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氏S图像检影体系》简介

2014-11-01 04:57蒋海翔朱守群蒋顺复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网膜瞳孔光源

蒋海翔 朱守群 蒋顺复/文

利用检影法客观地测定人眼的屈光状态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虽然近30多年来电脑技术等现代科技已广泛应用于人眼屈光的测定,但人工检影仍被国际眼屈光学界公认为是简便、精确的测定方法而在广泛的使用。遗憾的是,虽然多年来眼屈光学界对于检影理论不断地进行探讨,但并无大的突破,至今为止,传统的检影理论仍有很不完善之处。尤其是对检影的关键所在“中和”的测定,理论和实践尚得不到统一。

传统理论认为“中和”时瞳孔区光反射应无运动,或者全亮或者全暗,但在实践中无法确切找到影不动。多年来,验光师是在唯心地运用这一理论并世代相传。我国眼科界前辈毕华德教授早已在《眼屈光学及其测定法》一书中就对这一理论开始进行否定。他认为“实际上仍稍有运动”[1],但未能进一步作出阐明。施殿雄在《眼科检查与诊断》一书中则更明确地指出了“以直接方法寻求真正反转点,一若缘木求鱼,劳而无功”[2]。多年来虽然不少学者对传统检影理论提出质疑,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各自新的理论,并且也有人提出了看图像识别屈光度的方法。如裴言明认为“‘中和’时的图像似两扇门的开合”[3]。杨进炯认为“在一米距离看正视眼的影像达荧光亮度极限,犹似荷叶上的一颗水珠或喻之如望一轮酷月”[4],但这些阐述均不系统,也均未能从理论上予以阐明,不能尽如人意。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眼科计尚年教授潜心研究检影30多年,于1988年利用比较简单的光学原理和数学理论,从体视学及图像分析技术的角度,利用普通检影镜获得的平面信息,精确地推断出人眼屈光状态的空间参数,从而比较完整系统地建立了新的检影理论体系。笔者把它称之为“计氏S图像检影体系”[5]。1990年6月4日经以眼科权威人士郭秉宽、吴燮灿、徐广第教授等为首的鉴定委员会的正式鉴定,一致认为:本科研成果是一项独创性研究,S图像的发现及其检影理论的形成和技术的建立,创建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检影体系,开辟了眼屈光学中验光的新领域,是检影研究的重大突破,该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并且本研究成果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10月5日的《健康报》载文称“计氏”揭开了检影的百年之迷,从此屈光检影有了科学精确体系。遗憾地是这一“达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突破”,问世已20多年,但至今仍未被国内同道了解。国内的眼屈光学书籍包括各种教材,很少有人提到这一由中国学者“独创性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突破”成果。为了使眼科及眼镜行业的同道对这一新的理论有所了解,笔者以《检影研究及其应用》一书为蓝本[5],对《计氏S图像检影体系》作一简单介绍。

1 《计氏S图像检影体系》的理论基础

《计氏S图像检影体系》的理论基础并不复杂,具有一般数理基础的人完全可以理解。笔者把它概括为“一个基本概念、三个基本公式”。

一个基本概念:在理想光学系统中,物点和像点一一对应这一物像位置的对应关系称之为共轭关系。

三个基本公式:

(1)D=1/F

D:屈光度;F:透镜的焦距

(2)1/U+1/V=1/F

U:物距;V:像距;F:透镜的焦距

(3)I/O=V/U

I:像的大小;O:物的大小;V:像距;U:物距

以上“一个基本概念、三个基本公式”指出了物、像、透镜的焦距、屈光度四者之间严密的数学关系。传统检影理论虽然也建立在共轭概念的基础上,但均只落脚于几何光学上的物点与像点的点与点之间的关系,未能进一步成为物与像之间的面与面的关系。传统检影虽然也强调检影距离与屈光度之间的数学关系。但从整体上说,忽视了上述比较严密的数学概念,或者说运用得不够。而“计氏”恰好是利用这些简单的数学概念对检影的照光及成像进行了研究和论证。

2 《计氏S图像检影体系》对检影镜照明系统的研究

传统检影虽然也认识到检影镜射出光线的聚散度对于影动的影响,但对于直接光源与被检者距离关系的数学概念基本没有认识,而“计氏”又恰好正视了这一现象,从而为充分地利用上述“一个基本概念、三个基本公式”奠定了基础。

2.1 “计氏”实验条件(图1)

图1 点状光检影镜照光图像

(1)点状光检影镜,该镜中的小集光透镜直径9mm、视孔直径2mm。

(2)检查者工作距50cm,光源距1m。

(3)+10D球镜一块,直径8mm,屈光度代表受检眼的屈光力量,直径代表瞳孔的大小。

(4)浅红色木板一块,称之为网膜板,代表视网膜,用来接受检影镜照光时形成的图像。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什么叫光源距1m。开亮检影镜让反射镜面对着我们,从镜面往里看可以发现镜面内有一明显的光亮,“计氏”把它称之为直接光源(检影镜灯泡称之为真正光源)。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这一直接光源,并不在镜面平面处,而是在较远的地方。而且这个光源的远近可以通过调整集光透镜与灯泡之间的距离来进行调整。当调整到工作距50cm时,照在白纸上的光圈直径大小为集光透镜直径的1倍时称之为光源距1m(这里省略计算方法,只是简单地阐述)。比如本实验的集光透镜的直径是9mm,那么照在50cm远的白纸上的照光圈直径为18mm时,就为光源距1m。

2.2 照光图像的认识(图2)

图2 照光图像的认识

开亮检影镜,照在白纸上可以看见一个白色的亮团,系由直接光源投照形成,“计氏”把它称之为r。在r中间有一个暗影,这是由于视孔处未涂水银反光较弱造成的,“计氏”称之为r暗心。r的边缘并不清晰,似有一圈红色光环,“计氏”称之为彩糊缘。这是由于球面差造成的。照光图像是构成瞳孔区影像的物质基础,认识它的形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分析检影图像。

2.3 网膜图像的构成(图3)

图3 网膜图像的构成

F:集光透镜在网膜上的投影;S:视孔在网膜上的投影;P:显然光源在网膜上的投影;r 暗心:显然光源通过视孔时在网膜上的投影。

开亮检影镜,让检影镜的照光通过+10D的球镜,把网膜板放在球镜的前面,可以看见网膜板上有一团光影叫做网膜图像。我们仔细观察时可以看见网膜图像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F:最外围的微弱暗红色图影,这是由于真正光源透过集光透镜时,集光透镜本身作为一个新的发光体,经过检影镜的镜面发射,通过+10D的球镜后在视网膜板上形成的。

(2)S:第二圈为一个暗灰色的图形,称之为S。这是由于检影镜的平面反射镜在接受真正光源时,其平面镜上的视孔也作为一个暗发光体,通过+10D的球镜后投照在视网膜板上形成的。

(3)P:真正光源在经过小集光透镜时,由于小集光透镜的聚散作用,在平面反射镜后方较远处形成一个光团,这个光团就叫直接光源。当它投照在球面镜上时叫做r。而当它通过+10D的球镜后,投影于网膜板上时就叫P。

(4)r暗心:与P形成的原理相同,但由于视孔处无水银,反射较弱,因此经过视孔处的直接光源发出一较暗的光线,经过+10D的球镜时,在视网膜板上形成一较暗的图形叫r暗心。

3 《计氏S图像检影体系》对观察系统的研究

3.1 S图像的概念

前面已谈到对照光图像的认识及形成网膜图像的机制。但我们检影时是通过视孔看网膜图像,由于受到视孔的限制,不可能看到网膜图像的全貌。“计氏”把通过视孔(Sighthole)时所能看到的网膜图像叫S图像。应该说F、S、P及r暗心是构成S图像的基础,但在一般检影条件下F恒大于S,对S图像的变化不构成影响故不做重点研究。

3.2 S图像的构成(图4)

图4 S图像的构成

P:显然光源在S范圈内形成的亮区;r 暗心:显然光源通过视孔在S范围内形成的亮区;未照光区:SI范围内P未照到的区域;清晰缘:瞳孔缘在S范围内的投影(较清晰);彩糊缘:显然光源周边模糊圈在S范围内的投影

S图像的构成受检影镜投照光时,投照形式的影响。

3.2.1 投照光正照时

(1)P:直接光源在S范围内形成的亮区;

(2)r暗心:直接光源在通过视孔时在S范围内形成的暗区;

(3)未照光区:当P小于S时,S范围内P未照到的区域。

3.2.2 投照光侧照时

(1)清晰缘:直接光源通过瞳孔投照于网膜时,由于瞳孔缘的遮挡,在网膜上形成的比较清晰的弧形阴影。

(2)彩糊缘:真正光源通过集光透镜投照于平面镜上形成直接光源时,由于集光透镜的球面像差作用,使直接光源的周边形成一圈模糊圈,投照到网膜上时形成一道弧形的彩色糊缘。

综上所述,所谓S图像就是以视孔的投影S为范围,以P、r暗心、未照光区、清晰缘、彩糊缘5部分内容组成的图像。这5部分内容的各自的大小,消长变化最后组成了各式各样的S图像。根据各种S图像的平面信息,就可以精确地推断出组成相应S图像的人眼屈光状态的空间参数。因此S图像是“计氏”的一大发现。

4 R图像的形成(图5)

图5 R图像的形成步骤

M:光源投照在瞳孔区时的情况;S:病人网膜上的S图像;Q: S图像在空气中的共轭像;S’:医生网膜上的图像,由于病人眼的屈光关系可同Q图像,可反Q图像;R:S图像的共辐图像(病人眼瞳孔反射图像)。

S图像只是检影镜照光时在病人视网膜上形成的图像。当这图像传递成检影者看到的瞳孔区反射图像时称之为R(Refiex)图像。

它的传递过程是:当S图像由病人眼睛投射出时,于空气中形成S的共轭图像叫Q图像。Q图像进入到医生视网膜上时则成为S’图像。S’图像投射到病人眼瞳孔区就成为瞳孔区反射图像,这个图像就叫做R图像。在S图像变成Q图像的过程中,Q图像与检影镜视孔发生密切关系,视孔起光栏作用。Q图像在视孔前改变射入医生眼睛光线方向,这时S图像同Q图像。另外,S范围由病人眼瞳孔的大小变来。因检影时医生直视病人眼睛,病人眼睛的瞳孔范围成为在医生视网膜上的范围,构成S范围。这样以S为范围,以Q图像的内容为内容,构成S’图像。

综上所述,我们最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在大于工作距度的近视中(Q图像在病人眼与医生眼之间,S’图像同S图像)R图像反S图像。在其他屈光度(Q图像不在病人眼与医生眼之间,S’图像反S图像)中R图像同S图像。

5 《计氏S图像检影体系》对“中和”的研究

5.1 “中和”图像的理论特点

前文已对《计氏S图像检影体系》的基本理论及检影镜照光图像的认识、网膜图像的构成、S图像的概念及R图像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论述,对于检影所看到的瞳孔区反射图像,即R图像的来龙去脉应该有了基本的了解。下面对检影的关键所在“中和”图像作比较详细的叙述。

根据《计氏S图像检影体系》的研究,认为构成“中和”R图像的基础有2个特点:

(1)P>S=r暗心(1.0<0.5=0.5mm),这可以通过数学计算证实。

(2)“中和”时S的共轭图像Q刚好在视孔处时是一半在视孔前,改变了进入医生眼睛光线的方向;另一半在视孔后,不改变进入医生眼睛光线的方向。这一特点是通过实践证实的。

现仅就“中和”R图像的数学依据,S=r暗心,进行运算。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一个基本概念、三个基本公式”的具体理解,同时也可以对“中和”图像的形成有较深刻的认识。

设工作距50cm,光源距1m,屈光系统力量+10D,视孔2mm。

A. 求S的大小(即视孔共轭像的大小)

步骤:(1)先求视孔共轭像距

因为F=1/D,D=+10D,

所以F=1/10=0.1m=100mm。

已知物距=50cm=500mm,

由1/R=1/F-1/U=1/100-1/500=4/500=1/125,

得V=125mm(像距)。

(2)再求视孔共轭像的大小

由I=O×V/U=2×125/500=250/500=0.5mm,

所以S=0.5mm。

B. 求r暗心的大小(视孔共轭像处检影镜光暗心的大小)

步骤:(1)先求病人眼瞳孔处检影镜光暗心的大小,如图6所示:

图6

P:直接光源;AB:检影镜处视孔的半径;CD:瞳孔处r暗心的半径。

根据相似直角三角形相应边成比例的原理:

因为AB/CD=PA/PC,

所以CD=AB×PC/PA=1×1000/500=2(mm)。

(2)再求r暗心的大小(视孔共轭像处检影镜光暗心的大小),如图7所示。

a. 先求P焦点的位置

由1/V=1/F-1/U=1/100-1/1000=10-1/1000=9/1000=1/111.11,

所以V(P焦点的位置)=111.11mm。

b. 最后求r暗心的大小

图7

C D:瞳孔处r暗心的半径;J:P焦点的位置;C J:瞳孔到P焦点的距离;C’:视孔共轭像距(J C’=1 2 5 m m-1 1 1.1 1 m m=13.9mm);C’D’:视孔共轭像处r暗心的半径;△C’D’J’≈△CDJ。

因为CD/C’D’=CJ/C’J,

所以C’D’=C D×C’J/C J=2×13.9/111.11=27.8/111.11=0.25(mm)。

r暗心=2×C’D’=2×0.25mm=0.5mm。

结论:S(0.5mm)=r暗心(0.5mm)。

由以上运算得出了“中和”时正照光图像的数学特点是:

P(1.0 m m)>S(0.5 m m)=r暗心(0.5mm)。

根据这个数学特点,便可对“中和”时的图像形态进行分析和论证。

5.2 “中和”图像的形态特点(图8)

图8 中和时R0的6个面貌

检影镜光线投照“中和”的瞳孔区时,由光线正照瞳孔逐步转到投影光离开瞳孔区这一段过程,由于光线投照部位不同,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各具特色的R图像。

以8mm瞳孔(相当于放瞳的情况)为例,可以形成6种特异形态的R图像,现分述如下:

(1)正貌:投照光正对瞳孔区。R呈血红色、周围有狭亮圈。血红色是因为在浅红色的网膜背景上投照了S=r暗心这两个暗影。狭亮圈是因为P(较强光亮的投影)>S和球面差所致。

(2)转程:投照光在瞳孔区移动3mm左右。这时网膜上S虽移向照光对侧,r暗心成照光对侧半的糊暗区,但仍几乎占据全部S,故仍为血红色。但周围狭亮圈在进光同侧已不存在。

(3)心逆:继续转动检影镜,当r暗心的一半投照于瞳孔边缘上时。可以发现在R图像的两侧分别有一个颜色较深的r暗心,以进光同侧的一个较为明显,仔细看可以发现r暗心呈逆动状态,所以叫心逆。为什么会在两个部位出现r暗心呢?这正是“中和”时,S图像一半在视孔前,R图像反S图像;一半在视孔后,R图像同S图像的客观证据。

(4)半亮半暗:继续移动投照光,当r暗心快要出瞳孔时。此时网膜上S最小,P很大,R中亮区弧较直,瞳孔越大,弧线越直(瞳小则亮暗分界线稍弯弧突向暗半),故见呈半亮半暗的R图像,亮区在投照光的同侧,结果呈一顺动的亮区。

(5)红光新月:继续移动投照光到瞳孔将无光亮前一霎那。可见在进光同侧的R图像中有顺动的红光,进光对侧缘内有逆动的新月。(红光是指边缘不清,颜色稍暗发红些的光亮,酷似日落山背放散出来的较弱发红光亮,无明显边缘。新月指瞳缘内有一边缘较清楚的泛白的明亮的弧区)。这种红光新月与瞳孔大小有关,瞳大明显,瞳小欠明显。形成红光新月的原因,“计氏”认为S图像的远点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斑叫远斑,“中和”时远斑在视孔处是一半在视孔前,S图像反Q图像;另一半在视孔后,S图像同Q图像,故形成同侧的红光对侧的新月。这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图像,对于确定“中和”很有用处。

(6)全暗:继续移动照光,当投照光非常狭小时,网膜上虽有小亮区,因已不在S范围内,故R全暗。

以上较详细地叙述了“中和”六貌,其中以正貌血红和红光新月两个面貌较易辨认,极具特色。尤其是红光新月对于“中和”的确定在检影模型上可以精确到误差不超过0.10D,在人眼上可以精确到误差不超过0.25D。

5.3 《计氏S图像检影体系》“中和”和传统“中和”的不同概念

(1)“计氏”有比较确切的“中和”标志。传统检影是找“中和”区或者说是“中和”范围。

(2)“计氏”的“中和”有6个面貌。传统“中和”是2个面貌。

(3)“计氏”认为“中和”时有r暗心的逆动和同时存在的周边亮区的顺动;传统检影认为“中和”时瞳孔区光反射无运动。

6 《计氏S图像检影体系》估度法

《计氏S图像检影体系》的另一大特点,是在不加镜片的情况下,根据R图像的形态特点,可以很快的对于屈光状态作出比较准确的初步估度。其时间只需数秒钟,其准确性误差不超过0.50D。

基本估度法大致可分为2种:

(1)正貌(静止貌)估度(图9)。

图9 正貌(静止貌)估度

由图9所示,其上方是检影时的光路图,每一条竖线表示一块网膜板,该处的光路投影表示该处的网膜图像:下面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该网膜板距瞳凸镜的距离及屈光度指示。线指向下表的栏目是构成该图像的各种数据。

现在从rPⅡ开始看,指示线指示的栏目从上往下看,顺序是板镜距(视网膜板到瞳凸镜之间的距离)111.11mm、D(屈光度)为-1.00D、rP编号Ⅱ、F=2.7mm、S=1.34mm、P为焦斑、r暗心为焦点。一般关系为F>S>P>r暗心。因为S>P,所以P就不能充满S,这样在S范围内就出现了未照光区。这个未照光区的形态看起来像一个环。往右看虽然P逐渐增大,但始终是S>P,因此始终有环。我们再从rPI往左看,可以发现始终P>S,也就是说P总是超出了S范围,因此无未照光区存在,当然也就无环了。这样只要拿起检影镜对住瞳孔正照一下,根据有环是-1.00D的近视到正视到远视;根据无环是-1.75D以上的近视,我们很快就可以对屈光状态定性了。当然这只是一个粗估。然后由于某些屈光度的R图像更具特色,如:-1.00D、-1.75D、-2.00D、-2.25D等,如见到这些R图像就能进一步作较精确的估度,这一点我留在后面R亮顺序法中进一步讨论。

(2)侧貌(运动貌)估度。

前面已叙述了检影光正面投照时的估度方法。严格的说只能算是定性,是一种粗估的方法。现在我们移动一下检影镜,那么就可以进一步确定屈光度的度数了,确定的方法实际上仍是从正貌演变而来。

a.看环消失线(图10)。

图10 看环消失线

从-1.00D起到正视到远视均有环存在,当转动检影镜时,这些环呈顺动状态(实际上亮区部分在顺动),且随着转动,环逐渐增宽,转动到角膜上看到照光r的周边内与瞳孔的周边外相靠时(“计氏”称之为边靠边照光或内切照光),环可增的最宽(实际上这时环变弧)。再继续稍稍转动一点,r的彩糊缘照进瞳孔区,环就立即消失,变成较直的红色彩糊缘。“计氏”称当边靠边照光时,最宽清晰环(弧)处,即环行将消失之处为“环消失线”。实际上它是亮区“清晰缘”与进光对侧瞳缘间最宽黑间区处的线。估度情况如图(10)所示,简介如下:

R图形及其上方所示数字,表示环消失线所在位置,中间示8mm瞳和5mm瞳孔的估度值,中间右侧横线上方为屈光度(D)的数值,下方为环消失线所在处,如第一排,上方1,下方3处,表示环消失线在照光对侧1/3处、屈光度数为+1.00D。最上方之图,表示照光情况。

“环消失线”在瞳孔中央处为正视(0D),“环消失线”在进光同侧半瞳孔中均为近视,越靠近瞳缘越接近中和度(-2.00D),“环消失线”在对侧半瞳孔中,均为远视,越靠近瞳缘远视度数越高。

b.看亮区消失线(图11)。

图11 看亮区消失线

前已述及屈光度在1.75D以上近视的R图像中是无环的,只有亮区。但检影镜投照光在瞳孔上转移到一定程度时,即只照进一点点光到再少一点进光时,亮区也会消失,“计氏”称行将消失的亮区“清晰缘”所在处为亮区消失线。实际上它是亮区“清晰缘”与进光同侧瞳缘间最宽黑间区处的线。根据“亮区消失线”在瞳孔区的位置也可以估度。估度情况见图11。该图上方为R图形情况,中间为估度值,上方为8mm瞳估度值,中间为-0.40D。下边为5mm瞳估度值,中间为-5.50D。最下方为照光情况。读图的估度值左右相差均为1.50D。整个形态看起来好像一个中字,因此也叫中字1.50D“亮区消失线”实用图。

7 R亮顺序法(图12)

图12 R亮顺序法

为了使检影能较迅速准确地找到“中和”,“计氏”设计了一个简单实用的检影程序。该程序为首先采用“计氏”S图像估度法,对病人的屈光状态进行初步估度,然后开始在镜架上放置镜片。所放的第一块镜片应比估计度数高出+1.00DS,使病人眼首先成为-1.00D的屈光状态(如所估为-2.00D的近视,那么第一块镜片应为-2.00D加+1.00D为-1.00D)。此时R亮区最小最亮,顺动较明显。以此作为起点顺序递加+0.25D,直到病人成为-2.25D的屈光状态。再以R1(-2.25D)的图像作为标准,核校R0(-2.00D)。然后根据中和六貌的特点最后确定“中和”。这个过程又快又准,因为它是以亮区最小、最亮、顺动较明显的R2(-1.00D)为起点,又一直在亮的R中看亮区的顺序,检查找“中和”的方法,故叫R亮顺序法。

在R亮顺序法中有4个具有特色的图像,现分述如下(图12):

7.1 RⅡ(-1.00DS)

构成特点:(1)是P和R暗心两个焦斑的相交之处。

(2)S(1.34mm)>P(焦斑),所以有环,且环最宽最糊,颜色最淡,呈淡紫色(因此处的S欠暗)。正中有最小最亮之焦斑约1/2R大小。这是因为此处是P和r暗心的两个焦斑的相交所在之处,因灯丝并非一个点,而是一个椭圆亮团,亮团每点弥散成圈,很多圈落集合成亮区,再加球面差的关系致视网膜上部焦点成为焦斑,反映到R中成为相当大的亮区,弧度最大最弯,边缘欠整齐,r暗心无法看出。因为它是R亮区顺序法中的第一站,因此,计氏把它称之为起点站。

运动貌:周顺,心顺。

图像特征:外围最宽最淡之淡紫色环,中间有最小最亮及运动不很快但很明显的亮区。

7.2 RⅠ(-1.75DS)

构成特点:(1)是P和S的等量相交之处。

(2)P=S=0.72mm,r暗心=0.36mm。

正貌:因P=S,故无环,且因S欠暗所以亮区很亮。整个瞳孔看起来呈橙色,r暗心虽占1/2S,但因S欠暗,r暗心亦欠暗故很难看出,仔细看时中央有一些隐约微暗小区(r暗心中央的浓深部分)。因P=S,所以R中亮区弧的弯曲度(弧度)等于瞳孔缘的弧度。但因S欠暗及其小,故弧淡而不整。因RⅠ(-1.75DS)和“中和”相隔很近,故计氏称之为邻近站。

运动貌:r暗心呈真正逆动,亮区顺动。

图像特征:全橙亮等弧亮区较明显的显示顺动。

7.3 R0(-2.00DS)

中和图像已于前述及,因“中和”是检影的最后一站,因此计氏称之为目的站。7.4 R1(-2.25DS)

构成特点:(1)P=1.25mm;S=0.78mm;r暗心=0.64mm。

(2)r暗心/S=0.64mm/0.78mm=0.82。

正貌:因P>S,故无环。R周边P发亮,r暗心/S=0.82,是除R0(-2.00DS)以外,r暗心/S的最大值处。因此R中央处有大紫棕色r暗心约占瞳孔4/4强,因r暗心大,S欠暗,故呈紫棕色的正貌,比R0(-2.00DS)的正貌血红颜色要深一些,弧淡而不整是因S很小及欠暗。

运动貌:进光同侧缘内发暗(紫黑),对侧缘内发亮(小白区)周逆心顺。

图像特征:大紫棕r暗心。

7.5 R亮顺序法的具体应用

上面叙述了R亮顺序法中各R的构成及图像特点,现谈一下具体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当初步估度后,镜架上放第一片时多加+1.00DS,使之成为RⅡ(-1.00DS)的状态后,把该处作为起点站递加+0.25DS至RⅠ(-1.75DS)时已邻近R0(-2.00DS)了。“计氏”把它叫做邻近站。虽然RⅠ正貌全橙亮,R0正貌血红,但单从颜色上进行鉴别是有困难的。二者运动时均具周顺心逆现象也不很好区别,可再递加+0.25DS到R1(-2.25DS),“计氏”称该处为核较站,该站有两个特点:(1)顺动的大紫棕色r暗心;(2)进光对侧缘内的小白亮区。“计氏”把该站r暗心的顺动特称之为“再顺”。用它来核较R0中的亮区顺动,r暗心的逆动;把进光对侧缘内的小白亮区用来核校R0中的同侧红光,对侧新月是比较方便可靠的。如果更进一步则可用Rx(﹣2.10DS)进行核校。在Rx(﹣2.10DS)中可见r暗心更大,几乎充满瞳孔,颜色亦稍深于R0的血红色,稍浅于R1的紫棕色,而是紫红色。大侧貌可见夕阳红光不明显,一弯新月稍增宽。如果眼力很好,能用Rx来核校R0更可提高检影效果。 R0是目的站,到站后为了鉴别可靠性,还可用进退法来鉴别。即后退2~3cm,可见夕阳红光消失,一弯新月增宽变成小白亮区。简单地说是只见月亮没有太阳,通俗地说是“后退望月亮”。前进2~3cm见夕阳红光变成小橙红区,一弯新月消失,简单地说是只见太阳没有月亮,通俗地说是“前进向太阳”。若能很好地利用上述方法进行检影,准确度误差可小到0.10D以内。这些均是《计氏S图像检影体系》的特点,传统检影法是不可比拟的。

以上对《计氏S图像检影体系》以其理论基础对S图像的构成、R图像的形成、如何估度和检影的程序等进行了分析。从分析中可以得知,检影中每一种屈光度的“影”都有其物像基础的,构成什么形态的“影”,是可以用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论述中说明“中和”时的重点不是“影”动不动的问题,而是“中和”图像有其特殊的构成。这个构成是用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同时也已经为实践所证实。 “中和”图像是判断是否“中和”的很客观的、可靠的标志。用“中和”图像的标志来判断是否“中和”,就可以较好地解决检影的准确性问题。

[1] 毕华德.眼屈光学及其测定法[M].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63

[2] 施殿雄.眼科检查与诊断[M].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605

[3] 裴言明.介绍《两扇门式映光检影法》[J].眼屈光学,1985(4),139~141

[4] 杨进炯.检影验光一客观正视眼法则[J].眼屈光学,1984(2):257

[5] 计尚年.检影研究及其应用[M].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说明:

1.本文初稿写成后曾蒙恩师计尚年教授指正。

2.本文插图除图2、3、4、5外,均摘自《检影研究及其应用》一书。

猜你喜欢
网膜瞳孔光源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光源改变光环境
享受LED光源的卓越色彩 Acer(宏碁)PD1530i
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在大网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瞳孔检查及常见瞳孔异常
鲜艳迷人的HLD光源4K HDR新贵 BenQ(明基)X12000H
瞳孔里的太阳
LED照明光源的温升与散热分析
瞳孔
网膜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