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冰
摘要:在姜大源教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制定过程,详细阐述如何将外贸工作过程应用到人才培养中去,并针对每个岗位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关课程,,确保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及实用性。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国际贸易;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10-0068-02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标准及适用对象
高职教育经常提到实践教学、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内容,那么工学结合的实质和本质是什么,到底怎样做才算是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可以没有教材但是不可以没有课程,在国外还有很多院校连专业都没有,无论是人才培养方案还是教学计划等归根结底都是指课程。
对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来说可以使用在一个专业的建设中,也可以使用在某一门课程的建设中,如何认识工作过程导向、工作过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呢?
1.课程内容标准
首先是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1],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理论知识实用为主、够用为度”,至于哪类知识属于实用知识,在这一点上没有既定和统一的标准,不能说哪一个知识重要或者不重要,实用或者不实用,现在的标准就是人社部制定的“双证融通”,这就是标准,但这个标准是最低的标准而不是最高的标准。
2.课程标准适用对象
第二个问题,标准的受众群体问题,根据思维方式可以将受教育的群体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接受的都是形象教育,只有20%~30%的人属于逻辑思维群体,而我们的高等教育主要面向的对象和群体就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人群。所以课程建设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内容都是建立在以逻辑思维为主的“精英教育”基础上。但是当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之后所面对的教育是人人教育,实际上所面对的教育群体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逻辑思维群体,而是形象教育群体。这正是高职教育和本科、研究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但是对于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来说都是从本科院校毕业从事教学的,因此存在根深蒂固的课程结构思想。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不同
对于逻辑思维为主的群体实际上属于一种线性思维。也就是说,这样的人群是一元思维,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而对于形象思维的人来说属于一种面性思维,也就是属于二元、三元或者多元思维,这样的思维方式本身就很排斥单纯的思考,他们更多的需要的是有一定环境和背景下的思考,而对于线性思维的人来说,他们更擅长在没有任何环境和背景下的思考[2]。
传统的教育实质上属于一种知识的转移,这些知识是可见的,它存在于书本上、图书馆等地方,教师的授课就是把这些知识从图书馆中搬到课堂上来,这些知识是独立于个体而存在的,不管你看不看、学不学都是存在的,这种把图书馆书架上的东西搬到人的脑袋里就是传统的知识结构,只是知识的搬家,这是传统知识体系的弊病。
但是对于高职教育来讲,更强调的是过程,过程中间也包括两类知识,一类是关于经验的知识、一类是关于策略的知识。什么是经验的知识,也就是怎样做的知识,包括方法类的东西。什么是策略类的知识,就是怎样做更好的知识。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做得更好的知识。相对于学科知识更多接触的是符号,而高等职业教育更多接触的是非符号类的东西,就是过程的知识。
过程化的知识很难编码、很难量化、很难符号化,甚至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它是高度个性化的、很难脱离个体而存在,传统的学科知识只能讲授哪些游离于个体之外的东西,而高等职业教育高度个体化,每一个人经过三年的工作所得到经验和策略都是不同的,而学科知识是从图书馆搬到大脑中,是一个复制的过程,是可以做到相同的。两个成绩单相同的人同时就业,为什么工资和收入不同就是因为这两个人的显性知识一样但是隐形知识不同,而隐形知识就是经验和策略。
高职的课程开发更多的要涉及隐形的知识,这些知识难以用写成文字的形式来表达。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找到这样一门课程,它既可以体现出显性的知识框架,又可以体现出隐形的经验和策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恰恰实现了显性和隐形知识二者的综合。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开发的实质就是以过程性课程为主、陈述性课程为辅的课程,以经验、策略的课程为主,以事实、概念的课程为辅的课程。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贸易课程如何开发
课程开发不是一门课程如何上好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的问题,要将一门课程至于课程系统之中,通过工作过程分析,正确认识行动领域。并且将行动领域按照工作过程进行合理的分割,变成生动的学习情境[3]。通过一个个学习情境的练习和操作,让学生将所有的工作过程链接起来达到熟悉整个工作过程的目的。
要想了解外贸行业有哪些工作过程,需要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调研群体主要集中在本专业的毕业生基础上(如果没有毕业生,可以选择相关专业也可)。通过调研,并对调研的数据进行归纳笔者发现,在外贸公司工作的毕业生主要的工作岗位有以下几个,那么每门课程的设置就可以按照相关工作岗位有针对性地进行设置。
1.外贸业务员
根据调查显示,很多外面公司招聘人数最多的岗位之一就是招聘业务员,这类工作岗位也是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比较大的岗位之一。外贸业务员岗位又具体可以分为内贸和外贸两个板块,很多学生毕业从事的是内贸板块,也就是如何向国内寻找供应商。但是,还有许多学生是到外贸公司的国际业务部门工作,由于工作性质不同自然对能力和知识的需要也不相同。
对于从事对内贸易的岗位而言,由于接触到供应商大多数为国内客户,所用到的技能大多数是以沟通方面的技能为主,对英语方面的要求不是很高,所以针对这样的岗位,商务沟通与谈判、国际贸易实务这样的课程设置就已经完全可以满足该岗位的需要。
而对于从事国际部岗位工作的人来说,更加重要的是英语知识,所以针对这样岗位开设商务英语、英语视听说、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也体现出了不同岗位技能个性化的要求。
2.外贸跟单员
第二个就业人数较多的岗位是外贸跟单员岗位,外贸跟单员是在进出口贸易业务过程中,对贸易合同、原材料采购、生产进度、品质控制、货物运输和报检报关进行跟进,履行合同义务并收取货款作业的全过程。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外贸跟单工作已显得非常重要,并且对人才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大。
从事这样的岗位需要具备了解产品从生产、加工、直至出厂、装运、报关、报检等一系列工作的专业知识。所以开设的课程也要符合整个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和岗位。对于生产阶段,需要了解一些有关产品方面的知识,因此就需要开设商品学这类课程,在对商品类型有了熟悉之后,还要了解运输方面的知识,海洋货物运输、航空货物运输、多式联合运输此类课程必须要开设。之后还要学习有关单证方面的知识,外贸单证实务课程要进行开设,报关、报检也是进出口业务必须要掌握的环节,但是由于很多企业的报关报检工作都是由报关行来完成的,所以此类课程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
3.物流操作人员
第三个重要岗位是物流岗位,根据对以往毕业生所做的调查,大部分毕业生在工作的所谓“物流公司”实际上是“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公司,因此开设的课程一定要体现出供应链管理、仓储运输等知识,而对于很多小公司来说开设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基本就可以满足要求了。
4.外贸单证操作人员
单证技能可以算是所有的外贸技能的核心技能[4],在所有类型的外贸公司都有操作部门,操作部门主要的操作对象就是各种外贸单证,单证的种类大概可以分为运输单据、金融单据、报关报检单据等几大类,针对审核单据的主要业务就是对合同的审核、信用证的审核等,所以在针对该岗位开设的课程中很重要的是有关合同和信用证方面的课程,因此,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等三门课程,由于单证知识需要国际贸易各个方面的知识融汇贯通,所以对该技能的培养除了上述课程以外还应该加大实训力度,必定作为实践要求较高的技能一定要实践第一,理论第二。
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当前高职教育的最新潮流和发展方向,该课程的开发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既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有关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相关理论,又需要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并针对具体专业和学情情况进行分析,确保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嵇尚珠,杨鑫,侯瑞刚.试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思路[J].硅谷,2010,(8).
[2]陈贵方.学习领域课程本土化开发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
[3]袁鹰,王中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环境监测”课程开发[J].安徽化工,2013,(5).
[4]万旭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整体设计的探讨——以《高级交换网管理与维护》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