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佳
【摘要】 良好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能力发展中占极其重要的作用。皮亚杰认为儿童与同伴交往中表现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发展并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儿童犯错后,如何以道歉的方式来获得对方谅解,和解两人之间的矛盾、修复关系,对于儿童获得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技能尤其重要。而如何道歉并求得人家的谅解,也具备艺术性。
【关键词】 矛盾 道歉 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7-126-01
一、交往中矛盾存在
小学是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于同伴交往中,产生摩擦和矛盾是不可避免之事。面对冲突,本可以通过道歉的方式自己化解,效果却不明显,尤其是低年级阶段,“对不起”时有出现,化解结果却仍以状告老师为果。其主要原因是:1. 年幼的儿童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还不能移情、理解他人;2. 计划生育后,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的溺爱让孩子养成了自我的心理和习惯;3. 幼儿园和学校虽倡导“对不起”“没关系”等礼仪规范用语,儿童即使从小耳濡目染,却并未能理解到道歉的本质。
二、道歉的基础:真诚
其实无论是哪种方式的道歉,都应该将真诚作为首则。道歉应该出于至诚的态度。据我观察,个别孩子在有意或无意做错了事情之后,仅是敷衍地说一声抱歉。神态、态度和语调也不至于诚恳,常常认为自己的该处理的事情已经完成。对方就应该宽容和包容。若老师问起来,有些孩子则理直气壮地说“那我已经说了对不起了啊,我要做的都做了”。“对不起”这句话成了一句免责的挡箭牌,至于孩子是否意识到自己真正犯了错误,给他人带来了麻烦或者伤害,心怀的并非是满腔诚意的歉意和悔意。敷衍的道歉,也埋下了今后人际交往障碍的问题。
三、道歉的艺术
1. 诚意道歉不做辩解
道歉的形式化,低年级儿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让他们很难做到从他人角度看问题,因此误会产生、甚至会加深。
案例:拍路隊时,小志被花坛的蚂蚁吸引,停下来双手插腰,目不转睛地观看蚂蚁。后面排队的同学被突然停下的小志撞到了。
师问小志:你手肘撞到人家了,有没有给人家道歉呢?
小志:我道了啊。可是人家还是不原谅。
师:人家可能还疼着呢!
小志:我叉手在那里看蚂蚁,他看不见啊,自己硬要走过来。
本来已经止住哭泣的同学哭得更厉害了。
小志虽然道歉,但是目的是为了平息对方的怒气,缓和与对方的矛盾。不基于真心诚意的道歉,对于息事宁人,弥补自身错误,获得原谅作用不是很大。如果再加上为自己辩解,会让矛盾的另一方觉得对方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一直在推卸责任,已经受伤的心灵得不到抚慰反而委屈再添加了不少。如果对方再责怪几句,这种形式的道歉很可能就呈现分崩离析的面貌,露出了它具有欺骗性的本来面貌。这很不利于矛盾的化解、同伴关系的修补,长此以往,沟痕加深,造成人际关系的破裂。
教育孩子在冲突后要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道歉理应表示诚意和诚恳,不要让道歉成为一种简单仪式。
2. 语言表示歉意
在产生了冲突之后。很多孩子立马想到的就是通过语言的方式来道歉。运用语言的表达的技巧同时要注意到自己的神情,动作、态度、眼神是否足够诚恳。除了表示歉意以外,还可以安慰对方,询问对方是否还疼痛,语气尽量要温和。如果孩子的道歉既充满诚意又十分幽默,能让对方破涕为笑,那么道歉的效果已经达到了最好的目的了。
案例:前排小女孩被后面的小男孩弄哭了。小男孩并未想到自己的小调皮会让对方这么伤心,所以木木呆立,手足无措。班主任走过来,模拟道歉的语气,边弯腰鞠躬到90°边说着“我给你道歉啦!”“我以后再也不欺负你了”“我知道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我以后还会保护你”“保护你一千年”“那这样我就只好活到一万年了……”班主任边说边鞠着躬,很快女孩子就已经破涕为笑。
2. 行动弥补过错
面对不同程度不同状况下的冲突,仅有诚挚的道歉语言是远远不够的。在处理同伴之间的哭泣时,很多身旁的孩子都会出于关心为对方递纸,抚摸或轻拍对方的背部,并且劝慰对方不要伤心和哭泣。
3. 持续的关心表示歉意
与同伴产生了矛盾之后,其中不乏一些虽已道歉,却仍然生气不予原谅的现象。尤其是低龄阶段的儿童。
小铭在体育课举行的跳绳比赛中不小心打到了小豪的脸颊。小铭已经诚意道歉,但是两颊传来的疼痛感还是让小豪泪流不止,并向老师寻求帮助。这让已经懂得前面一二点的小铭很难理解。也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处理。
事后小豪告诉我,他本来不想哭泣,也不想去告老师,但是实在太疼了。因为两颊的红肿很难受也不能再平心气和地说没关系。
如果小铭能一直陪伴在小豪旁边处理和安慰,一段时间以后还时不时的去关心和询问小豪的脸颊,同伴的身体乃至心灵的伤痛会减轻不少。相信事后,两人的关系依然如昨。
4. 道歉方式多种多样
很多时候,同伴间产生的矛盾并不适宜于当场道歉。把握好道歉的时机和方式同样是一种技巧。有的孩子会通过写书信书信、小纸条,或者借第三者转言,打电话,还有些孩子则是选择让对方发泄自己的委屈,甘心让自己受点小惩罚等等方式来取得对方的原谅。
要让儿童意识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向人家道歉并不会伤害到自尊,也不是丢面子的事情。相反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的人精神更加可贵,更值得人尊重。
在道歉时,能运用到道歉艺术能更好地帮助自己处理好矛盾后的化解。在教育中,也可通过训练“移情”等方式让儿童理解他人,养成“宽容”品格。毫无疑问,这将为儿童今后更好的人际也打下一定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王振宁.《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10).
[2]林志超.《道歉》.班主任之友[J].200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