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钢
小学语文组块教学是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与他的语文团队从2000年起开展的教学改革实验,旨在运用心理学组块原理,寻求破解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有效方法和普适模式。“为言语智能而教”的教学理念厘清了语文基本材料、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所提出的板块式结构、联结性学习及运用型实践,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便教利学,卓有成效。其执教的《卧薪尝胆》《爱如茉莉》等课例体现了“清简”的教学风格,实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促发展”。2013年,组块教学研究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相关研究成果相继发表,产生了广泛而又积极的影响。近一年来,薛法根老师与他的语文团队对此又展开了持续深入的研究,本刊特选登其中的部分研究成果,以期引起更多语文教师的关注和研究。
评点薛法根的课与概括薛法根的教学特点,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主要是因为已经有了太多的评点和概括(其中包括他自己的),会令人彻底“眩晕”和“沉沦”。于是我只能求助于一种简单和真实的方式,即彻底放弃对所有评点和概括的参照,相当于用斧头开辟出一块“林间空地”,将薛法根的课(《祖父的园子》)放在这片空地上观看和欣赏,以此希望他的教学作品能够自然“闪现”和“绽放”;在这样的“闪现”和“绽放”中,才有可能让我们“接近”和“通达”薛法根小学语文教学的特质。
一
按照时间顺序,我们首先“观看”的是这节课的第一板块,我把它简称为“默词”。
语文课“默词”是最为普通也是最为正常的教学环节。放在第一板块,其主要功能是为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学习课文扫清障碍。这一切似乎都很平常和正常。然而,我们观看“默词”这一板块,却发现了平常中的“不平常”,正常中的“不正常”,使整个教学别有情趣和内涵。
一是根据课文内容的要求,设计了三组词让学生默写。
第一组是“昆虫”(4词),第二组是农作物(5词),第三组是干农活(5词)。这三类词是课文中出现最多的词,以分类的方式进行“归类性”的默词,体现了他所追求的语文教学的“清晰性”,即在语文教学的第一板块就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把“词”还原于句、篇、文的语境,认识到个别词在文本中的归属和联系。“分类”本身就是一种方法,分类的过程就包含着分类方法的指导,自然地使学生的“默词”从单纯的“识记”层面进入到“理解”层面,因而不同于一般的“默词”。
二是根据儿童“喜新”的特点,对默词进行了变式设计和处理。
变式一是昆虫一组的默词,与其他两组一样也应默写5词,但留下一词让学生自己选择并扩写,于是选择何词及如何解释,给学生留下了自我表现的空间,也成为悬念和看点。变式二是教师要求学生默写“草帽”一词,但草帽无法归入前三类,于是就留下一个更大的悬念,考验着学生是否归类不清、归类不准。当然教师是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归类很清很准,事实也是如此,教师很开心地接受了这一事实,最终把“帽”这个不得不讲的字,写在了三类词组的边上。变式二主导着这一板块的教学,这一设计显得学生非常聪明,教师却很“愚钝”,师生“位置”的变化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成功感和自信心,也明显提升了“默词”过程本身的趣味和好玩,实在是一高招。教学不可能脱离常态。如语文教学不可能离开听说读写,但如何听说读写,却表现着教师的眼光和水平。薛法根是常态教学下变式设计和变式处理的高手,我们在每节课中都领教了他这种寓于常态却又能适度偏离常态的有趣和机敏。
三是根据教学中儿童的“即时表现”,发现并点明具有语文意义的“要点”。
如何默词,薛法根强调教师只念一遍,所以要求学生用心和专心。发现一个学生的方法并概括为“抓住要点”,称之为“听记诀窍”;默词结束后评价一学生的字工工整整,就像人长得漂漂亮亮,得出“字就是人的第二张脸”的结论;引导学生概括第三组词的特点:动词、做什么(种庄稼)、动作主体(祖父),还原到文本语境中的“做农活”。三个“要点”突显出来:一是默词有方法(记要点),二是默词有标准(工整),三是默完要思考(词性)。当然,教师在布置默词之前就可以明确说出这三点,但这就完全不是薛法根式的小学语文教学了。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现场表现出发,发现和点明对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的“要点”,才是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功力。这种功力不是体现在教学情境之外,而是体现在教学情境和教学过程之中,这种功力不是与学生无关,而是与小学生的特质和现场表现紧密相关。在这一情境中,学生无意识或下意识的表现,经过教师有意识的发现和概括性的点拨,成为教学中自然闪耀的明显亮点。
运用分类的方式默词,运用变式进行默词,在默词的过程中总结和概括默词的要点,使教学一开始就引人入胜,充满了语言教学的情趣和智慧,于是学生就能够在常态的学习下学得开心、学得智慧、学得有品位。更重要的是,“默词”让我们对薛法根的教学作品形成了两点印象:一是对文字的教学情有独钟,二是对文字教学下足了功夫。记住这两点印象,对我们顺利地进入他的语文教学世界会很有帮助。
二
按照这节课的自然顺序,板块三、板块四“位于”这节课六大板块的中部。板块三、板块四的“功用”就在于“启二开五”,即将板块二揭示的重点段落的主题具体“化”为文字的学习,薛法根有一个说法叫作“化结构”,即将结构具体化为语言文字的学习,同时为板块五“用结构”奠定基础。因此,板块三、板块四的教学和学习至关重要,它是还原文本、在文本语境中进行语言文字学习的主体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和教师表现得最精彩的部分,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关注去品味和欣赏这两个部分的教学。
海德格尔在论述艺术作品的本源时说:作品建立世界。薛法根通过板块三、板块四为我们建立了怎样一个不同于他人的语文教学世界?
一是保持在语言文字中的自持世界。
板块三、板块四的教学初始,都是以教师主导性的问题为起点的。在板块三的教学中,教师说:“作者是怎样把园子的丰富多彩描述出来的?”担心学生不理解,为保险起见,又加上一句:“是通过哪些词语、句子体现出来的?”担心不够操作化,再明确要求:“读读这两个段落,看看哪些词语、句子写得特别,轻声读一读,用心去发现一下。”在板块四的教学中,教师说:“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做什么呢?”担心学生跑偏,立即回到课文中的描写:祖父如何……我如何……教师的主导性问题,将学生的视线和感知完全聚焦到文本的语言文字上,即词语和句子上。教学中,学生的读书、体验和表达,教师的讲解、点拨和概括,都“放置”在对词语和句子的感悟和理解上,都有力地保持在这一视线聚焦的轨道上,很少偏离。板块三最为典型,锁定了四个语言片段的学习:一是“花开、鸟飞、虫鸣”三个排比句,二是“愿意……就……”的句式,三是“谎花”这一词语,四是好看与不好看的蝴蝶“比较”的写法。最后概括出:“她的喜爱就藏在字里行间。”
于是,我们可以断言,薛法根的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文字的教学。《祖父的园子》这一教学作品,为我们建立了一个保持、维系在语言文字中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的“基底”就是以词语和句子构筑起来的语言文字世界。这个世界是可以也能够自持、自足、自立的,对语文教学来说,既是起点也是终点,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既是最原始的也是最根本的,不多也不少,恰如其分。
二是“自由”发现和探索语言的对话世界。
板块三、板块四作为“化结构”的典范,为我们提供了观赏薛法根教学作品中教学对话的特质。这种特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建立在“保持在语言文字的自持世界”基础上,师生对话的主体是围绕着、紧扣着、展开着文本语言文字的对话,并锁定在这一界线和范围内,而很少在非语言文字上下功夫费时间。其次,是建立在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发现、感悟和探索基础上的对话。如板块三中蝴蝶不好看也要写出来,学生发现是为了与大红蝴蝶作比较,教师立即概括说:有大有小,有好看不好看,这才叫丰富多彩。板块四中学生发现“我”在下种、铲地、浇水等行为方面跟着祖父学却又完全不同于祖父时,教师点出意思相反的词语所具有的“转折”性。第三,是教师主导下以多样的语言表述世界、以美的语言表述美的对话。板块三中,学生感悟到昆虫的五颜六色,叫的声音好听,样子动人可爱时,教师概括说:这叫“生机、美丽、动人”,把抽象的书面语言融入了语言教学的具象之中,使学生能够体悟这“生机、美丽、动人”的丰富多彩。板块四中,学习了“祖父怎样我也怎样”后,学生概括出我与祖父的关系“好”和“友好”,教师说:今后我们用词不要总用“好”,好不好?学生很开心地换词,教师又说:现在不只用“好”了,那就好了。不仅教会学生多样化地、审美地运用语言,而且将一个“好”字,恰到好处地反复运用并使之“活”了。
如果我们广泛地把一切教学定位于一种师生对话,那么薛法根的语文教学就是一种定位于语言文字的对话,定位于学生自由发现和探索语言文字的对话,定位于引导学生用丰富的语言和美的语言表达世界的对话。无疑,这里展现给我们的“位置”十分清晰,一种具有语文特质和儿童特点的语文教学的对话世界。如何理解这里的“自由”?是探索文本语言文字“可能性”的自由,即在语言文字所敞开的空间里发现和探索的自由,而绝不是“外溢”到文本之外、语言之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教学和学习的自由。
三是自然质朴中发自内心深处的欢乐世界。
《祖父的园子》作为教学作品所提供的另一特征是建构了一个欢乐的语文教学世界。说“欢乐”的而不说“快乐”的,是因为语言文字(就像音乐的音符一样)更为抽象,由此所形成的欢乐,显然更为精神性而更少感官性。但我并不否认:任何欢乐都是通过感官表现出来的,如笑是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即使是微笑。我想在经历这节课的过程中,孩子们所体验到的精神欢乐与感官快乐应该是一致的。统计结果表明,这节课“生笑”“众笑”“生大笑”“众大笑”共计16次,自发掌声5次。
由此我可以确定三点:首先,这节课为我们建构了语言学习的欢乐世界。但是且慢,教学需要欢乐吗?当然需要!尤其是当某些教师把教学作为折磨儿童的手段,而儿童把学习当作痛苦的时候。绝大多数欢乐是释放性的,是增值的,是能够开发人健康、向上、积极的本性的,而大多数痛苦是损害性的,是变相地消磨、挫伤人的,只有少数痛苦经过艰难的“反刍”才能增值。其次,将16次笑声和5次掌声还原到教学情境中去仔细分析,可以发现:绝大多数都是教学进程中自然闪现的笑声和掌声,都是师生对话所产生的内在感悟、智慧碰撞和心理愉悦,而不是外加的和强加的。读《祖父的园子》的课例,我的笑点与孩子的笑点几乎完全重合,就证实了这一点。同时,也证实了孩子虽然只是孩子,但具有精神幽默和审美幽默的人类智慧基因。第三,笑声和掌声的分布具有与教学需要相一致的结构性,而不是乱笑、乱鼓掌。第一板块的4次笑声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欢乐的开始,使学生能够快乐地进入学习。第二板块的学习着眼于通过朗读把握重点段落的大意,所以应该是沉思的、宁静的,但教师可爱的表现(自相矛盾)意外地引发了1次笑声。从第三板块到第五板块笑声、掌声不断增多,到第五板块达到欢乐的高潮,学生的仿写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儿童味十足。第六板块归于宁静,一种通过“解题”将欢乐储存起来,蕴积深厚的思考的宁静,从而将一节课收拢结束。
海德格尔在论述艺术作品的本源时指出,好的作品是对“原料”的增益过程,如好的绘画使颜料闪光,好的雕刻使大理石闪光,好的音乐使音符闪光,好的诗歌使语言闪光。我要说,《祖父的园子》作为教学作品,通过语言教学的欢乐世界使师生共同闪耀发光。
三
从观看和欣赏的角度,结构和板块是一节课整体的、外在的框架。海德格尔曾经说:探究就是一种“位置”的意识、发现、追问、思索。结构本身已经是一种确定的“位置”,将不同的因素(要素)固定在某个位置上,以形成整体。不同的结构形成不同的整体,产生不同的功能,形成不同的意义。问题是《祖父的园子》给我们提供了何种不同的结构,并提供了何种不同的意义?
从“时间顺序”的角度看,《祖父的园子》划分为六大板块或组块,以一种特别的结构或程序向前推进。第一板块我概括为“黙词”,主要目的是为文本学习扫清障碍,很自然也很平稳,没有特别之处,也是多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结构所普遍采用的开头方式,当然相同的结构也有不同的上法,此节课上得极为精彩,已如前述。第二板块我称之为“概括”,即通过对重点段落的反复朗读,立马让学生说出本段的中心词,其实也是全文的中心词,俗称概括“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若按时间顺序,一般在学习完全文后进行,但教师提前进行了。第三板块我称之为“发现”,即通过“文字”(“词汇”和“句子”)的学习和体验,具体化地感受重点段落的表达和意义,是第二板块学习的继续和深化。第四板块我称之为“体验”,即通过对非重点段落的学习,以作者及祖父的所作所为作为比较,体验文字中所流露和表现出的作者的自由和快乐,是第三板块的继续和深化。第五板块我称之为“仿写”,即在对文本文字学习的基础上,采用模仿写作的方式由学生自由而自主地进行语言表达。第六板块我称之为“解题”,采用直接讲解的方式说明《祖父的园子》的作者和写作背景,这通常是教学开始时教师的讲解,在薛法根这里放到了教学的结束阶段,而且以此为结束。
通过上述描述,我们可以发现这节课的“时间结构”与众不同之处为二:
一是板块的层层叠加、逐步深入。
即课堂教学结构的主体部分不是独立的并列的关系,而是层层叠加、逐步深入的关系。《祖父的园子》这节课的主体部分是第二~五板块。第二板块是总体把握,第三板块从第二板块来,又深化了第二板块;第四板块从第三板块来,又从另一角度深化了第三板块。第五板块“仿写”为二、三、四板块的深化和运用。采取了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的结构方式,而不是通常的从局部入手延伸和扩展到整体的方式。
二是常规顺序颠倒、头尾换位。
应该出现在开头部分的出现在了结尾,即以第六板块“解题”作为结尾。应该出现在结尾的出现在了开头,如过早进行段落大意的概括,即第二板块出现在第三板块、第四板块之前。如果我们还可以把第一种顺序颠倒作为一种个人喜好的话,因为把第六板块作为序言放在第一板块“默词”的前面,并不影响全课整体结构的独特性和新颖性,那么,我们绝不能把第二种顺序颠倒作为可有可无的,因为正是由于第二板块作为首先定位,才可能出现这节课的“层层叠加”式的课堂教学结构。
与众不同是创新,但是为何要创新?这样的创新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样的创新是否符合规律?薛法根曾经说,小学语文教学有两个黑箱,一是小学语文教学教什么是黑箱,需要通过语文教给孩子的东西附加得太多,越多越乱,越多越不清晰;二是小学生语文学习规律是黑箱,学生言语智慧发展和成长的过程和机理不明。二者又是紧密相关并互相界定和限制的,譬如后者限定了前者:因为是小学语文,因为是小学生学习语文,所以不能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想教多少就教多少,而要把他们能够接受并且是语言学习中的核心东西教给他们并使之终身受用。因而,他要通过组块的方式来一并解决这两个问题,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清晰起来。
从理论的角度看,薛法根反复说明组块与结构的不同,即我们通常理解的“结构”为线性的联系,各要素之间是独立的、并列的、循序的,强调“组块”为“非线性”的联系,是交互的、互渗的,我把它概括为是“叠加”的,在不断堆积的过程中不断深化,通过不断循环和不断反复以突出某个要素,这个要素就是薛法根所说的语文教学的要点:语言文字,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促进儿童的言语智能的发展。从操作的角度看,他通过大量的案例教学体现了三个基本环节:一是“现结构”,呈现或发现结构性的概括;二是“化结构”,将呈现或发现的结构性概括具体化为文本中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训练;三是“用结构”,让学生用言语表达或书面表达的方式进行语言的训练和运用。这样构成一个完整的、逐步深入的操作程序,从而将“文字教学”落到实处,以发展和促进学生言语智能的形成和提升。
显然,这里的板块或组块仍然具有课堂教学的结构性的意义:各个板块连接为一个顺序渐进的课堂教学整体。但这里的板块或组块并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结构,而是具有薛法根独特理解的“结构”:将小学语文定位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促进学生言语智能形成,以“现结构”“化结构”“用结构”为基本操作程序的结构。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这样一种结构绝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结构,而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结构,是一种能够具体化为课堂教学的程序性的结构,是为教学服务并有利于教学充分展开的结构,是一种既适合于语言文字教学又有利于学生语言学习的“适切性”的结构。
由此,我们能够确认薛法根《祖父的园子》这一教学作品为我们提供的结构变化,根本上表明了一种语文教学“位置”的变化,而这一重新定位体现的是“意义”的变化:将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点、聚焦点、保持点定位于语言文字的学习,通过语文教学为学生建立一个以语言文字为基底的世界,而这一世界是具有充分的自持性、自足性和自立性的空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自由发现的美丽世界。
四
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说:对一件事物的“充分经验”和“心领神会”,被这件事物打动了心、抓住了心,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可用“欣赏”一词来表达。“欣赏”使事物价值增高,不欣赏使事物贬值。
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成果,一般称之为作品。我把薛法根的教学称之为“作品”,包含着我对他的“欣赏”:不仅因为他的教学中内蕴着一种独特的趣味,一种独特的情致,一种独特的美感,更因为这种趣味、情致和美感与一种独特的思考融合在一起,共同建构起一个小学语文教学的“自持世界”:能够将语言学习保持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的教学。在这个世界中,每一个儿童都能够进入语文而体验语文、欣赏语文而思考语文、表现语文而创造语文。我最为欣赏的是:儿童被“引入”语言学习的过程和状态,在语文中“欣赏”,在语文中“陶醉”,在语文中“欢乐”,也在语文中“闪耀”。
海德格尔在《诗歌中的语言》一文中,通过分析特拉克尔的诗歌作品追问语言归属,最后以古希腊悲剧中的合唱为喻,将语言的本质概括为“歌唱的欢乐”。薛法根的语文教学正走在通向“歌唱的欢乐”的语言本质的路途中。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