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学好初中语文的几个方法

2014-11-10 15:52杜小宁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18期
关键词:朗诵工具书思考

杜小宁

摘 要:语文即思想,语文即生活,语文伴随着人的一生,学好语文,终身受益。语文是学习中的一大重点,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它都是主科。而语文往往又成为令学生头疼的一大科目。然而,要想学好语文,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是不行的。俗语说:习惯成自然。学习语文的习惯须要慢慢地养成。

关键词:初中语文 兴趣 方法 朗诵 思考 工具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250-01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人类学习语言的基础,语文学得好不好,要先培养兴趣,有人认为语文枯燥。其实不然,学习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机械死板的学。要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古人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我们要做到“乐之”,就必定要经过“知之”与“好之”。知语文为何物:它不是文学的天马行空,但却是文学的基石;它不是民俗的片言只语,但却是民俗的荟萃。它讲究语言规则上的约定俗成,因而免不了字斟句酌,所以即便上海语文卷不考字词等双基知识,依然不能忽略字词,因为字词是构成阅读、作文的元素,作文里写错别字也是要扣分的;语文又讲究文学积淀的日积月累,不曾读过多少名著的人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不曾经常从名家手笔中吸取养分的人是无法做到下笔如神的。知道了语文为何物,就要好学语文。好学语文是要时常阅读,时常思考,时常动笔,不要因为别的科目任务繁重而放弃语文能力的训练,古人所谓“废寝忘食”“寒窗苦读”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境界。既然好学,就把语文看成是一种寓乐于学的过程,经过一番苦读诗书,自然会知道书中自有无穷境地,双基知识学以致用,阅读过程陶冶身心,写作文时释放自我,这些都是语文的乐趣。发现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语文之路上就成功了一半。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掌握语文这门学科呢?

1 加强写作训练

写好的作文自己要重复读并改,做到精益求精,同时也可请教老师与同学帮助,要懂得自主学习。企图靠老师讲得好、讲得深、讲得透,学生只管默默聆听、记忆就学好语文,这种想法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此路不通!因此,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作好自主学习规划,加大自主练习的力度,自奋其志,自求其通,也是一条极重要的语文学习规律。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师的“教”不会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求理解,才能逐渐达到“自会读书,自能作文”的境界。给学生“鱼”不如教会学生怎样“渔”不妨先对什么是语文学习的“渔”,它到底该由哪些东西构成,作些探讨。笔者以为,语文教学中,教师所要授给学生的“渔”,应是学生今日学好语文,有利于将来各方面发展并终生受用的最基本的功夫。另外应规范、清晰并力求美观。标点符号应视作文字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应达到这一要求。

2 朗读与背诵

朗读语言材料应做到正确、清晰、富有情感色彩。背诵的对象应是优秀的经典文本,而不应是眼下所盛行的教师课堂讲解笔录和习题答案之类毫无背诵价值的东西。

3 查阅工具书

中小学生主要应学会熟练使用四本语文工具书:《新华字典》(小学低年级)、《成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小学高年级)、《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初中)。这些词典应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配备并学会使用。高中阶段再教授一点查阅专业性的大型工具书及文献资料的方法(但不可能人人配备,可让学生自己到学校图书馆查阅)。一旦学生会用以后,教师就绝不能再越俎代庖。而目前的情况是,往往先由教师查好后再抄给学生,这样的做法非彻底改变不可。作为一个初中生,身边应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小辞典》(以上三本工具书以商务印书馆的为最好);除此之外,为便于学习文言文,如果能有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学生古汉语词典》就更好了。当然有了以上提到的工具书只是一个基本的准备,关键是养成只要读书就查阅词典的好习惯。语文学习过程中还要用好一些相关资源:语文课本、班级图书角、学校阅览室、家庭藏书以及考试资源(考试是一段学习内容的检测和小结,考试过后同学们要及时发现知识漏洞,并把漏洞补上)等。

4 作笔记。语文笔记大致可分书头笔记、阅读摘记和日记三类

其中,作书头笔记是最简便、最实用又是最不可缺的功夫。阅读摘记可由“读书纲目”笔记本与卡片两者结合,前者用以记录所读书籍/文章中较有价值者的题目、出处和内容提要,后者用以摘录精采的片断、佳句、格言等。日记写录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观察与思考等。边读边记,胸有成竹。

5 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

在学校里,语文学习主要表现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语文课本的学习。课堂上同学们如果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一定很高兴,因为他希望与我们进行思想交流,心灵的沟通和智慧火花的碰撞。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既可以激活同学们的思维,还可以锻炼你们的多种能力。所以,同学们应该多思考,多提问,多研讨,使课堂活动丰富多样,精彩纷呈。

6 课外阅读

课内阅读仅是个例子,课外阅读才是目的和根本。阅读应是大阅读,除书刊以外,还应包括影视广播的观看/收听。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就是上课听老师讲多记笔记,把作者的意图整懂,明白他写的是什么,表达的是什么。写作文不仅靠多读书而且还要有写作的基础,就是写议论文就要以一件事展开讨论,比如这件事的好处坏处,对社会的影响等着手写。笔者认为上补习班没用,本来上了一周的课还要补习,身体和心理都着不住,心情也就不好,上课就没有激情了。如果真要上补习班,那就是班上的尖子生,像我们这些普通人就耐不住板凳上的折磨。

7 关注、参与、体验和感悟人生

近代的学者倡导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既是人生的信条,也是学好语文能有所成就的必不可少的途径。语文课上,可结合文学作品的教学和作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细心体验和感悟人生。如此,学生作文将获得无尽的“源头活水”。

总之,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要对每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和期望,热情的关怀集体成长,冷静的分析个性差异,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运用多种手法,先是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学生的文学素养一定会得到提高的。

参考文献

[1] 杨德山.综合构建个性化教育模式[J].常熟高专学报,2000(6).

[2]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 1997(9).

[3] 孔令文,吴恺,耿骞.精细控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0%[J].中国教育网络,2009(4):62-63.endprint

猜你喜欢
朗诵工具书思考
好风凭借力伴我泛书海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工具书的指导
幼儿园大班散文渗透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网络时代工具书阅览室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