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赞
摘 要:高三英语教学时间紧,任务重,教学和教法的有效性、高效性是大家多年来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总结了具体的做法以及实践过程中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四位一体”复习法 解题技巧 重复和循环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6(a)-0202-02
回顾多年高三英语教学工作的成败得失,我深深体会到先进的教学理念,正确的教学思路,高效的教学方法,得当的教学措施是高三英语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高三英语复习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应该采用与平时教学不同的教法。因为任务很重,所以我们必须在上半学期完成教材的学习,下半年第一轮复习时要认真梳理所有牛津模块教材的语言基础知识,根据考纲要求把课本中的重难点进行一次“地毯式复习”,查漏补缺。第二轮复习时要加强各种题型的专项训练,综合训练和模拟训练。因此,整体的教学过程应是循序渐进的。在遵循英语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我把英语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作为基础知识,把英语的“四个技能”(听、说、读、写)作为应用能力来编排总复习教学内容和习题,巧妙的借鉴当代著名英语教学法流派“四位一体”的高考复习教学方法,并付诸课堂实践,收获颇多。
在第一轮复习中“四位一体”的第一位是:语音、词汇和听力。教师可用一节课的时间精讲,当场落实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语法结构是第二位,各个语法专项需要教师安排一至两节课以题带讲,以讲带练,查漏补缺。第三位是课本内容。高考复习一定要回归课本教材,考纲要点源自课本,教师要追根溯源,以不变应万变。教师在这一块大约需要用一节课时間带领学生进行问答式复习,答疑并进行归纳汇总。前三位不是孤立的,需要同步进行,每一个单元最后需要进行检测和复习,所以第四位就是阶段训练复习单元卷。我一般是用两节课时间,趁热打铁发一套相关试卷给学生,独立完成后,试卷上交。我认真批阅,找出学生们在进行复习后还犯了哪些错误,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然后进行逐项逐人的认真讲评和面批,这样扎扎实实完成了第一轮“四位一体”的全面复习。
各个阶段虽然侧重点是不同的,但第二轮复习同样可采取“四位一体”复习法。它分为:阶段训练,专项训练,综合训练和模拟训练。由于这个阶段的时间的紧迫性,时间的有效利用至关重要,它是整个总复习成败的保证。阶段训练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但知识的训练和掌握还是需要有技能的,用技能来掌握知识,也就是知识的使用,打好双基(以知识为基础,重视使用知识)。专项训练实际上就是技能的训练,从而与阶段训练形成一体。这样我们就用了2/3的时间来打好双基。剩下的两位(综合训练和模拟训练)主要是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这两个阶段题型比较灵活,容量较大,可以接近高考题型。在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在教学中牢固树立知识教学是手段,能力培养是目的,知识教学必须服务于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练习内容的选择,要做到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广度,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要有一定的深度,以利于学生不断提高。最后,教师应该点面结合,注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的有效性。其次,限时训练,领悟消化。这个阶段的仿真模拟必须限时训练,对于每一块练习(可分为听力,单选,完型,阅读,阅读填空和简答,以及写作六大块)都按照高考要求规定的时间去训练。最后,活学活用。教师讲得再好,再彻底,不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学生的印象就不会很深刻。有人说,好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但我并不主张拿任何一套模拟试题,从第一个题做到最后一个,这样会使训练放任自流。我采用“拼盘式”的精选和整合高质量的试题,配合自编的精雕细琢的模拟试题,让学生精练,并及时跟踪进行讲评。对个别尖子生要求精益求精,个别的弱点个别提醒。同时指出其他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下一次模拟训练中再重新体现进行考核。重视“面批”,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因为高考的时间要求很高,我们在第二轮复习中要讲究科学的复习方法,限时限量的培养学生的各种解题技巧。现将具体的几种题型训练做一个归纳总结。
1 听力训练。
听力测试在高考中占20%,30分,用时大约20多分钟。一般来说,学校都比较重视听力训练,每周放两次广播,集中训练学生。但需要指出的是,许多学生听完广播后对完答案就算了。其实,在做完听力练习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答错题目的听力材料,然后再回头听听相应的材料,分析答错的原因。老师在讲评试卷时,不能只是把答案告诉学生,要把答错率较高的题目让学生再听听,指出学生的错误所在。其次,在做听力题时,要养成听前熟悉题目,学会预测上下文内容的习惯。下面以2013年的听力试题为例。
考例:(2013年湖南卷,Conversation 2, 第4题)
W:Hello!
M:Hi! Jacky. Where are you?Are you at home?
W:No, Im in a taxi. I just went shopping with my mom. Ill be there in about ten minutes.
M:Okay. Ill wait for you. Ill read the menu first.
W:Alright. See you.
Question:
4.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 meet?
A.At home. B.In a shop. C.In a restaurant.
分析:答案是C。这是一组简单的对话,但是要求考生对整个对话有整体的输入和理解,尤其是重视对“Okay. Ill read the menu first.”内容的理解。这要求学生对特定情景中的对话有整体的感知,然后获取有效信息,最终实现对该语篇的准确理解。
2 客观题(阅读为主)训练。
在湖南高考题中,有7篇文章属于阅读之后作答,包括完形填空一、完形填空二、阅读理解A,B,C,阅读填空和阅读简答。因此,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教师要善于拓宽学生的知识思路,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每道试题的相关内容,可以以这些题目为题眼,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进行归纳,加大知识攝入量。很多考生对于阅读理解的题目,往往只是对对答案,匆匆而过不愿意再多花时间回头琢磨,一些教师也不愿意花时间去研究试题的命题特点、考查要求和解题技巧,忽视了能力的提高。在做阅读题目之前,教师应该首先要了解近几年阅读的考查特点:体裁多样化,内容时代化;从试题的设计来看,对表层意义的考查有所减少,深层含义的试题则有所增加,重视对对思维能力的考查。了解这些命题的特点,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就会减少盲目性。
3 主观题训练
现在,湖南的高考题没有单词拼写的题型,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许多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不重视单词拼写的训练,他们对词汇的记忆只局限于对词汇的理解,认为只要不影响阅读理解就可以了。这种做法产生的后果是,许多学生做阅读填空,阅读简答和写作的过程中,拼写错误很多,失掉了原本容易拿到的分数,非常可惜。比如:habit, necessary, true, first,recommend等这些都是学生常易写错的单词。当然,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背单词是感觉特别枯燥,而且它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靠临时突击一蹴而就。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形象的记忆和联想记忆法。联想分为横向联想和竖向联想。具体来说,词的横向联想是指该词与其他词构成的搭配,或该词所能产生的句型。比如:横向联想send的三种基本用法。
(1)The explosion sent the building flying into all directions.
(2)The boss sent me to work in Shanghai.
(3)They sent me many presents.
从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send作不同的意思解时必须用不同的句型。然后,我们还可以进行竖向联想,即联想出与该词相近意义或相比较的词或是指在句式、搭配上可以替换该词的词。如上面send的三种用法的竖向联想分别是:
(1)send作“使…处于…状态”后接宾+V-ing形式。
联想keep/leave/set sb doing sth.
(2)send作“派”,后接宾语“人”+ to do.
联想 ask/ assign/ tell… sb to do sth
(3)send作“送,寄”解,表示“给予”,后接双宾语。
联想give/ bring/ render…sb sth.
因此,词汇掌握的好坏主要体现在词汇量和用法两个方面。教师应努力让学生创造性的记忆单词,提高准确运用词汇的能力。掌握了方法和技巧,学生还得进行实际操练,尤其是主观题的训练。训练可分阶段进行。初级阶段可根据所学词汇和语法做句型操练,通过组句、模仿等形式使他们掌握词汇、词性、词形及语法规则的应用,这对于提高高考试题中的阅读填空和阅读简答的得分率是必要的训练。第二阶段进行短文训练,要求学生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过渡词的运用、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等,也可以让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改写、仿写、缩写等;总之,增强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就会很有成就感的使英语复习渐入佳境。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重复和循环。高三英语复习其实就是反刍过程。反刍是比喻性概括:指大量吞进,再吐出细嚼慢咽,如牛吃草。所以它是反复并循环加深的学习技巧。从外语教学理论看,语言作为代码储存于人脑之后,必须经过组合、编码,才能转化为传达信息的言语。这样的组合、编码就是反刍。第一轮和第二轮的总复习是一种有层次,不单调的反复学习。我们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有计划,科学系统地进行高三英语教学工作,有效的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 胡春洞,包天仁.中国当代著名英语教学法流派[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
[2] 胡开杰.外语教学改革与实践[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3] 张正东.外语教学法研究系列,外语教学技巧新论[M].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