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新闻奖和主流媒体舆论导向

2014-11-05 07:14张彤
今传媒 2014年11期
关键词:舆论导向引导

张彤

摘 要:中国新闻奖自1991年至今已评选23届,奖项也与时俱进发生了很多变化,从刚开始的消息、通讯、评论、报纸版面和新闻摄影五个奖项,慢慢增加了新闻漫画、节目编排、副刊、新闻论文、网络新闻奖以及国际传播奖等奖项。在当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舆论的产生、发展、消失变得更加频繁。中国新闻奖作为我国新闻业最权威的奖项和媒体界的标杆,可以说代表着中国的舆论方向,所以研究其对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所起的作用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舆论导向;引导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1-0022-02

中国新闻奖作为我国新闻业最权威的奖项,对于媒体不仅起着肯定和嘉奖的作用,同时也主导着我国一整年的舆论方向。作为媒体界的标杆,中国新闻奖可以说代表着中国的舆论方向,所以研究其对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所起的作用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一、中国新闻奖概述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每年评选一次,由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自1991年至今已评选23届。中国新闻奖最初只设立了消息、通讯、评论、报纸版面和新闻摄影五个奖项。发展至今,奖项设定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增加了新闻漫画、节目编排、副刊以及新闻论文等奖项。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从2006年开始,网络新闻奖也成为了中国新闻奖的奖项之一,而在第二十届新闻奖的评奖中又加入了国际传播奖的奖项,这一奖项的确立也促进了中国的对外宣传,从一定程度上建构了我国形象。

第一届新闻奖的评奖标准和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1.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要有很好的社会效果;2.内容真实,主题鲜明,时效性强,形式新颖,制作精良;3.提倡短而精的作品。到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奖要求则发展成为了“1.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评选标准。统筹兼顾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平面媒体与广电媒体、网络媒体,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参评作品;关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国际传播奖项评选要兼顾不同媒体、不同体裁的作品。2.坚持评选程序,在认真全面审看(听)所有参评材料、充分讨论评议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选。3.坚持专业评选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评选时参考参评材料在网上公示后社会公众的评议意见。4.在坚持评选标准前提下,要关注体现“走转改”精神、努力改进文风的作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短、实、新的作品。[1]”随着这些年评奖要求和细则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新闻奖并不只是需要大气磅礴的新闻,而是更加需要贴近群众身边,以小见大的新闻稿,也要兼顾到互联网等新媒体的领域。

二、第二十三届新闻奖获奖作品评析

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特等奖的奖项为四个部分:文字评论、文字通讯、电视消息和网络专题。

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特等奖获奖作品中除了网络专题外,获奖单位皆为中央级主流媒体,2014年中国新闻奖的评选的主题是改革和发展。改革作为目前我国面临的最主要命题,也是会一直持续下去的最重要命题。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更新,也意味着一场变革的到来,而后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就可以看出改革的细化程度和细则。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一直是社会的主旋律,而媒体则是奏响这主旋律的关键,主流媒体也就更如指挥一般重要。在特等奖《转变,中国道路的历史性跨越》的参评作品推荐表的文字介绍中这样写到“任仲平文章《转变,中国道路的历史性跨越》,是在十八大召开前期的重要时间节点上,对十六大以来十年不平凡历程的概括总结和凝练升华。文章以“信心”为隐含主题,回顾了十年来中国道路的优异表现,解析了中国的制度优势的充分彰显,以宏观成就 对接微观感受,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引导力。该文既有高屋建瓴的立意,也有入情入理的论述,体现了任仲平这一政论品牌的思想水平和创新能力。贯穿 “全球意识”,自始至终把十年探索置于全球背景下考量,以第三方视角增强论述客观性;深具“问题意识”,矛盾和挑战论述越充分,成就越是来之不易,道路越发彰显意义;把握“分寸意识”,既讲深讲透成就、也不回避探索中的矛盾问题,高度提上去,调子沉下来,展现我们党“清醒的执政自觉”,更增信任和信心。[1]”由此可以看出文章是从整体上把握,但是又从细微之处打动人心,造成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社会效应。

获奖作品《三西扶贫记》作为走基层的典型代表,“通过记者的深入调研,生动、深刻、全景式地再现了一部充满苦难、抗争、奋斗、进步的历史。稿件运用文学手法使新闻性和艺术性融合,写出了三西人民的心声,呈现了扶贫开发的历史。同时,稿件凝练地概括出了这片土地上孕育、生发、升华的五苦精神,即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以苦为乐,变苦为甜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1]”可以看出特等奖获奖作品切实践行了三贴近原则,文风朴实易懂,打动人心,反映了群众的呼声与期盼,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另外,作为战略文化的一部分,我国从2010年设立国际传播奖旨在,在现代世界格局中,“西方世界的话语体系以及西方媒体的涉华报道中,对中国的误解与偏见普遍存在,由此形成的舆论环境对于国家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如何更好地说明中国,有针对性地释疑解惑,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与发展观,是主流媒体面临的最大的现实问题,也是国际传播奖的评奖的重要标准。[2]”

国际传播奖的获奖作品共有五篇,基本上是主流中央级媒体,作品涉及我国的国际交往、捍卫领土和主权完整、高层人事变动以及面临的新挑战。

每一个获奖作品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建构国家形象方面有巨大贡献。随着国际局势的转变,主流媒体作为中国的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树立国家形象的关键性角色。国际传播奖获奖作品都是向西方世界解释我国想法和政策的典范,对于解释曲解有重要意义。

三、坚持主流媒体的舆论正确导向的意义

百度百科对于舆论导向的解释是“舆论导向又称舆论引导,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可以说,舆论引导是一种让社会运转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手段。正向积极的舆论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反之则对社会发展起到破坏和阻滞作用。

目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进程中,由此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以及价值观的多元化带给人们巨大的冲击,使舆论的不断产生、发展、消失变得更加普遍。在电子媒介的产生以及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这种现象就变得更加普遍。“新媒体给了中国公众表达多元意见的的新空间,但也往往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网民的情绪化和非理性的表达也会出现一面倒的错误舆论。[3]”

面对这样的局面,主流媒体作为民众认同的媒体权威,对舆论的正确引导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舆论的正确方向

面对舆论的瞬息万变以及目前包括很多自媒体在内的舆论场,舆论普遍呈现自发性和盲目性。在这种情况下,对舆论的正确引导就变得至关重要,所以主流媒体要正确引导以确保舆论在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发展。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和拟态公众的双重角色,承担着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职能,新闻媒介通过对事实的报道,以新闻报道影响社会公众舆论,形成主流的舆论,进而对人对社会产生影响。

(二)维护社会稳定

引导舆论的目的就是通过发挥正确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作用,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进步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最大限度地动员,鼓舞和激励人民群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出一份力,通过论引导,可调整人们的社会心理倾向,排除人们的偏激情绪,防止人们产生心理失衡,确保社会的稳定。

(三)促进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完善

主流媒体通过对突出典型的报道,从以小见大的角度来反映当前的政策缺陷,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公共政策的完善,对社会的进步和文明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国家形象建构

在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形象作为文化战略的一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西方的价值体系中,对我国的很多方面存在理解上的偏差,造成很多失实报道,为了消除西方的错误解读,主流媒体有责任为国家形象塑造打下良好的国际氛围。通过主流媒体对于正确信息的输出,促进外部了解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国的良好形象。

四、总 结

中国新闻奖作为中国舆论的指向标,对于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起着指导的积极作用。首先,中国新闻奖是对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正确性的肯定。中国新闻奖作为导向中的导向,本身就是正确舆论导向的标志和象征,获奖本身就证明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的正确性,从而在媒体界更加规范正确的舆论导向性。其次,中国新闻奖对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的正确引导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获得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每一个媒体的目标。从中国新闻界奖的评选标准可以看出,关键在于对当前社会正确舆论导向的把握以及媒体作品的公众影响力。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中国新闻奖推动了媒体的正确舆论引导。主流媒体作为中国媒体界中的重要成员,中国新闻奖对其的舆论引导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推荐表[EB/OL].http://news. xinhuanet.com/zgjx/2013-06/17/c_132461633.htm.

[2] 程曼丽.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中华文化——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获奖作品探析[J].新闻战线,2012(11).

[3] 林晖.中国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之构建[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2).

[责任编辑:传馨]

猜你喜欢
舆论导向引导
试析新闻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正面宣传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网络评论要主动引导舆情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论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浅谈新常态下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掌握舆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