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
摘 要: 近十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艺术类高等教育呈现泛化趋势,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艺术类教育的特点使得艺术类学生群体有着不拘小节、个性张扬、感性大于理性的特点;他们喜欢标新立异,纪律和时间观念淡薄,自身管理能力欠缺;加之九零后学生的个性特点,对高职教育工作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键词: 教育管理 高职艺术类 学生管理工作
根据我国近年来推行的教育政策,由精英式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艺术类高等教育呈现出泛化趋势,由于高考录取时对文化课成绩要求低,致使部分高中阶段文化课基础较差,考取其他普通专业无望的学生把报考艺术类专业当做终南捷径。因此,文化课基础薄弱、临时突击学习艺术专业课程,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巨大隐患。特别是高职类院校学生,其整体素质更可见一斑。
一、艺术类考生特点
盐从哪咸,醋从哪酸?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搞好教学管理的前提,根据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理论:一个良好的氛围对个体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教学管理者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在管理过程中积累经验,讲究工作方法和教育艺术,极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良性发展。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面对艺术类学生的管理,首先要了解其症结所在,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对于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随性: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不太重视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内外、国内外时事漠不关心,政治参与热情明显偏低;一部分人在道德认同和道德实践上存在较大反差,在处理学习和其他活动,包括与人交往时,实惠化、功利化、势利化、庸俗化倾向明显,他们的道德水准、纪律素养等仍需进一步提升。
2.个性: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个人本位主义较强,集体观念弱。比较重视个人在专业及其他领域的突出能力,而不太注重团队合作,内心里极少有榜样和楷模。这种思维上的求异性容易造成他们的逆反心理,刻意模仿所谓艺术大师不修边幅的形象,借以吸引他人关注。追求意想不到和一鸣惊人的个人理想。
3.感性:艺术类专业学生比较感性,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喜欢按自己的方式进行。在取得成功时会喜形于色甚至“得意忘形”,但在遭遇挫折时容易一蹶不振、自暴自弃。表现为情绪化突出,遇事不冷静,思想偏激,不能够辩证地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发展。
4.真性:艺术类专业学生情感丰富、热情澎湃,但大都会表现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事情上,且表现出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如面对一组复杂的静物,很多同学可以觉不睡、飯不吃,也要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
综上所述,找到了问题的出处,我们就可以针对其具体特点,进行疏导和管理。
二、对症下药管理艺术类学生
艺术类学生虽然有这样那样的自身问题(我归结为随性、个性、感性),但是其“真性”方面可以作为工作的突破口,可以其真挚的情感、热情的态度作为切入点,开展管理工作。
1.要解决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随性表现,我觉得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针对学生感情丰富的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如我为学生播放电影《南京,南京》时,面对同胞被日本侵略者屠杀和蹂躏,不少学生义愤填膺、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与日本侵略者拼个你死我活,这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及民族自豪感,从而上升到对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理解,引导他们把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指向发展专业技能和成就事业方面,吸引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2.针对学生个性较强的特点,我觉得统一要求是发展个性的基础条件,个性的发展要沿着需要的个性发展,是个体全面发展的个性发展,并不是放任自由、特立独行的,在艺术创作上我们强调个性,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上我们强调谦和,这一点可以通过任课教师的言传身教,向学生浸透,当然也可以举例说明,很多成名大师的为人都是低调而谦和的,如吴冠中、陈丹青皆如是,丝毫没有大师的架子。
艺术专业的性质决定了要发展个体的个性化色彩,然而这种个性化色彩是一种能融入群体利益的个性化,而不是绝对的。因此在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要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但不能脱离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
3.针对学生感性的特点,我认为要强化感情宣泄,只是宣泄方式要加以选择,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加强学生理性感知的最好也是最根本的办法,但是艺术类学生不愿意看书,那么我们可以从专业书籍入手,潜移默化地过渡到文学文化方面的书籍,我曾经举过这么一个例子:“唐伯虎的老师沈周,经常为唐伯虎画一些画,这些画多是别人向唐伯虎求画,他本人画不过来,让沈周帮助代笔,然后落上唐伯虎的名字。有很多知道内情的人就奚落沈周,沈周却说,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单论画,唐伯虎的画不比我的画好,但是他比我多读了三千卷书,所以他的名气压过了我。”因此可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必要且重要的,我们要在抓好文化课的同时,增设文学、美学、社会学、哲学等课程。鼓励他们多看书、看好书,丰富其文化生活,提高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积累素材。
总之,做好艺术类学生的思想工作,是解决诸多问题的根本办法,将心换心,以诚相待,真正跟学生交朋友,成为其倾诉的对象,运用教师的个人魅力感染学生,用渊博的学识征服学生,用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动学生,用多元化的方式启发学生,这才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所在。
参考文献:
[1]王长恩.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解析——以江苏高校为例[J].南京师大学报,2005,(6).
[2]罗繁荣,李莉,李永亮.试论我校艺术类学生特点及管理方法.
[3]戴新福.新形势下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及管理浅析特色.兰州理工大学.
[4]韩延明.塑造大学精神与强化做人教育[J].求实,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