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受助贫困生感恩教育体系的建设

2014-11-10 03:43吴唐燕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意识

吴唐燕

(中华女子学院 学生处,北京 100101)

随着国家教育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资助标准的提高以及资助面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高校贫困生顺利完成了学业。调查发现,多数被资助的学生能珍惜这种宝贵机会和资源,勤奋学习,刻苦努力,立志成才,回报祖国、家庭和社会。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受到资助的贫困生不珍惜这份关爱,视资助为理所当然,种种表现令人担忧。深入研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面临的一项严峻任务。

一、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

贫困生主要来自于农村、偏远地区、多子女家庭,也有部分是父母离异或父母双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们迫于求学过程中的经济压力申请资助,受助后缺乏感恩的表现。感恩意识缺失是这些学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学生自身缺乏正确的心态

一些受助贫困生对陌生而新鲜的大学校园生活缺乏客观的认识和“阳光的心态”。他们既怕说自己家境贫困,又不得不承认自己家庭确有困难;既不敢攀比,又难以从攀比中自拔。他们希望通过国家的资助改变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印象,拉近和同学的生活差距。因此,用助学金请客、炫耀,甚至大手大脚花钱,挥霍浪费。他们往往把家庭贫困归咎于社会的不公平和命运的不平等,把国家资助视为理所当然,不思回报。习以为常之后,感恩意识严重缺失,原本质朴的情感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2.家庭感恩教育缺失

根据受助贫困生感恩教育现状的调查数据,大部分贫困生家长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一些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可归纳为“一吓二推三乱四认命”。“一吓”就是吓唬孩子,经常用“不好好学习就让你也种地”等来“激励”孩子;“二推”就是“全拜托”老师或是靠孩子“自觉”,希望孩子能“树大自然直”;“三乱”是指贫困生家长对子女教育无原则,使子女不能正常建立秩序感和道德感。“四认命”是指家长认为孩子好不好全靠他自己的命运[1]。

迫于经济压力,贫困家庭的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每日在外奔波,子女一般由祖父母看管,父母无暇顾及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有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了弥补对孩子的爱,往往在物质上尽量满足他们,使他们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不良习惯,不能体味父母的艰辛,使得孩子感恩意识缺失。

很多受助学生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69%的贫困生家长是初中及以下的文化水平。家长将过高的期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都无所谓”,学习好是父母对他们仅有的要求,这让他们养成了一种只注重成绩,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回报的习惯,对他人缺少友爱与关怀。

3.学校感恩教育缺失

从小学到高中,升学率和就业率是各学校关注的热点,学业成绩成了考核学生的唯一标准,忽略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这种氛围下,学生都为了分数而学习,同学之间缺少了互帮互助,不懂得对他人给予的感恩,甚至有些受助贫困生得到资助款时都认为是自己用成绩得来的,而忘却了应该感激别人的赠予,变得利益化,他们认为自己获得的一切都理所当然。一些高校对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感恩教育片面地理解为搞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写感恩信,制作感恩卡片等,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参与的学生极其有限,覆盖面窄。学校在给予学生经济资助的同时,缺少相应的心灵扶持。学生情感冷漠,一些受助贫困生在校园内见到老师就像不认识一样,甚至远远躲避;自私自利,资助款必须给自己;责任心与协作精神匮乏、感恩意识淡薄。

4.社会的负面影响

在教育社会化的今天,感恩意识的形成,也受到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同程度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部分贫困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出现了一定的偏差。一方面,太多诱惑和追逐,容易使涉世不深、以前未接触繁华大都市的贫困生迷失正确方向而随波逐流,变得利益至上。贫困生在受到资助时往往想到的是可以用这些钱与别人去比较,满足自己内心的欲望,而不会想到这是别人给予的关爱和帮助,更不用说对他人的感激了。另一方面,拼搏的艰辛常常让他们怀有一种侥幸的心理,有些同学认为自己比别人贫困,助学金等补助给自己是理所当然的,总是希望不努力就可以收获,这种心理的懒惰让他们在获得他人的帮助时认为是自己的好运,忽视他人的情谊,变得麻木不懂得知恩图报。当他们受到不良风气侵蚀时,不能及时纠正,长此以往,养成了只知索取而不知感恩的不良习惯。

二、感恩教育的内涵

感恩作为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在宗教、伦理、文学、教育等领域都可见到感恩的思想之光。感恩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一个人精神素养的集中体现。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使心灵深处受到感动,懂得宽容、理解、关爱;懂得孝敬父母是为人之本,懂得感恩是快乐生活之源。只有心中充满爱,学生的学习才更有动力,生活才更有意义。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白自己正在享受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都来自于他人的创造,当我们细细品味别人为自己付出的辛劳时,一些不满就可能消弭,幸福之感便会油然而生。对于家庭养育之情、社会培育之恩的回报之愿,是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之心产生的沃土,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2]。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3]。感恩教育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认知层面,就是要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即识恩、知恩;二是情感层面,就是要在认知的基础上,衍生出一种幸福和愉快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产生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第三,实践层面,就是要把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具体行为,并形成回报恩情,甘于奉献的习惯。其中,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实践是载体,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4]。如图1所示。

图1 感恩教育体系

三、受助贫困生感恩教育体系建设初探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的导引以及环境的影响[5]。心理过程决定着人的行为,这一过程可以分解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进而外化为人的实践行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要素构成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我们通过这三个层面来分析感恩教育体系的构建。

1.以认知教育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认知是一个人价值观的体现,是一个人行为的准则,主导着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人的各种心态与意识的前提,正确的认知可以引导受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心态。学生是识恩、知恩的主体,更是报恩、施恩的主体,无论教师的教育作用有多大,都需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选择与运用才能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并用行动表现出来。在由“外化→内化→外化”的回馈社会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至关重要。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制定帮困计划,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特长和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才能将感恩教育上升为主体的自觉行为。

识恩、知恩是感恩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学生不能识恩、知恩,就无从谈感恩。例如,可以通过感恩调查,让学生回忆自己生病时父母心急如焚、父母在炎炎烈日下辛苦劳作的情景,激发心灵深处的情感;或开展一次感恩主题课学习,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长大;师长毫无保留地传授了我们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朋友陪伴我们走过风风雨雨。实际上,当我们每个人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享受现代的高科技、灿烂文化的一切成果了。引导学生感恩并不是要做付出与所得的价值交换,而是要更懂得尊重和珍惜,并从中认识到每个人的社会责任。

2.以情感教育为主线,重视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力量

情感是指一个人在自己已形成的思想意识(包括需要、态度、观念、习惯等)支配下,对当前面临的事物的切身体验或反映。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动力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家庭的亲情关系对大学生感恩意识培养具有基础作用,父母的形象对孩子的道德认知起认同作用、示范作用、导向作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贫困家庭的孩子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更早体会了家庭生活的艰辛,更知道孝敬父母,更清楚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会更加刻苦。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父母应首先做到事前沟通、统一意见、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以免因父亲或母亲角色的单一性让孩子在性格的形成上出现偏差。让子女理解父母的爱,父母们也要创造孩子感谢父母的机会,让他们真正懂得爱,理解爱,从而报答爱。同时,父母要自强自立,敢于面对现实,孝敬长辈,为孩子的成长做榜样。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一要充分利用电影、电视、报纸等媒体作用启发学生感恩的意识,例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活动评选、歌曲《常回家看看》《感恩的心》等都是非常好的感恩宣传材料;二要在实际生活中创造良好的感恩氛围和社会风气,例如倡导公交车上年轻人给老人让座,在父亲、母亲节的时候问候父母,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全社会共同倡导感恩教育、弘扬感恩文化,一起营造知恩、报恩的良好风气。

四、以实践教育为手段,提升学校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的感恩教育,目标不可定得太高,脱离实际,应当不断优化感恩教育内容、方法、手段,增强感恩教育的实效性。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施恩于行,学会感恩。实践证明,以下四种形式是比较行之有效的。

1.将感恩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

在学校设立“感恩日”,以“感恩教育”为主题,通过主题班会、观看感恩影片、评选“感恩之星”,举办“感恩活动周”“感恩宣传月”“感恩征文”,进行演讲赛、辩论赛等自我启发式活动,利用校园网络、广播、展板、QQ群等多种途径和方式,使贫困生真正参与到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感恩的意义。

2.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课堂教学是向大学生传授感恩知识、培养感恩意识的一个主要阵地,充分利用“两课”教学,把感恩教育有机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通过典型事例教育学生要凡事心存感激,感激父母的辛劳,常思一粒米、一角钱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动力;进而感激老师的教育,感激同学的帮助,感激社会的给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3.设立公益服务机制

让学生把自己的受助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让学生明白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道理,同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例如,中华女子学院成立了受助学生组成的大学生公益服务总队,根据学生专业特点,组织学生从事不同性质的公益活动,如学前教育专业到孤儿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到社区等,引导学生通过有效实际的行动回报社会、服务社会。这些活动让贫困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更多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消除自卑心理,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集体活动中消除贫困生的自我封闭的心理,增强主动交往意识,改善人际关系,走出因贫困给他们带来的阴影,从而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4.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带动贫困生树立感恩意识

通过“公益之星”等评选活动,在广大学生中树立先进典型,用“真人真事”感动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和带动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爱心。学生的公益意识逐步增强,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自觉参与到公益事业中,为社会奉献爱心。

[1]张世廷.弱势群体子女不良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及其教育对策[J].学周刊:C版,2013(8):104.

[2]华莹.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3]门兆红.浅谈高校的感恩教育[J].教育探索,2011(9):130-131.

[4]李晓杰.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重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149-150.

[5]柏文涌.和谐社会视野中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114-116.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