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瑞莉
[摘 要]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体制,是我国政府改革的大趋势,近年来,我国学者们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探索。本文从服务型政府的内涵、意义,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以及建设服务型政府存在的关键问题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基本理念;关键问题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一)什么是服务型政府
什么是服务型政府,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 由于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学科背景出发, 学者们莫衷一是。当前学术界对服务型政府概念进行界定的代表性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服务政府即政府由原来的控制者, 改变为兴利者和服务者。它意味着施政目标从由机关和专家决定到由民众和期待决定, 政府从以控制管理为要务转变为以传输服务为要务, 管理目标由经济领域转移到公共服务领域。
2.服务型政府是指政府遵从民意要求, 在政府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用公开的方式给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提供方便、周到和有效的帮助, 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3.服务型政府是指仅拥有有限管理社会的权利、对经济社会管理负有责任, 通过向市场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 实现政府对市场主体互动式管理的政府模式。
以上几种观点, 不外乎两对关系: 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公民是政府权利来源和服务对象, 政府与社会根据其适合的领域进行分工合作。摆正了这两对关系, 才能顺利的完成政府转型, 做到“权为民所有,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政府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政府官员名副其实成为人民的公仆。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大意义
在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过程中,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加快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服务型政府是指政府遵从民意要求, 在政府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用公开的方式给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提供方便、周到和有效的帮助, 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2.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政府职能定位服从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是典型的经济建设型政府,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凸显了政府职能定位的缺陷。
3.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促进社会建设的有力保障。在加快推进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拓展社会服务领域,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努力做到经济提速、社会事业发展与辖区百姓日益提高的需求同步,为切实推进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以上几种观点, 不外乎两对关系: 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公民是政府权利来源和服务对象, 政府与社会根据其适合的领域进行分工合作。摆正了这两对关系, 才能顺利的完成政府转型, 做到“权为民所有,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
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理念问题上,学者们做了许多探讨。大家普遍认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须循序渐进,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具体到服务型政府建设路径和策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有待商榷意见。概括起来,这些意见主要有:
1.轉变政府职能。有的学者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是核心。政府应着重做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而把不该管、管不好的事交给企业、市场、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有的学者认为转变政府职能要着力处理好五个关系,即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改革体制与创新机制的关系、政府职能与其他社会主体职能之间的关系、职能改革与依法行政的关系。
2.重塑政府理念。有的学者认为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实现政府观念转型,即要变全能行政观念为有限行政观念,变强制行政观念为引导行政观念,变暗箱行政观念为透明行政观念,政绩评估标准应从数量扩张到公众满意。 有的学者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确立公民至上、有限行政、依法行政、责任政府、诚信政府五种理念。
3.政府组织结构优化。有的学者认为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目前应着力于: 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统筹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机构设置; 减少行政层次,保证行政体制合理顺畅; 完善政务沟通协调体系,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
4.健全政府运行机制。有的学者认为,要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协调又适度分离的运行机制; 推行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制度;健全政府责任体系,推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 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形成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专门机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
5.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一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的学者认为,要继续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凡是能够由市场调节的坚决依法取消,改为备案制、登记制和注册制,同时要继续办好行政服务大厅; 二是推进政务公开。有的学者认为,政务公开是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基础性工作。
6.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有的学者认为,建立财权事权统一清晰、服务社会公共需要、管理科学规范的公共财政体制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前提。结合我国实际应当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 一是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责任,建立清晰的财政事权关系; 二是重新界定财政支出范围,深化以服务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的财政支出改革; 三是加强财政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管理制度。
四、建设服务型政府存在的关键问题
对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研究学者们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认识不足。
服务型政府建设对于我国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任务。虽然我们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已经时日不短,但是在计划经济的条件,我们的政府是全能的政府,他垄断了社会的一切资源,并且用自己的行政权力进行资源的分配。在那样的时代,人民群众只能被动的听从行政权力的支配,没有任何的选择余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才把颠倒了的政府和人民的关系颠倒过来,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政府和人民的关系。
2.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长期性,系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
从各个地方政府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容和目标来看。由于注重在行政审批的精简,行政办事程序的简化,服务态度和服务方式方法的改进方面,并且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就能够见到一定的效果,有的地方政府把建设服务型政府想象得过于简单,似乎这些方面做到了,服务型政府就建设好了。各级地方政府在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时还必须逐步深化认识,提高理论水平,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理论指导和理论总结,只有经过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长期、艰苦的探索和努力,才能使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逐步取得比较理想的成果。
3.重视具体操作层面的建设,忽略政府体制创新。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实际上是我国政府的一次根本性的转型,这个转型不仅是要告别计划经济时代的全能政府、管制政府,而且是要告别两千多年来的封建专制主义浸润的官僚主义习气严重的官僚主义的政府。可以说,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就是政府的一场深刻的革命。正像专家们指出的那样,建设服务型政府,涉及观念、作风、机制、体制的变革与完善,是一项深层次全方位的工程。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应该是以公民为焦点的,应该建立政府依公民的意志而行动和公民向政府问责的制度,政府的行动路径应该是由外而内的。即公民的期望决定政府政策设计的蓝图,公民的需求决定政府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内涵,公民的满意度决定政府政策执行的成效, 公民的评价决定政府政策变迁的方向,只有着力于这些方面的制度建设,才抓住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根本,而在这些方面,我们在各个地方政府的措施中只见到了简单的政务公开、公示和听证办法,而且这些办法也没有制度化,虽然有的政府打出的什么制度,因为没有见到其具体的可明确验证的规定,于是,政府的随意性还是很强,公民还是处于只有听命的地位,如果公共政策的制定不能形成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和信任状态,达不到公民是行政管理的中心、政策和服务目标的状态,恐怕难以说明这样的政府是服务型政府。各级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着力点应该是在这里,这样说并不是说具体的操作层面的建设就不需要了,因为服务总还是要体现在具体的服务程序,服务方式和方法上。
4.服务型政府建设呈现政府热,公民冷的现象。
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政府机关强调的比较多,在报纸、网络上宣传的也比较热闹,但是在广大的市民中间、在群众里边,听闻的人却非常少。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既是政府自身建设的事情,也是政府改变观念走向群众,建立政府与群众相互呼应和互动的事情,应该做好宣传工作让广大公民积极参与到这场浩大的工程中来,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让服务型政府建设真正能够为公民提供切实的服务,能够真正回应公民的需要和愿望。也就是说,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能够满足人民的需要,照顾人民的利益并且有效的保障人民的权利,使人民主动参与政府的互动。
参考文献:
[1]刘熙瑞. 服务型政府一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 [J].中国行政管理, 2002,(7).
[2]张康之. 把握服务型政府研究的理论方向. 人民论坛, 2006,(5).
[3]李滨涛.中国服务型政府研究述评[J].经济视角,2011,(9),
[4]罗琎. 服务型政府研究文献综述[J].魅力中國,2008,(12).
[5] 赵建宏. 服务型电子政府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行政管理,2009,( 4).
[6] 朱光磊等. “职责同构”批判[J].北京大学学报,2005,(1).
[7]侯雷.创建服务型政府问题研究[J].行政与法,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