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堂观察的三环六步教研模式的实践

2014-11-07 01:15潘丹
学理论·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课堂观察

潘丹

摘 要:中职英语教研模式单一化,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靠自己的努力,缺少同伴专业的相互指导促进。结合课堂观察实例,讨论了中职英语教研方式的改进的现实需要、并借助案例分析介绍了以课堂观察为基础的中职英语三环六步这种创新型的教研模式,旨在优化教研组的教研模式,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营造团队合作的氛围,优化中职英语课堂。

关键词:课堂观察;三环六步;教研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252-04

一、问题的提出

三环六步教研模式就是课前设计、课堂观察和课后研究三个循环,分为确定主题、独立设计、观察任务合理性及有效性、课后说课和评课研究六个步骤实施的教研模式(详见图1)。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这三环六步始终是循环进行的,而课堂观察不是简单地听课,而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课堂观察是一种团队活动,它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队进行。一次观察没有达到效果,再进行第二次的观察研究直到授课教师和观察教师都觉得一堂课的授课效果既体现了授课教师的特点又让学生愉快地掌握了知识,这样才结束研究,形成优秀课例。

■■

二、中职英语教研模式改进的现实需要

(一)中职英语教研模式的现状

中职英语教研模式普遍为备课,试讲与磨课,正式上课,课后说课评课,在听评课的过程听课教师提出的意见比较分散,没有针对性,同伴的促进力量也会削弱,教师很难在短期内提高。以我们英语教研组为例,常规的听课是没有目性的,只要完成简单的听课笔记,然后评课时给出自己的建议就可以了,没有明确的听课任务和评课任务。听课时也只要关注教师上课上的好不好,学生的反应关注的较少。教师经过一堂公开课提高不明显,听课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获益也较少。教研模式亟待改变。

(二)中职英语教学现状

现在的中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差的同学对英语学习的信心不足,而還有一部分同学对自己的前途不明确,认为英语没有实用价值。我们在研究前期对学生进行了英语课堂效率的调查,调查研究后发现,60%以上的学生对英语课缺乏兴趣,他们认为教师上课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在课堂上经常有被忽视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的英语教研模式和教学模式都进行适当的改变,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度。我们只有先进行了教研模式的调整,通过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进一步改进教学模式,优化中职英语课堂。

(三)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中职英语教师在毕业若干年后,他们的英语教学水平会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降低而放松要求,英语课堂就会趋于平缓,缺乏亮点。而教研模式研究可以提供教师一个同伴互助的平台,让教师在同伴的互助研究活动中,探索出适合的教学模式,帮助英语教师在专业上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课堂观察模式对参与研究者提出很高的要求,参与研究者必须具备相应的观察技能,及时、准确地收集信息,随时做出决定。因此改进教研模式有助于教师在教学阵地上改善自己的授课模式,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基于课堂观察的三环六步教研模式的创建与实践

以课堂观察为基础的三环六步教研模式是经过教研组的几年实践探索,适合学校教研组和英语教师的一种教研模式,现以教研组的教研模式实践为例介绍基于课堂观察的三环六步的教研模式。

(一)基于课堂观察的三环六步教研模式的创建

1.课堂观察表格的制定与应用

笔者所在教研组根据我校实际教学情况及中职英语课的特点,参考《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中的专业课堂观察表格,讨论制定了一系列的课堂观察表格。其中经实践检验后,教研组成员认为有两个表格比较适合我们的研究与观察(后面的课例中有详细的介绍,参见表2和表3)。在选定的平行班中开展同课异构的研究课模式,教研组成员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教学任务设置的合理性记录表(表2),主要观察教师的授课情况,侧重教学任务设计在实际授课中的合理性;另外一组采用教学任务实施的有效性记录表(表3),主要观察学生的接受情况,侧重教学任务设计在实际授课中的有效性。

经过一个学期的课堂观察与研究,再次对教研组英语教师进行访谈式调查,发现组内教师都比较认同这两种表格在课堂观察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有效地反映出教师的授课情况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即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2.三环六步教研模式的构成

(1)课前设计——严选主题精心准备

课前设计主要分为研究主题的设计和教师教学设计。在确定了观察形式的前提下,教研组成员在学期初讨论并制定了系列研究课的主题,每个主题由一到两位教师开设研究课,其他教研组成员负责课堂观察。以2012学年的第一学期为例,教研组设计了如下的三个研究主题。

每位接受研究课任务的教师就要进行精心设计,在完成一堂研究课前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主题,设计教学过程,制作教学课件;同时负责观察的教师在课前制订观察方案,并在观察主题的指导下,详细设计观察地点、观察工具和观察方法,使用设计好的观察量表进行记录,为课堂观察做好了充足的课前准备。这样的两个步骤都要在授课前完成,下面这张图片(图2)可以清晰地看出,课前授课教师和教研组其他成员都要进行哪些设计。

(2)课堂观察——细致观察及时记录

课堂观察的重要步骤就是走入课堂,实地的进行观察与记录,为课后进行客观研究提供详细的材料。因此,在每堂研究课的课前几分钟,观察教师都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授课开始,每位观察教师根据事前布置的任务进行认真的记录与观察,尤其是观察表中的内容在第一时间内完成填写工作。负责观察教师的老师会着重观察教师的授课情况,记录下教师的每个教学任务设计的布置情况;负责观察学生的老师还会在课后与学生有几分钟的短暂交流,了解学生对本堂课的掌握情况,以便于课后分析。

(3)课后研究——讨论分析重在改进

课后,授课教师会根据自己的授课情况进行简要的说明,说明自己授课的意图,而观察教师将就观察结果及时对授课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教研组成员在呈现观察结果的同时也将与授课教师共同分析和研究授课时所产生的问题,如教学任务得不到落实,怎么进行任务设计改良。

(二)基于课堂观察的三环六步教研模式的实践

在实践中教研组发现,如果都是整堂课进行观察,有时会浪费时间人力物力,而如果采用微课堂的形式进行观察,只呈现精彩环节或需要研究的环节,效率会更高,因此在后期的研究课中,我们多采用微课堂的形式进行观察和研究。以下就以微课堂背景下的听说任务设计的合理创新这一主题下,以X老师的授课情况为例,看如何在课堂观察背景下,帮助X老师改进教学任务的设计。

案例:

授课教师:X老师

教学内容:高教版《英语》第一册Unit8 How can I get to the nearest bank?

课型:基于微课堂的听说课

设计思路:X老师的第一版设计中有这样两个任务分别是导入和问路对话的呈现。下图的两个PPT可以清楚的看出X老师的第一版设计,比较朴实,直达主题,课堂的导入是用图片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方位用法,而重点活动设计是通过问答形式回答复习问路的表达,前后任务没有联系。■

授课教师的课后反思:有关方位的一些词组学生有的比较了解,如ontheleft,但有些就不太认识acrossfrom,因此导入时用不同的图片显示不同的位置,让学生对有关方位的词组有了直观的了解,然后在进行本堂课的主题问路,对话的任务是以一张地图让学生复习问路句型和方位短语。

反思这两个任务的设计,觉得在导入阶段,面对熟悉的词组学生可以回答出来,但是在遇到不熟悉的词组时即使有图片的帮助,也很难记住相应的词组,导致在导入环节浪费了不少的时间,最后的活动设计学生基本能用句型表达出问路的问答。

第一组观察结果分析:第一组观察教师完整地填写了观察记录分析表(详见表2),对X老师的教学任务设计合理性发表了看法,提出了具体的反馈意见。

观察教师的反馈意见:第一,导入任务的难度偏大。X老师在导入时采用图片时直观导入,清晰地表达了主题,但是图片的设计有点简单,学生很难在第一时间理解图片对应的有关方位的词组,有几幅图片如acrossfrom这个词组的图片学生就没有理解,教师又反复地说了几遍才解释清楚,浪费了一些时间。第二,复习阶段的对话任务设计简单明了。本课的重点就是问路,在巩固这一重点时,她采用了地图和问句结合的方式,每个句型都在图片中有所呈现,加深了学生对这一句型的记忆。如果可以在任务设置的方式上再有趣些,可能学生会更积极的表达。

第二组观察结果分析:第二组观察教师的侧重点在学生,通过观察工具《教学任务实施的有效性记录表》,了解到学生对本课的接受程度,并通过对观察结果的分析对X老师的任务实施的实效性进行了反馈。下表只截取了有关导入和活动的两个任务的记录情况进行对应分析。

观察教师的反馈意见:第一,导入的问题难度大。X老师在导入部分提问时,学生有15人是几乎没有了解提问的,但是后续任务逐渐地让他们了解了学习内容。导入的图片可以选取更简单易懂的有助于学生融入课堂。第二,活动的展开情况较好。地图的呈现使学生产生了明显的兴趣,因此他们大多数都参与到问路的问答中来,就是应用句型方面不太全面,倾向于使用自己所熟悉的句型。如HowcanIgetto……建议将不同的问句形式对应在不同的地点,这样可以让学生使用更多的句型进行对话操练。

观察总结:本堂课,X老师按照主题设计了有关问路的听说教学,大部分的学生也掌握了问路的句型和方位短语的使用,两组观察教师从不同角度对本堂课的两个任务的设计给出了观察的结果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意见。希望X老师进行适当的教学设计修改,以便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将在下次的课堂观察中得到更完善的教学过程。

X老师根据之前课堂观察的结果对教学任务的设计进行了改善,我们在一周后再次对X老师的这堂课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惊喜地发现学生的参与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几乎全班同学都理解了授课教师的导入意图,由于任务的设计更有趣更吸引学生的注意所以学生在任务完成阶段也很好地完成了前期设计的任务。下面两张PPT可以很明显看出研究后的任务设计变化。

X老师将导入部分设计为朵拉问路,而短语的学习也有原来的简单图片,变化为动态的系列图片。学生既直观地了解了主题,学习了句型,更是在一开始就对本堂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课后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学生觉得这样的任务设置很有趣,愿意参与,也很容易了解任务和完成任务。

最后的活动任务,是学生帮助朵拉在地图上自己找到地点,并用所给的句型自己编对话,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这种任务的设计体现了课堂的整体性,最令人欣喜的变化是整堂课都充满了趣味,学生由始至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学习的环节,教学任务得到了落实。

从下面观察教师的反馈意见可以看出经过改进,X老师的第二次授课效果要明显好于第一次。

观察教师的反馈意见:第一,导入趣味十足,抓人眼球。X老师在导入部分运用了一个虚拟人物朵拉来设计整个教学任务,既有趣又很明确地提出了本课的问路任务。学生很容易地融入了课堂,后面的句型也采用了动态的图片,让学生很简单直观地了解了几个短语的意思,学生始终都保持在学习状态。第二,活动设计前后呼应。本堂课的活动设计始终围绕朵拉问路,所以学生的兴趣一直持续,在最后的任务呈现也很好了将上堂课的地图进行了适当改变,将如How can Iget to……?等句型放進了地图中,这样学生就会使用更多的句型进行对话操练。

我们的教研模式的优势也在此得到了体现,观察教师也很高兴能帮助授课教师得到质的提高,该课例举得某市微课堂比赛第一名。而同时观察教师也在研究方面得到了提高。

四、基于课堂观察的三环六步教研模式的研究成效

(一)形成了教研组特色教研模式

在教研组内形成一种课堂观察机制,每个人都参与到教学研究中与教学观察实践中,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教学观察模式,在组内首先进行了实行,每一个英语教师都参与到这个研究模式中来,每个教师都有机会进行授课和观课的实践研究。每个学期开展至少每月两节组内的主题性观摩课,将这种观课的教研形式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三环六步的教研模式改善了原有的教研模式,形成了易操作,有成效的新的教研模式,三环简单有效,六步清楚明了,又符合英语教研的特点,逐渐成为我们教研组的特色教研模式。帮助本组提升在校内甚至区域内的知名度。

(二)提升了英语教师的科研水平

基于课堂观察的教研模式要求教师有极高的教研水平,教研组成员以课题为载体,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意识和水平。每位成员都积累了丰富的教研资料,有课堂实录的视频,课堂观察的记录,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等。在教研模式研究中,教研组教师也有多篇论文获得杭州市级论文比赛奖项。基于课堂观察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解决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众多的问题,为整合的教学研究提供范例,提供可操作、切实可行、可借鉴的研究方案。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课堂观察记录和优秀课例都为后期的教学研究提供了研究范本,之后再进行教学模式优化的实践就更有理论依据和实践数据了。

(三)加快了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同伴的观察与帮助下,教师不断提高本身的教学水平及专业水平。在基于课堂观察的三环六步的教研模式下,教研组教师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得到增强。部分教研组成员的成长可以从下面的表格中看出。

每一位教研组成员都在研究过程中有所进步,教研组所在教研组也被评为某市优秀教研组。

五、结束语

综上,基于课堂观察的三环六步的教研模式在不断地探索中形成,也在不断地实践研究中改进,形成这样的教研模式后,我们先是在教研组中进行了实践,并在教研组中形成了教研活动机制,以每月开展主题研究的方式进行推广。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的教师也在不断地进步,参与研究的教师在这个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同伴的帮助,迅速地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赵钰莲.英语研究课教研模式的研究与改进[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1):12-16.

[2]沈毅,崔允■.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刘中保.英语研究课教研模式的研究与改进[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1):17-20.

[4]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高尚刚,徐万山.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指导[M].北京:中國轻工业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课堂观察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
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观察研究
课堂观察LICC模式评析
基于课堂观察的“问”
中外教师在高职外语合作教学中的和而不同
此处有声胜无声
同伴互助英语课堂观察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观察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