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尧
摘 要: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各式各样的人才,所以改革必须要有“有效性”。因为各地各校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要实现改革的有效性,改革的策略就必须与各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实际;结合
课堂教学改革之风正在全国盛行,改革方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今天我也想说一下我的想法。
我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应与实际相结合。什么叫与实际相结合呢?各地各校应该在各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大家的改革也会有不同的困难,所以改革的方案必定不会完全一样。改革是为了培养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才是多样化的,各校的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那我们的改革方法也应是多样化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并非朝夕可待,所以我们的改革目光应是长远的。基于各校师生的差异性,我们的改革应该多样化,具有长远意义,必须与本校实际相结合,为国家培养各式人才。
据市教育局统计,我校学困生面极广,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我想应先思考一下改革方法应与实际结合。清代诗人龚自珍诗句讲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是多样性的。新华词典对“人才”的解释是:有品德有才能的人。不仅要有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思想认识和自身素质,更要有专业知识和做事的本领技能。学困生面广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培养出人才,可怕的是我们失去了信心,可怕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际不相符,更可怕的是我们教了一辈子的书,想了一辈子的方法,却不能为国家培育出优秀的人才。
我认为,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搞课堂教学改革要像名校那样的方法。各校的课改是值得借鉴的,但不能完全照搬。一堂尽乎完美的课改观摩课,在有些学校非常适用,但在我们的学校是否也能收到同样的效果呢?我认为我们的学校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前提是必须遵守教育局的大方向,其细则应略加思考。在我们的学校,要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我认为应先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想搞好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提高教师的自主性
自主性是做好一件事的必备条件。人的自主性分为三类:第一类,天生的。也就是具有崇高师德的人,全心为社会培养人才而默默奉献的老师,最值得我们敬佩的老师,他们的动力是与生俱来的。第二类,养出来的。在这个纷杂的社会中,为了“名利”而奔波的人随处可见。能为“名利”而奔波的人,他们也有充分的自主性,他们也会不断奋斗而不知疲乏,但这需要领导有公正的作风、学校有合理的制度、社会有中肯的评价,更应让他们有充分的幸福感。而幸福感的前提是肯定教师的地位、肯定教师的价值、肯定知识的力量。第三类,自主性是逼出来的。我们不能否定一些只想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人存在,要让他们去搞好课堂教学改革,那就要不断地鞭策他们、激励他们。作为教师,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才既是我们的义务,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一生的追求。教师只有具有充分的自主,才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搞好课堂教学改革,去提升学生的素质,去培养各式各样的人才。
二、要想搞好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有了充分的自主性,才能迎合我们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更能让我们的改革事半功倍。而学生的自主性在不同的学校存在明显的差别,所以搞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因地制宜,与实际相结合。鉴于我校学困生面比较广的情况,学生的自主性该如何培养呢?首先,我认为应从根源找起。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沉溺于网络游戏、家庭单亲、父母不和、家长关心不够、社会问题等。只有找出根源,对症下药,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其次,学校应建立起良好的制度,创造“幸福校园”,让学生在校有充分的幸福感,这样学生才会爱校、尊师、好学,才能自主地去面对各种问题。
三、要想搞好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跨越师生之间的“交流槛”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表现之一就是叛逆。因这一特点,让我们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形成了一道屏障。如果不能跨越师生之间这道“交流槛”,那还能谈什么课堂教学改革?如果没有我们特殊的方法,一味照搬,你就是再怎么改,理念再怎样的新,他们不喜欢学,不喜欢你教,那课改还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要去搞改革,那我们的改革必不能完全照搬,必须有适合自己的方法、自己的目标、自己的定位。总之,必须要与我们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四、要想搞好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注重“第二课堂”的改革
第二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师生间的接触多了,理解也多了,信任也多了,学生对教师的肯定也就多了。面对我们这些高厌学率的学生,如果我们不能让他们在校内有充分的幸福感,不能让他们在学习中有充分的幸福感,我们只是一股脑地引用新课改方案,那能真正实现有效性吗?所以我们必须丰富“第二课堂”。第二课堂,不能单搞体育运动,学生的兴趣不一样,我们的第二课堂必须多样化,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调查,搞多样的兴趣小组,搞他们喜欢的、健康的、有益的活动,让他们在学校里有充分的幸福感,让他们爱上学校,爱上老师,爱上学习。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改革,那才是适用的,才是有意义的,才能更好地培养我们的学生。
综上所述,由于各校的师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要搞好课堂教学改革在统一大方向的前提下,我们不能盲目地照搬,我们应有我们自己的理念、自己的方案、自己的改革,必须与实际相结合。
参考文献:
斯苗儿.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困惑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