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特点及心血管的相关性研究

2014-11-12 01:51李征
中外医疗 2014年4期
关键词: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相关性心血管

李征

[摘要] 目的 研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特点及心血管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冠脉病变评分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有心血管事件组患者的日间动态血压和夜间动态血压中的SBP和PP均比无心血管事件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为年龄、24 h动态SBP、夜间动态PP、冠脉病变积分。结论 临床应有效控制上述危险因素,以减少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血压特点;心血管;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a)-0029-02

该研究对2010年2月—2012年2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了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特点及心血管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心内科共收治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和冠心病相关诊断标准[1],将由继发性高血压、心肌病、束支传导阻滞、糖尿病等的患者排除在外。其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41~81岁,平均年龄为(60.4±10.7)岁。将这些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5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有男31例,女19例,年龄为39~78岁,平均年龄为(58.9±10.4)岁。两组患者其他各方面比较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胆固醇、体重指数、冠脉病变支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组别\&例数\&胆固醇(mmol/L)\&体重指数(kg/m2)\&冠脉病变情况\&心血管事件

[n(%)]\&评分\&单支\&双支\&三支\&观察组

对照组

P\&50

50

/\&4.6±0.6

4.5±0.5

>0.05\&37.6±3.9

37.9±4.1

>0.05\&4.2±2.2

3.0±1.4

<0.05\&31

28\&10

16

>0.05\&9

6\&14(28.0)

5(10.0)

<0.05\&]

运用德产Mobil-O-Jraph型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在每天白天时间段6:00~22:00和夜间时间段22:00~6:00监测所有患者的24 h血压,白天时间段的监测频率为每30 min 1次;夜间时间段的监测频率为每30 min 1次。在所有患者的左上臂将该血压监测仪缚上。依据数据统计分析将所有患者的动态血压各参数值求出来。用夜间血压下降率表示血压波动的昼夜节律,其值的算法为日间和夜间平均值的差值与日间平均值的比值,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夜间血压下降率<10%[2]。

1.2 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病变是指造影示腔径狭窄50%及以上的病变,单支病变:LCX、RCA或LAD中一支狭窄;双支病变:LCX(左回旋支)、RCA(右冠脉)或LAD(左前降支)中两支有病变;三支病变:LCX、RCA或LAD中三支都有病变。如果患者LM(左主干)有病变,那么不管LCX或LAD有没有病变,均属于双支病变[3]。

1.3 冠脉病变评分

运用Gensini法对所有血管病变计分,如果一支血管有多处病变,则对狭窄程度最终处积分。0分:狭窄程度<25%;1分:狭窄程度25%~49%;2分:狭窄程度50%~74%;3分:狭窄程度75%~90%;4分狭窄程度>90%[4]。如果同时有多支血管被累及,则分别累计相加。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处理所有数据,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各研究因素与发生心血管事件与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有心血管事件组和无心血管事件组患者的血压特点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冠脉病变评分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心血管事件组患者的日间动态血压和夜间动态血压中的SBP和PP均比无心血管事件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日间动态血压和夜间动态血压中的DBP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2 有心血管事件组和无心血管事件组患者的血压特点比较[mmHg,(x±s)]

[组别\&例数\&项目\&日间动态血压\&夜间动态血压\&有心血管事件组

无心血管事件组

P\&19

81

/\&SBP;

DBP

PP

SBP

DBP

PP

/\&135.8±14.7

79.6±9.8

49.9±10.7

127.4±10.8

78.6±8.5

43.7±8.5\&122.4±13.7

71.3±10.3

43.0±8.2

108.0±10.7

70.5±9.7

39.3±6.7\&][<0.05]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自变量为年龄、性别、冠脉病变积分、日间动态血压、夜间动态血压等因素,因变量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为年龄、24 h动态SBP、夜间动态PP、冠脉病变积分,见表3。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项目\&β\&OR;值\&P;\&年龄

24 h动态SBP

夜间动态PP

冠脉病变积分\&0.097

0.213

0.471

0.166\&1.056

1.534

1.821

1.341\&<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高血压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会促进冠心病患者在短时间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5]。有关医学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二者呈正比例关系,冠心病的发病率会随着血压的降低而降低,同时一些临床试验还证实,冠心病的发生还受到脉压、昼夜节律变化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6]。目前,临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高血压和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但是仍还没有充分重视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特点及与心血管的相关性。该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冠脉病变评分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有心血管事件组患者的日间动态血压和夜间动态血压中的SBP和PP均比无心血管事件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为年龄、24 h动态SBP、夜间动态PP、冠脉病变积分,提示临床应有效控制上述危险因素,以减少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林金秀,吴可.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关于高血压治疗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9,7(2):97-100.

[2] 刘晓惠, 胡大一, 刘建章, 等.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期间动态血压变化[J].高血压杂志, 2011, 5(1):59-61.

[3] 邹玲,宋耀锋,依仁科.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昼夜血压节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9):48-49.

[4] 孙刚, 王峰, 丁燕程, 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J].高血压杂志, 2011, 5(3) : 215-216.

[5] Chac CU, Pfeffer MA,Gynn RJ, et al. Increased pulse pressure and risk of heart failure in the elderly[J].JAMA,2009,281(7):634-639.

[6] Pearson AC,Pasier ski T, Labovitz AJ,et al.Leftvent ricular hypertrophy:Diagnosis, prognosis, and management[J].Am Heart J,2011,121:148-157.

(收稿日期:2013-12-17)

猜你喜欢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相关性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研究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