊天等,当对方不在的时候,访客可以留言。宋代题壁,也有留言的功能”;在对沈括《梦溪笔谈》中张唐卿题壁故事予以再阐释时,说“张唐卿状元及第,十分得意,题壁说,咱一举就中状元,再过十年就可以当宰相了。‘壁友’们看不惯他的轻狂,于是‘跟帖’说,别得意太早”,像“草根”、“跟帖”及根据“网友”创造的“壁友”等语词,在文章中都用得格外贴切,极具生活气息。第六章对宋代名流印可的传播效应的论述,同样也具有鲜活、幽默的语言特点,“名流印可”对现代人来说,本是个陌生事物,但文章一开篇就说“两宋时期没有发达的媒体,不可能像我们当代制造‘明星’那样通过‘包装’和媒体的炒作使人一举成名”,用非常通俗有趣的话语将读者引入宋代文人如何成名的思考中,然后告诉读者“名流印可是文士成名的快捷途径”,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接受学术熏陶。

王先生的此类学术文章,正像苏轼《与谢师民推官书》所言“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文笔的灵动多姿,正反映了王先生以治学为乐,并对驾驭文字挥洒自如。文笔的贴近生活,则说明了王先生不断吸收新事物,具有积极创新的学术心态。也因此,王先生才能佳著倍出,成果斐然。

王先生在此书之《文学传播研究的想象空间》(代序)中谦逊地说:“对于文学传播,我个人只是做了一些探路性的工作”。诚然,此书还不是细致、系统的宋代文学传播史。但王先生也提到,已有计划地安排门下博士生来深度开掘这一领域,相信王先生及其门下很快就能奉献给读者一套精彩的《中国文学传播史》。

[1]王兆鹏.宋代文学传播探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2]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责任编辑 徐 炼

I207.22

A

1006-2491(2014)01-0108-03

姚蓉(1972- ),女,湖南长沙人,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词学。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王先生学术
不速之客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的转换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期刊与当代学术研讨会暨《长江学术》发展论坛掠影
寻狗启事
见鬼了
见鬼了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