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尧
情绪问题的案例
这一部分我们选择的案例是涉及孩子在幼儿园中的情绪问题。
有人说:孩子比金银财宝更珍贵,比玻璃更脆弱。我们发现有情绪问题的孩子,往往有着不自信、易敏感、娇弱无比的天生气质。
老师在面对这些孩子的时候,绝对不能一味放纵,任其“娇嫩”“畏缩”下去。也不能马上采取强硬手段,让其马上面对现实。最好的办法是运用坚定而宽容的态度,给他们安全的探索基地,引导他们走出自我封闭的狭小天地。我们选择案例当中的老师,相信会给你带来启示。
消除“入园焦虑”的策略
许慧慧
背景:
临近9月,我又一次迎来了一批活泼、可爱的小班孩子。
案例:
杨某是一个瘦弱、矮小的男孩,每天早上来园都是趴在妈妈的肩膀上大声地哭闹、拽着妈妈的头发,不肯让妈妈离去。好不容易在我的帮助下妈妈争脱着离开,他就一个人躲在教室的一角,暗自哭泣,不让任何人靠近。有时一直断断续续哭到中午,还要求不在床上午睡,不肯脱鞋,累了便趴在床沿上,慢慢入睡。老师一接近,便马上惊醒,警惕着拒绝我的任何热情的帮助。
策略:
如何让孩子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怎样才能满足孩子身心需要的安全、信任的环境呢?
我觉得这种现象是孩子发展的一个阶段现象,应该允许这个阶段现象的发生甚至反复。提供能帮助孩子稳定情绪,有依赖的过渡物,如他最喜欢的玩具。平时我主动地,有意识地接近孩子,尽量多去和他说话,用亲切、和蔼、信任的语气与他交谈,使其消除紧张情绪,增强其自信心,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并不亚于他的妈妈。在活动和游戏中,我都拉着他,与他一起游戏,和他一起玩耍,渐渐让他依赖我。孩子太小,太柔弱,需要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吃喝拉撒全部要管,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工作是琐碎而繁杂的。在工作中,我注意观察他,发现他不高兴,便仔细询问原因,逗他高兴;起床后为他梳理好头发;指甲长了,为他剪指甲;午睡时,我守在他的身边,轻轻地拍他入睡,给他盖上被蹬掉的被子。
给他一个情感调整的时间,允许、尊重孩子的适应期。
类似这种性格的孩子,保护自己的最常见方式就是把自己封闭起来,对外界事物和人不理不睬,要让孩子走出自己的世界,愿意和外界进行积极的互动,须要老师做一个有心计的人,能捕捉孩子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和发展,对好的行为进行肯定和强化。有了对老师的依赖,杨某在园的情绪平稳了许多,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同伴一起参加各种活动。大部分的孩子在入园后的半个月已经能保持较稳定的情绪,对于个别的孩子就需要我们老师多给予他们一些时间、一些空间、一些允许、一些尊重、一些鼓励、一些支持……
肯定孩子为此付出的努力,积极地进行引导。
在每一次的活动后,我都及时地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表扬杨某的参与表现,并给予他最喜欢的物质奖励——小粘贴或小糖果,并对他再提出一点适度的要求,希望他下一次做得比这一次更好。如今天提醒他,“明天早上来园,在妈妈走后不哭”,明天看看他的表现如何,如果做到了,再提出“明天脱鞋上床睡觉”等。孩子有了转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工作做得圆满了。其实让孩子肯于动手的方法并不局限于老师的正面说教。如果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激发起他们的强烈愿望,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效果就会更好。看来须转变的不光是孩子,还有我们教师自己。一点一滴积累他的优点,强化优点,相信在我的慢慢引导下,他会越来越好。
反思:
做了母亲之后,我能读懂平时家长的千叮咛万嘱咐。我真正品味出母亲看孩子时那种眼神,那种心态。我诠释出“牵肠挂肚”4个字的真正内涵。我现在看孩子们的眼神,心态不知不觉都有了很多改变。我将尽善尽美的上进心化作对每一位不同发展水平孩子的关心、观察和帮助,爱孩子的心中注满了细细浓浓的母性情结。我觉得只有这样一点一滴地把爱倾注在孩子身上,才对得起孩子,对得起家长,对得起这份工作。
有人说:“爱是理性的太阳,温暖着人群,照耀着世界,爱是感情的江河,浇灌着今天,滋润着未来。”在我对爱的理解中——爱是一份无微不至的关心、是一份责无旁贷的责任、是一种深刻的认识、是一种理解的尊重!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尚志幼儿园)
专家分析:当家长将孩子的小手交到幼儿园老师的大手之中,意味着家庭与社会的首次真正对接。作为幼小的生命,生存环境的改变出现相应的焦虑本在情理之中,就看我们作为成人的幼儿园老师如何应对。关爱幼儿的身心健康在这一特定的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前提之下,再寻求相应决策也就自然水到渠成。此文中老师的做法正是坚持了这样的理念,真所谓只要童心永驻,就会爱意长存,让孩子的人生第一次因为你而无限光明。
新入园幼儿的情感需求
冯丽明
背景:
每一个新入园的小班幼儿,他们好像每天都有一件共同的重要工作,那就是——哭鼻子,嘴里喊着:“找妈妈!找妈妈!”我想,要让幼儿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就要深入幼儿心理攻克他们的内心世界,稳定他们的情绪情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案例:
艾某是我们班上最小的孩子,她哭的时候总是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布娃娃,从不放手,走到哪里拿到哪里,就连上厕所也要抱着。看到她既可爱又可怜的小样子,我主动地对她说:“老师帮你抱一会儿吧!”她搂着布娃娃不放手,小嘴噘着,虽然不说话,但是坚决不同意。我蹲下身来笑眯眯地对她说:“老师不拿走,就在这看着你,你上完厕所,老师就还给你好吗?”她听了轻轻地点点头,松开了手。可她蹲在蹲位上眼睛还是盯着我手中的布娃娃,一点儿也不敢离开。上完厕所后,她马上跑过来,裤子还没有提好,就来拿布娃娃。我蹲下来,帮她提好裤子,亲切地对她说:“老师喜欢你!”便在她的小脸上使劲儿地亲了一下,她不解地盯着我看。我笑咪咪地说:“咱俩做好朋友吧!”她轻轻地点点头。“朋友可要听朋友的话呀!以后可不要再哭了,天天高高兴兴地来幼儿园,只要一看到老师就笑,好吗?”她好像听明白了,使劲儿地点了点头。endprint
第二天来幼儿园时,她还是哭着,可一下看到了我,却含着眼泪马上就笑了!我赶快迎上去,伸出双手抱起她,用热情的嘴唇亲着她的小脸,以“朋友”的口吻笑眯眯地对她说:“老师都想你了,你想老师了吗?”她眯着小眼睛说:“想了!”就高高兴兴地进教室了。
策略:
我深深地体会到,让幼儿情绪安定,愉快地适应集体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刚来幼儿园不久的小班幼儿来说,良好的情绪、情感、态度,应放在培养和发展幼儿的首位。这一教育理念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显得尤为突出。那么营造一个“关怀型”的、“宽松型”的、“自由型”的集体生活情境是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首要前提。
老师的每一个举止、每一句话语、每一个表情,都是刚入园幼儿的一种“情绪稳定剂”。小班幼儿从家庭中走入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因陌生、无助而产生恐惧心理。他们表现出更为严重的依赖、想念的心理行为,幼儿自己的东西便成了他们倾吐思念,释放心理压力的凭借和途径。因此,他们总是紧紧抱住自己的东西不放手。在这个时候,老师的亲切的表情、温馨的话语,能够拉近幼儿的心理距离感,缓解幼儿的心理压力,是幼儿今后熟悉幼儿园、认可幼儿园、喜欢幼儿园生活的基础。
稳定的情绪,是保证幼儿能够投入地在幼儿园生活、学习,愉快地参加各种活动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与幼儿交“好朋友”,就能够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同时教师用帮助幼儿的行为,让幼儿亲眼能看到,亲身体验到;到教师直接向幼儿表达情感“我喜欢你!”“我想你了!”等话语。使幼儿体验到了爱的温暖,感受到老师和自己父母一样喜欢“我”,打消了恐惧的心理,找到了安全感。一个小小的“笑”就全方位地解决了老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一个轻轻的“抱”,就使幼儿的依赖心理找到了归宿;一个亲亲的“吻”,就让幼儿那焦虑的心迅速平静下来。同时,在这一瞬间,对教师的信赖感油然而生。“老师妈妈的爱”温暖了孩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此建立起来;幼儿多变的情绪情感,即可稳定下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得到了安抚,回归了自然。
反思:
每一名幼儿都是一本“书”,读懂他需要眼睛和头脑,更需要的是幼教工作者的爱心!情感教育,是我们幼教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一大课题,它是优化我们师生关系的黏合剂!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政府机关第一幼儿园)
专家分析:心理学认为,孩子具有吸收性的心智,他有无限的可能性,对环境具有选择性,而且在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建构。正因为如此,要促进他的发展,其实质就是孩子主动地自我实现,要求其对变化着的环境的主动适应。作为幼儿园老师,提供适宜的环境自然成了首要任务,适宜的环境应当包括:充满爱的、符合敏感期需求的、跟上孩子节奏的、吸引孩子注意的、有秩序的等。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历经环境的考验后完成优美的华丽转身,为其随后的融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一时的阵痛在所难免,就看我们的老师能否让孩子磕磕绊绊之后随即昂首阔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