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摘 要:社会公德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人们的交流更加便利和频繁,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相互冲突和碰撞,社会公德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因此,我们要关注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现实困境,研究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公德;现实困境;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1.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遵守社会公德是每个公民基本的道德素质和品质操守。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自觉遵守和践行社会公德的规范和要求。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公共交往道德方面,要引导大学生彼此和睦相处,学会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和互相帮助;在公共场所公德方面,要求大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生活准则,爱护公物,遵纪守法,使自身行为符合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在人类环境公德方面,要求大学生以和谐的心态呵护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
2.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设置科学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提倡大学生阅读经典,汲取人类精神的精华,帮助大学生形成对人生和社会的正确思考和认识。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还有助于稳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始终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使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各个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二、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现实困境
1.发展中的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群体利益分配和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在很大程度上给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带来很大冲击。可以说,社会公德教育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交织并存。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趋利性经济,每个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势必会造成个人主义的泛滥和拜金主义的蔓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个人利益、金钱观念等逐渐得到肯定,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思维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高校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存在不足
我们必须明确,影响高校社会公德教育的因素依然存在。
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过多地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注,这导致了社会公德教育的知识化、概念化和学理化。大学生涉世不深,实践经验较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这些都不利于道德习惯的养成和道德能力的培养。
3.大学生自身素质对社会公德教育的影响
从整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是积极向上的,多数对社会主导性行为规范持认同态度,能够遵守社会公共生活准则,爱护公物,遵纪守法。但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依然令人担忧。
三、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应对策略研究
1.优化社会环境,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公德氛围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人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受环境的各种影响。社会环境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引导性,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优化社会环境,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公德氛围。
2.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
学校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关系基础上的社会组织体系,是一种专门培养人才的特殊单位。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积极作用。因此,要组织好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活泼健康的文化环境。
3.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修养和自身道德素质
道德认识要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不仅需要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环节,更需要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修养。
总之,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要结合教学内容,多为大学生创造参加社会实践的条件,使其能在社会公德的实践活动中开阔眼界,丰富阅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自觉性。
参考文献:
[1]程立涛,曾繁敏.新时期社会公德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罗国杰主编.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3]邱玉霞.道德建设与青年人格塑造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