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信炜
摘 要:价值澄清模式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风靡一时的道德教育模式。它的产生正是美国社会结构变革、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期。比较我国所处的社会阶段与价值观现状,借鉴价值澄清模式的主要内容,望其能对对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产生启示。
关键词:价值澄清 价值多元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c)-0172-02
价值澄清流派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道德教育模式。价值澄清是美国社会转型期多种因子相互影响的产物。但是,社会转型所导致的原有主流价值观念信度下降、多元价值观念兴起则是其中的主要因子。我国目前亦处于社会改革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必然使原有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价值信念还没有牢固树立起来的青少年学生面临迷茫的情境。这也对我国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借鉴价值澄清模式启示我国中小学学校德育,具有一定的意义。
1 价值澄清模式产生的社会背景
价值澄清流派是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道德教育的主流,它的兴起,与美国当时的社会现状紧密相关。21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经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其丰富的物质文明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太多的慰藉,反而由于社会动荡以及传统社会问题的暴露给美国人带来无尽的隐忧。[1]阶级问题、人权问题、生态破坏、经济危机、工业发展失衡等内在矛盾逐渐凸显,社会结构迫切需要改革和转型,美国社会原有的价值观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转型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价值观念多元杂乱,美国许多青少年对原有的价值观念失去信心,从迷茫到反抗,被主流社会称为“垮掉的一代”。“朋克”、“嬉皮士”等此时期出现的标志性潮流实质上表现着青少年在迷惘中的发泄。美国纽约大学教授拉思斯敏锐觉察到了社会各种价值并存和冲突时导致个人价值观混乱的根源,而传统的道德教育教育模式对个人价值生活已经丧失指导作用,提出在价值多元情境下,通过个人的自我判断、选择,确定和完善价值观。[2]
2 价值澄清模式的基本内容
2.1 价值澄清的基本假设与要素
价值澄清的基本假设是当代儿童处于价值观冲突的社会的社会中,这个社会没有一套公认的价值准则,因此教师不能把价值观直接地教给学生,而只能通过学习、分析、评价、选择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适合他本人的价值体系。
价值澄清模式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1)关注生活。这要求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当中的事情,特别是要留意身边那些使价值观发生混乱的问题。
(2)接受现实。这实质上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即要求教师原原本本地接受学生的一切,包括学生的各种观点、兴趣、信念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完整地展现自己。但对学生价值观的接受并不表示“赞同”。
(3)启发思考。教师接受学生的各种价值观,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这个方式启发他们的思考,让他们思考:学生所面临的多种选择是什么;个人看中的东西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价值观。
(4)培养能力。价值澄清模式的提倡者认为,通过价值澄清这一过程,可以使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问题,能够更好地整合他们的价值观,从而提升价值澄清能力。
2.2 价值澄清的阶段
价值澄清过程包括三阶段七步骤:
第一阶段是选择阶段。包含自由选择、在多种可能中选择、对结果做深思熟虑的选择三个步骤。
第二阶段:珍视。包含珍视和爱惜、公开认可两个步骤。
第三阶段:行动。包含根据选择行动、反复行动两个步骤。[3](142页)
通过以上对价值澄清模式的简要概括可以看出,价值澄清模式注重学生在价值观形成、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自我探索,发现和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念,从而作出自己的选择;教师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明显不同于传统德育过程中传授、灌输等方式,主要工作在于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强调学生关注实际生活和社会现实问题,以生活为中心。这样有助于引起学生兴趣,避免因脱离生活实际所导致的枯燥乏味。该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目的在于教导学生“如何获得一种观念”,而不是“获得怎样的观念”,客观上发展学生思考和理解人类价值观的能力。
3 价值澄清模式对我国高校德育教学的启示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在旧有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不断崩解之外,新的价值体系还没有明确树立起来,这客观上造成了人们价值信仰的迷失。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大量西方价值观念涌入,某些价值观远远不同于我国传统价值观念,这就更加使得人们在此大潮中无策。此外,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得信息泛滥,人们从不同的渠道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特别是青少年生活在这样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中,由于他们缺少价值判断能力,更容易在社会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下引起自身价值选择的判断。
与美国相比,虽然两国由于社会形态的差异,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有质的不同,从社会价值观的形态来看,价值澄清模式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我国当前的社会现状有某些相似之处,由于转型期社会结构的变化、原有价值观念被怀疑、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青少年产生迷茫情绪。多元价值观的兴起造成学校德育模式在社会新形式下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借鉴美国价值澄清德育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教学进行思考,有一定的意义。
面对社会多元价值观存在的现状,学校德育教学中一味向学生灌输、传授传统的价值观已经不合适宜,关键在于发展学生价值判断、选择的能力。使他们在价值多元时期有自己的价值选择准则,这才是发展学生品德,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长远之计。
(1)尊重学生的多元价值观。目前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价值观念多元化,使得德育工作与教学出现困境的事实已经受到人们广泛关注。80后、90后的称呼,我认为这不仅是对其年龄的界定,其背后更深刻地体现着对这些人群价值观念、行为特质的内涵。这些人群特殊的价值观念受到主流社会的诟病,但客观来讲,他们生活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转型期当中,受之影响出现价值的混乱也是一种必然。教育工作者不能以为对其批判,而应当结合社会现状予以理解,应当做的不是批判而是关心,接纳他们持有的各种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分析、批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凸显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当前我国德育教学实际依然是教师占据主导一味强行灌输,这已经不符合德育实际与社会发展对德育提出的新要求。借鉴价值澄清模式所主张的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己探索。这就要求在德育教学中采用讨论法、交谈策略、书写策略等。
(3)贴近社会现实进行教学。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著名论断最明显地说明了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的道理。学生价值观形成于社会实际当中,因此教学也应当贴近实际生活,避免空中楼阁式的空洞说教。价值澄清模式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学生贴近现实,留意现实中引起价值混乱的问题。社会问题正式引起冲击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因此,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主动批判思考,也有助于学生剖析自身,增强是非观念。
(4)营造轻松愉快、自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价值澄清的操作过程注重教师的引导,建立一种良好的道德教育气氛,重在启迪激发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运用课堂中师生对话的方式开展价值观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澄清自己的观念和行为,独立作出决定,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3]因此,课堂德育民主氛围的构建不仅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维系,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他们独立思考。
参考文献
[1] 顾然.六、七十年代美国的新右派运动初探[J].史学研究,2002(9).
[2] 秦戈.对价值澄清流派衰落的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9).
[3] 钟启泉.道德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