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中语文主题式教学

2014-11-07 11:55潘红玲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高中语文

潘红玲

高中语文课堂适合开展主题式教学,主题式教学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接触和主题相关的各个领域的学习内容。教材有时可以像联络教学的方式,横向编选和该主题相关的教学材料,有时更可直接打破学科之间的限制,在教学中整合不同领域的内容。

语文主题教学的主题,可以是一类课文或文学艺术作品中所提炼出的中心思想或人文主题,也可以是某类语文知识或素质能力,甚至可以是近期学生感兴趣的社会事件或话题。教学形式可以是教师的统领与集中讲解式,也可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由、开放、共同参与式。

一、主题式教学的操作路径

1主题选定

高中语文教材在编排上,对于相同类别的课文与知识点,并不全是集中于一起,而是进行了交叉与分割。教师可以对教材教学内容重新编排和重组,从一类课文中提炼出一个主题,如将诗歌与文言文集中在一起学习、讲解,就可更好地强化学生对古诗词与文言文的理解;或者可以提炼一个更细的主题,如关于古诗词中“怀古”主题诗词的教学,将此主题之下的相关课文与文学艺术作品集中讲授;也可以提炼语文的知识点主题,如文言文难点、特殊句式等,在此主题下整理相关文言文课文中的语句统一教学。

2材料收集与教学方法

当主题确定后,开始收集相关主题下的材料,材料的收集是双向同时进行的,且是两个“双向”。一是教师与学生同时双向收集主题下的材料,二是双向收集课内教材与课外图书、网络中的资料,如在祖国河山——自然景观主题之下归集到一起的课文有《长江三峡》《肖邦故园》《北方》,还可从课外资料中收集其他国家的“大好河山”,如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尼亚加拉瀑布的人文地理文章等。

将同类的课文、知识点与资料归集于同一主题之下时,采用方法是“求同”,但“求同”是为了“存异”,主题式教学的基本教学方法是对比,认识相同点之后是寻找不同点,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并强化记忆。如必修四中《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与《鸿门宴》,他们都出自《史记》,同为司马迁笔下的历史人物传记。但《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对话体现两个主人公的个性,《鸿门宴》则通过事件的演绎过程彰显人物的性格,从而以对比认知强化学生对语文的认知水准。

二、古典诗词“别离”主题教学

高中生基本可以把握诗歌的主题,我们可将同一主题的古典诗词作品结合一起,进行深入的讲解,以加深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认识,并体味诗词背后的历史、社会与人生境遇、感知。我们选择“别离”主题开展课堂教学。课前要求学生复习与收集“别离”主题的古典诗词,让学生多接触此类主题的古典诗词,达到与教师备课信息的同步。

1求同——主题的导入

面对课前学生涉猎到的大量与“别离”主题相关的素材与认识,在课程导入之时,首先要把大家统一到明确的主题之下,以开启学生对主题的正式关注,这是步入课堂主题教学的第一个步骤。上课伊始,先“求同”,导入“主题”,向学生讲解“别离”主题古典诗词共同的主题背景。教师开场白:同学们现在都用手机、QQ、短信、在线视频,就算相隔千万里,也能“相聚”,对古人生活中的聚散离别是无法真切感受到的。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在中国古代,交通不便、关山阻隔,加之为官、远游、战争和动乱等原因,古人的分别常意味着生离死别、此生再难相见,因此,别离主题的诗词歌赋占据古典诗词的大部分。开场白结束后,让部分学生以朗诵的形式与大家分享其收集到的“别离”主题的古典诗词。

2取异——主题的提升

引出差异,是主题的转进与提升,是对“求同”步骤的承接。进一步讲解:“登山千条路,共览一明月。”同一个中心思想的表达,同一艺术主题的实现,往往可以有不一样的表达路径,就如同一个“别离”的主题,一样的旅况、乡愁之下,会有不一样的境遇情怀与艺术表现方式。这是艺术表现的需要,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同学们看以下几首“别离”诗(板书三首诗)。景情交融式:“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带言语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怀远思念式:“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元稹《得乐天书》)。我们今天就来颀赏“别离”主题古典诗词的不同艺术表现方式,它主要有以上的景情互托互寓、言行表达别情和怀远寄思几种类型。

3对比——主题的深入

通过对比深化学生对“别离”主题的古典诗词艺术表现的认知,强化相关知识的记忆。

景情互托互寓。月亮与杨柳是“别离”主题的古典诗词中的经典景致,我们以它们为代表,来看“别离”主题的古典诗词的景情互托互寓表现方式。如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人出川,故乡的山水和明月渐远,令人无限留恋。还有高中语文必修四中的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酒醒后,看见岸边的杨柳,天边的残月,睹物思情,离别之苦再上心头。

以言行表达别情。如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是普通的挥手道别;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均以宽慰、激励及豁达之语话别。

怀远寄思。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人的妻子来信询问归期,诗人同盼早归却又归期难定,诗人想念妻子,把对妻子的思念寄托在远去的书信中。

4总结——主题的升华

如果课堂时间充裕,可让部分学生先谈谈此时对“别离”古典诗词主题学习的体会。教师再行总结,总结“别离”主题古典诗词的认知和学习方法。最后总结:相同的文学主题,可有不一样的艺术表现内容与形式,我们应该学习这种艺术规律和技巧,运用于写作与语言表达。同时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求同”完成知识的归类,“求异”深化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根据高中生身心成长的特点与知识结构,加之高中语文的学科与教材特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主题式课堂教学,是必要和可行的。主题选择与课前准备是主题式教学的基础,主题的选择应以语文教学内容与教材为依据;主题式教学过程中,“求同”是前提,“取异”是关键,“对比”是目标,通过它们最终深化学生对主题内容的认知与记忆,并体会这种学习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丰利中学(226408)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怎样读古典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诗词之页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