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亚超
摘要:本文对近十年来高校学生党建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梳理,并从五个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综述,期望本文能够对提高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方面的研究、论著十分丰富,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也取得了许多的成果。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搜寻研究发现,比较多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五类。其一是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思考研究;其二是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研究;其三是针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有问题的策略研究;其四是信息网络对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其五是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的探讨研究。
一、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思考研究
在以唐文红的《试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性》、李年鑫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两个“30年”的比较和启示》、甘桂阳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问题透视与对策创新》,以及萧莉等人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创新的思考》等为代表的研究成果中,分析总结了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的成就及经验,从整体上肯定了高校在高度重视和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师生头脑的党建工作,使党校教育培训机制不断完善,党员教育活动形式得以丰富,入党前和入党后的教育得到加强,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党员;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在校风、学风建设以及和谐校园建设等方面发挥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研究
在以李玉玲的《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理性思考》、吴燕瑞的《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不足探析》、王永章等人的《试论创造性地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以及贺会琴的《浅谈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等为代表的研究成果,在肯定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所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反思了当前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指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当前少数学生思想涣散,党性观念淡薄;入党动机存在多元化、复杂化和功利化的现象;某些高校在发展学生党员过程中,存在单纯的以学习成绩的优劣来代替理想信念、政治立场方向的要求,完全以业务标准代替政治标准的现象;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在手段上缺乏新颖性,教育内容上也存在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等问题,对学生党员教育也表现出“前紧后松”的现象。
三、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有问题的策略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如以黄红球的《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郑鄂等人的《高校学生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的思考》、向敏等人的《关于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方式的思考》,以及彭瑾的《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困境及对策》等为代表的研究成果,对当前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从构建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引入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引入党建导师制、和谐校园建设、完善学生党员再教育等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如健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与考察制度,从源头上保证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加强发展对象的推荐与审核制度,使学生党员的组织发展工作趋于规范化、民主化;引入党建导师制,完善学生党员日常管理与继续教育制度,使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系统化、科学化;组织大学生党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四、信息网络对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研究
在以周李俐的《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互联网络建设》、葛明岩的《论互联网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作用》、张俊等人的《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张丹等人的《网络环境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以及张彦等人的《信息化时代的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等为代表的研究成果,强调了信息技术和网络应用在丰富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内容和手段、活跃学生党员思维,拓展学生党员教育空间和领域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调查问卷和典型案例,分析研究了网络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如网络的多媒体化、易于传播等特性在丰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途径、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效果的同时,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也使得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环境更加复杂,对高校党建工作者在提高自身信息化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五、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的探讨研究
在新的形势下,研究重点主要是基于新媒体环境,将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进行应用和创新发展方面的研究。然而,大多数研究仅仅是基于網络新媒体对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和理论探讨,缺乏深入性和系统性,相应对策及探讨相较实际应用也已处于落后地位,难以用前瞻性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当前工作。如,在张彦的《依托网络平台,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水平》一文中提出要建立“网上学生党支部”, 使党员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鼓励优秀党员以及教师党员开设博客,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以及创建党建电子刊物和建立网络教育学堂等。又如,在罗清的《信息化党建网络平台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创新实践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开设党员微博、党员在线交流论坛网上党校等建议。他们虽在新媒体技术与高校学生党建相结合方向上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诸多建议,但由于研究时间较短,还未形成系统性,因此对于新媒体环境中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所提供的理论指导也有限。
结束语
本文上述五个方面的研究成果都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然而,在当前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些理论研究也略显过时,而针对新媒体环境的党建研究仍有许多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因此,这就需要我们高校党建工作着和棍广大教师更加努力地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努力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