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谊
机器人不是新产业,但近年火速蹿红,这从Google、亚马逊、三星、软银等大厂疯狂投资可以看出,家家户户都有机器人的时代,不再遥不可及。
不要怀疑,机器人产业已是各国企业最疯狂投资的项目,火热程度简直像是一场全球性的军备竞赛。近年来,从欧美到日韩的龙头公司,包括Google、亚马逊、三星到日本软银,都拼命收购或投资机器人相关公司。
2013年12月,17支全球顶尖机器人团队群聚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参加由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画署举办的挑战赛。其中日本救灾机器人“SCHAFT”在完成驾驶汽车、清除残骸与穿墙打洞等八项挑战后,一举夺冠。值得注意的是,SCHAFT在比赛结果出炉前,就已被Google收购。
大咖纷纷进场
今年6月,日本第三大电信业者软体银行(SoftBank)执行长孙正义公开发表人形机器人“Pepper”,宣告进军机器人市场。Pepper具有感情辨识功能,已开始在软银的银座与表参道门市服务客人,家用版预计明年2月开卖,含税售价约1. 2万元人民币。紧接着,今年7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又推进一步,发表全球首款诉求像家人一样的机器人Jibo。
“能说会笑又有学习能力,还很有礼貌。”《财富》杂志网站撰稿人见到Jibo时,也忍不住为其丰富情感表现留下深刻印象。外型有如电影《瓦力》女机器人Eve的Jibo有着一张圆脸,可做出弯眼微笑等表情。Jibo随后在线上募资平台Indiegogo募资,不到一周,便集资逾87万美元,远超过10万美元目标。
Pepper与Jibo不约而同诉求要走入家庭,令人赫然发现各国企业已开始实践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家家户户都有机器人”的预言。接下来,可能很快就走向如日本机器人教父、大阪大学智慧机器人研究所所长石黑浩所说:“未来人人都有机器人”,人和机器人间的界线将消失。
其实机器人并不是新产业,但过去受到的关注并不多,直到近年来重量级企业纷纷大手笔投资,才让人感到事情不同了起来。“大咖纷纷进场,代表背后市场真的已不容小觑。”交大电机系教授宋开泰分析。此波跨国企业对机器人产业的热潮,尤其集中在服务型机器人。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报告指出,服务型机器人比工业机器人还要潜力无穷。估计2013至2016年,约可达230亿美元。
研究机构Marketsand Markets预测更看好2012~2017年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17.4%,2017年产值将增至461.8亿美元。包含Google、亚马逊、三星与软银等科技巨擘,不约而同斥资收购或投资开发,瞄准的都是这块市场。
以Google而言,去年下半年一口气收购八家机器人新创公司,内容包含人工智慧、影音软体、救灾与四足机器人。中国台湾淡江大学机器人工程研究所所长翁庆昌表示:“与其讨论Google、亚马逊抢进机器人市场,不如说他们根本就是机器人业者了。”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最成功的服务型机器人商品化范例,当推扫地机器人iRobot。由美国iRobot公司所推出的扫地机器人Roomba系列,至今已卖出超过1000万台,是全球累积销量最多、商品化程度最高的机器人。经济部智慧自动化产业推动办公室业务组长王维汉指出,“现阶段发展服务型机器人,就是应该像这样好好抓住一个明确卖点。”如今iRobot在全球吸尘器市场的市占率高达15.4%,去年营收近5亿美元。
《财富》指出,iRobot是少数真正已经把机器人带入人类日常生活的企业。iRobot共同创办人安格(Colin Angle)自豪地说,“我们已带领这个产业实现最初的承诺。”
iRobot的成功,也吸引三星与LG争相加入,每年都在拉斯维加斯消费性电子大展(CES)发表最新产品。但令人好奇的是,其实扫地机器人每年规模约500万台,数量与三星主营收来源的手机与平板,难以相提并论,为何三星仍积极经营?原因就是看好未来的智慧型家居市场。
市场巨大,平价机器人来了
根据IFR报告,一般个人用或家用服务型机器人市场规模虽不大,成长率却很惊人,2012年年增率达20%。尤其随着少子化、高龄化、独居社会来临,陪伴型机器人的商机更是看好。2011年日本“3·11”强震时,日本AIST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推出机器海豹“Paro”,安抚受灾的老人和幼童,舒缓遭逢变故的心理压力。Paro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推崇为“世上最具疗愈功效的机器人”,已推广到30余国疗养院,提供陪伴失智老人等用途。
去年日本第一个会说话的机器人“KIROBO”,甚至还搭乘无人太空船“鹳”升上太空,成为第一个登上国际空间站的机器人。KIROBO的任务是陪伴日本太空人若田光一,它在太空站上与若田进行了史上首次真正的人类与机器人太空交谈。
日本知名机器人创作者高桥智隆所设计的智慧型陪伴机器人“Robi”更已打开市场商机。Robi可以理解250多个词,能说超过650个句子,与人类进行情境对话。搭配同名机器人杂志一起贩售的Robi,在日本市场反应不俗,不但再版发行,还推出LINE贴图、马克杯等周边商品。此外,特殊专业用途的机器人,规模虽相对小众,但多半诉求高端市场,售价高、利润空间大。
根据IFR研究报告,包含专业清洁、医疗救护、探勘救灾、军事国防,以及水下或极地等特殊环境用途在内的机器人,2012年市值约34.2亿美元,预估2013 ~2016年达180亿美元以上,比一般消费用服务机器人市场还大。
以美国直觉外科公司(Intuitive Surgical)生产的外科手术机器人达·芬奇(Da Vinci Surgical System)为例,因为结合立体视觉与机械手臂,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品质与缩小伤口,甚至还可通过网络进行远距手术,已在各国被广为采用,“连世界最佳名医也比不过。”不少人赞叹。
截至今年3月,全球达·芬奇装置数已达3039台,每年共计执行约45万例手术,且还在以每年逾二成的速度增加。韩国政府甚至从2010年起就砸下百亿韩元,把医疗机器人列为国家发展目标。不过机器人产业要大放异彩,经济部智动化办公室组长王维汉认为,“价格下降绝对很关键。”截至目前,机器人还相对高价,但未来可能不只平价,甚至还会有廉价机器人的出现。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就正在开发一款成本低廉的机器人,可以像变形金刚一样,自动从平面状态折叠组装为站立的机器人。哈佛大学研究人员费尔顿(Sam Felton)指出,折叠机器人的好处是可以廉价大规模快速生产,将来消费者可能只需花100美元,就可以把机器人带回家,协助清扫等家务。
随着愈来愈多企业加入,机器人的研发和价格门槛,预料也会加速降低,让更多机器人加快脚步,走入我们的生活。
(作者为《远见》撰稿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