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综合验光仪

2014-11-01 04:57齐备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手轮试片棱镜

齐备/文

综合验光仪将各主要屈光定量和双眼视检查项目集中设置于一套设备上,取其使用方便,规范精密。该仪器的制式相对统一,基本要件包括支架结构、座椅和验光盘等,核心部件为验光盘,俗称“肺头”或“牛眼”(图1)。

图1 验光盘

1 基本结构

1.1 视孔

视孔位于验光盘的最内侧,左右各一,为被测眼视线穿过的通道,视孔周边附有柱镜轴向刻度和柱镜轴向游标。

1.2 主透镜组

主透镜组由球镜、柱镜组成(图2)。

1.2.1 球镜

(1)焦度范围:-20.00D~+20.00D。

(2)步距:0.25D。

(3)调节方法:球镜粗调手轮位于内置辅镜功能盘的外环,每旋一档增减3.00D球镜焦度(图3a)。球镜细调轮盘位于验光盘的最外侧,每拨一档增减0.25D球镜焦度,球镜焦度读窗位于球镜细调轮盘内侧(图3b)。

图3 球镜组

1.2.2 柱镜

(1)焦度范围:0D~-6.00D。

(2)级差:0.25D。

(3)轴向:0°~180°。

(4)调节方法:柱镜焦度手轮位于验光盘的最下方,每旋一档增减-0.25D柱镜焦度,柱镜焦度读窗位于柱镜手轮内上方(图4a)。柱镜轴向手轮位于柱镜焦度手轮外环,柱镜轴向手轮的基底部可见柱镜轴向游标和柱镜轴向刻度盘,旋动柱镜轴向手轮,可将游标调整指向预期的轴向刻度(图4b)。旋动柱镜轴向手轮时可见视孔缘的柱镜轴向游标发生联动,两游标指向的轴向刻度一致。

图4 柱镜组

1.3 内置辅镜

内置辅镜手轮位于验光盘外上方,每旋动一档视孔内更换一种功能镜片。内置辅镜功能盘位于内置辅镜手轮基底部,标有各种辅镜功能英文缩写的轮盘,调整内置辅镜手轮,使选中的英文缩写位于垂直向,则视孔内便置入相应的内置辅镜(图5)。

图5 内置辅镜

(1)O、O表示无镜片或平光镜片。

(2)OC表示遮盖片。

(3)R表示视网膜检影镜片,通常为+1.50D的透镜,适用于工作距为67cm的检影测试。

(4)+.12表示焦度为+0.12的球面透镜,用于对0.25D球面透镜半量调整。

(5)PH表示1mm直径小孔镜片,用于排除被测眼非屈光不正性视力不良。

(6)P135表示135°偏振滤镜,用于验证双眼矫正视力是否平衡;测试隐性斜视、注视差异、影像不等和立体视觉等。

(7)P45表示45°偏振滤镜,与135°偏振滤镜协同使用,功能相同。

(8)RL表示红色滤光镜,用于测试双眼同时视功能、平面融像功能及隐性斜视等。

(9)GL表示绿色滤光镜,与红色滤光镜协同使用,功能相同。

(10)±.50表示0.50D交叉柱镜,用于定量调节滞后、调节幅度和老视的附加光度。也用于定量分析远距离球镜验光试片矫正水平。

(11)RMH表示红色水平马氏杆透镜,用于测试远距离和近距离水平向隐性斜视及AC/A比率。

(12)RMV表示红色垂直马氏杆透镜,用于测试垂直向隐性斜视。

(13)WMH表示无色水平马氏杆透镜,功能同红色水平马氏杆透镜。

(14)WMV表示无色垂直马氏杆透镜,功能同红色垂直马氏杆透镜。

(15)6△U表示6△底向上三棱镜,与旋转棱镜配合进行Von Graeve测试,定量远距离和近距离水平向隐性斜视及AC/A比率。

(16)10△I表示10△底向内三棱镜,与旋转棱镜配合测试远距离和近距离垂直向隐性斜视。

1.4 外置辅镜

(1)交叉圆柱透镜

①外环标有P和A两字母,P表示焦力轴向,A表示翻转手轮轴向。

②内环内镶交叉柱镜,边缘标有红点和白点,红点表示负柱镜轴向,白点表示正柱镜轴向。

③翻转手轮位于外环A字母处,旋动翻转手轮,可见内环围绕手轮所在的轴向翻转(图6)。

图6 交叉圆柱透镜

(2)旋转棱镜

①内环内镶三棱镜透镜(图7)。

②外环为棱镜底向和棱镜度刻度盘,通常将刻度盘的0位对准垂直向或水平向,从而定量水平向或垂直向三棱镜量值。

③棱镜度手轮位于外环边缘,测试时旋动手轮,可见内环的发生转动,内环边缘上的游标指向外环的刻度提示的棱镜度测试值。

图7 旋转棱镜

1.5 调整部件

(1)垂直平衡手轮及垂直平衡游标,用于控制双视孔透镜的光学中心与双被测眼瞳孔中心垂直向对齐。

(2)光心距手轮及光心距读窗,用于控制双视孔透镜的光学中心与双被测眼瞳孔中心水平向对齐。

(3)额托手轮及镜眼距读窗,用于调整控制并定量被测眼的前主点与试片透镜后顶点的间距。

(4)集合掣用于调整双侧验光盘的集合角度及修正双侧视孔透镜的近用光心距(图8)。

图8 调整部件

2 设计原理

2.1 工艺原理

综合验光仪的工艺原理主要为机械齿轮联动。

2.2 工作原理

综合验光仪各项检测的光学原理会在以后的文章中介绍,兹不赘述。

3 测试方法

3.1 准备工作

3.1.1 开启电源

开启电源总掣,分别检视投影视标、近读灯、座椅升降键是否接电。

3.1.2 视孔基础状态回归0位

综合验光仪的基础回零至少包括以下5项。

(1)球镜回零,检视球镜读窗,旋动双侧球镜焦度手轮,使之归零。

(2)柱镜焦度回零,检视柱镜读窗,旋动双侧柱镜焦度手轮,使之归零。

(3)柱镜轴位对准垂直向,旋动双侧柱镜轴位手轮,使视孔轴位游标对准轴位刻度盘90°位置,为调整远用光心距作准备。

(4)内置辅镜回零,旋动双侧内置辅镜手轮,使“0”标记对准垂直向。

(5)集合掣回零,拨动双侧集合掣手柄,使集合掣停留在远距离检测状态。

3.1.3 调整被测眼高度

嘱被测者取舒适姿态坐于测试座椅,升降座椅高度,通常大致使被测者鼻梁中点与视标板的中心点相对。

3.1.4 调整视孔位置

(1)调整垂直平衡

旋动垂直平衡手轮,观察被测双眼与视孔垂直向相对位置,使视孔透镜的中心与被测眼瞳孔中心在垂直向对齐,综合验光仪内置辅镜附设十字镜片,有助于调整垂直平衡。通常使平衡标管(或平衡标槽)中的气泡居中。

(2)调整光心距

旋动光心距手轮,将测得的远瞳距数值置入光心距读窗。然后微量旋动光心距手轮,使被测眼瞳孔中心与视孔柱镜游标呈直线对齐。调整完毕后,可于光心距读窗读取并记录眼镜处方远用光心距数据,单位为mm。

(3)调整镜眼距

嘱被测者的额部与额托紧密稳定接触,检测者可从镜眼距读窗观察被测眼角膜顶点的位置,观察距离约为20cm。使读窗内的长线恰好落在读窗外框中央的突角连线上。若被测眼角膜前顶点与读窗的中央长线刻度相切,则提示镜眼距为13.75mm。长线刻度的眼侧有数条短线刻度,每刻度的间隔为2mm。旋动额托手轮可控制被测眼与视孔试片透镜后顶点的间距。

3.1.5 其他

调整集合在进行老视定量测试时,被测双眼必须同时内收才能注视同一近目标,矫正试片必须适当等量向内倾转,以保证被测眼视线能垂直通过视孔试片透镜的光学中心。可通过调整集合掣使视孔试片向内倾转,在调整集合掣时可见光心距读数发生适量缩小。

3.2 操作步骤

3.2.1 常规屈光测试

(1)置入客观验光数据

置入顺序依次为光心距、球镜、柱镜轴位及柱镜焦度。由于手动综合验光仪没有正性圆柱透镜,故须对远视散光进行必要的换算。

(2)远雾视处理

显示单排0.3视力视标,双眼同步逐量置入雾视球镜焦度约1.00D~1.50D,直至被测眼略感0.3视力视标模糊,注视时间3~5min。

(3)散光盘视标测试

左眼遮盖,右眼预置0.50D雾视球镜,柱镜清零。显示散光盘视标。嘱被测者指出黑细而清晰的标线的钟面读数。以清晰标线较小的钟面读数乘以30,确定柱镜轴位。逐量加入柱镜焦度,直至被测者诉散光盘视标各线条清晰度一致。

(4)红绿视标测试

显示红绿视标,被测者诉红视标清晰,置入+0.12辅镜,增加-0.25D或减去+0.25D;若仍是红视标比绿视标清晰,将+0.12辅镜撤去。被测者诉绿视清晰,置入+0.12辅镜,若仍是绿视标比红视标清晰,减去-0.25D或增加+0.25D,将+0.12辅镜撤去。直至红绿视标清晰度一致。

(5)交叉柱镜测试柱镜试片轴向开启斑点状视标,将右侧交叉柱镜转到视孔前。使其手轮轴向A与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翻转交叉柱镜,嘱被测者比较A、B两面的清晰度。

①若A、B两面的清晰度相同,证实柱镜试片的轴位无误。

②若A、B两面的清晰度不相同,明确清晰面,在清晰面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旋动柱镜试片向交叉柱镜的红点(负柱镜轴位)方向作调整,口诀为:随红调整。

③柱镜试片≤1.00D,调整10°;再次翻转交叉圆柱透镜,若原来的清晰面变为模糊面,证实调整量过大,向回调整5°;口诀为:进十退五。柱镜试片>1.00D,调整5°;再次翻转交叉圆柱透镜,若原来的清晰面变为模糊面,证实调整量过大,向回调整2.5°;口诀为:进五退二。重复上述操作,直至翻转交叉柱镜的两个面有同样的清晰度。

(6)交叉柱镜测试柱镜试片的焦度转动交叉柱镜使其焦度轴向P与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

①确定有无误差,翻转交叉柱镜,嘱被测者比较A、B两面的清晰度。若A、B两面的清晰度相同,证实原柱镜试片的焦量适当,检测结束。若A、B两面的清晰度不同,证实原柱镜试片的焦量有误。

②确定是过矫还是欠矫,A、B两面的清晰度不同,若清晰面为交叉柱镜负柱镜轴向(红点)与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证实原柱镜试片欠矫;若清晰面为交叉柱镜正柱镜轴向(白点)与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证实原柱镜试片过矫。

③确定误差的量值,若A、B两面的清晰度不同,将清晰面的交叉柱镜移开,嘱被测者比较镜片移开前后的清晰度,比较的结果有以下3种可能。若覆盖交叉柱镜模糊,移开后清晰,证实原柱镜试片误矫<-0.25D,无需调整。若覆盖交叉柱镜清晰,移开后模糊,证实原柱镜试片误矫>-0.25D,需要调整。若覆盖交叉柱镜与移开后一样清晰,证实原柱镜试片误矫=-0.25D,也需要调整。

④柱镜焦度误矫的调整方法柱镜试片误矫>-0.25D的调整方法为:若柱镜欠矫>-0.25D,先将球镜试片的焦度减去-0.25D,再将柱镜试片的焦度增加-0.50D。若柱镜过矫>-0.25D,先将柱镜试片的焦度减去-0.50D,再将球镜试片的焦度增加-0.25D。口诀为:欠矫减球,过矫减柱。

柱镜试片误矫=-0.25D的调整方法为:柱镜欠矫-0.25,球镜加+0.12D,柱镜加-0.25D。柱镜过矫-0.25D,柱镜先减-0.25D,球镜加+0.12D,再加-0.25D。

(7)左眼测试

遮盖右侧视孔,开启左侧视孔,依次进行散光盘视标测试、红绿视标测试、交叉柱镜测试柱镜试片轴位、交叉柱镜测试柱镜试片焦度。

(8)双眼视力平衡测试

双眼视力平衡检测可选择以下3种检测方法中的一种,如视孔已置入+0.12球镜,则只能选择棱镜视力平衡检测。

①棱镜视力平衡测试开启斑点状视标,将双侧旋转棱镜转到双眼视孔位,双侧棱镜刻度0位旋到水平向,旋动棱镜度手轮,使右侧棱镜度游标对准刻度盘0位下方两格,使左侧棱镜度游标对准刻度盘0位上方两格。嘱双眼注视上下两个分视视标,比较两眼所见视标的清晰度。诉上方与下方清晰度一致,无需调整;诉上方视标较清晰,将右眼的球镜试片减-0.25D或加+0.25D;诉下方视标较清晰,将左眼的球镜试片减-0.25D或加+0.25D。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确认双眼所见视标清晰度一致。

②偏振视力平衡视标测试双眼视孔置入偏振滤镜。开启偏振视力平衡视标。诉上排视标与下排视标清晰度一致,无需调整;诉上排视标较下排视标清晰,将右眼的球镜试片减-0.25D或加+0.25D;诉下排视标较上排视标清晰,将左眼的球面试片减-0.25D或加+0.25D。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确认双眼所见视标清晰度一致。

③偏振红绿平衡视标测试双眼视孔置入偏振滤镜。开启偏振红绿平衡视标。嘱被测者比较四视标的清晰度,诉四视标清晰度相同,无需调整。诉绿9视标和红5(有的测试视标为8)视标清晰,将右眼的球镜试片减-0.25D或加+0.25D;诉绿3视标和红6视标清晰,将左眼的球面试片减-0.25D或加+0.25D。

(9)第二次红绿视标检测

移去双眼旋转棱镜或偏振滤镜。将双眼的球面试片减-1.00D或加+1.00D,进行远雾视。开启红绿视标,双眼逐量同步加-0.25D或减+0.25D,直至双眼红绿视标清晰度平衡。

(10)确定优势眼

由于通常没有0.12D步距的球镜库存镜片备货,可根据以下3种可能适当调整双眼球镜焦度。优势眼视孔覆盖+0.12D,双眼减去-0.25D或增加+0.25D,优视眼减去+0.12D;优势眼、辅助眼视孔均覆盖+0.12D,双眼减去-0.25D或增加+0.25D,双眼减去+0.12D;辅助眼视孔覆盖+0.12D,辅助眼减去-0.25D或增加+0.25D,减去+0.12D。

(11)测定视力

开启远视力视标,分别测定并记录右眼视力、左眼视力和双眼视力。

(12)确定老视附加焦度双视孔置入远用球柱镜试片,根据近用光心距参数适量调整集合掣。开启近读灯,双眼内置±0.50交叉柱镜,将近交叉视标卡设置在40cm。若诉水平焦线像清晰,逐量递增+0.25D球镜试片焦度(近视眼则逐量递减-0.25D球镜试片焦度),直至被测者诉水平与垂直焦线像清晰度相同,记录临界附加焦度值,以2.50D减去临界附加焦度值即为被测眼调节幅度。根据被测者阅读习惯确定其调节需求,通常为2.50D、3.00D或4.00D,用调节需求减去1/2调节幅度,即为老视附加焦度参考值。

3.2.2 感觉性融像测试

(1)Worth四点视标测试双视孔置入远用球柱镜试片。右眼视孔内置红色滤光镜,左眼视孔内置绿色滤光镜。投放Worth四点视标。分辨并记录上方红色视标和左右绿色视标是否有消失或暗淡的现象,分辨并记录下方圆形视标是否有椭圆形改变或分离为双像。

(2)立体视视标测试。

①二视标立体视测试 双视孔置入远用球柱镜试片并内置偏振滤镜,投放二视标立体视测试视标。嘱被测双眼注视中心圆点状视标,并分辨上方线条是否凹陷,下方线条是否凸起,并根据线条凹陷或凸起延迟发生的现象定性隐性斜视。

②四视标立体视测试 双视孔置入远用球柱镜试片并内置偏振滤镜,投放四视标立体视测试视标。嘱被测双眼依次分辨左、下、右、上测试视标是否融合为单线视标,与参照组视标相比是否凸起。根据线条凸起的情况定量分析双眼立体视觉锐度。

③双眼影像不等检测双视孔置入远用球柱镜试片并内置偏振滤镜,依次投放水平对齐视标和垂直对齐视标,嘱被测双眼分辨上下半框和左右半框的大小,若双眼影像有差异,进一步对被测双眼影像不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3.2.3 主观眼位测试

(1)马氏杆透镜测试水平向眼位双视孔置入远用球柱镜试片,右侧视孔内置水平红色马氏杆透镜,左侧视孔外置旋转棱镜,0位调整到垂直向,投放远距离马氏杆视标。询及被测者所看到的纵向红色线条与白色点视标相对位置,若二者重合诊为无水平向隐性斜视;若红色线条在右侧,显示为同侧性复视,诊为内隐斜视;若红色线条在左侧,显示为交叉性复视,诊为外隐斜视。定性口诀为影不交叉眼交叉,眼不交叉影交叉。诊为内隐斜视,向外侧调整旋转棱镜,诊为外隐斜视,向内侧调整旋转棱镜,直到红色线条与白色点视标重合,记录调整后旋转棱镜的量值,为被测眼水平隐性斜视量值。

(2)马氏杆透镜测试垂直向眼位。双视孔置入远用球柱镜试片,右侧视孔内置垂直红色马氏杆透镜,左侧视孔外置旋转棱镜,0位调整到水平向。投放远距离马氏杆视标。询及被测者所看到的横向红色线条与白色点视标相对位置,若二者重合诊为无垂直向隐性斜视;若红色线条在下方,诊为右上隐性斜视;若白色点视标在下方,诊为左上隐性斜视。诊为右上隐性斜视,向上方旋转棱镜的底位;诊为左上隐性斜视,向下方旋转棱镜的底位,直到红色线条与白色点视标重合重合,记录调整后旋转棱镜的量值,为被测眼垂直隐性斜视量值。

(3)十字环形视标测试双视孔置入远用球柱镜试片。右眼视孔内置红色滤光镜,左眼视孔内置绿色滤光镜。投放十字环形视标,嘱被测者注视双眼所看到的视标,若十字视标位于环形视标的中心,诊为双眼为无隐性斜视;若十字视标偏离环形视标的中心位置则诊为隐性斜视。十字视标在右诊为内隐斜视,十字视标在左诊为外隐斜视,十字视标在上为左上隐斜视,十字视标在下为右上隐斜视。

(4)偏振十字视标测试双视孔置入远用球柱镜试片并内置偏振滤镜,投放偏振十字视标,嘱被测者注视双眼所看到的视标,若十字形线条上下左右对称,诊为双眼无隐性斜视;若垂直线条与水平线条的交叉点不在十字形视标的中心则诊为隐性斜视。

若垂直线条左右偏移,将外置旋转棱镜置于左侧视孔,0位调整到垂直位,调整旋转棱镜的底位手轮,直至水平线条水平向移动到与垂直线条中心对齐的位置,记录旋转棱镜的底向和量值,为被测眼水平向隐性斜视量值。

若水平线条上下偏移,将外置旋转棱镜置于右侧视孔,0位调整到水平位,调整旋转棱镜的底位手轮,直至垂直线条垂直向移动到与水平线条中心对齐的位置,记录旋转棱镜的底向和量值,为被测眼垂直向隐性斜视量值。

(5)Von Graefe水平向眼位测试。双视孔置入远用球柱镜试片,右侧视孔内置6ΔU辅镜,左侧视孔外置旋转式棱镜,0位放置于垂直向,将棱镜度游标向内旋动12Δ。投放最佳矫正视力上一行横向单行远视力视标。调整左侧外置旋转棱镜的量值,直至被测者确认左上方单行视标向右移到与右下方单行视标垂直向对齐,此时棱镜度游标所指向的棱镜度为被测眼水平向隐性斜视的量值。

(6)Von Graefe垂直向眼位测试。双视孔置入远用球柱镜试片,左侧视孔内置10ΔI辅镜,右侧视孔外置旋转式棱镜,0位放置于水平向,将棱镜度游标向上旋动6Δ。投放0.6~0.8纵向单列远视力视标。调整右侧外置旋转棱镜的量值,直至被测者确认右下方单列视标向上移到与左上方单列视标水平向对齐,此时棱镜游标所指向的棱镜度为被测眼垂直向隐性斜视的量值。

(7)近距离眼位的Von Graefe测试,又称为分离棱镜法测试,是测试近距离眼位的主要方法,测试时结合近距离单行视标或单列视标。马氏杆测试也用于测试近距离眼位,测试时采用近距离笔试电筒作为马氏杆视标。

(8)钟形盘视标测试。双视孔置入远用球柱镜试片并内置偏振滤镜,投放钟形盘视标,嘱被测者注视双眼所看到的视标,若十字形指针视标与周边刻度视标的中心刻度线对齐,诊为双眼无旋转性斜视;若十字形指针视标与周边刻度视标的中心刻度线不能对齐,诊为旋转性斜视;十字形指针与周边刻度每错位1小格诊为5°旋转性斜视。

(9)双马氏杆检测双视孔置入远用球柱镜试片,右侧视孔置入2Δ底向下的棱镜,右侧内置垂直向红色马氏杆透镜,左侧内置垂直向无色马氏杆透镜。投放马氏杆测试视标,询及被测试者上红下白两条横向的线条的相对位置关系。若两条线条平行,诊为无旋转性斜视;若两线条不平行,则诊为有旋转性斜视。

(10)注视差异测试双视孔置入远用球柱镜试片并内置偏振滤镜,投放注视差异视标,嘱被测者双眼注视中心注视环,纵向短线上右下左为内向注视差异,上左下右为外向注视差异。采用外置旋转棱镜调试上下方短线,使之对齐,测试值为相联性斜视。

3.2.4 调节测试

(1)调节幅度的测试

①移近法/移远法。双视孔置入远用球柱镜试片,开启近读灯,将近十字视标设置在40cm,嘱被测眼注视视标。缓慢匀速将近视标卡向被测眼移近,直至视标的线状间隙达到模糊临界;将视标卡移到调节近点以内,向远离被测眼移动,至视标的线状间隙达到清晰临界。记录移近近点距离和移远近点距离,分别换算成调节幅度,取平均值。

②负镜法双视孔置入远用球柱镜试片,开启近读灯,将近十字视标设置在40cm,嘱被测眼注视视标。在双视孔缓慢逐量增加负透镜,至视标达到模糊临界。视孔负透镜量值加上40cm近视标所诱发的2.50D,即为调节幅度总量值。

(2)相对调节的测试

双视孔置入远用球柱镜试片,开启近读灯,将近十字视标设置在40cm,嘱被测眼注视视标。在双视孔缓慢逐量增加正透镜,至视标达到模糊临界,为负相对调节;退回初始测试状态,在双视孔缓慢逐量增加负透镜,至视标达到模糊临界,为正相对调节;将正负相对调节代数和的半量加入远用试片处方或老视附加焦度试片处方,均能改善眼镜的近用舒适度。

3.2.5 聚散测试

(1)集合幅度的测试

双视孔置入远用球柱镜试片,开启近读灯,将近单列视标设置在40cm,缓慢匀速将近视标卡向被测眼移近,记录发生视标复视的临界距离,为集合破裂点距离;将视标卡移到集合破裂点以内,向远离被测眼移动,记录恢复双眼融像的临界距离,为集合恢复点距离。集合近点距离取集合破裂点距离和集合恢复点距离的均值。根据瞳距测试值和集合近点距离计算被测者的集合幅度。

(2)融像储备测试

①测试远距离负向融像储备双视孔置入远用球柱镜试片,投放远距离0.6~0.8单列视力视标,将旋转棱镜置入视孔,棱镜0位放置于垂直向。匀速递增底向内的棱镜量,达到BI破裂点,然后匀速递减底向内的棱镜量,达到BI恢复点,记录测试值。由于不存在远距离负向调节,故远距离BI没有模糊点测试值。

②测试近距离负向融像储备。改换40cm近单列视标,测试方法同于远距离,可获近距离BI模糊点、破裂点和恢复点测试值。

③测试远距离和近距离正向融像储备。依照以上方法分别以底向外的棱镜进行测试,可获得远距离和近距离的BO模糊点、破裂点和恢复点测试值。

(3)相对聚散和融像性聚散测试

双视孔置入远用球柱镜试片,分别测试远距离和近距离BI和BO模糊点(远距离BI以破裂点代替),可得远距离和近距离的相对聚散测试值。事先测试远距离和近距离的水平向眼位,在眼位测试值的基础上分别测试远距离和近距离BI和BO模糊点(远距离BI以破裂点代替),则可得远距离和近距离的融像性聚散测试值。

3.2.6 AC/A比率测试

(1)梯度测试法

双视孔置入远用球柱镜试片,采用Von Graefe法或马氏杆法测试被测眼近距离水平向初始眼位,然后双眼置入-1.00D球镜,继而测试被测眼近距离水平向诱发眼位,二者的差值即为AC/A比率。

(2)计算测试法双视孔置入远用球柱镜试片,进行远距离水平向马氏杆测试或Von Graefe法测试,记录远距离水平向眼位Hd,继而进行40cm水平向马氏杆测试或Von Graefe法测试,记录近距离水平向眼位Hn,采用瞳距仪或瞳距尺测定远用瞳距p,采用公式1计算AC/A比率,计算时隐性内斜视取正值,隐性外斜视取负值。

AC/A=p+0.4(Hn-Hd)……………公式1

猜你喜欢
手轮试片棱镜
分配正义:以弱势群体为棱镜
通过法律、机器人和社会的棱镜与人工智能共生
一种基于多电极体系的新型顶部腐蚀监测传感器
3种类型石油酸的腐蚀性以及相互影响
数控机床电子手轮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
阀门手轮应力模拟分析
高温高压水化学环境T22材质均匀腐蚀行为研究
轴承钢GCr15SiMn试片与渗碳钢G20Cr2Ni4A试片接触疲劳寿命分析
观 音
大棱镜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