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流动青年的住房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11-13 12:25赵文聘仉楠楠
中国房地产·学术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大都市

赵文聘 仉楠楠

摘要:大都市是我国流动人口主要的流入地区,大都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流动人口提供了很多的机会,但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住房还存在诸多问题。以发展型社会政策和社会排斥理论为视角,通过对我国大城市流动青年住房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流动青年具有受教育水平高、农业户籍流动青年占流动青年群体的多数、流动之前生活条件处于中等水平以及正规就业的特点,同时在住房需求上,他们呈现出购房能力差、社区融入程度低以及主观评价满意度中等水平的特点。通过对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流动青年的比较分析发现,流动青年内部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发展型社会政策以及社会支持理论的视角为大城市流动青年住房问题的解决进行一定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大都市,流动青年,住房政策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4)10-0028-34 收稿日期:2014-06-20

在现在和将来的一段时间内,流动青年是流动人口的主力军,流动青年群体职业变换比较频繁,收入不稳定,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时期,在住房的自我满足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流动青年群体又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是一个有比较大的发展前景的群体。如何做好流动青年的保障问题关乎将来流动人口住房保障的方向。流动青年在住房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对流动青年群体特征以及住房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理论基础

1.1 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

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梅志里、吉登斯、阿玛蒂亚·森。发展型社会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政策是支出的观点,同时它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主张对于社会问题进行“上游干预”,主张采取事先预防的措施以降低解决社会问题的成本。从梅志里社会发展的制度视角,到吉登斯的社会投资型国家理念代替传统的福利国家理念,再到阿玛蒂亚·森以自由为核心的发展理论,发展型社会政策始终强调的是以人的自我发展为核心,以增强人的自我发展能力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手段。

本文所要讨论的流动青年群体,属于城市的边缘群体,住房支付能力差,同时他们也有很大的发展潜能。如何以发展的视角来解决流动青年群体的住房问题成为今后制定流动人口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图借鉴梅志里的社会发展制度视角为解决流动青年的住房问题提供一些建议,探讨政府在流动青年的住房问题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

1.2 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最先应用于精神病及医疗康复领域,通过学者们的大量研究,推广到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中。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支持的研究旨在揭示社会群体的社会支持特征及其对自身发展的影响。

所谓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个体处在危机之中可以获得的资源支持,这种支持来自他人、来自群体、来自社区等(Lin et al,1981)。根据社会支持的类型不同,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不同的划分。李铣,宣讯,唐代盛(2004)根据主客观感受,将社会支持分为两种:一是客观可见的支持,主要包括物质支持、网络支持,这种支持不以人的个体感受为转移,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二是主观体念的支持,即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受尊重、体谅的情感支持及满意度,这类支持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

国内社会学界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形成气候,主要集中于社会上一些特殊群体的研究中。在对于流动青年这种边缘群体的研究中运用比较少。流动青年流入大都市工作生活,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比较弱,在住房上面尤其需要政府这种正式支持。

2 大都市流动青年的特点及其住房问题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2012年教育部“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对策研究”项目,项目课题组于2013年在上海、天津、广州、武汉、成都、兰州、哈尔滨、三亚8个城市进行了抽样调查,样本包括3801个个案。考虑到大城市对于流动青年的吸引力更强,本次选取上海、天津、广州、武汉、成都、哈尔滨6个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数据作为依据,共2121个个案。通过对这些个案进行分析,发现他们存在的住房问题。

2.1 流动青年群体的特征

青年是整个社会人口结构中的最大组成部分,他们是劳动力年龄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通过对6个大都市的流动青年群体进行调查,发现流动青年群体与整个流动群体相比,呈现出鲜明的特征。

首先,平均受教育程度比较高,正规就业为主。根据对6个大都市的调查,发现流动青年中,没上过学的仅占0.3%,本科以上学历的占25.5%,而高中以上学历的达到72.7%。这部分青年群体主要出生于80、90年代,这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比较平稳,义务教育不断发展,青年群体大都享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这部分劳动力群体比较高的学历教育背景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工作性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劳动为主,而是城市发展中必要人才,是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数据显示,流动青年群体中就业呈现出正规就业特征。有93.5%的被调查者是全职工作,有71.8%是正规就业者。流动青年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于工作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流动青年群体呈现的这种正规就业的就业特点就是受教育水平提高的一种结果。

其次,农业户籍的人口占多数。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者中有67.8%的人是农业户籍,有32.2%是城市户籍。大都市的良好基础设施、就业机会,加大了大都市对于农村户籍流动青年的拉力。

最后,大部分流动青年在家乡的生活水平处于中等水平。调查数据显示,有70.6%的流动青年生活水平处于中间水平。从主观动机上来讲,流入大都市的流动青年一般是渴望改变生活状况的青年群体。在社会财富分配格局已经基本确定的条件下,无论是在中小城市还是在农村,那些财富和社会地位拥有者一般不是流动青年的主体,大都市的居民更是处于一个长时期的稳定状态,很少会流出。流动青年向城市的流动是通过市场作用促进社会公平的一种调节机制。endprint

2.2 流动青年的住房状况

首先,住房支付能力较低,以租房为主要居住方式。通过对6个大都市的流动青年居住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在各种居住方式中,最普遍是私人出租屋,其次是员工宿舍,自购房的仅占8%(见表1)。廉思(2014)的调查显示,约3成受访青年将不接受租房的直接原因归咎于租房权益缺乏保障。近期有买房打算的有15.9%,买房的主要原因是本地定居,有买房打算的主要是在市区和近郊区买房。根据朱迪(2012)对“985”高校毕业生的住房购买能力的研究发现,在这些毕业生中,仅有21%的人拥有自己的私有住房(拥有产权)。同时,根据风笑天(2011)的研究,约三分之一的青年在不同程度上需要依靠父母的经济支持来解决婚后购买住房的问题,说明青年群体自己支付住房的能力较低。根据流动青年一般是所在地区的中等收入家庭的发现,家庭的支付能力也较弱,加之大都市过高的房价,流动青年的“买房梦”还有很远路途才能实现。有孩子的流动青年家庭中,孩子在家有自己房间的占46.7%,而没有自己房间的占53.3%,说明他们的居住质量还有待提高。

其次,居住融入度较低。黄英(2008)认为青年与城市的融合包括多个方面,有制度文化的融合、思想观念的融合、生活模式的融合,还有居住条件的融合。而居住条件的融合,是最主要的融合,是其他方面融合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我们所讲的大部分流动青年群体在生活及文化观念方面的融合是较容易完成的,但住房问题是他们融入城市的最大障碍之一。与本地市民相比,流动青年十分有限的支付能力无疑造成这种居住格局上的分离,造成流动青年的聚居现状。而且在流动青年聚居的地方,社区的稳定性也较差,主要是因为流动青年的住房变动比较频繁。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调查对象中有62.2%的人在过去两年换过住所。变换住所原因主要是工作变动(65.7%)和上班方便(21.6%),把改善居住条件作为变换住所主要原因的只占18.8%。这说明住房的变动主要还是一种被动需求而非主动需求。

最后,流动青年对住房的主观评价总体上满意,但是影响住房选择的因素更加多样化。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中,流动青年对现有社区的设施总体上呈现一个比较满意的状态。在流动青年的住房区位选择上,在现有流动青年的住房调查中,居住的地方处于市区的占46.7%,其次是近郊区占37.7%。在影响选择住房的因素上,有58.2%的人把“离工作地点近”作为首要因素。交通方便的占41%,生活便利的占39.2%,说明流动青年的住房选择上不同于传统的农民工,不仅仅把“房租低”作为考虑的主要因素,在住房中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在关于现有的住房政策覆盖率的研究中,流动青年中有住房公积金的占18.0%,愿意在目前城市永久定居的占44.0%,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流动人口与当地市民之间福利上难以调和的矛盾,即一方面,流入地希望充分利用流动青年的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同时,在一个地区福利一定的条件下,流动青年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流入地的公共资源。这也使得流动青年住房政策的制定面临一定的阻力。

2.3 流动青年的内部住房分化问题研究

流动青年中包括城市户籍的流动青年和农村户籍的流动青年。他们的住房意愿和住房现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住房质量上的分化。从住房的建筑类型上来看,他们的主要住房建筑类型都是新式楼房,但是,有67.6%的城市户籍流动青年住在新式楼房,而居住在新式楼房的农村户籍流动青年为47.1%,两者相差23.5%。同时,居住在简易房、普通平房、老式楼房的比例,城市青年的比例都要低于农村户籍流动青年。这一方面是城-城流动青年的教育程度比乡-城流动青年要高。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教育程度与居住质量呈正相关关系。原因在于高的教育年限与高工资相联系,而工资水平与住房质量呈正相关关系。农村户籍流动青年的收入低于城市户籍青年也是其住房条件较差的原因。

同时,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城市流动青年的生活压力较小,在城市生活的中等收入的父母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比较健全。而农村户籍的流动青年生活压力较大,主要是照顾家庭的压力。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的青年工资支配情况上还是有区别的。城市户籍的流动青年的工资全部由本人支配的占56.7%,而农村户籍的这一比例为46.6%(见表2)。而全部交给家里、绝大部分交给家里以及少部分交给家里的选项中,城市户籍流动青年的比例都要低于农村户籍的流动青年。这种差距主要是由于现存的城乡之间保障水平的差距所导致的,由于低水平的社会保障,农村户籍的流动青年需要留出一部分工资进行自我以及家人的保障,相对而言,用于住房改善这种发展性的需求上的费用就会较少。

其次,定居意愿上的分化。城市户籍流动青年留在大都市的意愿要强于农村户籍流动青年。在被调查者中,有52.1%的城市户籍流动青年表示愿意在目前城市永久定居,而农村户籍青年的这一比例为40.2%。在关于是否愿意放弃原来的户口换取目前工作城市的户口选项中,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流动青年也表现出差异性。城市户籍的流动青年表示愿意的比例为34.6%,而农村户籍流动青年这一比例为23.8%。买房往往与定居相关联,在住房支付上,户籍因素也成为一个影响因素。城市户籍流动青年中有20.1%的流动青年表示近期有在现居住地买房的打算,而仅有13.8%的农村户籍流动青年有这种意愿。

一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村的吸引力在逐渐增强。农村各种政策的施行,致使农村对于青年的吸引力在加强,关于是否愿意放弃原来的户口换取目前工作城市的户口的问题中,只有30.5%的人愿意放弃原来的户口。在户口迁入城市,是否愿意放弃老家的土地的问题上,只有16.4%的人表示愿意放弃,主要原因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土地的保障作用还在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住房规划问题上,如果不在本地买房,主要的定居地选择在老家农村(17.7%)和老家县城和地级市(28.1%)。另一方面,这种差距还在于不同户籍青年对于自身支付能力考虑做出的未来预期。endprint

3 结论

按照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角度,以及梅志里的三种发展战略,一是通过个人的社会发展,强调个人自由市场力量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二是通过社区的社会发展,其理论基础是社群主义,即社区有组织起来的内在能力,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创造发展机会,满足社区居民的福利需求;三是通过政府的社会发展,其理论基础是国家主义,即国家体现全社会的利益,应该对全体国民的福利负责。结合我们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在本文中将主要讨论政府在流动青年住房方面应该发挥的作用。

首先,应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规范住房租赁市场。鼓励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形成不同租赁公司之间的充分竞争,降低租房价格。现在的过高房价与流动青年相对较低的收入之间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鼓励流动青年做好自己的规划,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居住方式,鼓励有能力的青年在市场上选择住房。在住房租赁市场中,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监管,保障住房的安全性,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青年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4)》中显示七成青年租房者权益曾受损。租房者在掌握租房市场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处于弱势地位,一方面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待继续完善,另一方面,维权成本过高。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青年租房者利益受损,却难以进行有效的解决。

其次,加快推进合理有序的户籍制度改革。在现有的政策下,户籍制度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福利身份,但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并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在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不同户籍制度下流动青年的住房存在很大的不同,改变这种格局的根本在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在农村设立保障能力更强的保障体系,同时促进城乡之间机会的均等化,只有农村的经济发展了,才能更进一步增强农村对于流动青年的吸引力。同时,在城市中,一些廉租房、公租房以及经济适用房的申请依据还主要是城市户籍,在这种制度中,随着对大城市入户的进一步限制,今后大城市的落户条件更加严格的条件下,应该保障流动青年享受发展成果的权利,促进社会公平。进一步加大城市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对流动青年的可及性。这种可及性一方面包括保障流动青年有资格申请保障性住房,另一方面,也应该进一步加大适宜流动青年居住特点的保障性住房。在这样的条件下,保障房才能够真正覆盖到流动青年群体。

由于流动青年住房变动的最主要原因是工作的变动,可以看出,流动青年的住房还是以工作变动为导向的。城市在建设白领公寓、员工宿舍、公共租赁房时应该考虑到流动人口的这种居住需求。在流动人口工作密集的地方对住房进行相应的规划。

最后,吸引社会力量解决流动青年的住房问题。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迅猛。政府在与社会组织进行合作方面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在解决流动青年的住房问题方面应该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香港在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解决青年住房问题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是在对青年住房问题的社会关注程度上,各社会团体起到了较大作用,香港青年民建联、香港青年协会、青年委员会等团体通过问卷调查、公众咨询等手段,得出香港青年住房现状及政策诉求,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学习。同时应该进一步发掘社会组织在为流动青年租房服务上的作用,促进流动青年的住房问题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风笑天.家安何处:当代城市青年的居住理想与居住现实.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3.黄英.高房价与新移民青年的城市融合.中国青年研究.2008.4

4.李铣 宣讯 唐代盛.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理论整合与建构.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4

5.李蔚.浅谈就业大学生的住房保障.劳动保障世界.2011.5

6.廉思.中国青年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7.潘虹.职业青年住房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经济论坛.2012.10

8.王政武.优化制度安排下大学生住房问题的思考.市场评论.2010.8

9.徐道稳.社会发展与发展型社会政策.深圳大学学报.2006.1

10.张克云 叶敬忠.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干预措施评价.青年探索.2010.2

11.朱迪.“80后”青年的住房拥有状况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2.3

作者简介:

赵文聘,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法社会学。

仉楠楠,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社会学。

注: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对策研究”(项目号为:12JZD022)的阶段性成果。endprint

3 结论

按照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角度,以及梅志里的三种发展战略,一是通过个人的社会发展,强调个人自由市场力量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二是通过社区的社会发展,其理论基础是社群主义,即社区有组织起来的内在能力,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创造发展机会,满足社区居民的福利需求;三是通过政府的社会发展,其理论基础是国家主义,即国家体现全社会的利益,应该对全体国民的福利负责。结合我们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在本文中将主要讨论政府在流动青年住房方面应该发挥的作用。

首先,应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规范住房租赁市场。鼓励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形成不同租赁公司之间的充分竞争,降低租房价格。现在的过高房价与流动青年相对较低的收入之间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鼓励流动青年做好自己的规划,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居住方式,鼓励有能力的青年在市场上选择住房。在住房租赁市场中,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监管,保障住房的安全性,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青年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4)》中显示七成青年租房者权益曾受损。租房者在掌握租房市场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处于弱势地位,一方面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待继续完善,另一方面,维权成本过高。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青年租房者利益受损,却难以进行有效的解决。

其次,加快推进合理有序的户籍制度改革。在现有的政策下,户籍制度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福利身份,但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并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在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不同户籍制度下流动青年的住房存在很大的不同,改变这种格局的根本在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在农村设立保障能力更强的保障体系,同时促进城乡之间机会的均等化,只有农村的经济发展了,才能更进一步增强农村对于流动青年的吸引力。同时,在城市中,一些廉租房、公租房以及经济适用房的申请依据还主要是城市户籍,在这种制度中,随着对大城市入户的进一步限制,今后大城市的落户条件更加严格的条件下,应该保障流动青年享受发展成果的权利,促进社会公平。进一步加大城市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对流动青年的可及性。这种可及性一方面包括保障流动青年有资格申请保障性住房,另一方面,也应该进一步加大适宜流动青年居住特点的保障性住房。在这样的条件下,保障房才能够真正覆盖到流动青年群体。

由于流动青年住房变动的最主要原因是工作的变动,可以看出,流动青年的住房还是以工作变动为导向的。城市在建设白领公寓、员工宿舍、公共租赁房时应该考虑到流动人口的这种居住需求。在流动人口工作密集的地方对住房进行相应的规划。

最后,吸引社会力量解决流动青年的住房问题。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迅猛。政府在与社会组织进行合作方面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在解决流动青年的住房问题方面应该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香港在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解决青年住房问题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是在对青年住房问题的社会关注程度上,各社会团体起到了较大作用,香港青年民建联、香港青年协会、青年委员会等团体通过问卷调查、公众咨询等手段,得出香港青年住房现状及政策诉求,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学习。同时应该进一步发掘社会组织在为流动青年租房服务上的作用,促进流动青年的住房问题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风笑天.家安何处:当代城市青年的居住理想与居住现实.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3.黄英.高房价与新移民青年的城市融合.中国青年研究.2008.4

4.李铣 宣讯 唐代盛.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理论整合与建构.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4

5.李蔚.浅谈就业大学生的住房保障.劳动保障世界.2011.5

6.廉思.中国青年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7.潘虹.职业青年住房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经济论坛.2012.10

8.王政武.优化制度安排下大学生住房问题的思考.市场评论.2010.8

9.徐道稳.社会发展与发展型社会政策.深圳大学学报.2006.1

10.张克云 叶敬忠.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干预措施评价.青年探索.2010.2

11.朱迪.“80后”青年的住房拥有状况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2.3

作者简介:

赵文聘,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法社会学。

仉楠楠,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社会学。

注: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对策研究”(项目号为:12JZD022)的阶段性成果。endprint

3 结论

按照发展型社会政策的角度,以及梅志里的三种发展战略,一是通过个人的社会发展,强调个人自由市场力量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二是通过社区的社会发展,其理论基础是社群主义,即社区有组织起来的内在能力,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创造发展机会,满足社区居民的福利需求;三是通过政府的社会发展,其理论基础是国家主义,即国家体现全社会的利益,应该对全体国民的福利负责。结合我们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在本文中将主要讨论政府在流动青年住房方面应该发挥的作用。

首先,应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规范住房租赁市场。鼓励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形成不同租赁公司之间的充分竞争,降低租房价格。现在的过高房价与流动青年相对较低的收入之间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鼓励流动青年做好自己的规划,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选择居住方式,鼓励有能力的青年在市场上选择住房。在住房租赁市场中,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监管,保障住房的安全性,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青年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4)》中显示七成青年租房者权益曾受损。租房者在掌握租房市场信息有限的情况下处于弱势地位,一方面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待继续完善,另一方面,维权成本过高。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青年租房者利益受损,却难以进行有效的解决。

其次,加快推进合理有序的户籍制度改革。在现有的政策下,户籍制度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福利身份,但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并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推进。在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不同户籍制度下流动青年的住房存在很大的不同,改变这种格局的根本在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在农村设立保障能力更强的保障体系,同时促进城乡之间机会的均等化,只有农村的经济发展了,才能更进一步增强农村对于流动青年的吸引力。同时,在城市中,一些廉租房、公租房以及经济适用房的申请依据还主要是城市户籍,在这种制度中,随着对大城市入户的进一步限制,今后大城市的落户条件更加严格的条件下,应该保障流动青年享受发展成果的权利,促进社会公平。进一步加大城市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对流动青年的可及性。这种可及性一方面包括保障流动青年有资格申请保障性住房,另一方面,也应该进一步加大适宜流动青年居住特点的保障性住房。在这样的条件下,保障房才能够真正覆盖到流动青年群体。

由于流动青年住房变动的最主要原因是工作的变动,可以看出,流动青年的住房还是以工作变动为导向的。城市在建设白领公寓、员工宿舍、公共租赁房时应该考虑到流动人口的这种居住需求。在流动人口工作密集的地方对住房进行相应的规划。

最后,吸引社会力量解决流动青年的住房问题。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迅猛。政府在与社会组织进行合作方面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在解决流动青年的住房问题方面应该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香港在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解决青年住房问题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是在对青年住房问题的社会关注程度上,各社会团体起到了较大作用,香港青年民建联、香港青年协会、青年委员会等团体通过问卷调查、公众咨询等手段,得出香港青年住房现状及政策诉求,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学习。同时应该进一步发掘社会组织在为流动青年租房服务上的作用,促进流动青年的住房问题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风笑天.家安何处:当代城市青年的居住理想与居住现实.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3.黄英.高房价与新移民青年的城市融合.中国青年研究.2008.4

4.李铣 宣讯 唐代盛.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理论整合与建构.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4.4

5.李蔚.浅谈就业大学生的住房保障.劳动保障世界.2011.5

6.廉思.中国青年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7.潘虹.职业青年住房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经济论坛.2012.10

8.王政武.优化制度安排下大学生住房问题的思考.市场评论.2010.8

9.徐道稳.社会发展与发展型社会政策.深圳大学学报.2006.1

10.张克云 叶敬忠.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干预措施评价.青年探索.2010.2

11.朱迪.“80后”青年的住房拥有状况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2.3

作者简介:

赵文聘,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法社会学。

仉楠楠,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社会学。

注: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对策研究”(项目号为:12JZD022)的阶段性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都市
Battle for Bohemia
大都市
大都市对经济发展意味着什么
现代国际大都市如何打造群众文化平台
大都市对经济发展意味着什么
我想静静,有多难
City of Dreams
大时代下小女子失败的救赎
中国大都市城市竞争力评价分析
城市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