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红霞+王焦战
摘 要:通过对制约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竞争力提升的突出问题的分析,寻找提升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基础性因素为抓手、拓展性因素是关键、支持性因素为辅助。
关键词:河南,旅游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提升,对策
1.引言
当前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以及地理学等理论界都非常关注产业集群。旅游业的发展也已引入了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国外旅游产业集群在美国东部都市群旅游密集带等国外旅游产业集群已经大量出现并发挥其集聚效应。目前旅游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新构想,充分展示出中国旅游产业集群的魅力与前景。河南省是源于古老农业文明的中华文明发源地,旅游资源素有“一河、两拳、三古、四山”之说,历史文化是河南河南旅游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有“阅河南,读半部中国史书;品河南,鉴文明代代相传;梦河南,回故里寻根拜祖”的说法。2013年河南省旅游总收入3875.5亿元,相当于全省GDP的12%。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90.77万人次,旅游创汇6.11亿美元。河南旅游凭借资源优势形成了一批诸如龙门石窟、牡丹花会、殷墟、清明上河图主题公园、鸡公山避暑度假、云台山文化山水等名扬海内外的旅游产业集群。文化遗产类、中国功夫和中原山水旅游产业集群在国际市场极具吸引力。
竞争力的概念是一个综合体,涉及到国家、地区、经济主体与竞争对手之间的经济关系。核心竞争力是是一个组织有可能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优越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复合性、整合性能力。河南旅游产业业集群发展事关“四个河南”建设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改善。目前,河南省5A级景区的数量达到11家,包括焦作云台山、登封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开封清明上河园、安阳殷墟景区、洛阳嵩县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焦作沁阳神农山景区、平顶山尧山―中原大佛景区、焦作青天河景区、老君山、鸡冠洞旅游区以及新晋的洛阳龙潭大峡谷景区总数量居全国首位。但是,与周边的陕西等省的创意旅游发展、发达地区的商务、会展旅游发展相比,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不强的问题非常突出。关于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相关研究集中在几个方面:旅游目的地[1]、旅游产品[2]、旅游产业[3][4]。通过文献分析,笔者认为,旅游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如表1所示。基础性因素竞争力是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拉力,也是根本原因。主要包括旅游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经济基础;拓展性因素包括企业、需求市场政府的竞争力;支持性因素也是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地区的教育、安全、卫生及其他辅助行业等几个方面。河南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观念问题、空间格局的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意性的旅游点子、人才的培养等,都涉及到竞争力提升这个关键问题。通对河南旅游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寻求河南旅游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表1 旅游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因素
因素 具体内容
基础性因素 旅游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经济基础
拓展性因素 企业、需求市场、政府
支持性因素 教育、安全、卫生及其他辅助行业
二、制约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竞争力提升的突出问题
(一)基础性因素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1.资源性依赖强,旅游产品单一
“天下居中”的地理位置使河南省气候适宜,古代社会产生了农业文明,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业文明之一,也成就了中华文明的摇篮地黄河文明。在旅游业发展的初期,河南依赖丰富的历史文化、黄河文化、宗教文化发展旅游业。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河南旅游业有成绩,从一开始的顺利开张、突飞猛进,走到到今天,资源依赖的形势逼人,面临转型升级的严峻形势。过度依赖就造成在汹涌的后来者面前止步不前,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创新,被远远地摔在后面。河南中原城市群、豫北地区、豫西豫西南地区、黄淮地区四大经济区过分依赖本地区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初级开发,景区景点缺乏个性,没有吸引力,无法形成旅游产业。在这些年河南新开发的清明上河园、云台山产业集群算是佼佼者,但是数量太少。
2.文物产业“活化”不够,文旅互融不到位
河南文化丰厚,文物众多,但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的现状是文化难消费、旅游难红火。旅游业无法文旅互融,难以增强增强旅游产业吸引力和竞争力。在国家大遗址建设背景下形成了一批汉魏遗址、隋唐遗址,但固守文物保护的理念,缺乏开发意识、创新意识,因此都是静观产品,缺少体验性。河南有无数寺院,独有少林寺名扬四海。少林寺作为中外闻名的武术之乡,与武术有关的旅游活动却很少。少林寺作为宗教文化旅游的品牌,经过建国以来第三次大的整修,专家一致认为景区环境清幽多了,但无法突出禅的意境和武的动态效果,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城市公园。河南灵山寺相传周灵王寝葬于此,是全国少有的坐南朝北的寺庙,风景优美,历史上香客云集,香火鼎盛,但近期的旅游开发仅限周边环境,文物和旅游彻底分家,开发双重标准,对游客双重门票,没能做到文旅的互动,而且从休闲度假的理念开发,无法再现当年寺庙香客盈、贸易盛况。
3.旅游产品创新不够
旅游经济是吸引力经济。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处于旅游产业集群的核心层。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需要旅游资源开发企业大量的创意和策划,要求根据消费者需求和时代特点,创造需求,通过创新带动需求。而很多新开发旅游项目缺乏前瞻性,跳不出传统观光产品的老套路,缺乏创意和地方特色;原有品牌形象难以突破,原有产品得不到扩容和强化;旅行线路缺乏创意,旅行社产品同构严重,导致价格竞争激烈,旅游经营效益不佳。如洛阳人均旅游消费量仅为发达地区的1/3,全国平均水平的1/2。主要原因在于产品多,差异不足。如2014年春节,探亲、访友、购物仍然是河南省春节旅游的重要形式。与台湾旅游相比,台湾创意旅游可以说是誉满全球,其实也是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过去种粮的种粮,种菜的种菜,现在是紧跟世界潮流,逐渐朝着工业化、后工业化发展,向体验经济、服务经济发展。同为制茶企业,河南信阳就仅限于表演,看美女舞弄茶艺,表演程式化,没有了喝茶饮茶的意境。
4.经济发展程度、开放程度不高,实际利用外资水平偏低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历史地位重要。历史上四方来朝,蔚为壮观。但是历史上宋都南迁,政治中心南移,从此远离中国政治中心。近代历史上近海经济发展,河南经济日趋落后。在世界一体化的当下,地位显得尴尬:一是地理位置受限,再是观念跟不上。天时地利不占优势。从旅游产业集群来说,一些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因为缺少资本难以开发。利用外资投入不够。河南在近年来实际利用外资一直不高。利用外资水平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明显处于劣势,与周边的陕西、山东都无法相比。
(二)拓展性因素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1.旅游产业集群不均衡,效益不明显
河南旅游产业集群集中在河南的西部和北部。河南西部地区留下了许多有较大价值的人文旅游资源,很多人文风情和自然风光结合较好的高质量景区都位于西部。黄河文化带留下众多的古都和文物古迹,具有深厚的黄河文化背景。目前豫西洛阳市国家5A级景区有5个,分别是龙门石窟、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老君山、鸡冠洞和龙潭大峡谷景区。5A景区数量数量总数占全省一半,在全国地级市位居第一。河南北部从地里范围上位于黄河以北,古代产生了辉煌的殷商文化。地理条件的特殊性使当代的河南北部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从空间上看,豫东、豫南地区的旅游开发明显滞后,各大区景区开发建设也相对集中在少数热点地区,省内整体旅游产业分布不合理。河南东部是历史上的农耕区,缺乏旅游产业集群,南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构成了河南山地旅游资源的主体,但“四大名山”旅游品牌中的桐柏-大别山旅游相对滞后,丹江水库与湖北水域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施工,可以形成有机的整体,但目前开发不力。
2.旅游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河南绝大多数的旅游景区传统文化产业结构比重很大,旅游业与文化、农业、工业等产业之间融合不够,跳不出观光游的老路,走不出住宿、餐饮等传统消费的圈子。长期以来,河南一直偏重于接待团体观光旅游,这种旅游形式上的单一化已经落后于国际旅游新潮的变化。《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中提出全省要基本形成以休闲度假为主导、以观光和专项旅游产品为支撑的多样化旅游产品格局。观光和度假是当前无法相互替代的旅游消费需求,初级观光与深层次的休闲度假需要结合,开发综合型的旅游产品,才能让旅游休闲产业避免成为“一锤子”买卖。而散客旅游是目前国际上方兴未艾的一种潮流,符合国际旅游业发展的主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逐步占其主流地位,这是不容置疑的。
3.旅游产业集群自身发育程度低
旅游产业链比较长,涉及到处在“食、住、行、游、购、 娱”的上下旅游要素诸多,六大要素的企业与部门关系到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发育程度。河南旅游产业集群在地产开发核心企业的培育不够,专业化能力不强旅游产业链条短,相关产业链条少,没有形成旅游产业网络的形状。吃住行、娱乐、购物和交通等要素难以形成产业链,无法拉动旅游休闲消费总量的增长。洛阳龙门石窟为世界文化遗产,过分依赖“门票经济”,周边的食、购、娱不足,无法留住游客和拉动消费。伏牛山区旅游产业要素中娱乐不足,无法满足旅游者不断增长的休闲体验需求。旅游核心吸引物需要酒店、旅行社、餐饮、交通运输等公司与部门的支撑,需要邮电通讯、银行、保险、园林、海关、公安、媒体、环保、等配套服务企业的辅助,最终形成旅游产业集群的链条。发达的、完善的产业链条,关系着旅游产业集群能否建立起自己的优势。
4. 客源结构不合理,国际化程度低
客源主要依赖省内与周边省份市场,境外游客比重偏低。河南国际客源主要来自亚洲、欧洲、美洲三大市场,特别是来自亚洲市场。香港、澳门和台湾这三个地区所占接待国际旅游人数的比重在40%左右。如2014年6月29日至7月3日,台湾大专院校44名观光专业师生来到河南,开展以“华夏文明·薪火相传”为主题的修学旅游活动。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和泰国的游客在不断增加,成为河南在亚洲的第三个主要客源地。
5.政府的调控作用不显著
“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第二代国家领导人提出的旅游政策。政府调控的方向和力度能够反映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态度。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政府制定政策和调控方向,从而形成利益分享共赢的协作网络,改善投资环境和旅游软硬件设施环境,河南省政府在旅游产业政策上创新意识不足,提了多年的文化强省难以在旅游产业上面体现,缺少政府支持的大的有创新的旅游项目建设,旅游难以抓住发展机遇。
(三)支持性因素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1.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显现人才荒
河南高等院校每年培养的院校毕业生和从业人员等本土人才不少,但是经济的不发达致使每年从发达地区吸收的高端人才少,因此能从事旅游设计与开发的高端人才,凤毛麟角。当前旅游市场出现“自驾游热”,河南省旅游业转型升级战略提到要以此为契机迎来一个发展机遇。但是一对一的旅游服务对导游具有很综合素质的要求更高。河南绝大多数是初级导游,中、高级导游不足百人,而特级导游还是空白。由于缺乏专家学者和语言大师的参与,致使河南不少景区的解说词语言简单、苍白无力、索然无味,甚至存在常识性错误。不少景区的导游文化素质不高,对景区的相关历史文化情况了解较少,无法满足游客的要求。外语导游中缺少小语种导游,难以适应境外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如内乡县衙先后被河南省移动公司定为“高层人员培训基地”、南阳市委定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南阳师院定为“教学实习与就业基地”,但是导游的解说非常流于形式化、表面化,缺乏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真正理解和对中国当今现实的结合。
2.发展环境不太有利
旅游产业集群依赖于周边的发展环境。发展环境能为产业发展的提供良好的机遇。抓住机遇能够快速提升集群的竞争优势。2014年上半年亚洲整体旅游环境不好,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影响到游客的安全出行。技术变迁环境深刻影响到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中国好的技术环境在上海北京广州这些大城市,河南历史上的境遇和地理上的居中使得在这方面不占优势。河南人的思想及观念不够解放,走旅游产业集群之路,首先就是解放思想。如对于向来到本地旅游的游客提供免费的旅游手册,人们会认为“这已经是放在盘子里的菜了,何必花费这么多本钱来印制旅游信息?”。岂不知,这种观念导致了对现实游客的“不尊重”。这种“灯下黑”现象,对河南的产业集群发展也是一个极好的提醒。
3.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河南在这方面的服务设施短板很多。譬如,交通指示牌只设置在一些高速路上,通往景区的指示牌不够,给游客到来不便;城市自助游和慢行交通系统无法为游客提供便利服务;城市和景区公共旅游专线数量仍较少;旅游导识系统不规范。
三、提升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对策思考
(一)基础性因素为抓手
1.挖掘资源价值,充分开发利用
以河南古文化为基础,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以开发促保护的原则。洛阳要文旅融合,为旅游造“龙头”。紧紧围绕帝都板块、花都板块、河洛板块、山水板块等“四大板块”,实施大遗址保护与开发,文化消费与休闲体验并重;组建旅游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条;积极探索数字化、开放型的保护手段;打造更多的影视作品、实景演艺等,以丰富游客的视听感受。
2.打造多功能、多方位产品开发体系
加强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发。转换旅游经济的增长方式改变“以门票经济打天下”、“以人头经济论英雄”的旅游局面,创造消费、引导消费,提高人均消费额度。
3.鼓励旅游产业创新
主题旅游项目必须加强创新。差异化经营是旅游企业培养忠诚顾客、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专家魏小安提出要对一个旅游城市进行完整的艺术设计,打造精品旅游,使每一个景点都能体现“5分钟一个兴奋点、15分钟一个高潮”的理念。优化旅游产业要素,大力培育旅游娱乐业,支持文化旅游演艺节目提升水平。通过鼓励创新心理的培养、技术创新的研究、创新产品的开发,达到旅游集群内企业创新能力增强的目的。
4.多渠道、多方式利用外资
河南作为中部省份,要有克服地域劣势,引进外资的能力,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引进外资,缩小与沿海利用外资的差距。资金不足是河南旅游产业集群开发最大的软肋。可以通过政府开发规划项目,招商引资;可通过一批拟合作、合资的股权、产权转让旅游企业名单来进行招商引资;可以通过国内外政府银团贷款或者基金等形式,从而促进河南旅游产业集群的大力发展。
(二)拓展性因素是关键
1.整体规划布局,提升优势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调整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结构,促进旅游资源及要素的优化配置,建设“龙头”旅游产业集群。鼓励企业走“集群化”道路。要以优势突出的旅游重点景区和旅游景点密集区为依托,大力发展嵩山少林寺、龙门石窟、开封宋文化、云台山-焦作山水、安阳殷墟文化、尧山大佛、黄河小浪底、鸡公山-南湾湖、栾川老君山、商丘古城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等十大旅游产业集群。壮大旅游企业整体实力。
2.促成旅游产业集群结构优化和能级升级
坚持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积极引导旅游新业态发展,努力打造复合型、综合型、创新型、休闲型的旅游产业,才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产业集群单单将相关企业、行业聚集到一起还完全不够,更重要的是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品牌附加值,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变将发展的成果让利于民,进而使经济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旅游产业集群链主要包括旅游产业、旅游商品业、景区建筑设计工程、园林绿化、工艺美术、旅游身体疗养、供电供水系统、旅游政府管理、旅游企业金融服务、通信服务、邮电服务、旅游咨询服务、旅游培训、保险等行业部门。通过全省各地区旅游产业链的有机整合和延伸,促进跨地区旅游景点的合作和交流,打造全省各地区之间旅游的无障碍和无缝隙服务。
3.促进产业集群内部产业发育
旅游产业集群在旅游吸引物外围聚集着旅行社、宾馆饭店、旅游区域内部交通、纪念品零售、娱乐设施等服务性产业。河南要通过旅游项目的开发,使更多的服务性产业包括商贸、金融、通讯、园林、海关、保险、公安、卫生保健、建筑、邮政、媒体、绿化、环保等,为旅游者提供着完善、个性化的服务。加快金融与旅游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实力较强的大旅游集团,组建文化旅游担保机构,保障旅游企业的规范融资需求。
4.完善和创新旅游产业集群管理体制与机制
探索河南省组建现代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的新路子,以国有旅游企业(事业)为依托,以产权为纽带,通过资产划拨、合资合作、兼并等方式,对旅游企业国有优良资产进行战略重组;要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市场门槛,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旅游产业集群的开发力度。积极探索景区用所有权、经营权或门票收入作抵押进行融资的新方式。对于旅游产业和各种旅游项目开发,要坚持由企业经营,让企业成为旅游产业集团的主体。要坚持市场运作,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办。重渡沟“公司加农户”的旅游经营模式,就充分调动了旅游公司和家家户户等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民生幸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战略目标。开发奖励、福利、医疗、教育、商务、体育等旅游产品,进一步提高旅游惠民、利民等民生功能。积极开发适合不同人群需要的旅游休闲产品,这一点国外的法国、新加坡都做得很好。临近2013年的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河南省漯河市1000多名“高考尖子”由校方负责人带队,纷纷到被誉为“文曲星”的许慎文化园祭拜,祈愿在今年高考中能“金榜题名”。老君山景区继2012年5月份推出李姓游客免门票游览的规定后,于2013年5月14日又推出张姓游客免票规定。惠及民生,是值得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应考虑以人为本的评价体系。
6.提升对外市场沟通的力度
将“心灵故乡、老家河南”纳入河南对外形象宣传工程,使用统一标识,广泛开展旅游宣传。如太昊陵祭祀活动,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民间庙会已列入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2013当地民间人士邀请台湾曾仕强先生到访河南省淮阳,围绕“伏羲”“八卦” “易经”等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讲学,借助曾仕强先生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当地旅游业,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加强海外市场人才的选拔与培训,选拔热情开朗的人员,提高人员的责任心、语言组织能力。选择主要面向国际旅游市场、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产品。坚持大活动造势、大营销拉动、统筹国内外市场开发,有效激发内需、扩大外需,抢占客源市场的制高点。
(三)支持性因素为辅助
1.培育人才,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人才环境很重要,人才需要营造干事创业的成长环境、终身受益的学习环境、人尽其才的创业环境,让优秀的人才能够找到发挥才能、展示智慧的平台。加强旅游人才政策激励和保障,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定期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奖励。
2.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按照“方便游客、服务游客”的原则,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设施、服务及环境,保障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权利。目前自助游、自驾游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完善旅游服务功能,进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既离不开传统意义的城市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更需要构建现代化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例如旅游标志系统、旅游公厕、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影像产品等,都是考验一个城市及景区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完善人性化服务体系,宗旨是真正实现旅游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
乘着国家旅游局关于2014“智慧旅游年”的东风,加快河南省旅游信息化和“智慧旅游”建设,探索河南旅游宣传营销和旅游公共服务的新方式。
参考文献
[1]试论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改革与战略, 2008,(08):431
[2]伍进.旅游景区核心竞争力构建探析[J].特区经济,2006,(01):210
[3]张梦.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新视角[J].财经科学,2001,
(04 ):110
4. 成伟光等.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J].人文地理,2005,(0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