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学生解读文本的思考力、创新力和应变力

2014-11-07 11:57朱烨斐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鉴赏力思考力研习

朱烨斐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往往会牵涉到这样的问题,文本解读不透,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最终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不过是一些概念性的认知,所记下的也就是黑板上教师的部分板书罢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文本读深、读透,关键是要从教学中的主体——学生这个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发问,为学生提供需要的信息,在互动中共同升华对文本的认知,提升其解读文本的思考力、创新力和应变力。下面笔者就结合具体课堂教学实践,简单谈谈高中语文课堂文本教学应如何提升“三力”。

一、提升思考力,在问答中走入文本

学生能否读懂文本,关键在于思考力如何。不少学生就文本读文本,往往对文本中描绘的场景、记叙的故事、论述的观点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是浅层次的获知式的了解,却很少站在作者的写作角度去探寻,文本中为何要描绘这个场景,为何要讲这个故事,为何要阐述这个观点,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只停留在文字上,而不是思想上,这样就很难真正走进文本。如果单纯从学习的角度看,学生对文本表面上已经了解、掌握了,但就实际教学而言,才刚刚开始。如何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入文本,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作为语文教师,在文本教学中要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提升思考力,比如通过问答形式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在疑问、设问、反问、追问中,慢慢掀开文本的面纱,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考力。

如在讲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一文时,很多学生在浏览阅读之后,基本上对文中基本的人物设定、故事情节都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但是对我、母亲、地坛三者之间内在的联系却把握不深。为了引起学生足够注意,笔者在黑板上将三者分别列出,组成三角形构图,要求学生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残废后精神不振,但是最终活下来,你认为他活下来的理由是什么?仔细思考,并揭示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回答可以是疑问式的猜测。不少学生才豁然开朗地主动找寻文中三者之间若有若无的联系,有的学生问道:文中,作者在母亲活着的时候躲着母亲,在母亲去世后却在与别人的谈话中意识到母亲的伟大,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母亲才是作者残废后活下去的理由?有的学生问道:文中的地坛其实就是一个没有人打理的小公园,衰败下却充满野性蓬勃的生机,作者因为有活下去的理由,于是才从中感受到这种生机,是不是意味着地坛才是其活下去的理由?还有的学生从地坛、母亲之间的相似性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理解也很深刻到位。正是通过问答,学生才主动打开了思考的阀门,从而在锻炼思考力的同时也真正走进了文本深处。

二、提升鉴赏力,在拓展中解读文本

在课堂文本教学中,如何能够创新形式来解读文本,是一名合格语文教师的必备技能。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关键在于鉴赏力的高低,虽然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但如果就文本来解读文本,往往让学生陷入一种枯燥和乏味之中,这对于学生鉴赏文本而言没有任何帮助。特别是在互联网信息资讯比较发达、教辅用书遍布的时代,师生对文本掌握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是差不多的,教师比学生多的就在于对文本阅读规律的认识。结合文本解读的规律,教师完全可以撇开常见的教学素材,创新方式,通过拓展教学内容来解读文本,使文本的内涵更加丰富,解读的过程也更加吸引人,同时也能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鉴赏力。

如在讲授食指《相信未来》一诗时,笔者抓住“相信”这一关键词,以及“文革”这一共同的创作背景,没有就诗歌来讲诗歌,也没有过多地讲述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涵义,因为,在不了解时代背景的情况下,对意象的单纯阐述,特别是对诗人情感的体悟是苍白和乏力的。于是围绕“相信”一词,带领学生拓展阅读了北岛的《回答》和舒婷的《请相信》两首诗歌,这两首诗歌也是那一特定时代背景下,相似遭遇的年轻诗人的心声,当我将其中“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北岛《回答》)“也许你已经意冷心灰,也许你已经怀疑一切。可我还是要这样对你说:请相信!”“但是希望,并且为它而斗争。”(舒婷《请相信》)与食指诗句中的意象以及思想内涵进行对比解读时,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无疑更加深刻了,他们从食指的诗中看到了北岛的绝望,也看到了舒婷的信心,这里面蕴含着年轻人对祖国的拳拳爱心。正是通过拓展学习,让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同时也在有效提升学生对文本的鉴赏水平。

三、提升研习力,在互动中深入文本

对文本的解读是逐步走向深入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文本解读得深入不深入,关键在于能否对文本的关键之处加以研习,从而以小见大,以微知著,深入到文本主旨中去。在具体的文本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自己对具体文本进行研习,最后以总结的方式来讲解文本主旨。这样对于学生而言,最精华的研习技巧没有掌握,得到的只是某一文本的主旨总结,这种教学明显有买椟还珠之嫌。在具体教学中,可采取互动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对文本的研习中来,在互动中提升学生的文本研习力。

如在讲授苏轼《赤壁赋》一文时,笔者就抓住苏轼明明知道此“赤壁”非真正的古战场赤壁,却依然写下了两赋一词这一细节,引导学生在互动中察析苏轼的意图。不少学生认为苏轼这样做,其目的不是因为游览赤壁而记载,而是因为要抒发内心情感才游览。也就是说,如果苏轼不游赤壁,那么他也会写出类似文章,不过是借助赤壁这一地方以及历史上的人物、事件来抒发内心情感罢了,也就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在了解了苏轼的创作意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苏轼创作的背景以及生平,学生很快就能把握住苏轼当时的情感,以及文中所阐述的主旨,在表面消极的背后是豁达、超然的人生态度,从而在互动中掌握文章主旨。研习中,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细节和内容切入到文本解读中去,从而在抽丝剥茧中提升了文本研习能力。

教无定法,学贵有法。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文本教学也是如此。其实,在课堂文本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将自己放到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每一次教学都应该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展开,而不是借助信息资源之利搞“一言堂”“满堂灌”,教师应真正做一个“平等中的首席”,从文本解读与教学的规律入手,帮助学生提升文本阅读的思考力、鉴赏力、研习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金沙中学(226399)

猜你喜欢
鉴赏力思考力研习
智识上的鉴别力
智识上的鉴别力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导读课重在框架搭建——任玲老师《堂吉诃德》整本书导读课研习
Logic Dots
Logic Dots
研习新媒体: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拥抱
吴家麟先生是我研习宪法学遵从的楷模
基于国画教学中鉴赏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做有思考力的历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