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西转 王丽娟
摘 要:冀教版小语教材的整体设计、内容选择都体现着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阅读教学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握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加强单元教学的整合;以读为本,实现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互动;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与感受;阅读要抓住感受点开掘、品味、感悟。
关键词:小学语文;冀教版教材;阅读教学;对话;创造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17-0023-04
一、注重阅读教学的整体性
(一)把握住单元教学的整体性
冀教版小语教材的一大特色是以文化主题组织单元,由单元文化主题来统领阅读、写话、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等学习环节,形成了一个从生活到课本再到生活的单元体系。文化主题相当于圆心,在每个单元中的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实践都是围绕这个圆心展开的,因此,阅读教学一定要把握这个整体。以冀教版小语一下第三单元为例,看看如何加强单元教学的整合。
1.把握住本单元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单元的文化主题是人与自然相融和谐。在这个主题的统摄下,本单元四篇文章中,《美的回答》是一篇小韵文,讲的是人们用双手、用爱心去爱护大自然,大自然就用美来回报人们;《尖尖的草帽》写的是一个小孩子渴望小蜻蜓落在他尖尖的草帽上,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蜻蜓的喜爱之情,渴望着和蜻蜓交流,渴望着和它成为朋友;《爸爸,你知道吗》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劝说自己的爸爸放下手中的猎枪,爱护小动物,珍爱每一个生命,透视出孩子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达尔文和小松鼠》讲述了达尔文和小松鼠之间一个有趣的故事。这几篇文章都是从儿童的视角看世界、看自然,流露的是孩子纯真、善良的本性。在他们的眼中小蜻蜓、小松鼠也有灵性,孩子们渴望着与它们沟通交流,渴望着与它们成为朋友,在他们的眼中,愿意让所有人放下猎枪,爱护小动物。
为什么选这几篇课文,文章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它们和主题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美的回答》是从整体上提挈人与自然这一文化主题。人与自然的相融和谐是靠双手和爱心去创造的。孩子们在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就会对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有一个初步的、感性上的认识。《尖尖的草帽》视角就缩小了,它聚焦在小男孩和小蜻蜓上,通过小男孩与小蜻蜓的近距离接触,“我眯着眼睛看着它飞来飞去。它一点儿也不怕我,它追着我飞,我好像还听到了它扇动翅膀的声音”——还有一种期待“我在草帽下微笑着,我等待着它落在我尖尖的草帽上”,透视出一种和谐、一种美好、一种对自然界生命的珍爱。《爸爸,你知道吗》基于孩子自身对生命的珍爱,他想让身边的人也去珍爱生命,爱护这些小动物——他想伏在父亲扛枪的肩膀上,给他讲许多美丽的童话,让父亲眼中的鹿“变成快乐的我”,让父亲的心中充满善良。孩子以自己微小的力量——讲许多美丽的童话,用爱心去感动身边的人,唤起他们的爱心与良知,把爱传递下去。《达尔文和小松鼠》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爱护小动物——那就是不去伤害它,让它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自己“亲人”的身边,生活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这才是真正的爱,它阐释了爱的内涵与真谛。动物也有灵性,有亲情,有自己生活的世界,真正爱它就让它生活在妈妈的身边,让它在树上快乐地栖息、生活吧。
这几篇文章体裁不同,角度不同,但共同指向文化主题——人与自然的相融和谐。如果说第一篇是一个全景扫瞄,那后几篇就是几个特写镜头,聚焦在几个不同的视角,而且对主题的透视逐步深入,让孩子对于“相融和谐”有了更深的理解。可以说这几篇文章从整体上给孩子的认知冲击,已经远远超出课文本身。阅读了这组文章,逐步由概括到具体,由模糊到清晰,一个个活生生的形象建立起来了。同时积累了语言,积淀了情感。这就是这个单元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的教学应把握这种内在的联系,把握语文教学的整体性。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加强单元教学的整合。教学中除了这些显性教材(教材中的课文)以外,还要创造性的去开发隐性教材,加强单元教学的整合性。
例如: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可围绕单元文化主题,开展以下教学:
精读:《美的回答》《尖尖的草帽》《爸爸,你知道吗》《达尔文和小松鼠》(显性的教材)。
略读:师生围绕文化主题共同搜集短文、诗歌、漫画……(隐性的教材,需要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的)。
综合实践:设计公益广告,带学生走出去看人文环境……
口语交际:《怎么变了》。
积累表达:贯穿其中的不断积累语言、积累情感,是一种自然的、水到渠成的过程。
■
当孩子们学习这个单元时,生活也应走进这个单元。这一单元整体对学生形成的冲击,远远大于每篇文章自身。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生活有怎样的色彩,语文就有怎样的色彩;生活有什么滋味,语文就有什么滋味。学生在精读、略读、综合实践、口语交际中受到感染,引发共鸣,对照自身,调动起自己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想象世界。语文无时无处不与实际生活相联相通。因此,我们要创造性地去开发、使用教材,构建一个“生活——文本——生活”、课内外结合、学科间融合、校内外沟通的开放体系。语文不是封闭的书页,要把“语文”打开,走进生活。
(二)加强每篇课文自身的整体性
每篇课文的学习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感悟,不搞肢解的分析。比如《尖尖的草帽》可以用一个中心话题:小男孩喜欢这只小蜻蜓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让我们用心去读读课文,体会小男孩对小蜻蜓的喜爱之情吧!以这样一个中心话题来统领全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吸收语言。
二、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在读中实现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互动
阅读教学重点应放在读上,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有三个层次:
①认读: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
②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走进作者的世界,体会作者的情感。
③读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如何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进而读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呢?阅读教学是作者(文本)、教师、学生三者的对话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创设更好的外部条件,帮助学生和作者(文本)进行对话,去体会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的感悟。
师
生 文本
文字是一种语言符号。要想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描绘的意境、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音韵美,首先,要把语言文字变成形象的东西,变成孩子头脑中的画面,然后才能揣摩意境、体会情感,感悟、理解内容,这就是阅读的过程。而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两个障碍,一是由语言文字符号向形象的转化,二是在建立形象之后的揣摩意境、体会情感。学生的这两个障碍需要教师的帮助来跨越。
(一)链接学生生活,帮助学生与文本对话
由于孩子们的生活经历少、阅历浅,课文中描写的事情往往没有亲眼见过或亲身经历过,但是类似的经验还是有的,教师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经历,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如,我看见一只蜻蜓在阳光里飞翔,它的翅膀亮得像镀上了一层金子。作者在字里行间透出的是对这只漂亮的小蜻蜓的喜爱之情,因为喜欢它,所以觉得它很美丽,说它的翅膀在日光照耀下亮得像镀上了一层金子。但这种情景(画面)孩子们是不容易想象到的,怎么办呢?调动已有的经验:“你在动画片中见过金子吗?什么样的?”孩子们马上会在头脑中出现金子闪闪发光的样子。教师紧接着用语言创设情境:小蜻蜓的翅膀亮得像镀上了一层金子,闪闪发光,多漂亮的一只小蜻蜓呀!多么惹人喜爱!闭眼想象一下,再读一读,读出你对它的喜欢,读出小男孩对它的喜爱。教师正是调动了学生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沟通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沟壑,从而让学生想象到了画面,体会到了情感。
(二)创设情景,帮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用情感和文本对话
利用音乐、语言、画面、多媒体等手段,使学生身临其境,仿佛走进作者所描绘的生活中(课文),这种模拟的情境能促使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激发出和作者相同的情感,再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和作者对话,用心读书。
作者写文章常是“用意十分,下笔三分。”我们就是要透过这三分的语言文字去体会作者四分、五分甚至更多的情感。如《尖尖的草帽》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停住了,我在草帽下微笑着,我等待着它落在我尖尖的草帽上。”在帮助学生和作者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创设了一个情景:你就是这个小男孩,你头上戴着尖尖的草帽(孩子们用书当草帽戴在头上),你等待着,静静的别动,等待着小蜻蜓落在你尖尖的草帽上。学生们进入了教师描绘的情景之中,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小男孩,静静地等待着,有的脸上还露出微笑。紧接着教师问:“你为什么微笑?你又想些什么呢?”孩子们有的说想让小蜻蜓快点落在自己的草帽上,有的说小男孩想和蜻蜓交朋友……学生们走进了小男孩的世界,与小男孩对话,再让学生体会小男孩的情感;读一读,这时的读就是用心读书,用真情实感读书。指导朗读的过程其实是调动情感的过程,情动辞发,以情带声,切忌只从技巧上去指导。
最高层次的朗读应该是读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将自己的情感无形中融会到作品所描绘的情景中去,让作者以一个平等的生命存在于文章中,实现学生与作者、文本平等的对话。
如“我眯着眼看着它飞来飞去。”有的孩子从“眯”字上体会出小男孩对小蜻蜓的喜爱,有的则从“看着它飞来飞去”体会出小男孩对蜻蜓的喜爱。由于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不同,所以明读时轻、重、缓、急、停顿等处理自然也就不同。因此,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不要机械地模仿老师。
(三)在倾听与点拨中让对话深入
俗话说,言为心声。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可是通过朗读来表现,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在朗读中。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要善于用心灵倾听,善于从学生的朗读中听出他的感受与对文章理解、感悟的程度,给予点拨、引导和中肯、个性化的评价。我们说课堂是灵动的,是有生命的,指的正是教师与学生的这种对话与交流。如果说教案是一节课的骨架,那么这种对话才是血和肉,没有血肉的课是没有生命力的。
总之,要重视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实现与作者的沟通,通过读建立起感性的语言模块,培养良好的语感。
三、尊重学生对文章的独特理解与感受
人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经验世界、感悟能力、知识素养、生活阅历、气质类型等因素不同,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也就不同。正像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文章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简单地说哪一种是对的,哪一种是错的,所以说语文是无所谓对与错的。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读书都应首先成为一种精神享受,既不是给老师、也不是给别人,而是为了自己的感动、为了自己的成长去读。审视我们的阅读教学,往往从教材出发,忠实于文本,忠实于作者,一切阅读活动都是围绕考试而展开的。更多的是把教师、教参对文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忽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初读课文时交流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受;细读课文时交流对文章的主题、精彩之处的看法;教师要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言,尊重所有学生的见解,在交流中实现生生、师生、学生与作品、作者、编者的沟通与碰撞。语文是诗意的、浪漫的、朦胧的,语文学习的过程不能完全像对待科学学科一样要求那么精确、系统、完备,而应该是鲜活的、生动的、多彩的、个性化的;阅读的过程就要体现体验、品味、感悟、联想、互动互生、虚实相映、趣味丛出、百读不厌的学习过程;只有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感悟、理解,才会常使学生抬头而读、掩卷深思、百感交集、浮想联翩,学习中才总有“我”在,有“我的感受在”,才使学生面对课本备感亲切,这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亲和。
四、在阅读的过程要抓住感受点开掘、品味、感悟
阅读对话交流的过程应是一个相互碰撞,不断深入的过程。对话不等于遍地刨坑,你谈你的、我谈我的,谈完了还停留在原来的认识层面上,那就让学生自己读书好了,没有交流和对话的必要了。既然要交流就要抓住感受点不断地深入。这个点就是孩子们所共同关注的,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地方(字、词、句、段、标点……)。如《爸爸,你知道吗》可以让学生去谈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我伏在爸爸扛枪的肩膀上,给他讲许多美丽的童话,让父亲眼中的小鹿,变成快乐的我,它的心中就会充满善良。”孩子会给他的爸爸讲什么“美丽的童话”?让学生去想象,学生会有许多新奇的想法——如有一天,一个女巫把我变成一只小鹿,这时来了一个猎人,把枪口对准了我……总之,让爸爸去换位思考,感受到小鹿也有生命,也有亲人,唤起他的良知。要让学生说完后去读,去感受孩子的善良,把学生的爱透过语言文字传递出来,表达出来。交流的过程中,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互相碰撞,由没想到(听了别人的观点)到想到了,想得更深了,还想到了别的,使对话更加深入。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4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