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游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实验中学)
“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淘气的孩子们一块儿玩……”,伴随着课文朗读的是同学们用手机或DV在家里跟拍妈妈忙碌的录像,这是第三学习小组为《母亲》一课制作的课文展示课件;“我们小组在搜集课文资料过程中,了解到作者一生受其母亲影响很大……”学生讲解时还用PPT展示作者的生平与成就;“我们在微信中讨论,觉得母亲抹杀了作者许多兴趣”,分析的内容罗列了母亲的性格以及它与对作者教育利与弊。这是各小组对《母亲》的见解。
“我们小组在网上搜集到不少富春江的美景,真的是太美了。文中写了自然美景,又写了作者的人生态度”,配合课文解析的,是一张张结合文章写景内容的唯美山水图画:高峻的山峰,潺潺的泉水,如身临其境。这是第五小组对《与朱元思书》一文的解读。
这不是在作秀,也不是公开课才有的课堂,这是我们在现代教学环境下让学生课内外自主合作学习的语文新课堂。新课堂充分利用了现代教学手段、信息资源,以促进学生之间学习信息的交流和知识共享。现代科技以光速溶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社会发生了急剧变革,我们的教育教学在观念、手段、模式等方面也悄悄地发生着改变。作为一线教师,应尽快掌握现代教育手段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并熟练地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语文新课堂教学真正把语文学习从课堂拓展到了课外。
顾黄初先生认为:“语文是社会的‘公器’,语文教育应当贴近生活、靠拢社会,这是由语文工具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狭的笼’与语文教育天生不相容。”而语文新课堂教学包含了课堂的内与外。长期以来,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是课堂中老师的传授,因此课堂教学只局限在课内。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合作交流,是语文新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现代教学手段让课堂教学模式更多变,学习方法更灵活,学习内容更形象直观。
如开展本土文化教学活动,如果采用老师单一在课堂讲授的方式,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只会当作趣闻秩事,“水过鸭背”而已。我们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家乡文化。现代教学手段给了我们多种教学方法的支持,实际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环境和条件来计划并实施教学。首先师生要定学习方案 (可整合成PPT,在课堂或QQ群向同学展示)。方案包括:A.学习目标和方法;B.学习方向与内容 (活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学习哪些内容来解决问题);C.学习成果及表现形式 (成果展现形式:多媒体课堂、网站、图片展等);D.资源准备 (要收集的资料、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及工具等)。教师可在班级QQ群发布主题内容相关的网站让学生观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活动实施前,教师把各阶段计划的内容明确列出,让学生了解活动进程,组织计划每一步学习内容。
师生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习课程进行教与学的整合,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以及主动思考、收集资料、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等素质。语文新课堂教学过程是开放的,教师会随教学进程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学生根据教师指导不断调整学习内容,不拘于传统中固定的授与受的模式。
语文教学贵在“于无法之中取法”。在现代教学手段的支持下,各种新技术软件为师生学习活动提供了实验平台和工具,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现代教学环境下的教与学变成了随时随地的自主行为。任何一个教学活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可利用各种信息渠道进行协作,交互探讨。交互主动权在信息者手里,如何获得第一手信息是关键,这样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语文是一个日常积累,逐渐提高的学科,学生需要大量的阅读,需要广泛的资源储备。现代教学环境下的教与学,能将资源最大化共享。学生对学科中现代文阅读理解、文言文翻译、句子仿写、课外作品的推介等有疑惑,可以通过多种信息渠道提出疑难问题,让他人帮助,人人可以参与到这个互动的过程中来。在现代教学环境下,哪怕是教别人认识某个汉字,学生都会有“师者”的满足感。
本土文化教学活动进行中,各小组在搜集资料时,不少同学利用网络查找与本土文化相关的资料,通过微博、微信、QQ群资源共享,进行小组探讨。如负责本土文化理论的小组,在采访时发现隐藏在一些村庄的古屋、寺院,把路线发布到QQ群,负责本土建筑的小组就能获得资源。学生们还利用网络师生、生生间交流采访经验与活动得失。教师在每阶段的实施过程中利用QQ群或微信与学生交流,进行活动监督,检查各小组每阶段的进程,询问各组的困难,为同学提出意见和解决的办法,了解各组员的表现,作出教学进程的调整。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现在的学生具有极强的现代意识,我们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 (如开篇的《与朱元思书》)往往时代久远,学生会对教材产生一种本能的抵触和隔膜,而课堂之外的世界很精彩,如果把教材上的内容向现代生活延伸,并与之接轨,就可以无限地扩大教材的容量。
不同于传统教学唯一的纸质检测,现代教育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成果检验与评价手段变得灵活而具体,不再是单一的纸质测评。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看的是过程而非终结性结论,语文新课堂教学是既传授学生知识,又检验学生成果的场所,像文章开篇的课堂场景,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向同学们展示,不仅检验了成果,还交流了学习内容。此外,还可定出评价方式与标准,在学习进程中,师生可以共同对学生的各个学习阶段作出评价。
如本土文化教学活动的学习成果的检验,各小组展示形式不尽相同:1.利用FrontPage网站设计软件建立小组学习成果网站,通过网络展示;2.制成情文并茂的图版,通过微博、空间展示;3.制作PPT,利用多媒体在课堂展示;4.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片处理加文字说明,由组员课堂讲解,办图片展。按成果传播纵深度看,网站的展示形式显然占优势,经过小组的大力宣传,网站的点击率相当高,传播广泛程度远高于其他形式,具体内容在网页中还用了“超链接”,让点击者对内容的了解更加深入。
又如人教版《语文》各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们采取的是手抄报展示的形式。各小组根据每单元的教学进程,课外时间利用各种信息渠道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分工合作制成手抄报,以册装订,在班图书角传阅。期末由评审小组作出评价,评定奖次。有对比就会有差异,任何一种展示形式,都体现了学习者在学习中自主探究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积极参与的热情。
知识的获取,仅靠教师讲,学生获得的是教师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而不是学生自己的看法。语文新课堂的教学模式使教与学不再固定,从而改变了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发掘出学习者对知识不同的认知。只要你愿意,语文书中每个单元的内容都能如此开展教学。
叶圣陶先生更认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语文新课堂教学让语文学习更高效,让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学习者获取的不仅是理论的知识,还有社会交往、合作交流、参与和分享的快乐。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日常学习,新课堂教学都可渗透其中,它把学习从课堂拓展到社会生活,从正式的学习时间和场所,到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在社会交往及生活中进行知识的传递和渗透。新《课程标准》强调素质教育,坚持教学组织者的主导作用和学习者的主体作用,现代教学技术正好给了我们多种达到新标准要求的媒介。
语文新课堂教学,真正促进的是师生间的非正式学习活动,培养的是学生“非正式学习”的能力。如果我们把各种利于教与学的技术、手段融入到学科教学中,使用得像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语文教学必将迈进一个新的天地。
参考资料:
1.沈书生《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结构与层次——适应信息化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刘美凤《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3.刘新丽、刘雍潜《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中国教育报》,2011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