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新” 课堂唤醒信息技术复习课的春天

2014-11-13 15:52:49陈雪林
考试周刊 2014年76期
关键词:学讲协作学习学情分析

陈雪林

摘 要: 每年十二月底,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都会如期而至。从五月新课结束直至考试,高中生的信息技术课就是在无穷尽的练习、测试度过的。各种题目扑面而来,令学生晕头转向、应接不暇。在这样高强度的训练下,虽然绝大多数学生一次就通过考试,而且成绩优异,但是这样的复习方法严重摧残学生学习的天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紧张而枯燥、沉闷而无趣,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教育目标背道而驰,教学方式亟待改变。那么,究竟如何改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式,才能实现“教学做合一”,让“新”课堂更符合学生的认知与发展规律,成为他们知情意行发展的摇篮,让复习课再现蓬勃生机呢?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做法和思考。

关键词: “学讲”方式 学情分析 协作学习 微视频

目前,徐州市大力推进“学讲”教学方式,其目的是改善课堂教学生态,使学生的“学”变得更积极、主动;使教师的“教”变得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使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最终回归教育规律。在信息技术复习课的实际教学中,我认为可以这么做:

一、对学生进行精准的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制定的必备基础,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就是“空中楼阁”,只有真正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知识经验和学生认知心理特征,才能制定出相对比较合理的教学目标,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和积极主动的“学”。学情分析越全面、越准确,教师据此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时也会更有针对性。

信息技术课内容发展变化快、可操作性强,且有很强的社会实用性和课程整合性,这些特点使得学生的信息技术“学情”变得复杂多变、难于把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课要求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我们重点要对学生现有的成绩质量进行分析,这是后续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在复习初期,为了进行相对准确的学情分析,我采用的是如下方法:首先,教师要选择几套有代表性的、涵盖各个模块的复习测试题;其次,教师必须监督学生当堂独立完成测试题;再次,教师和部分学生代表要做好相关记录;最后,教师要尽快整理相關材料,完成对各个班级的成绩分析。以高二(8)班为例,经过整理,得出如下分析:

从成绩看,模拟题库5、8、12,大于90分的特优生均为0;80分~89分的优秀生人数分别为1、2、1,分别占2.86%、5.71%、2.86%;70分~79分的良好生人数分别为8、10、13,分别占22.9%、28.6%、37.1%;小于60分的后进生人数分别为6、4、5,分别占17.1%、11.4%、14.3%;剩余约45%-60%的学生成绩都集中在60分~69分这一中等分数段。

失分较多的题型集中在选择和操作题中。失分较多的模块大致含文本、表格信息的加工、IP地址及其管理、信息集成、局域网的应用与设置、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信息的智能化加工等。

接下来,通过对各个班级的成绩分析表进行汇总分析,得出如下成绩分析报告。

(一)成绩分析。

成绩集中出现在60分~80分之间,90分以上没有,60分~70分人数居多,60分以下人数比例相对也比较高,说明这几套模拟练习题库相对学生目前的知识与操作水平来讲难度有些大。

(二)在试卷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部分概念混淆不清。部分学生高一新课学习效果不好,对相关知识点缺少必要的复习强化,因此毫无印象。

2.时间跨度大,学生部分知识点与操作步骤的遗忘导致了不少失分。

3.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不注重思考,对知识的理解与操作浮于表面。

(三)需要加强复习的知识点。

1.理论方面:IP地址及其管理、常见软件所属的类型、信息的智能化加工、网络硬件相关知识点、网络的通信原理等。

2.操作方面:文本和表格的加工、信息集成、动态网页的应用、数据库管理软件的使用等。

(四)今后的改进措施。

1.在以后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使学生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这就是教师在复习初期对学生的成绩及原因所进行的学情分析,再结合平时掌握的学生的性格、特长等其他学情分析就可以帮助我们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接下来要完成复习课的教学也会变得更加有的放矢。

二、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重视学生“学”的各个环节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自主学习导学单。

复习课课堂容量大,针对性和系统性强,而且注重实效。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学情分析制定出相应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自主学习导学单,这其中要包含学法的建议和细化的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在复习中就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自主学习,“学”的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日积月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和提高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学生的协作学习。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复习中要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我们可以建立5人左右的协作小组,尽量使组员在能力倾向、学习成绩、性格特征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性,并根据学习效果随时调整组员。在学习过程中,组员根据电子版教学目标和导学单协作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组长不仅要维持课堂纪律,协调组员学习进度,而且要督促组员在统一格式的电子表格中记录下自己每次的成绩、错题和所属模块,更要整理出组内疑难问题准备组间交流、讨论或解决。

(三)小组间进行及时必要的交流展示、质疑拓展。

有效、快乐的交流和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能力。因此,这几个环节对巩固当堂的学习至关重要,既讲究时机,又讲究方法。首先组长对本组成员的学习效果、完成任务质量进行总体客观评价;其次个别学生对自己的错题进行展示、分析,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反思、拓展。最后,对各小组给出的疑难问题进行组间抢答,教师点评并打分,最终评选出最优秀协作小组和最优秀组员。

(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及时、合理的教学评价。

美国著名的德西效应给出结论:当一个人正对活动充满兴趣时,给他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活动本身的吸引力。由此可知,教师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反馈、合理的评价,给予他们最真挚的赞美,就是对他们“学”的最好鼓励,更能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使用微视频转变“学”的模式

文本化的信息能给人带去思考,让人充分发挥想象力。而视频信息则更加高效、容量大;生动、活泼、交互性好;更容易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化,从而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s)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格局,使得教育朝着更加开放、互动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教育技术也从“教的模式”逐步向“学的模式”转变。微课程以其简短精悍、随时随地、交互良好等特点深受学习者喜爱,对于这一点,可汗学院的飞速发展即是最好的证明。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复习课堂中采用微视频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呢?答案是肯定的。然而,这里的微视频不能等同于微课程,它只是微课程的一个最关键元素,可以是解答一道题目,讲解一个知识点,甚至示范一个关键操作。具体可以这么实现:

(一)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进行初期教学资源整合。

在复习初期,学生对知识掌握得还不好,无法在短时间内理清复习脉络,整理、归纳出相关重要知识点。这时,应该发挥教师的团队力量,由他们快速将各模块内容按照考纲和教材分别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点和测试题两份电子文稿;最后,分别录制各个知识点、测试题对应的5-10分钟视频文件并清晰命名。然而,当把它们放在教学群和学校的文件共享空间之后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解放,教师职能的转变让他们从“前台”转为“幕后”,学生的自主“学”需要教师投入更多关注,究竟学习效果会怎么样呢?还要等待实践检验。

(二)录制学生的微视频。

一开始,学生感觉微视频学习很有意思,學习兴趣高涨,进步也很快。但是,时间一久,新鲜感过了,劲头便不是那么足了,有些疲沓。这时,学生的理论和操作水平也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教师便选择部分优秀学生,为他们单独录制错题解析、知识点展悟、重点操作题示范等相关视频,规范操作步骤并放在空间内共享。一时之间,人人都以自己的视频被上传为荣,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再次高涨,知识巩固了,操作水平提高了。

未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许会给我们提供更加广阔的“教”与“学”的平台和空间,然而,我们更应该把握并珍惜每一个现在。新的教学方式给信息技术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在这样的“新”课堂中,“教”与“学”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新”的教学和“心”的交流使得教师收获了惊喜和感动,学生收获了知识和能力,甚至更多,而这便是我们苦苦寻觅的信息技术复习课的春天。

猜你喜欢
学讲协作学习学情分析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商情(2016年43期)2016-12-26 00:00:00
云计算环境下协作学习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项目教学法在《微机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6期)2016-12-17 17:36:23
打造精彩的语文“学讲”课堂
实施学讲方式,实现课堂教学华丽转身
学情分析不准对教学质量影响的例析
体育教学(2016年10期)2016-12-01 00:10:00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8:20:17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36:13
“学讲”教学方式下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现状及策略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44:32
试论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设计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