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民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以云南佤族为例

2014-11-11 06:17黎玲花甘开鹏
贵州民族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佤族归属感维度

黎玲花 甘开鹏

(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昆明 650221)

一、引言

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由于历史与自然环境的诸多原因形成了少数民族多沿陆地边界聚居分布的传统格局,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在国境线上跨国居住着佤族、瑶族、苗族等16个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1]。这些跨境民族之间不断融合,形成了多元的社会文化与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期,民族关系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群体的民族认同心理如何及其如何看待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等问题都将对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产生重要的影响。佤族是一个跨境民族,目前人口大约在35万左右,主要聚居在云南的西盟、沧源等边境县,与缅甸的佤邦佤族属于同一个支系,具有独特的文化、风俗习惯及传统。随着佤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融合日益增多,以及中缅边境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佤族自身的传统文化、社会价值观也正不断地发生变迁。佤族中学生是一个思想活跃、人生观正在形成的群体,其民族认同心理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佤族的民族认同发展趋势,因此,借鉴西方学者关于族群认同的理论来研究我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族群认同、族群边界及民族关系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的样本选取了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2所中学及沧源佤族自治县1所中学的395名在校佤族学生。其中,高中生222人,初中生173人;男生206人,女生189人;生源来自农村或乡镇的学生207人,占52.4%。

(二)测量工具及数据处理

参考Phinney多民族认同测量表,自行编制《佤族民族认同调查问卷》,从归属感、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三个维度入手,分别构建了本民族认同量表和中华民族认同量表,共包括73个项目。总量表的Cronbachɑ 系数为.8021,表明总量表内部的一致可靠性较高。

本民族认同量表包括29个题项,3个因子可以解释全部变量的50.741%,包括本民族归属感、本民族文化认同及本民族社会认同。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ɑ系数为.7620。中华民族认同量表包括35个题项,3个因子可以解释全部变量的48.468%,包括中华民族归属感、中华民族社会认同以及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在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ɑ系数为.6897。

数据分析是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综合运用了多种统计学分析方法,深入地分析了佤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状况及影响因素、民族区分以及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三、结果与分析

(一)民族认同的整体描述

研究结果表明,佤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总体上处于相对良好状况,民族认同的各维度得分均达到了3.0以上,尤其是文化认同维度的得分较高。因此,从整体上看,佤族中学生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都有较高的认同,表现出积极的民族认同心理,并且对本民族认同更为强烈,呈现出强烈的本族群认同倾向。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在中华民族认同维度上,佤族中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程度较高,得分为3.8513。

(二)民族认同与民族区分的关系

民族区分是对本民族之外其他民族的接纳或排斥态度,主要是用于判断少数民族群体在认同本民族时对其他民族群体持什么样的态度。从表1可以看出,民族区分与本民族认同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647,P<0.001),且与三个维度之间也都达到了显著正相关。另外,民族区分与中华民族认同之间也是呈显著正相关(r=.303,P<0.001),但在中华民族社会认同维度上相关性很弱。

(三)民族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考虑到佤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存在身份的双重认同,即个体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从表2可知,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406,p<0.001),在民族归属感、文化认同及社会认同三个维度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p<0.001)。

表2 本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比较

研究结果还表明,性别与本民族社会认同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学生所在年级与本民族归属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学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县城或农村)与民族认同的各维度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学生家长的学历与学生的中华民族归属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学生的汉语熟悉程度与中华民族归属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具体见表3。

表3 各影响因素与民族认同维度的相关分析

为了进一步明确民族认同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以民族认同及其各维度为因变量,以性别、所在年级、社会环境、家长学历、汉语水平为自变量,进行OLS回归模型分析。表4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本民族认同方面,整体模型解释力达到了显著水平(F=22.272,P=.000),调整后R2为.471,即佤族中学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能够解释本民族认同47.1%的变异量,其中学生所在的社会环境(农村或县城)对本民族认同具有显著的解释力(p=.000)。在中华民族认同方面,整体模型解释力达到了显著水平(F=13.044,P=.000),调整后R2为.493,即佤族中学生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能够解释本民族认同49.3%的变异量,其中佤族中学生的汉语水平对中华民族认同影响显著(p=.017)。

表4 民族认同及其各维度的OLS回归分析结果

四、讨论

(一)民族认同心理总体状况

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民族认同的结构划分为三个维度:归属感、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而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是认同中最重要的部分。由于“认同”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2],而“态度的本质是一种有组织的、持久的信念和情感,并使个体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发生行为的倾向”[3]。因此,民族认同的核心应该是对本民族的归属感,对民族语言、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的认同。

研究表明,佤族中学生无论对本民族还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其均值都达到了“3.5”左右,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认同都相对较高,不具有明显的“种族中心主义”倾向。根据Berry的文化认同理论,佤族中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采取了积极的整合方法,既对本民族具有强烈的从属、依恋和总体的热爱、自豪等情感,又很好地协调和适应中华民族文化,形成了一种相对和谐的民族关系。

(二)双重民族身份的相关性

佤族中学生具有双文化认同倾向,既认同本民族,也同样对中华民族具有较强烈的归属感,研究表明,佤族中学生的本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认同之间表现出一种高度的正相关关系(r=0.406,p<0.001),没有出现双重身份认同理论中的冲突现象,因此,作为一个世居中国西南边陲的跨境民族,佤族中学生在认知、情感、评价和行为方面都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这实际也从实证上支持和论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述,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挤的就发生联系……”[4]。然而,此格局是以家庭为核心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因此,佤族中学生也必然会首先对自己所属民族具有最强烈的认同感。

在三个维度上也呈高度的正相关性,尤其是佤族中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要显著地高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这说明佤族地区处于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对比较滞后,佤族中学生对本民族的社会状况是比较担忧的,而对中华民族(国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发展则持肯定的态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边疆民族地区滞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必要呼吁国家更加重视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改革,有效地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问题。

(三)民族区分与民族认同

早期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认同的产生经历了社会分类(social categorization)、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和积极区分(positive distinctiveness)三个基本的心理过程。其中,群体在进行群体间的区分之后,外群体成员势必面临低自尊或自尊遭受威胁的处境,群体间的偏见、敌意和冲突自然会相伴而生[5]。由于个体对内群体的认同偏好,将导致对内群体做出积极的评价,对外群体则做出消极的评价甚至诋毁,以达到最终提高个体的自尊和社会地位。而文化适应理论则认为,某民族成员对本民族及其文化的认同并不排斥其他民族的成员和文化。

从研究结果来看,民族区分与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在两个维度上也呈显著正相关。也即佤族中学生对本民族身份认同并不会对其他民族有排斥,而是以整合的策略适应了主流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从以往的研究来看,民族区分态度的高低与否与本民族群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有关系,一个群体对外群体的了解和交流越多,越不容易对外群体有区分。我国一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特点也促使各民族之间交流频繁,逐渐形成了文化认同,消除了民族隔阂。

(四)民族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佤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也同样受到不同外部因素的影响,且在性别、年级、语言等方面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以往的研究表明,民族身份的保留受到家庭、社区、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6],并通过自我形象、日常生活方式、历史记忆、种族特征等方面不断地加以强化[7]。本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在本民族认同上存在显著差异之外,性别在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上没有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性,不同年级的佤族中学生在本民族归属感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同时,研究还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越高,其子女对本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就越强烈,而汉语熟悉程度越高的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知越全面,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也就越强烈。

五、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生活方式和共同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的人们共同体”[8],民族认同是一个不断演变与发展的动态过程。在价值观形成阶段,佤族中学生对自己的民族及他族的认同心理正处于矛盾或冲突的状态,其民族认同心理状态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各民族之间能否和谐共处,也涉及边疆民族地区能否稳定与繁荣发展。本研究结果表明,佤族中学生的总体认同状况良好,性别、年级、家庭背景及社会环境等都对其民族认同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分布格局也不断地强化佤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融合,因此,佤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心理不仅关系到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民族融合与民族繁荣,也关系到中华民族认同的强化与巩固。

[1]谷家荣.滇边跨境民族研究六十年的回顾与前瞻[J].学术探索,2010,(4).

[2]费穗宇,张潘仕.社会心理学词典[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45.

[3]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6。

[4]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4).

[5]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认同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2009.

[6]Smith,E.J.(1991).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theory within the context of majority/minority status[J].Journal of Counseling&Development,70,181-188.

[7]Isajiw,W.(1990).Ethnic-identity Retention[C].In R.Breton,W.W.Isajiw,W.E.Kalbach,&J.G.Reitz(eds),Ethnic identity and equality:Varieties of experience in a Canadian city.Canada: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pp.34-91.

[8]杨 堃.民族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佤族归属感维度
云南佤族音乐文化意蕴的传承分析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佤族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论佤族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及其社会功能探讨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