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睿
摘 要: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过程,通过设置多层次实验项目、改革实验内容突出专业特色、重视工程软件应用、引入多媒体教学、改革考核方式等方法,可激发近机类专业学生对机械实验的重视度及兴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c)-0193-02
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榆林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例,分析机械课程实验教学环节现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验课时少、实验项目有限;实验项目过于传统,缺乏创新;实验内容不突出专业特色,与专业联系不够紧密;考核形式简单、学生重视度不高积极性不强。以上原因至使一部分学生实验中有敷衍完成任务的思想,实验环节没有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机械课程是工程技术学科的基础,因此,针对近机类专科机械课程开课现状并结合本校办学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一些改善性思考及建议,希望通过改革创新提升教学手段,探索出更优质的教学方法,与培养创新型、特色型人才的需要更为靠近,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及教师的业务能力产生一定积极意义,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1 实验内容改革
1.1 设立多层次多性质实验项目
对实验进行筛选,将实验按内容深浅分为开放性实验、基础性实验及创新性实验三个部分。内容简单易懂、实用性强、设备要求低的作为开放实验;内容典型、设备条件满足的作为基础实验;综合性高、创新性强的作为创新实验。其中基础性实验为必修实验,开放实验和创新实验为选修实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偏爱及学习能力自行选择,但必须规定最少选修数目。这样一来,在有限的实验课时中既保证了最经典的基础实验教学,又能使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自由选择一部分开放及创新实验,调动了积极性,扩展了知识面。
1.2 改革实验内容突出专业特色
传统的机械基础实验不分专业,主要内容为机构认知、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带传动实验、齿轮减速器的拆装、齿轮参数测量、齿轮齿廓范成原理、机械零件的认知、轴系结构、液体动压滑动轴承测试分析、传动综合实验等传统项目。近机类学生认为自己不是机械专业,所以重视度不高,学习兴趣不强,钻研精神不足。机械类实验应与专业结合,突出各专业特色。比如过控专业可增设流体机械、石化机械、食品机械、包装机械等方面的认知及拆装实验,转子的动力平衡、压缩机飞轮矩等方面的内容,可放在开放实验及创新实验中进行,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突出实用性。
1.3 突出工程软件应用能力培养
实践经验不足是大学生求职的一大障碍,然而大学生亦有层次高、基础知识扎实、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强等优点,所以教学中一方面是想尽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应扬长补短,突出培养学生掌握的高科技技术手段,如培养工程软件的应用能力。与机械类有关的工程软件有虚拟仿真与装配软件(如Pro/E)、数学计算软件(如MATLAB)、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如ANSYS)等。采用这些软件可将机械零部件三维化,在计算机上进行建模、装配、拆卸、计算及分析。一方面可以弥补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完成设备上难以完成或无法完成的实验项目[1];另一方面可锻炼学生的工程软件应用能力,培养现代设计、生产、制造技术的基本功。
2 实验教学手段改革
2.1 引入多媒体教学
现今实验设备自动化程度均较高,学生实验时往往只需开机运行便会自动采集处理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实验中设备资源有限,同组学生数目过多。如此一来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及操作性都大打折扣,所以应采用一些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实验课程的多媒体课件,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加强实验中教学的直观性和信息量[2],改善因实验设备自动化程度过高、学生预习不深入、同组学生数目多因素等对实验效果产生的不利影响。
2.2 统一讲解分散实践分散指导
同组学生数目过多,学生操作性差,如增加组数减少同组学生数目指导教师工作量又无形增大,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上可以采用统一讲解、分散实践分散指导的方法,在实验课前可开设实验理论课,将实验用到的基础知识,实验仪器,实验原理用多媒体的方法展现统一讲解,然后再分组进行实验。实验的具体操作可在分组实验上进行分散指导。采用此法可提升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度,增强实验效果。
2.3 助理实验员辅助教学
增设选修实验后实验指导教师将显得不足,建立助理实验员制度可解决教师短缺的矛盾。采用助理实验员指导内容简单的开放实验,通过学生自荐、竞选、审核等程序,选拔年级高、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作为助理实验员,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热情[3]。
3 管理考核改革
3.1 规范管理
规范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实验室管理包括设备管理、实验教师管理、实验课程管理等方面。实验室设备管理应由专职实验员负责统筹,再根据教师特长实行教师辅助管理,如此可提升实验设备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率,且能发掘设备潜能,有利于科学研究的开展。实验讲义要与设备型号相符,形成周期性的更新制度,随设备的变更及时对讲义内容进行修订补充与完善。鼓励老教师、优秀老师的“传、帮、带”,组织教师形成团队,相互交流,参加各项学术活动。制定规范的实验开课计划和课表,将实验与理论课程同等对待[1]。
3.2 规范考核
以往学生实验考核模式是以实验报告和考勤为主,无法激励学生,存在实验效果不太理想,实验过程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不够等问题,然而专业课实验又不宜采用操作的方式进行考核。针对这一现状,可将传统的考核模式变为一种综合的考核方式,学生的实验成绩为四部分:(1)课前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及提问;(2)实验中考勤及操作表现;(3)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及是否有独特见解及创新思维;(4)期末统一组织提问考核或试卷考核。通过对以上四个层面分别打分并加权平均,可全方位的对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评判,有助于培养严谨的学风、提高实验积极性、激发实践兴趣,锻炼动手能力及培养创新能力[4]。
4 结语
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突出专业特色,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相适应,近机类专业《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改革还应进一步探索发展和完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实施,我们定能在促进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一条高质量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 旁玉杰.机械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3(35):301.
[2] 王锋,龙立平,雷存喜,等.地方高校化工类本科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11):91-92,101.
[3] 曹艳萍,马亚军,霍文兰,等.实验室开放的探索与实践[J].榆林学院学报,2010,20(4):87-90.
[4] 张中林,权旭东.高职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 2007,9(3):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