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服装教学 推进服装企业可持续发展

2014-10-31 15:41徐慧
职业·下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服装企业中职学校校企合作

徐慧

摘 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服装产业与服装专业教学同时起步,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职学校服装教学作为重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理应始终以服务服装产业为使命,努力以优质的教学,成为服装产业的推进器。本文认为,分析目前中职学校服装教学中仍然存在的矛盾,研究“长三角”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在“校企合作”理念指导下优化中职学校服装专业教学,有利于以优质的服装教学为服装企业培养优秀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 服装教学 服装企业 校企合作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摆在所有职教人面前的崭新课题,服装产业对中职学校服装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只有积极顺应产业需求,吐故纳新,中职学校服装教学才能改变生存状态,重新占领其应有的导向阵地。

近年来,作为我国老牌的轻纺基地——“长三角”,各中职学校主动出击,探索校企结合的新型关系,发挥自身“服务社会”的职能,全力配合国家在服装产业上的宏观布局,转变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在与服装企业的共进退中实现校企共赢。

一、目前中职学校服装教学中仍然存在的矛盾

1.部分教学内容、方法脱离社会需求

目前,灌输式教学仍然是部分服装专业教师的主要授课方法。具体表现在,教师以一己观念取代学生的个性思考;教学时只有简单的作品展示,学生缺乏理性分析和情感体验;以教材为唯一的授课材料,忽视现实产业需求;以教学参考为唯一指导,漠视流行趋势。落后的教学观导致学生只是盲目地按照教材和教师的指引,“宅”在教室和实验室里设计、绘画,将效果服饰当作了实绩效果,全然不顾设计的作品被人穿上后的社会效果。这是典型的“以空想代替设计”。

2.教师故步自封,师资队伍缺乏创新激情

笔者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多数服装教学人员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严重欠缺在服装企业一线从事设计、制作、营销的实战经历。近年来,职业教育系统大力提倡建设“双师型”队伍,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但不少地区还是流于形式,流于文件。

服装行业是一个极具时尚色彩的产业,在遮体保暖的基础上提升的美学理念是其获得流行的魅力所在。从事服装教学的教师,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时尚敏感度、审美哲理、创新理念,始终站在时尚的最前沿。显然,那些“撞钟的和尚”是很难念好服装专业教学这门“经书”的。

二、“长三角”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普遍“短板”

“长三角”地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早在先秦时期,这里就是著名的蚕桑基地,宋元时期以“黄道婆”为代表的纺织技术革新家,为服装产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到了近代,清末状元南通张謇更是放开眼睛看世界,实施服装缝制技术培训,开中国纺织服装专业教学之先河。与此同时,以南通、常熟、常州为核心的服装产业也迅速得到发展,成为对“海派”服装产生重大影响的推动力。

但近年来,在自身的不足和“粤派”“杭派”服装产业的冲击下,这一优势正在消退,甚至消失,本地服装行业缺乏特色,日渐式微,趋于平淡。

1.专业人才严重短缺

老牌服装企业的专业人才正走向后台,他们在流行意识和设计能力上出现自然的消退,面对瞬息万变的流行变化,往往不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这导致老牌服装企业的竞争力下降。

“长三角”中小城市新生的服装企业主要出现在近几年,是伴随着南方人力资源短缺而返乡的中小企业。这些服装企业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往往都在有意无意间成为“服装订单加工厂”,能“制造”不能“创造”,偏重生产环节,在研发新品和营销渠道上只能依托更大的上游企业。

2.品牌意识基本缺失

“长三角”服装企业大多是从家族企业发展而来,在管理上依旧“任人唯亲”,这导致管理体制的滞后,遑论品牌意识的打造。目前,中小微企业仍然是“沉默的大多数”,拳头产品很少,即便是“海澜之家”等几个极少数大型企业,在全国的影响力也有限。对于一些急功近利的企业来说,仿冒、抄袭、改良是他们赖以暂时生存下去的救命稻草,这种不良基因还有扩大的可能。如此下去,企业的发展前途实在堪忧。

3.资源配置短缺失衡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缺憾,导致了行业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更多的企业将眼光盯在生产和销售上,忽视了管理和创新。这种舍本逐末的行为,带来的是企业发展后劲的不足。比如由于企业缺乏对服装市场进行精细的调查,盲目上马新产品,跟风随大流,导致库存积压,资金滞流,只能动用伤人伤己的价格大战。

同时,由于企业间缺乏必要的资源共享,小农意识弥漫,结果是“各自为战”变成了“军阀混战”。调查发现,由于企业间缺乏良性产业链,往往是一家企业就是一个“五脏六腑”俱全的小麻雀。这样的小鸟,却背负着从设计到生产到销售的各种负担,怎么能成长为翱翔九天的鲲鹏呢?

三、“校企合作”理念指导下的中职学校服装教学

1.打造高素质的服装专业教师队伍

“双师型”乃至“多师型”教师队伍,是中职服装专业教学的基础保障。服装专业的特性,注定了离不开服装企业的支撑,企业的需求推动着“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具有多种途径,一是请进来,请进服装企业中具有实际设计、生产、营销经验的一线人员,让他们兼职一些操作性较强、业务水平要求较高的课程,如高级缝纫工、制版师,跟单员等,快速引导专业教师的技能成长;二是走出去,专业教师要积极走进企业,蹲点实际岗位,埋下头来,踏实学习服装行业的最新理念和前沿知识,老教师吐故纳新,新教师虚心请教,在自我新陈代谢中获取积极有益的锻炼,积累实际经验,将理论化为具体实践。尤其是在寒暑假期间,教师可以利用较长时间,系统地研究服装产业的生产运作。

南通一些中职学校积极鼓励教师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建立完善“名师制、导师制”。由知名教师带动年轻教师、带领专业学生模拟企业管理,在实际市场运作中锤炼自己。这样的教学,不仅有理论,更有具体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endprint

2.设计高质量的服装专业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专业教材的合理的补充,“订单式”校本课程更有利于学校把握市场脉搏,切中市场需求。从现有的服装专业课程来看,它们具有理论水平高、知识结构系统化等优点,但也有滞后于时代需求、难以与时尚同步的缺陷。校本课程就应该承担起设取优点、补充不足的担子。

常州技工学校在设计校本课程时,积极深入本地企业进行调研,联系本地中小服装企业发展现状,从实际设计、生产和营销环节中,发现问题、汲取经验,教师与企业一线人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应用于教学。教学人员要走进企业,采集生产和营销、管理过程中的典型案例,侧重钻研解决现实问题。也可以将企业资深专业人员直接吸纳进教学队伍,为课程设计提供指导。

需要注意的是,设计者不仅要立足“长三角”地方特色,更要放眼全球,始终站在服装产业设计前沿、把握流行时尚趋势的理念。“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唯其如此,设计出来的校本教材才能是高质量的,才是有利于学校和企业长远发展的好教材。

3.建设良性校企合作市场调查机制

服装行业的发展瞬息巨变。如上所述,很多服装企业自身并不具备把握服装产业变化的能力。巨大的行业变化,往往使得一些中小企业措手不及。如何突破这一行业发展瓶颈,既是服装企业,也是服装专业教学的重大课题。

错误的决策往往会让某些企业航船搁浅,甚至倾覆,正确的判断却能够使一些企业迎风飞举,甚至绝处逢生。开展服装教学的中职学校,要积极联系服装企业,由他们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采用实用灵活的形式,让服装专业教师和学生深入市场第一线,开展翔实的市场调查。通过实际调查,在掌握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现实市场的需要;使学校能够更加机动地调整教学思路;使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地收集客观资料。这是一个“多赢”的选择。这样的市场调查应该是常态化的,因此必须逐步建立健全相关的运作机制。

靖江中等专业学校在与新东方服饰公司的联合调查中,创造性地将学生分为几个专题小组,如根据当前“老龄化” 社会趋势,细分“50~60岁”、“60~70岁”女性服装消费特点的调查;根据乡土特色,开展“民俗图案在职业\男性\女性服饰中的体现”调查、“本地中小学校服现状和需求”调查;根据现代生活品质的提升,开展“乡村和城市家居家纺用品现状和需求对比”调查等。

“调查,分析,总结,实践;再调查,再分析,再总结,再实践”,如此下去,良性循环。“学生、教师、企业”三结合,“教材、车间、产品”三结合,“理论、实践、实习”三结合,“技能训练、毕业设计、企业项目”三结合。变消耗性实习为效益性实习,变模仿性实习为创造性实习,才能逐步形成积极意义上的“学生、学校、企业”三位一体的良性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依旧在“长三角”这块生命力蓬勃的土地上强劲澎湃,提升优化中职学校服装教学,努力构建新型校企结合的互赢互助关系,是推动双方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企业是职业学校的人才入口,中职学校是企业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两者唇齿相依,携手共进,对于“长三角”中小城市的服装企业和中职学校的服装教学而言,这是个必然的现实选择。两者携手共进,必能建立起新的服装产业格局,焕发新的风采。

参考文献:

[1]沈晶照.我国服装设计现状对高校服装教学的影响[J].艺术教育,2006(11).

[2]李莎.关于现代服装教学的思考[J].艺术探索,2003(2).

[3]周荣梅.论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8).

[4]乔洪.服装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进的几点思考[J].装饰,2012(7).

[5]刘琼.我国中职院校服装教学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14).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服装企业中职学校校企合作
服装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