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自强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79;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贵阳 550025)
所谓政治认同(political identity),文章借鉴罗森堡姆教授的观点,[1](P6)将政治认同理解为个人在主观层面上将自身看作是某一政治体系或区域团体的一分子,对该政治单位和团体具有归属感和责任感,能对其产生由衷的接纳和效忠的情感和行为。
本文数据来自2011年1月至2月在贵州各民族地区的抽样问卷调查。在伊斯顿的《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一书中,将政治支持划分普遍支持与特定支持的理论框架,[2](P297-411)本文受此启发,也将政治认同做出二元划分,即普遍性政治认同和特定性政治认同。普遍性政治认同涉及到基本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政治合法性等方面;特定性政治认同涉及到政治体系的政绩合法性方面。
运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将普遍性政治认同从政府信任、权利意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决策支持、理性表达和政策贯彻等方面来考察。而对特定性政治认同的评价,也是采用李克特量表,主要从失业问题、治安问题、贫富悬殊、贫困问题、腐败问题、公德问题、通货膨胀、财产纠纷、医疗疾病等九个方面询问与民众生活紧密相关具体社会问题的严重性程度,来间接考察民众对这些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政策满意度,以获取这些领域政府作为的公共政策绩效。由此,经过统计得到的结果,分别对普遍性政治认同和特定性政治认同进行了测量和评估[3]。
从普遍性政治认同的量表结果来看,在政治信任的题项中,受访民众(N=299,N为剔除缺失值后的实际受访人数)的李克特打分平均值为3.62分,标准误差为1.12分;在政治权利题项的打分上,受访民众(N=298)的打分均值为3.80分,标准误差为1.28分;在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题项上,受访民众(N=298)打了3.50的平均值,标准误差为1.18分;在政治支持方面的题项上,受访民众(N=296)的打分均值为3.23分,标准误差为1.28分;在关于政治理性的题项上,受访民众(N=297)打了3.68的平均值,标准误差为1.19分;在民族政策贯彻的题项上,受访民众(N=298)的打分均值为3.43分,标准误差为1.05分。总的来看,在以上各题项的打分总和指数上,受访民众(N=292)的打分均值为21.24分,标准误差为3.85分。可见,受访民众对普遍性政治认同的打分均值要明显高于中间值18分,对政治体系的基本价值和制度持积极认可态度。
从特定性政治认同的量表统计结果来看,在失业问题的题项中,受访民众(N=298)的打分平均值为2.39分,标准误差为1.34分;在治安问题的打分上,受访民众(N=298)的打分均值为3.03分,标准误差为1.37分;在贫富悬殊的题项上,受访民众(N=299)打了2.23的平均值,标准误差为1.24分;在贫困问题的题项上,受访民众(N=297)的打分均值为2.78分,标准误差为1.31分;在腐败问题方面的题项上,受访民众(N=299)打了2.01的平均值,标准误差为1.26分;在关于社会公德的题项上,受访民众(N=297)的打分均值为2.82分,标准误差为1.39分;在通货膨胀的题项上,受访民众(N=298)的打分均值为2.35分,标准误差为1.35分;在财产纠纷方面的题项上,受访民众(N=299)打了2.85的平均值,标准误差为1.45分;在关于医疗疾病的题项上,受访民众(N=299)的打分均值为2.79分,标准误差为1.51分。整体上看,以上九个题项的总分上,受访民众(N=293)的打分均值为23.22分,标准误差为7.82分。可见,受访民众对特定性政治认同的打分均值要略微低于中间值27分,特定性政治认同得分较低,民众对这些领域的公共政策绩效评价不高。
本文借鉴了陈捷教授在北京地区对中国民众政治支持研究中提出的政治支持相关关系分析框架[4](P7),假设有一系列社会政治因素对政治认同的两个层面内容起到各不相同的影响作用,且相互之间的假设关系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类政治认同的相关性因素及根源的假设
社会人口属性既是政治社会化的产物,同时也会影响到民众对政治系统的态度和看法。通过对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民族、婚姻状况、居住地与普遍性政治认同总和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得到表2如下:
表2 社会人口因素与普遍性政治认同的相关性
因此,表2反映出,性别、年龄、民族与普遍性政治认同显著相关,性别与普遍性政治认同相关性最强,为负相关关系,民族也是与之负相关,而年龄则是与之正相关,但是教育水平、婚否和居住地与普遍性政治认同相关性不显著。
(1)性别与普遍性政治认同
通过对普遍性政治认同与性别交叉列表分析,经卡方检验,男女间不同受访者评价的差异性显著。此次调查中,女性的普遍性政治认同打分指数要比男性的低,其中,有27.78%的女性对普遍性政治认同打高分,少于男性中41.38%的打高分者。
(2)年龄与普遍性政治认同
通过交叉列表分析,并经卡方检验,不同年龄受访者间差异性显著。从年龄上看,年龄与普遍性政治认同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政治认同水平会逐步提高,到中年达到最高,然后到老年又呈现降低趋势。具体来看,在高分组中,年龄在51-60岁中有50%的受访者强烈支持现政体,年龄在36-50岁中有47.05%的受访者强烈支持现政体,而在60岁以上的受访者中则只有28.57%的受访者打高分。
(3)民族与普遍性政治认同
从交叉列表看出,瑶族受访者中有100%的民众对现政体强烈认同,仡佬族受访者中66.67%的民众对现政体强烈认同,接下来是汉族受访者中有48.64%的人打了高分。整体来看,各族受访民众大部分都对普遍性政治认同打了中等以上的分数。
本文主要选取了腐败治理、干群关系、稳定偏好、政治信心等四个层面的内容来分析其对普遍性政治认同的影响。通过运用双因素相关分析,得到表3的数据,这可以看出,腐败治理与普遍性政治认同相关性不明显,而干群关系、稳定偏好、政治信心与普遍性政治认同的相关性十分显著。
表3 高政治取向与普遍性政治认同的相关性
(1)干群关系与普遍性政治认同
通过对二者关系的交叉列表分析,并经过卡方检验,不同干群关系评价者间差异性显著。数据显示,对干群关系积极评价者更易对现政体持强烈认同态度,有41.21%的积极评价者对普遍性政治认同打出了高分。
(2)稳定偏好与普遍性政治认同
经卡方检验,不同稳定偏好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显著。从数据可以看出,对稳定需求强烈者,更易对现政体持强烈认同态度,而对稳定需求低者也易对现政体打出低分。
(3)政治信心与普遍性政治认同
对政治信心与普遍性政治认同的交叉列表分析,并经卡方检验,不同政治信心者间评价差异性显著。从统计结果中看出,政治信心高者更易对现政体普遍性政治认同打出高分,而政治信心低者则更易打出低分,换言之,政治信心的高低与其普遍性政治认同呈正相关关系。
本文将个人生活满意度、生活保障程度、收入与付出匹配度和民族关系和谐程度作为低政治取向考察指标。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得到表4的数据。数据显示,低政治取向的四个层面均与普遍性政治认同显著相关,但是,据陈捷教授的双变量和多变量分析表明,这种相关性仅是统计上的显著相关,而对这些议题的评价与普遍性政治认同呈弱相关关系。[3](P110)
表4 低政治取向与普遍性政治认同的相关性
(1)个人生活满意度与普遍性政治认同
从交叉列表中可以看出,个人生活满意度与普遍性政治认同呈正相关关系。其中,有46.40%的高满意度者强烈支持和认同现政体,而有17.9%的对个人生活不满意者也认同现政体。经卡方检验,不同生活满意度评价者间差异性显著。
(2)生活保障程度与普遍性政治认同
经交叉列表分析,生活保障程度与普遍性政治认同具有正相关关系。有44.7%的对生活保障高评价者强烈认同现政体,而低评价者有5.7%的受访者选择给现政体普遍性政治认同打低分。经卡方检验,不同生活保障评价者间差异性明显。
(3)收入与付出匹配度与普遍性政治认同
统计结果显示,收入与付出匹配程度与普遍性政治认同正相关。有47.6%的高评价者选择积极认同现政体,而低评价者中也有24.8%的受访者选择积极认同现政体。经卡方检验,收入与付出评价者间差异性显著。
(4)民族关系和谐度与普遍性政治认同
数据显示,民族关系和谐程度与普遍性政治认同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如前面三个因素的相关性显著。有47.6%的积极评价者强烈认同现政体,有24.8%的消极评价者也选择强烈认同现政体。经卡方检验,不同民族关系者间差异性明显。
表5中,除了教育水平与特定性政治认同的相关性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外,其他因素均没有相关性,该结果证明了前面认为社会人口因素与特定性政治认同弱相关的假设。
表5 社会人口因素与特定性政治认同的相关性
通过均值比较,教育水平与特定性政治认同呈正相关关系,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受访者对政府公共政策和政策绩效的评价也随之上升。通过交叉列表分析,并经卡方检验,不同教育水平者的评价差异性不显著。
经相关性分析,得到表6的结果。如表所示,除了稳定偏好外,其他三个层面的高政治取向因素均与特定性政治认同显著相关。
表6 高政治取向与特定性政治认同的相关性
(1)腐败治理与特定性政治认同
经交叉列表分析,卡方检验,腐败治理评价者之间差异性不明显。数据显示,对腐败治理效果积极评价者更易认同政府政策的绩效,其打高分者多于消极评价者,其打低分者也要少于消极评价者。
(2)干群关系与特定性政治认同
结果显示,对干群关系积极评价者比消极者要更倾向于对政府公共政策效果以较高评价,其打高分者要多于消极者,打低分者也要少于消极者。经卡方检验,不同评价者间的差异性显著。
(3)政治信心与特定性政治认同
经交叉列表分析,数据显示,有14.8%的政治信心高者对政府公共政策绩效打了高分,有14.9%的政治信心低者也打了高分,有25.2%的政治信心高者选择打低分,有37%的政治信心低者选择打低分。经卡方检验,不同政治信心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
对低政治取向与特定性政治认同的相关性分析,得到表7的结果。数据显示,低政治取向中,个人生活满意度、收入与付出匹配度与特定性政治认同之间相关性不显著,而生活保障程度、民族间和谐程度与特定性政治认同显著性相关。
表7 低政治取向与特定性政治认同的相关性
(1)生活保障程度与特定性政治认同
对二者的交叉列表分析,经卡方检验,不同生活保障评价者间差异性不显著。但是,生活保障程度高者对政府政策绩效的评价也高,生活保障程度低者其打分也低。
(2)民族间和谐程度与特定性政治认同
经交叉列表分析和卡方检验,对民族关系和谐程度的不同评价者间,其显著性差异不明显。有15.7%的对民族关系和谐程度积极评价者打高分,有4.4%的消极评价者对其打高分,而有25.9%的积极评价者对公共政策绩效打低分,有40%的消极评价者选择打低分。
[1](美)罗森邦.政治文化[M].陈鸿瑜,译.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社,1984.
[2](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3]陈自强.西部多民族地区民众政治认同现状的实证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3,(8).
[4](美)陈 捷.中国民众政治支持的测量与分析[M].安佳,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