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晓黎 邹婷
摘 要:心理危机预警是对心理危机的超前管理,应考虑对象的全面性、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基于现有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现实难点,本文拟从情商及情商教育的理论梳理视角探讨其对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完善的意义和启示。
关键词:情商;心理危机;预警
心理危机预警是指对心理危机的发生进行预测、预报,在心理危机发生之前有效识别、判断危机信号,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心理危机的发展性和复杂性,往往缺乏行之有效、可操作性的方法。相关理论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危机预警机制及预警指标体系的探讨,关注严重心理危机的重点人群,甚至将心理危机预警等同于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预警工作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否面向全体、是否立足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更关系到学生“转危为安”的危机转化能力和心理健康成长。如何建立更高效、完善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是一个挑战课题,情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给我们很好启发和意义。
一、从情商概念看心理危机预警
1.情商概念解读
1988年巴昂首次提出“情商(emotional quotient,EQ )”,他认为EQ是相对于IQ而言的,是一系列有助于个体应对日常生活需要的社会能力和情绪能力。两年后,心理学家彼得·萨罗维和约翰·梅耶首先提出了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EI )的概念,并提出了情绪智力的理论框架。1995年,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则让 “情商”概念进入大众视野。
目前,情绪智力的概念在学界尚未统一,有较大影响的是戈尔曼(Goleman, 1995 )、巴昂(Bar-On,1997)、梅耶和塞洛威(Mayer and Salovey,1997 )。戈尔曼在他的著作中将情绪智力定义为“认识自我情绪的能力,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和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1]。巴昂的定义是“能够影响一个人成功应对环境与压力的一系列情绪的、人格的和人际能力的总和,同时,情绪智力还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 [2]。梅耶和塞洛威最早对情绪智力的定义出现在1990年,当时的定义是“监测(monitor)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绪,识别各种情绪,能够利用情绪来指导自己的思考以及行动的能力”[3]。在后来的几年中,两人并未停止对情绪智力内涵的思考,1996年,两人再次对情绪智力的内涵进行了补充,重新定义后的情绪智力涉及对情绪的知觉、评价、表达、运用、调控等,具体包括“情绪智力包括准确的知觉、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能接近或者产生利于思维的情感的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智力成熟的能力”[4] [5]。
这三种理论大体可区分为两种研究取向:梅耶和萨洛维的能力模型 [6]:
感知、表达情绪的能力;情绪促进思维的能力;理解情绪的能力;管理情绪的能力。戈尔曼和巴昂的综合模型:认为情绪智力不仅包括能力,还包括动机、人格等因素,这使得情绪智力对成功的预测力更强,更为大众所接受,它决定着个体如何有效地理解与表达自我、理解他人并与之相处以及应对日常生活的需要[7]。综合理论模型更具实际启发和操作性。
2.对心理危机预警的意义
尽管对于具体的情商概念,学界还有争议,但综合对情商的细致研究可以看出,情商是人类应对环境、压力、挫折的适应机制,是人类与社会的互动发展机制,具有生存动力性。这种适应机制正是我们面对心理危机时的有效力量。可以做这样的假设,高情商的人在危机面前适应、学习能力强。所有情商概念里都包含对自身和他人情绪的识别、评价、表达、运用、调节等,这些方面的能力高低可以作为有效指标排查心理危机预警对象,特别是未进入重点预警的人群。当个体运用惯常的应对方式无法解决心理危机事件时,必然伴随情绪、情感的波动。若个体对自身情绪、情感缺乏觉察能力或身边人“同理心”、危机敏锐性不够,遭遇危机事件无法及时求助,心理危机酿成危险的可能性大;具有情绪、情感不稳定,情绪、情感强度大等人格特质的个体,情绪调控能力差、缺乏人际沟通技能的个体本身也都是心理危机固着易感人群。情商概念的解读给了我们全新的心理危机预警方向,情商的内涵和外延所及之处也正是心理危机预警指标的方向所在。
二、情商教育实践对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完善的启发
1.情商是一种可以学习提高的能力
1995 年,戈尔曼在《Emot ional Intellig ence》 一书中指出:“情绪智力对个体成就的作用比智力的作用更大,而且可通过经验和训练得到明显的提高。”1997年,巴昂认为,“ 那些能力强的、成功的和情绪健康的个体是情绪智力高的人。情绪智力是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并且一生都在变化,能通过训练和矫正措施以及通过治疗干预得到改善和提高。”[8] 梅耶认为:“ 情绪智力是一种形成情绪感觉并应用情绪信息的心理能力,个体在不同程度都具备这种能力。这种能力有一部分是天生的, 也有一部分是后天学习的。后天的学习部分可以通过实践努力和经验积累而提高。”塞洛威扩展了梅耶的观点,认为“ 情绪智力是一组能够通过教与学习得的技能和能力,比如一个人的行为可以通过情绪教育做得更好。”[9]这些论述并没有实证数据的支持,但也给情商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经验性和推理性支持。
2.情商教育实践案例
国外情商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以美国的“社会情绪学习”项目为代表。“社会情绪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SEL)是指教导学生学会认识及控制自己的情绪,发展别人的关心及照顾,做出负责任的决定,建立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地处理各种问题的习过程。1994 年,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等人成立了社会情绪学习组织,并且建立了专门的学习网站。2003 年,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制定了 “社会情绪学习标准”,并在伊利诺伊州的各中小学实行,将社会情绪学习作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基本教育內容。经过10 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社会情绪学习在具体应用上已经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标准体系。在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研究者列出了5 种核心的社会情绪能力,包括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认知、人际交往技能和负责任的决策能力。社会情绪学习在改善学生的情绪、态度、行为、学习成绩以及道德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社会情绪学习有利于减少问题行为,促进积极行为的发展;社会情绪学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业态度和学业表现,提高了学习成绩;社会情绪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成为良好公民。”[10] 实践证明情商可以通过教育、训练得到提升。
在国内,宛蓉于2013年在《 大学生情商培养的新探索——一项课堂教学实验研究》中,较为严谨地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证实了大学生情商课程在提高大学生情绪智力上有显著作用[11]。也有研究团体心理咨询、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大学生情商提升的影响[12]。另外也有一部分研究集中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学者对大学生情绪智力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在高健、于春泉等人的论文《情绪智力及其相关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采取量表法对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情绪智力、家庭经济状况、性别以及是否参加志愿者活动等,其中,情绪智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13]
现有研究资料足以说明,情商是一种可以培养、学习、加强的能力。课程、实践等教育训练活动都是有效的手段。而且早在1990年,巴昂就编制了第一个情绪智力的标准化量表(EQ-i)。目前,在北美,该测试量表已经升级为EQ-i2. 0版,由全球领先的领导力评估公司(多维健康系统公司)开发,并广泛运用于领导力研究、教育研究、青少年行为矫正、心理实践研究领域。其他,还有像斯科特等人编制的 EIS量表、MEIS量表、MSCEIT量表、ECI量表、WPQei量表等,虽理论假设不完全相同,都从一定程度反映了情商水平的高低[14]。
3.对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完善的启发
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包括预警途径、预警对象、预警指标体系、预警信息评估等,机制的完善需要实现由被动发现危机到危机个体主动反馈、求助,由重点对象筛查的危机模式到全面覆盖的发展模式,由专业、复杂指标体系向通俗、可操作指标体系的改变。
情商教育融入心理危机预警体现全面、发展的视角,有效兼顾非特殊群体,测评反映的群体性规律也可以作为心理危机预警的模块,有针对性、分层次的开展普及性的心理危机预防宣传和教育。
情商教育有助于完善预警工作网络,针对危机个体可以帮助增强自我觉察和求助主动性,针对危机预警工作网络人员,特别是辅导员、心理委员、寝室长等 可以帮助提升“同理”和“共情”,加强他们对自身和他人情绪的关注,及时发现、反映问题。危机个体的求助意识和工作人员他助能力是有效心理危机预警体系的基础。
情商测评有助于完善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尝试将情商水平纳入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既然情商既能量化测定又可以教育、训练提升,它将是个体心理危机稳定、有效、可操作的预测信号之一。同时,对于心理普查、筛查的问题指向性,情商测评指标更具发展性,题目和结论更容易被个体接受,情商作为心理危机预警指标能有效提升危机信号的真实度,也能作为有益补充更大程度反映心理危机群体。
上述情商理论和情商教育经验文献,为情商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实践探索提供了有益思考和指导。情商测评纳入心理普查作为有益补充,情商测评指标的信、效度理论和实践验证,情商教育提升师生心理危机预警能力的教育方案设计和有效性探讨将是后续研究的有意义方向。
参考文献:
[1]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M].查 波,耿文秀,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
[2] [3] [4] [8]徐小燕,张进辅.情绪智能理论的发展综述[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6):77—82.
[5]谢宝珍,金盛华.实践智力、社会智力、情绪智力的概念及其教育价值[J].心理学探析,2001(02):21—25.
[6]竺培梁.情绪智力的概念、结构和测量[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11):38—43.
[7]陈 猛,车宏生,王丽娜,卞 冉.情绪智力理论的整合:挑战、依据和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14—23.
[9]王晓钧.情绪智力:理论及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02):59—64.
[10]王福兴,段 婷,申继亮.美国社会情绪学习标准体系及其应用 [J].比较教育研究,2011(03):69—73.
[11]宛 蓉.大学生情商培养的新探索——一项课堂教学实验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3.
[12]唐海波,张淑娟,刘超超.团体心理咨询对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效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05).
[13]高 健,于春泉,尹立群,等.情绪智力及其相关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0) :1251—1252.
[14]徐小燕.大学生情绪智力量表的编制与实测[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