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娟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并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使用文字传递信息,这就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所以,感受文本的内容绝不是语文课堂上的首要任务,更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材分析】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一篇典型的写人文章,主要叙述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第一件事:一心要捉“会唱歌”的纺织娘,他忘记了回家;第二件事:放鸭子时,他把捡到的宝贝装满了衣袋,被父母责骂。人物的语言描写生动,动作描写细腻,细节描写传神。
【学情分析】
主人公小法布尔对大自然无比热爱,而我们的学生也活泼好动、好奇心很强,儿童的年龄特征是相似的。这样的题材孩子们很感兴趣,这样的内容孩子们也很容易理解。但五年级学生一般只留意文字的表面情节,还不太会关注文本的表达方法,需要在文本阅读中加以启迪。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词析句,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魅力,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积累语言,内化语言。
【教学过程】
一、回顾特点,聚焦表达秘密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板书)。
这就是法布尔最鲜明的特点——对昆虫非常着迷。我们刻画人物就要准确抓住人物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刻画法布尔的这个特点的呢?
【设计意图:本课教学直接从探究写法切入,有的放矢,学习目标直接聚焦表达形式。问题集中,任务明确,更便于引领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二、立足文本,解密作者写法
要突出人物的鲜明特征,就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板书:选取典型事例)课文围绕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
板块一:捉纺织娘
1.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画出让你感觉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句子。
2.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并交流各自的理解。
3.相机出示句子: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1)想象练说:为了寻找纺织娘,法布尔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被困难吓倒了吗?他又是怎么做的?
(2)感情朗读:你们能读出这种不容易的感觉吗?
4.小结写法:第一个典型事例里,我们主要从法布尔的语言中感受到了他对昆虫的着迷。(板书:语言)
【设计意图:“捉纺织娘”这个典型事例中,最传神的就是法布尔的这句话,它揭示了法布尔好不容易捉到纺织娘后激动喜悦的内心世界。于是,教学这个环节时我就聚焦于法布尔的语言描写上,品味人物语言,想象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情,并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诵读,从而逐步走进法布尔的内心世界。学生的阅读体验是丰富的,对语言描写的体会也是深刻的。】
板块二:捉小甲虫
1.自由朗读,思考批注。
第二个故事,又是用什么方法、怎样刻画法布尔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到第10自然段,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批注,并思考这一件事中作者写法布尔所采用的写作方法。
2.品味动作,感悟方法。
(1)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2)“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这只甲虫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
a.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它的漂亮呢?(比较)
b.你也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个你喜爱的小动物吗?
(3)法布尔高兴极了。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a.画出这两句里面的动词。(板书:动作)
b.细细品味这些动作描写,看看给你什么感觉?(兴奋、喜悦、珍爱)
(4)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唰唰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a.这段中有一个“放”字,将它换为“丢”“扔”“抛”,好不好?
b.你能读出法布尔的不舍和无奈吗?
【设计意图:动作描写是最常用的刻画人物的方法之一。本环节完全放手给学生,读一读,画一画,比一比,诵一诵,进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在头脑中形成人物的鲜明形象,同时领悟到文章的表达方法。】
3.朗读语言,比较讨论。
(1)朗读父母责骂法布尔的话,讨论:如果把父母的责骂这一部分去掉妥不妥?为什么?
(2)对啊,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迷恋,这里表面看写的是父母的责骂,实际上衬托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之深。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叫作“侧面描写”。(板书:侧面描写)
【设计意图:课文第二部分,先正面描写法布尔放鸭子时只顾观察周围环境,再通过写父母对他的责骂,从侧面烘托,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程度之深。对于直接描写,学生很容易理解,而对侧面描写的理解则需要教师的启发。教学这一部分,我让学生反复诵读感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深入讨论:如果把父母的责骂这一部分去掉,妥不妥?为什么?从而真正感受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的不同,侧面描写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曲径通幽之妙。】
4.围绕心理,想象补白。
(1)互动朗读,想象心理。endprint
一向严厉的爸爸大声责骂他:__
______________。法布尔难过极了。他默默地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
以往慈爱的妈妈此时也是厉声地责备:_____________。法布尔心如刀绞。他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
(2)小结写法: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像这样加上适当的心理描写,可以使文章更具体生动,更真实感人。
【设计意图:当父母一齐责骂法布尔,命令他扔掉心爱的“小宝贝”时,法布尔的内心该是何等的不舍、难过啊!这一切,文本没有直接表达,而要靠读者去想象“补白”。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法布尔的心理,不仅更深层地走进了他的内心,又习得了抓住心理活动刻画人物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
三、补充资料,体会用词准确
1.一天,昆虫学家法布尔跨进了富丽堂皇的爱丽舍宫。法国国王要见见这位著名的昆虫学家,听说他非常痴迷于昆虫。跟随在国王周围的官员们都穿着雍容华贵的燕尾服和带银扣子的皮靴,神态肃穆。法布尔一时忘情,不但忘了这是皇宫,而且也忘了面前坐的是国王,竟用观察昆虫的眼光来打量他们的服饰,想起了“鞘翅虫”,说:“哎呀呀!竟连颜色都像极了!是棕色的呀!”
法布尔研究昆虫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这就是——痴迷。(板书:痴迷)
2.比较词语:着迷、迷恋、痴迷。(喜爱的程度越来越深)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利用“法布尔见国王”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在具体的情境中比较词语,推敲差异,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严谨,进而让学生获得美感体验,并最终学会在作文时灵活用词,准确用词。】
四、品味题目,梳理表达特点
1.回顾全文,我们发现课文好几处写到法布尔的两个鼓鼓的衣袋。(出示三个句子)
细细揣摩:课文为什么多处写到法布尔的衣袋呢?
2.就是这装满昆虫的衣袋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这种抓住细处进行描写的方法,就叫做细节描写。(板书:细节描写)
3.总结全文写作方法:(板书)在写人时,我们也可以尝试着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还可以运用细节描写,并注意侧面烘托,这样就能突出人物形象,增强习作的表达效果。
4.(板画:两个口袋)这是法布尔的衣袋,里面装着他对昆虫的痴迷和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指另一个口袋)那么这个口袋呢?它是我们所有人的,里面装着我们今天学到的写人妙招。
【设计意图:在引领学生领悟了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之后,及时梳理本文的表达特点,并采用板画“口袋”的新颖方法,总结本课所得,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五、得言悟法,尝试迁移运用
布置课外作业:练习采用我们今天学到的写人方法,刻画一个自己熟悉的老师或同学。
【设计意图:这样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学习课文语言的同时,尝试运用所学的作文方法,仿中有创,创中求新,从而夯实作文基础。】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根据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技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里特别强调语文的语用性特质。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决不能把阅读和写作割裂开来,要做到读写结合,同步发展。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赏析语言,理解内容,还要在此过程中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学习运用语言的技艺,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有效而且高效的。
纵观《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节课的教学,我主要致力于如下两个方面:
一、强调方法的渗透和指导
文章虽然浅显,并不等于不要教,不仅要教还要授之以法。本节课,我在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的同时,着力引导学生留意作者如何表达,如何将二者巧妙地结合。渗透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运用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等写作方法的指导,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和写作奠定基础,从而真正将“得意”“得言”“得法”巧妙融合。
二、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在教学第一个事例——捉纺织娘时,我将插图和文字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想象法布尔寻找纺织娘的辛苦,赏析人物语言,激情朗读,角色表演,从而感悟“抓住语言刻画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第二个事例——捉小甲虫时,采访法布尔为什么对小甲虫爱护有加,角色体验法布尔在父母责骂时的想法,鼓励学生学着用做比较的方法,说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等等。为孩子们提供了积累、感悟、运用的平台,完成了从“吸收”到“倾吐”转化。
从课堂上学生练说和课后练笔的情况来看,积累语言、学会写人的目标有效达成,学生在阅读中真正做到得意、得言、得法。我想说: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进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才是作文教学的根本途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