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
摘 要:农民工随迁子女已成为了当前中国城市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就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社会的现状与障碍进行分析和阐述,指出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目前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社会的重要因素,并就农民工随迁子女如何融入城市社会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社会;融城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8-0035-02
随着中国城镇化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来到城市。然而,由于制度建构、资源配置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民工随迁子女却缺乏融入城市社会的能力和获得相应的社会权利。因此,能否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社会,无论对他们自身的发展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社会的现状与障碍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50岁以上的农民工只有15%的人想在城市定居,40~50岁的为21%,30~40岁的为37%,20~30岁的为45%,20岁以下的高达61%。这表明了跟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在很大程度上是愿意留在城市、生活在城市的,他们在内心深处是渴望自己能真正成为一名城里人的。然而,面对频繁的流转和陌生的环境,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学校教育上无法得到与城市学生同样的受教育权利,同时,由于城乡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差异,天然地遭到城市社会的排斥、歧视和偏见,其社会适应性与融入能力受到打击与挫败。因此,农民工随迁子女在融入城市社会过程中还存在某些障碍,主要表现在:
1.难以通过教育途径融入城市主流社会。虽然近些年来,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公办学校逐步向农民工子女开放,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就读于公办学校的比例逐年递增。但是,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的保障仍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开放公办学校仅限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前儿童的入托难、入园难,初中毕业生的升学难等问题日益突出。另外,公办学校对农民工子女的吸纳以“数字”为中心,即片面重视就读比例和人数的增长,忽视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后的社会融合与学业成就。这种教育公平失衡的现象严重,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都有所体现。
2.难以从城市心态上融入城市主流社会。受农民工自身素质的影响,他们在城市中大多从事着社会底层的工作,收入较低,生活困难。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使子女进城后常常面临着城市的繁华与自身处境的巨大落差的困境,这种困境很容易导致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使他们下意识地拒绝着城市而又游离于城市。反过来,这种心态则又带给他们沉重的心理压力,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社区,他们都很少有机会与城市同龄人交往。由于不被城市社会认同,绝大多数人远没有在心理上融入城市社会,往往自我评价低,自卑心理强烈,自觉不自觉地拒绝着城市。
3.难以在归属感上融入城市主流社会。随迁子女的归属感主要是在其居住社区和就读学校与城市同龄人交往中以及对城市的感受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居住社区来看,随迁子女与父母居住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聚集区,这束缚了他们与城市社区的同龄人发生互动;从就读学校来看,特别是在公立学校就读的民工子女,常遭到城市孩子的排斥,城乡孩子间界限明显,形成互不来往的小群体;另外老师不公正的态度和来自学生家长的偏见等,都会使他们难以产生对城市社会的认同。同时,他们的父辈在城市遭遇的种种偏见和歧视,也会使他们产生更多的被歧视、被剥夺感和对城市的敌视态度。
二、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社会的因素
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后,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心理上融入城市社会需要一个过程,而其父母、被融入地的学校、学生和社会文化等成为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社会的重要因素。
1.家庭因素。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促进孩子修身养性,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反之,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子女的行为、品格养成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生活方式都将对随迁子女适应城市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较高,不但能辅导子女的功课,而且自身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对子女自信品质的培养起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的收入较高,可以给子女买必要的课外辅导资料,在学习上帮助子女,减轻学业压力,帮助子女树立自信,增强子女适应社会的能力。另外,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亲子互动等都对培养子女的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2.学校因素。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主体之一,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当地学校,获得社会规范、道德价值观以及知识、技能等教育,他们在教师、同学、学校纪律等影响下,学习如何进一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学校教育是促进农民工子女适应社会的重要方式,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环境、学校的学习氛围对学生产生影响。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环境满意度越高,学生的学校适应状态也越好。教师能否对农民工子女积极接纳,在教学方法上能否因材施教,能否开展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团体辅导,能否给予农民工子女更多的关爱;学校的管理人员能否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政策支持等都将影响农民工子女的社会适应。
3.同辈群体因素。同辈群体是指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农民工随迁子女来到城市以后,他们原来的在农村的同辈群体的功能减弱了,新的城市同辈群体要开始发挥作用。但是,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城市本地儿童相比,在衣着、饮食、学习用品、居住条件等方面都与城市儿童有着较大差别,使他们无法在城市的同龄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归属感,进而产生落差和失衡心理。生活环境的差异使他们在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差异。因此,新的同辈群体的接纳、友好与否对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适应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的同龄儿童如果在心理上接纳农民工子女,善于发现农民工子女身上的闪光点,在学习、生活上给予帮助,城市同龄儿童对农民工子女的认同,将促进农民工子女对城市生活的适应。endprint
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及文化中所包含的社会态度,能决定农民工随迁子女对于周围事物的判断和选择,能影响他们的行为及行为效率。城乡环境的差异,塑造出不同的文化,并在每个个体身上打上深深的烙印。由于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的不同,城乡孩子在生活习惯、知识结构、思想观念上都会存在极大的差异。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接受着不同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交际准则,他们自小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接受培养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城市孩子掌握了农村孩子所没有掌握的技能和信息,这种技能差别和信息差别很容易让来自农村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产生自卑的心理,影响着他们对城市社会的认知和融入。
三、推进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入城市社会的对策
农民工随迁子女能否融入城市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取决于他们个人的能力愿望和城市主流社会对他们的接纳程度,而且还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来保障。
1.加强立法规范,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权利。政府要从国家层面上加强立法规范,用制度确保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权利。一是在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方面,按就地就读原则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入学条件和收费项目标准与当地常住户口学生相同,困难的学生,学校采取减免有关费用等办法进行资助。二是调整“两为主”政策和对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政府工作评价导向。在城市,考核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的比率;在农村,考核输出的农民工和随迁儿童的比率。三是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方面,建立中央政府、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共同分担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的协调分担机制。
2.开展社会互动,增强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融城自信。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互动活动,可以有效地提升农民工随迁子女对城市社会的融合度和亲切感。一是父母和随迁子女之间要加强互动。父母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通过自己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引导教育子女,及时解决子女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二是家庭和学校之间要加强互动。学校要针对农民工随迁子女进行专门的课程设置,增加适当的心理辅导;教师要多和随迁子女学生进行交流,定期到农民工居住的社区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多和家长进行交流、互动。三是随迁子女和城市同伴之间要加强互动。一方面学校要多开展集体活动,鼓励、吸引随迁子女参加;一方面要积极扩大随迁子女的交友群体,增加交友数量,使其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更快地融入社会。
3.增加社会援助,提高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适应性。农民工随迁子女是否认同所处环境的文化,对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有着重要意义。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讲,可以充分调动各类公共管理主体的积极性,参与到帮助随迁子女提高社会适应性的实践中来。从政府方面来说,要制定有利于随迁子女在城市中生活和学习的各项配套政策,简化手续,拓宽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各种渠道,逐步实行和城市儿童相同的教育政策,实现教育公平;从社会方面来说,可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发挥各种社会公益机构、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对随迁子女社会融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社会融入辅导服务。
4.吸纳社会资金,扩大民办教育的招生容量。政府要采取措施,积极有效地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义务教育领域。按照公办教育的标准,根据生源情况统一拨付教育资金,扩大民办教育的容量,实行“费随人走”,逐渐形成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逐步解决生源不均衡问题和教育资源利用不均衡问题。对条件较好的打工子弟学校,已经备案,具备民办学校设立条件的,地方政府应加以扶持,帮助其向正规民办学校转化;对不具备办学条件的未获准的打工子弟学校,要在妥善安置在校师生的前提下,依法取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