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需文化背景支撑

2014-11-11 03:32黄锡伟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4年7期
关键词:企业管理者精益竞争力

所谓“橘生淮北而为枳”,管理必须和文化相配合,只有文化的背景土壤对了,管理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功用。

书 名:《精益执行官》

出 版 社:金城出版社

作 者:(美)杰罗尔德·所罗门

译 者:林海

前不久一气呵成读了几本有关“精益”的书。Lean这个概念源自日本,但是通过美国人的著书与企业实践,才为我们所熟知。

在说到管理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强调,管理必须和文化相配合,因此说到精益工作,也有必要看产生之地的文化。

美国和日本文化会有很多不相似之处:日本有明确的上下级、有拼死的轴劲、死不认错的耻辱文化及重男轻女的沿袭、待人有礼的交往风格;美国人大约和其立国理念有关,对政府的不信任(限制权力、民选体系)、自由和平等(较少上下等级约束)、率直而上进、常常比较自大和不以为然。

这个精益概念,要求就事论事、认真分析问题根源、探索多种解决方案、降低mud a(浪费及无附加价值动作)及供应商上下游的信任和互动。

在关键的“浪费解决”中,可以说是工作永无止境,也就是不断否定自己,所以精益文化能诞生在日本畅行于美国,真是不易。

究竟是什么让精益思想在美国和日本能够畅行呢?

也许最核心的思想是造就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或稻盛和夫所说的“肌肉型”公司。

在很多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这是一个自然法则,没有太多非市场的因素影响企业运作。在社会中只有竞争力才是唯一法则。这可能是他们的产品通行天下的唯一法宝吧。

另外,要具备发动员工去参与精益的能力。可以说,精益活动是一个从文化到行动都必须有员工参与的工作,这样才有意义。

与精益方法的相邻的管理方式(也是来自于日本)如5S、JIT、阿米巴、改善和现场改,善等,无一例外,即便从美国出来的Six Sigma、敏捷制造等也有类似的功效。

美国这种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如何能让员工积极参与这种集体主义的活动呢?

其中的逻辑大概就是“职业化”,工作者不会感觉自己是被迫工作的,而是感觉组织提供了一个机会,在这样的组织中,自己的能力也有所提升,这也是自己成长的机会,还会感觉到组织如果没有竞争力,自己也是不荣誉的工作者。

因此,在自尊以及合适的导引之下,组织能够走上工作精益化的方向。

当下,一些企业管理者将管理的方法作为对付员工的手段和方式,员工也将少出力、低效工作看做是对抗企业管理者的有效工具。

这样的企业也许就只能在低成本生产(最简单的生产方式、最污染的环境)下有竞争力,而对于那些高端的制造和高端的产品,就无能无力了。

我们说了这么多年结构化升级和改造,曾经以为一个企业的主体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了,但其实没有彻底的文化改造是不行的。

那么,在中国的企业中想要推行这种精益的管理理念,应该如何去做才能有效呢?

这首先要求企业管理者得有彻底的决心、彻底的耐心、彻底的善意以及彻底的能力。

此外,管理者还要在思想上重新理解精益的概念,从意志上坚信精益的理论,从方法上掌握工具的实质,到现场、到每一个工作细节中去推动组织文化、组织流程的变革。

这个过程肯定会有思想的不理解、员工的辞职、效率的短时下降,可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业都不会一帆风顺的,哪一个凤凰不是从涅槃中得来的呢?

猜你喜欢
企业管理者精益竞争力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探究基于精益建造理念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模式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中国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战略应对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论西部企业管理者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