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综述

2014-10-29 21:16冯丽娜
关键词:历史发展校训文化内涵

冯丽娜

【摘要】 校训,《辞海》释义:学校为了进行道德教育的方便,选择若干符合本校办学宗旨的醒目词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关于校训的研究,从2000年以来文章的数量在大幅度增长,研究的角度也不断地拓宽。笔者从校训的起源、内涵、功能、制定的原则以及中西方差异等方面系统地进行了梳理与评析,试图清晰呈现校训相关研究的现状,以丰富完善校训的理论体系,从而推动学校的文化建设。

【关键词】 校训 历史发展 文化内涵 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7-001-03

一、校训的相关研究

1. 校训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我国早在有书院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校训的雏形。那时是书院用自制的警句格言以激励约束学生个人思想言行,但并未明确提出“校训”一词。古籍中虽有“校训”二字,但“校”和“训”都是各自成义,并非是现代意义的“校训”(王彩霞,2008)。据记载校训最初起源于近代的教会大学,1905年,上海圣约翰大学以“Light&Truth(光与真理)”为校训,以英文形式出现。直到甲午战争之后,校训才从日本引进并以中文形式出现在我国新式大学。当时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是以“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为其校训,北洋大学则以“实事求是”为其校训。中小学也受此影响,纷纷效仿,继而校训逐步成为学校教育制度一部分(王彩霞,2008)。据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最早制定校训的是梅溪学堂,“和厚、肃静、勤奋、整洁”为其校训(王彩霞,2012)。

对于校训的历史发展,我国有部分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梳理。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李翠对大学校训从近百余年历史演变与发展走势的视角进行了梳理。她认为我国大学校训早在民国时期是呈现“百花齐放”的特点,在解放后由于受历史、政治因素的影响,高校校训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批判、动乱与迷失自我阶段;自我意识苏醒阶段;文化自觉阶段。进入21世纪,校训伴随着教育改革再次繁荣,但也有受传统文化的束缚,存在新的教育理念缺失的问题(李翠,2005)。王彩霞则对中小学校训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归类分析。她认为我国的中小学训校发展变化随着不同的时间阶段呈现了不同的主流趋势。即建国前以传统文化为主体,形神兼备;建国后以政治激励为主流,形同神散;改革开放后以多元理念为主,形异神聚(王彩霞,2012)。

2. 校训的文化内涵

校训一般出自于名人名言、历史典籍、时代术语和学校自组。从文献来看,国内研究者对于校训的文化内涵持有相同观点,认为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学校文化的符号表征,体现学校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

如:“校训是基于学校办学核心理念、凝炼对教师和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基本要求、指出教师的发展方向和学生的成长方向、师生在言论和行为方面的基本规范的文化要素”(李继星,2009)。方健华认为校训作为学校的座右铭,是学校文化与历史的凝练;是办学理念的浓缩;师生共同愿景的概括(方健华,2011)。陈桂生认为校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当转化为师生的行为习惯时,就成为了校风,这是难能可贵的,也只有这样才是有效的校训(陈桂生,2007)。朱爱学认为校训是隐性的软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精神层面,是浓缩的学校文化核心(朱爱学,2007)。

以往的文献来看,有些研究者根据校训的价值取向将其分成若干类别加以分析;有些研究者从历史的角度结合政治因素对校训内涵加以梳理;有些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包含质性和量化研究方法对校训的文化内涵加以阐述;也有些研究者通过对典型学校校训内涵进行个案研究等。

例如杨宏从校训蕴含的价值取向将其划分为传统文化价值观、现代意识和观念以及永恒价值观三类。其中传统文化价值观是学校继承遵循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以此规范学生思想、行为。如北京市宏庙小学的“勤、俭、诚、勇”便是对传统文化的浓缩。现代意识和观念是校训内涵符合当今社会的价值追求,具有时代性。例如北京市中央工艺美院附中的校训在办学思想的指导下两次变更,便是力求与时代、社会接轨,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永恒价值观是不局限与某一特定时期或某一区域,能别人们、社会长期广泛的认可。例如上海中学的“求真”便是对永恒价值观的很好的诠释(杨宏,2003)。

林为连等人对高校校训的文本内涵进行了归类评析,他认为校训的文本内涵有追求知识型,有追求真理型,有服务社会型,也有完善人格型,(林为连)。

王彩霞从历史的角度结合当时政治因素对校训内涵予以梳理辨析,发现建国前校训宣扬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修养、重视知识真理、突出社会政治;建国后改革开放前校训作为政治激励式口号大多体现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等时代精神,改革开放后校训突出以人为本:重新弘扬传统文化、张扬主体意识、赋予时代新意(王彩霞,2012)。

刘继忠、祁映宏运用统计方法对我国50所中学做文本分析,发现校训主要分为道德型、知识型、社会型、综合型四类,其所占比例依次为10%、4%、4%、82%(刘继忠、祁映宏,2009)23.此外虽然我国校训受西方影响,且由日本引进,但本身蕴含思想却是以中国儒家文化为主导,讲求“德”“善”、重视“稳定、和谐”以及追寻“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王彩霞,2006)。杨宏认为校训具有体现民族精神、人生价值观、行为准则的特点(杨宏,2003)。

也有部分研究者从学校个体的角度解读校训的文化内涵。高曙光等人解析了延安大学校训——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文化内涵。“立身为公”即培养树立‘公平‘公正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公无私品质;学以致用即“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赵亮在其硕士研究生论文中通过成都市双流中学实验学校校训的文化内涵和功能进行个案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学校训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他认为当前校训存在流于形式,精神内涵难以完全体现;文本含义缺乏个性与稳定;学校管理者对校校训重视不够等问题,其背后的原因在于盲目引经据典;自身定位不清;校训制定者缺失或缺位(赵亮,2012)。endprint

3. 校训的功能

校训作为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既要有共性也要有个性。无论是学者还是教育实践工作者都越来越多的关注校训,校训作为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应该发挥其特有的作用。通过整理文献,发现校训的功能与作用主要是基于校训的概念解释而突出其教育功能。

基于校训的溯源,李中伟认为校训是一种方向性育人手段和管理措施,具有独特的感染、熏陶、同化、引导、激励、凝聚、约束以及评价的德育功能(李中伟,2004)。朱爱学则认为校训不同于校规,不具有约束和强制性,但具有激励和引导功能(朱爱学,2007)。曾爱平认为校训对教师文化素养有陶冶作用,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有孕育作用,对校园文化氛围有净化作用(曾爱平)。

丁艳红,陈怡等人通过对部分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及功能进行研究,认为大学本身承担着教育功能、引领和服务社会功能,基于这一点,作为大学理念及文化核心的校训也具有教育功能、引领和服务社会功能。首先在校训的影响和熏陶下,大学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例如南开大学学子周恩来总理就深受“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的影响而投身到革命中去。其次校训蕴含的人文和科学精神引领社会进步。例如1978年“文化大革命”之后发表于光明日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就是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胡福明,他这种强调实践的思想与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不无关系。

刘绍庭认为大学校训是对师生的教导与训诫,其主要功能集中在校园内部。主要有导向功能,包括价值导向、目标导向和行为导向;教化功能,包括培养师生知礼仪、重修养、守公德的情操;凝聚功能,包括通过共同的价值观使师生对学习、学校产生归属感和向心力;激励和约束功能,通过理念和价值观的制度安排,对师生思想行为起规范作用;以及育人功能,包括促进师生的“价值观和谐”,加快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刘绍庭,2008)。

谢小刚对高校校训育人功能和校训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校训对于受教育者、学校、社会文化都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对于受教育者也就是学生校训可以促进其优良品德的养成,以及智育的发展,引导其追求理想,实现人生价值。对于学校本身校训可以塑造大学精神,形成较好的大学文化氛围,有助于升华教育目的和办学理念,形成良好的校风。对于社会校训可以促进社会文化进步,丰富充实社会文化体系(谢小刚,2006)。

4. 校训的制定与执行

校训发挥功能与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校训的制定和执行力度。校训不等于校长的主张,更不是基于一时的口号化标语,它的制定要讲求科学性、文化性、时代性。研究者共同认为校训的制定要符合几个结合,即结合教育的时代背景、结合学校的历史文化、结合学校的环境与条件、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等以及要得到师生的认可并可做为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除外有的研究者还认为校训的制定有必要借鉴其它社会组织的训词,有必要请教育专家学者指导,其内容不宜过于超前、理想化、在文字表达上要深刻、简明、直白(李继星,2009)。有的研究者认为校训要根植于办学传统、形成于办学实践、取决于办学目标(储燕,2007)。李中伟认为校训的制定要符合“新、雅、实”的原则(李中伟,2004)。

校训在执行上也要符合若干个结合,即结合学校的常规管理,结合学校的养成教育,结合学校的教育活动(朱爱学,2007)。例如北京市回民小学便充分利用“结合原则”强化校训教育,凸显校训作用(王慕兰,1998)。湖北民主路小学在开展校训教育活动的基础上还积极进行校训检查评价等多种方式将校训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刘晓琼,2010)。有的研究者认为要把校训作为学校文化一部分写在规章中,做好宣传,围绕校训开展活动,使校训作为软制度深入师生之心(李继星,2009)。在校训内容上有的研究者认为校训要做到精益求精,继承传统并体现学校特色(朱爱学,2007),也有的研究者从表述上探讨校训,认为其语言要简练、且高度概括;包容性强;不说“正确的废话”;言语优美,朗朗上口(李继星,2009)。

5. 校训的特点与问题

王彩霞认为不同时代的校训具有不同的特点,即建国前的校训形神兼备,多以传统文化弘扬为主;建国后改革开放前的校训形同神散,多以政治激励为主,改革开放后的校训形异神聚,力求展现学校特色(王彩霞,2012)。李继星认为校训具有训导性、概括性、精神性、长期性、渗透性、独特性的六个特点(李继星,2009)。林为连等人在对高校校训汇总的基础上概括了高校校训具备稳定性、特殊性、时代性、与时俱进的特点。他认为稳定性即校训的字面表达要保持长期的相对稳定;特殊性即基于不同的学校其办学理念、办学风格也都不同,所以校训要能够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突出个性;时代性即由于校训的制定是受当时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的影响,所以校训是某一历史时期的产物;与时俱进即对于同一校训不同时代要赋予新的内涵,要走在时代的前沿(林为连,2005)。

但从文献来看,目前众多学者在对校训存在的问题上除去表述差异外其核心思想一致,普遍认为校训存在“错位”、“口号化、概念化”“形式化、雷同化”等问题。

目前部分校训对办学理念、学校文化体现不够,甚至是背离了文化内涵,人为的割裂了学校历史、校风、学风等,导致了校训趋同化,缺乏个性特色,且形式单一,大多拘泥于“四词八字”的形式,口号式、标语化、政治色彩较浓。有些研究者认为部分校训没有以人为本,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过于约束人的行为思想(杨宏,2003)。李中伟认为部分校训存在视野窄,定位低的缺陷,过分强调学习,“校训”等同于“学训”(李中伟,2004)

6. 校训的中西方差异

杨天平等人认为作为彰显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中西方校训在文化特征、语言习惯、思维特点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思想内容上,中国校训受传统文化影响强调道德思想、科学精神、革新理念和仁爱思想。而西方校训受宗教文化影响强调宗教思想、自由信念和责任意识。在句式上,中国校训注重工整、对仗和押韵,多以固定词语或短语组合,西方校训则形式比较自由洒脱,词语、句子兼可。在校训内容来源上,中国校训多引经据典,出自于《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巨著,西方校训则受《圣经》影响较深(杨天平,徐吉洪,2008)。endprint

王彩霞从校训的思想与形式上表述了中西方的差异。她认为中西方校训都继承和发扬了各自的传统文化,同时受本民族文化的感染与熏陶,在思想内容存在较大差异。即“但是中西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西方‘主知、中国‘主德;西方‘求真、中国‘求善;西方‘重神、中国‘重伦;西方‘崇自由、中国‘崇稳定;西方‘尚自我、中国‘尚整体;西方‘善思辨、中国‘善实用”从形式上(王彩霞,2005)。

二、述评

纵观校训,从研究的学段来看,几乎涉及到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但总体来看,关于大学校训的研究颇多,而中小学校训研究较少。

从研究内容来看,有对校训文化内涵及特点的相关研究,如《“校训”论稿》(李中伟,2004),《成都市中学校训文化内涵及功能的研究——以双流中学实验学校为例》(赵亮,2011);有对校训现存问题及制定原则的探讨,如《当前校训问题检视与应然追求》(方健华,2011);有对校训句式、语言方面的分析,如《校训中的非主谓句研究》(刘庆华,2007);也有针对中西方校训差异的比较研究,如《试探中西校训之差异大学教育科学》(王彩霞,2006);还有部分学者梳理了校训发展的历史脉络,如《试探我国中小学校训的发展历程特别策》(王彩霞,2012);有对校训与教育、学校等关系研究,如陈桂生探讨了校训如何转化为校风(李继星,2007);王彩霞通过校训的变迁梳理了中国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也有一些关于校训育人功能的研究,如《论大学校训的教化功能及其实现》(刘绍庭,2008);还有以个案形式解读校训,如《南开中学的校训和容止格言》(田福安,2008)。

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要是偏重于校训的文本分析、思辨性较强;而实证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尤其是运用统计学方法定量分析的文章鲜见,仅见《上海部分学校校训的调查报告》(刘亚军,张艳菲,孙芳,2003)、《中学校训统计分析及相关问题研究》(刘继忠、祁映宏,2009)、《大中学校校训集锦》(陈桂生,1998)以及部分硕士论文等。如陈桂生对101所高校、207所中小学的校训从句式、常用词语、词语组合进行了频次分析;赵亮(赵亮,2011)通过问卷调查运用统计方法对成都市双流中学实验学校校训内涵及师生认可度进行了个案调查。

从校训研究的数量来看,众多研究者主要是以少数校训为研究对象,关于校训集成书稿屈指可数,最全面要数《大中学校校训集锦》,此书将高等学校校训101则,中等学校校训207则统编入书中,虽然包含各级各类教育,但遗憾的是没有将其按学段明确分类。

从地域角度来看,对于大学和中小学校训,以省、市或区县为单位研究其所属学校校训的文献寥寥无几,目前只有对上海、成都、重庆、山东、台湾地区所属学校的校训做过研究。

[ 参 考 文 献 ]

[1]林加良.《从校训谈学校文化建设》,《广东教育(综合版)》[J].2007(1).

[2]钱志亮.《校训应成为学校的一面旗帜》,《中国德育》[J].2012(6).

[3]王彩霞.《试探中西校训之差异》,《大学教育科学》,2006(1).

[5]刘衍玲,臧原,张大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心理科学》[J].2007,30(2):400.

[6]杨宏.《我国中小学的校训及其问题》,《教育与管理》[J].2003.12.

[6]诸燕.《从办学理念的视角审视中小学校训》,《教学月刊·中学

版》[J].2007.1.

[8]李继星.《中小学校训初论》,《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9.3.

[9]方健华.《当前校训问题检视与应然追求》,《中国教育学刊》[J].2011.10.

[10]王彩霞.《试探我国中小学校训的发展历程特别策划》,《中国德

育》[J].2012.6.

[11]李翠珍.《“校训”的价值取向分析》,《教育探索》[J].2005(4).

[13]刘继忠,祁映宏.《中学校训统计分析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小学校长》[J].2009.2.

[14]陈桂生.《“校训”辨析》,《当代教育论坛》[J].2007(10).

[15]李中伟.《“校训”论稿》,《当代教育论坛》[J].2004.8.

[16]黄巧玲.《关于中小学校训的研究综述》,《西北成人教育学》[J].

2009.9(5).

[17]王彩霞.《从校训的变迁看中国教育的变迁》,《大学教育科学》[J].2008(4).

[18]王慕兰.《怎样强化校训教育》,《中小学管理》[J].1998.2.

[20]赵亮.《成都市中学校训文化内涵及功能的研究—以双流中学实验学校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1]韦昀.《中学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2]苗作斌.《校训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J].2005.1.

[23]周谷平,陶炳增.《近代中国大学校训——大学理念的追求》,《清华大学教育研究》[J].2005.4.

[24]黄树.《论校训建设促进学校文化发展》,《上海教育科研》[J].

2008.12.

[25]朱爱学.《充分发挥校训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科教文汇》[J].

2007.5.

[26]陈如平.《如何提出和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中小学管理》[J].2006.10.

[27]李继星.《如何制定与执行中小学校训》,《特别策划》[J].

[28]钟晓雪.《从校训看大学教育的理念与精神追求》,《江苏高教》[J].2003(6).

[29]刘亚军,张艳菲,孙芳.《关于上海部分学校校训的调查报告》,《思想理论教育》[J].2003(Z1).

[30]李翠.《我国大学校训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走势》,《高等教育研究》

[J].2005.1.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发展校训文化内涵
校训展示墙
校训展示墙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影响研究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对偶修辞格的研究述略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国家能力的历史发展与政治社会学五元素浅析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