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的呼唤

2014-10-31 04:22顾瑞莲
考试周刊 2014年75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家长

顾瑞莲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创新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班级是教育学生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班主任首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因为班主任的创新精神是班集体蓬勃发展的推动器。作为德育主力军,班主任应如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班级充满活力呢?下面我结合自身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教育观念催创新。在我国,传统教育一直存在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智育中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教师和学生整日处于高度紧张的知识传授与接受状态,在这种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培养下,学生只重视对知识的记忆储存,而不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由于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行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思维雷同,没有个性,缺乏创见,这些都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生动活泼的情感、鲜明自由的个性的良性发展,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学生能力培养的今天,班主任再也不能抱着传统观念墨守成规,而应冲破传统,敢于创新,将自己工作的最终目标定在:“让每一位学生对生活和学习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尊重,感受成功。”因此,班主任必须为学生创造最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取得进步的成长环境,并为每一个班级成员找到最合适自己发展的目标。

二、全员参与显创新。所谓全员参与,是班级管理的一种形式,指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都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成为班级事务及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共同创建良好的班级学风。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将权限和责任集中在少数学生——班干部身上,其不足在于只锻炼了少数班干,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发挥,不利于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全员参与班级管理是在传统的班级管理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是对传统管理的扬弃,能让班级全体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特长、能力等民主参与班级管理。其具体的组织程序是:

首先,根据民主、择优的原则,选出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作为管理核心层。然后其他学生按兴趣、特长、能力等自愿组成学习组、生活组、宣传组、文娱组和体育组等,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执行层。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管理层。

其次,各组织成员召开会议,通过自荐、推荐、提名、演讲选出各组组长。班长、团支书直接领导各组组长,各组在组长的领导下开展活动,这样各组成员都已成为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可以参与本组活动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尽其能发挥其优势力量,在活动中出谋划策、组织管理。

最后,各组组长及成员制定活动安排,确定各组成员活动基本分及奖惩条例,视情况给组员评分。

根据这种全员参与班级管理新模式的理论,有的班主任在班里设立了班级管理“九大员”,他们分别是“自行车管理员”、“生活服务员”、“规范巡查员”、“刺猬旅行员”、“正气宣传员”、“公物修理员”、“财产保管员”、“废品回收员”、“学习辅导员”。每一大员为一个小组,由若干组员构成,由专人——组长负责,并实施每周一汇报交流。这样一来,班里的学生人人有事做,班里的事情件件有人管。每个人都管理别人,同时在被管理之中。这种全员参与的班级管理模式能避免少数人“承包”班级事务,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全班同学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师生交往唤创新。师生交往是学校人际交往的重要方面,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完成的一项活动。师生交往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与否。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说一不二的权威,要求学生对自己绝对服从,对班集体的管理实行强制性的管、卡、压,与学生缺乏应有沟通。这样的教育模式锁住了学生的心扉,封闭了学生的情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创新教育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因为只有教师真正地从人格上尊重、从年龄上理解、从生活上关心、从行动上支持、从性格上赏识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在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消除心灵上恐惧感,才能使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主动和教师进行沟通与交流。在如此宽松融洽的班集体中,学生的个人爱好、个性品质将得到很好的发展,他们会十分积极主动地探索、创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建立新型良好师生关系,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肩负着教育学生,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所以在师生交往中,首先要求教师为人师表,在各方面垂范于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广博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并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身体力行,潜移默化,为学生做出表率。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威信,增强交往中的吸引力,引导学生在交往中沿着健康向上的方向顺利发展。

第二,关爱学生,营造温馨集体。学生离开家庭进入学校学习、生活,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负有重要的责任。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学生。班主任要经常深入学生中,体察他们的冷暖,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热心为学生服务,让他们感觉像是到了家,享受到老师的热情关怀和班集体的温暖,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创造温馨自由的环境。

第三,平等待人,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千人千面,各不相同”。一个班级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五六十人,每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点。教师的作用是将学生领上最适合于各自特点的成才之路,而不是将所有学生都领到一条路上用一个模子梏死。班集体既可以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又可以成为扼杀学生个性的泥潭,这其中班主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班主任总是以学生成绩的好坏和是否“循规蹈矩”作为标准衡量学生,从而偏爱一部分好学生,冷落另一部分坏学生,就会扼杀学生的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相反,如果班主任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挖掘那些坏学生的闪光点,并多加激励和引导,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成效。我班一位学生进校时成绩是全班倒数第六名,平时总是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甚至违反校纪校规。怎么办?我细心观察、思考,并信访了他的两位初中同学,最后得出了一致结论:此生其实非常聪明,只是特别贪玩,心思未放在学习上。正巧学校要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我向计算机老师推荐了他。经过老师的精心辅导和自己的艰苦努力,在张家港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他获得了计算机“网页制作”一等奖。

四、家校联系思创新。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而且是家庭和全社会的事。学校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一刻也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班主任在联系家长的工作中,要克服过去那种平时不沟通、出现问题才联系的被动做法,而应积极主动地把工作做在前面。通过家访、家校联系卡、电话、作业签字等形式,向家长及时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建立起良好的家校关系,做到“防范与未来”,从而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按照惯例,我校每学期都要召开一次全校性的学生家长会,让班主任和家长直接见面,共商学生的教育大计。由于是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压力不大,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缺乏正确认识,所以每次家长会总有一部分家长不到。怎么办?在对全班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之后,我采取了几点措施,收到了较好成效。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在给学生讲明家长会的目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动员家长前来开会,确保到校率。第二,将教室桌凳排列成圆形,让班主任与家长处于同等位置,拉近相互距离。第三,安排在期中考试取得重大进步或在德育、美育、劳动等方面有较好表现学生的家长在会上发言,交流家教经验。第四,鼓励学生参与家长会,向家长报告自己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情况。这些做法一改过去家长会上教师一人唱主角,学生家长洗耳恭听甚至挨批的紧张局面,营造了一种教师和家长平等、教师和学生平等、家长和学生平等的轻松氛围,有利于教师、家长和学生相互交流与理解,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创造精神的发展。

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班主任应从最平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做起,为未来创造人才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家长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心中的好家长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家长请吃药Ⅱ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