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碧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4-11-02 09:22:32刘化桥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凝血因子使用量硝酸甘油

莫 丽,刘化桥

(海城市中医院,辽宁 海城 114200)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激活是ACS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的重要原因,因此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已成为UAP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速碧林治疗56例UAP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2000年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建议》,心绞痛分级2~3级,无应用速碧林及阿司匹林禁忌证。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间因UAP就诊的住院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 (56.1±8.9)岁,体重(62.9 ±6.1)kg;治疗组 56 例,男 30 例,女 26例,年龄(55.6 ±9.4)岁;体重(63.2 ±5.8)kg。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UAP发病病程及心功能等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降脂药口服及静脉点滴硝酸盐类药物,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0.6mg,疗程1周。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速碧林0.4~0.6mL(含4100IU~6150IU抗Ⅹa活性),按1mg/(kg·次)的剂量(0.1mL=1mg=100IU)皮下注射,1次/d,疗程为1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用药前后下述指标的变化:①心绞痛发作次数;②心电图检查ST-T改变;③硝酸甘油消耗量;④监测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及出血情况;⑤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

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用药前减少>80%,硝酸甘油使用量减少80%以上,心电图原有缺血性ST恢复>0.1mV;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50%~80%,硝酸甘油使用量减少50%~80%,缺血性ST段恢复0.05~0.1mV;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减少<50%,硝酸甘油使用量减少<50%,心电图无明显改善或恶化。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

两组治疗1周及出院后随访2个月内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及出院后随访2个月内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 ()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及出院后随访2个月内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出院后随访1周 2个月对照组56 5.2 ±1.4 3.9 ±1.7 4.1 ±0.9治疗组 56 5.3 ±1.1 2.6 ±1.3* 2.3 ±1.5*

2.2 心绞痛症状及硝酸甘油使用量比较

两组治疗1周后心绞痛症状及硝酸甘油使用量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及硝酸甘油使用量比较 [n(%)]

2.3 安全性

治疗期间,治疗组出现皮肤轻度紫癜2例,两组各有牙龈出血3例,均未见严重出血及肝肾功能损害。

2.4 随访结果

随访2个月,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发生AMI 3例,而对照组发生 AMI 10例,猝死1例。治疗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为5.4%,对照组为19.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UAP的病情复杂且不稳定,其预后远不及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住院病死率、再梗塞率高,近期约有10%~30%可能发展为AMI甚至猝死,其中5%发生在2个月内[1]。UAP病情的不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冠状动脉局部病变本身的不稳定性。UAP患者血栓形成起始于冠状动脉内膜斑块破裂,胶原及组织因子暴露,组织因子/凝血因子VIIa复合物促使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因子X转化为有活性的因子Xa),进而Xa参与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凝血因子Xa+凝血因子V+Ca2+膜磷脂)促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组织因子/凝血因子VIIa复合物还可激活凝血因子IX,使其变成有活性的凝血因子IXa,进一步促进血栓形成[2]。

近年来,临床应用普通肝素能有效控制UAP发作并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但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症或影响血小板功能而引起出血等副作用[3]。低分子肝素(LMWH)/肝素通过与抗凝血酶III形成复合物干扰血栓形成,二者同时对凝血因子Xa、IIa均有抑制效应,但LMWA对凝血因子Xa的抑制效应强于对IIa的抑制,(LMWH对Xa及对IIa抑制的比率约为2~4∶1)[4],因此LMWH通过对抑制位于凝血系统上游的凝血因子而控制凝血级联反应的发生,这一作用远远强于普通肝素,且LMWH还通过对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灭活凝血因子VIIa和Xa而起到抗凝作用。与普通肝素相比,LMWH对血小板功能影响较小,罕见发生血小板减少症。LMWA与肝血浆蛋白亲和力低,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应用期间无明显出血倾向,一般剂量无需实验室监测[5]。UAP患者斑块不稳定,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存在于早期凝血系统被激活和继发纤溶的全过程,LMWA对其高凝状态有明显的干预作用。本研究中加用速碧林的治疗组疗效和临床症状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副作用少,出院后随访两个月近期疗效确切。因此,在常规治疗UAP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速碧林)有望降低UAP患AMI、再梗塞甚至猝死的风险,降低因应用肝素而引起血小板减少,或影响血小板功能而致出血的可能性。

[1]王志新.速碧林序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8例临床疗效探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4,11(2):44-45.

[2]IDRUS ALWI.The role of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s in the management of unstable angina and non-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Acta Medica Indonesiana,2008,40(4):228-232.

[3]GORE JM,SPENCER FA,GOLDBERG RJ,et al.Use of heparins in Non-S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Am J Med,2007,120(1):63-71.

[4]DE CATERINA R.The current role of anticoagulant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J].Cardiovasc Med(Hagerstown),2009,10(8):595-604.

[5]袁晓东.舒血宁联合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4):183-184.

猜你喜欢
凝血因子使用量硝酸甘油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医疗装备(2022年20期)2022-11-11 00:33:52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48
减少#1炉再热器减温水使用量
“以虫吃虫”这家大棚农药使用量减少30%
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11-27 08:05:59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浙江医学(2021年4期)2021-01-02 21:11:34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医药前沿(2020年6期)2020-06-30 05:17:14
硝酸甘油和丹参滴丸哪个好
В Китае снизился объем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пластиковых пакетов 中国塑料袋使用量减少
中亚信息(2016年2期)2016-05-24 07:11:07
未来汽车的塑料使用量将呈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