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玉
【摘 要】新课程改革如一股浪潮在全国教育界开展的如火如荼,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它集知识性、技能性、综合性和应用性于一体,有明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点。老子有一句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用老子的这句名言来形容今日的教育方式的改革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强调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掌握、获取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这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也是信息技术学科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高中信息;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获取、交流、加工与处理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一直是我们探究的问题。那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更好的贯彻新课标的精髓,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呢?我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教育观念
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从教学思想上更新传统的教育观。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更要熟悉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创设情景,给学生的学习以一定的引导和具体的帮助。
大家都知道,信息技术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事物,每天甚至每刻都有大量的新软件和新硬件出现,如果我们不是让学生学习其中的规律而仅仅教会他们会使用和掌握眼前的这些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那么学生以后每学习一个软件都要靠教师去教,没人教就不会,无论对工作还是学习都是相当不利的,尤其是当有一些新的软件可能会使用的人暂时还很少的时候,就更需要学生有根据规律自学的能力了。因此,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明确了自己应处的位置,转变已有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观念,才能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关系,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位置,把自己变成“一位合作伙伴”。在一节课的开始,就要亮出总的目标,让学生明确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自主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暴露自己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把疑点和难点都摆在桌面上,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摒弃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例如:在Frontpage《插入图片》教学时,先展示一些内容幽默、图文并茂的作品,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并让学生回忆过去的内容:在Word文档中如何插入图片?通过复习旧的知识,学生自主探究新的知识。
二、以“任务驱动”为主导,因材施教
以往,信息技术学科的教材和教师的教学基本上是软件说明书式的,主要介绍软件功能,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不高,学后也往往不会使用。如今,现行教材进行了大胆改革,按照一种新的“任务驱动”模式进行编写,因此教学的基本过程也应该是任务驱动式的,这和以往的教学方式形成很大反差,要求教师要尽快适应和驾驭这种方式。所谓“任务驱动”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是由教师直接讲解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内容打散分解到教师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任务中去。如:第一单元第二节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中要求通过制作一个电子作品,将我们前面所了解的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状况进行总结。我就发现有的学生在小学、初中时就已经学过一些相关知识了,而有的学生到了高中才接触到,如果我设置一个任务让所有同学完成,就会出现有的同学完不成,有的同学没兴趣。因此我在设计“任务”时,就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出不同的“子任务”,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具体办法是:对于一些从没有学过的学生,我布置的“任务”相对容易些,让他们先学会做一个课程表,通过制作课程表这个任务,学生就掌握了如何进行汉字输入,如何创建和编辑文档等一系列的简单知识。对于那些学过一些基本知识的学生,我布置的“任务”难度就稍微大一些,要求学生设计出一张自己的报纸,打印出来,然后还进行年级评比。通过这样的“任务”设计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完成自己的任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致和想象力。使得这部分的学习任务轻松完成。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容易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学校的教学只能是基本的入门知识和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知识迅速过时并被淘汰,要与时代同步前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因此,信息技术教师更要注重把教学生的自学途径和方法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融汇在整个教学中。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无论是理论性较强的课中,还是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中,我都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的内容及编排意图,从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情感的前提。教学内容或教材主题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信息技术自身突飞猛进的特点,抓住时代的脉搏,积极引导学生分析和收集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适当补充一些“题外话”,从中扩大眼界,放眼未来,促进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得到提升。
自学主要包括三类:(1)课前和课堂对教材的自学;(2)课余时间对教材外一些相关知识的自学;(3)相关软件的扩展和学习。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软件的帮助功能,引导学生通过课本把软件中共有的、类似的、不同的地方对比清楚,并引申开来,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自觉探索,触类旁通。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关的学习站点(如:中小学信息教育网、洪恩在线等)、还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计算机报刊杂志,比如:《电脑爱好者》、《电脑报》等,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学习培训信息,引导学生去自学提高。endprint
2.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工具课程。理论知识是技能的基础,技能是理论知识的目的,而其中的技能又是最重要的。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例如:第三单元科学管理信息,这一单元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对于这一单元的“任务”,我在讲解演示时,为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先是选取一个简单的数据库作为“任务”,从简单的入手,可以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然后让学生做一个数据库来管理班级通讯录,学生对这个很感兴趣,积极性很高。让学生完成做数据库,难度比较大,但也不能由我一个人讲解完成。在讲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探索,对一些简单的操作就让学生自己操作完成,难些的我先讲解,然后让学生完成,这样我们师生共同完成这一任务。“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后,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难点,上课也不容易走神,就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作为新时代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领会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同时,必须注重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让计算机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生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如规定学生运用WORD汉字输入来进行语文学科的作文写作;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中,主要通过挂图、书本和录象等有限形式对学生传递信息,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通过计算机的图、文、声、象并茂的特点,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制作课件,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涉及面更广。我曾经让学生根据掌握的地理知识制作一个“宇宙探索”的POWERPOINT幻灯片,学生们在兴致勃勃的查阅有关天文资料后,制作出了集技巧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幻灯片,称得上有一定水准。这样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了与其它课程的整合,并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了信息采集、处理、加工的全过程,促使信息教育课程走上良性教育循环轨道。这不仅使得学科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也使得学生接触使用计算机的机会大大增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
总之,作为新时期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肩负着时代的使命,要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通过研究和改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方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信息时代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人、一个不被信息时代淘汰的人、一个具有全方面高素质均衡发展的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