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研究

2014-11-05 23:16朱小玲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28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朱小玲

摘 要:为了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对“90后”的独特的思想行为特征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加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是当前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8-0229-02

1998—2007年之前的大学生主体主要由沐浴在改革开放春风下的“80后”所构成。从2008年以后至今,天之骄子主要由“90后”组成,他们所出生的时代、他们的独生子女身份,决定了他们有别于“80后”的思想行为特征,作为他们的老师和辅导员,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要求我们必须去了解和把握他们的思想行为特征。本文拟从 “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入手,探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与措施。

一、“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

(一)思想和价值取向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90后”大学生坚持主流价值取向,理想信念比较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90后”对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有很高的认同,根据笔者在任教两个班级发放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7.2%的学生认为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上海世博会上,“鸟巢一代”忙碌的身影让众人看到了“90后”的责任和担当。

(二)个性更独立、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平等参与意识

“90后”更加注重自身兴趣与特性的发展,逐渐树立了鲜明的个体特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更强,这也使得他们的个性更加独立,更加愿意彰显与众不同。“90后”更加崇尚个性自由,表达多样,他们希望勇敢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展现自身个性,他们对自由有着更为强烈的憧憬与追求。根据笔者发放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95%以上的学生选择愿意以平等的方式和辅导员以及老师进行交流,他们希望老师更多地去了解他们,给他们表现的舞台,给他们提出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以朋友的身份俯下身子去倾听他们、理解他们,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样子。

(三)心理素质偏弱,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关于“遇到挫折心态”的调查显示:在抽查的“90 后”300 名新生中,有65.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8.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 10.4%的新生表示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这组数据表明,大多数“90 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挫折能力明显不足。

二、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

(一)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贴近性

针对“90 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需求,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着力探索新的方式和方法,从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发,着眼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满足他们的合理性需求。

1.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传统的思政教育,注重理论层面的灌输,体现为一种“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受到重视,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调动和发挥。中国的学校德育强调系统的教育,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使道德教育具有强调政治性、注重统一性和规范性的特点。而 “90后”更加崇尚一种自由、多元化的学习氛围,他们更愿意接受一种发散式的教育模式,而对各种“形式”与“口号”不屑一顾。所以,一方面,教育者们应当转变对“90 后”的传统看法,摆正姿态,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正确对待其思维模式多元化、情感经历丰富、自我意识强烈、心理抗挫能力脆弱等特点。另一方面,应将传统的正面理论灌输模式转变成一种渗透式的、体验式的教育方式。这样,学生们的德育学习积极性将大大提高,并且通过亲自体验,将其所学真正转化为内在素质,进而达到德育的真正目的。

2.倾注爱心、因材施教。“90后”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和宠儿,受到老师、家长及亲友的过多关注。进入大学,当这一切不复存在时,就会产生失落感,原本脆弱的心灵会变得更加多疑和敏感。加之这个年龄段正处于青春躁动期,渴望友谊、爱情,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信任。因此,就需要老师主动和他们沟通,深入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忧愁、苦闷和烦恼,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用爱心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中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思政工作者,只有热爱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也只有细致入微地了解学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取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以人为本,大力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90后”大学生独特的个性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本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将校园文化的建设目标定位在人的全面发展,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二者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真正的作用。

1.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乃学生生存之本,优秀的学习成绩也是学生进一步深造和找到理想工作的通行证。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决定了我们首先强调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拥有积极向上的求知欲望和越来越棒的学习成绩。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讲过:如何使学生做到积极好学,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好学的教师同学、可学的工具以及必学的督促。这也要求我们为人师表者不要固步自封,不断地自我充实、自我完善,同时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鼓励他们温故而知新。

2.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文化、实践等活动。中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孔子在《论语》中讲道,“君子不器”,应该广博多闻,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讲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结合“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鼓励“90 后”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各种社会志愿服务或义务劳动、社会实践中去,一方面可以发挥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服务社会,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社会大环境中得到磨炼、找到不足,更清醒地认识自我。”endprint

(三)充分利用网络,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步入信息时代,网络毫无疑问已成为“90后”大学生群体性特征形成的关键因素。网络改变了“90后”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网络平台已成为课堂外学生获取知识最主要的途径之一,而网络的开放性、复杂性,使网络成了一把双刃剑。因此,思想教育一定要占领网络阵地,将网络变为开展教育的主渠道之一。

1.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体系。针对网络开放性的特质,教育者要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拓展观察处理问题的开放性视野,正视“90 后”从各种渠道获得信息的权利和自我判断的能力,充分利用网络的正面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地主动拓展到网络世界,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量,建立网络互动平台与“90后”进行民主的对话和讨论,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2.健全监管体系,转变网络思政教育角色。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同时注重网络伦理道德规范的培养,倡导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转变“教育者”和“管理者”单一的角色,强化和树立“服务者”角色意识,淡化“领导者”、“上下级”的关系,改变“家长式”、“命令式”作风和“灌输式”、“强迫式”的方法,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学生成才的需要,这样,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受学生欢迎,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解疑释惑、化解矛盾、鼓舞士气、激发热情的作用,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力量。

(四)加强教育引导,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根据“90 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对他们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和教育引导,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才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1.开展以人为本的适应性教育。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发,着眼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关心、理解、信任他们,满足他们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具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而每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另一种需要便会取而代之。 “90后”大学生最需要的是爱、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三个层次,这与“以人为本”精神是吻合的。从“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发,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对“90 后”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进行正确的教育。因此,要注重适应性教育,包括生活适应、学习适应及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等。

2.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和独立人格教育。许多“90后”大学生在个性上都很独立,应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并开展独立人格教育。武汉大学教授肖永平建议:“‘90后大学生在走向社会、迈向成功之前,尤其需要具备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灵魂。”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学生社会的作用,引导“90后”大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终生学习的意识,建立独立的人格。

3.改变心理咨询中的被动局面,主动关怀学生。由于高校师生比例悬殊,高校心理咨询和辅导一般都是等待学生来主动咨询,但是很多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或者这样那样的因素影响了他们前来咨询,因而显得被动。高校辅导员、心理委员应主动关怀“90 后”新生,开展实际工作,深入学生,从做朋友开始,经常和同学“聊天”,近距离的接触,取得学生的信任,在交流中把握“90 后”大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结语

“90后”的培养和教育不仅仅是某个学校、某个老师、某个辅导员的责任,作为经常有机会和他们面对面的老师,毫无疑问,我们身上肩负了更多的责任。只有把这种责任转化为合适的教育方法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履行这一神圣责任。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