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勇
【摘 要】在全媒体时代,传统纸质媒体要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实现更好发展,就必须在深度报道上出彩。然而,要让深度报道吸引广大读者眼球,提高其可读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在《皖西日报》工作期间在深度报道方面的探索实践,从主题策划、新闻采访、写作技巧等方面,谈一谈对提升深度报道可读性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深度报道 可读性 问题意识 细节描写
“可读性”一词是由西方新闻学者首先提出,指新闻便于阅读、吸引读者的特性。可读性是衡量报纸及其报道内容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受市场化竞争及各种新媒体冲击因素影响,传统纸媒的影响力受到了极大挑战。置身于全媒体时代,具有信息传播“高附加值”的深度报道,不约而同地成为众多纸媒提升自身影响力与竞争力“有力武器”之一。那么,如何围绕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提升深度报道可读性,让其内容更加生动活泼、引人爱看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精选主题,不要“人云亦云”
报纸上的新闻是给读者阅读的, 可读性是读者对新闻的必然选择。换句话说,如果忽略了读者的兴趣,那么报纸肯定没人买也没人愿意看,报道内容同样也会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在选择深度报道主题时,应围绕读者的兴趣点做足文章,选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的,对于群众的工作、生活、学习有指导性、服务性的新闻事件,精心策划报道主题,以提高报道的关注度和可读性,努力使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读者会不会关注,读者是不是爱看,读者能不能受感染,一切都是与报道的选题有关。在选题上,首先要从兴趣上贴近读者。抓住群众议论的热点以显其广度,抓住疑点以显其力度,抓住难点以显其深度;其次要从心理上贴近读者。一则深度报道,如果与读者在志向、意趣、爱好等方面相吻合,就会使读者从心理上产生接近感;如果这则新闻内容讲出了人们的心里话,就会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
2014年2月19日《皖西日报》刊登的《土地岭,“乡愁”弯弯》就是选择了读者关注度较高的一个话题。每年冬天一下雪,连接安徽与湖北的省道318线上的“咽喉”——土地岭就成了阻碍群众返乡与回城的障碍,然而,这种现象持续多年仍然没有得到改变,由此引发了群众的高度关注和质疑。为此,记者带着群众的关注采写了该篇报道。由于报道及时地回应了群众的关注,不仅可读性强,而且充分体现了党报的“三贴近”原则。
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媒体竞争“白热化”的时代,同一新闻事件、同一群众关注话题多家媒体均会给予关注,在面对同一主题的报道时,可能就会出现“同质化”。因此,在选择深度报道主题时,就需要亮出自己独到的观点,做到“人有我特”。如果停留在“人云亦云”,年年报道“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四季歌,则很难激起读者的阅读热情。
带着问题,挖出“鲜为人知”
在当今信息“爆炸”时代,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以信息海量取胜。虽然其信息海量,但是在深度方面相对于传统纸媒还是处于劣势。正是鉴于此,传统纸媒将深度报道作为竞争的“法宝”。深度报道,是以“新闻背后的故事”来吸引读者的关注,通过深挖新闻背后的故事,一方面可以提高报道深度,同时也是提高报道可读性的重要途径。如何深挖?这就需要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要只注重抢报道密度,而是要挖掘新闻的深度,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深挖事件“本质”,并找出其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例如,养殖特种野猪本是一篇普通的新闻,而2013年3月22日《皖西日报》刊登的《特种野猪市场在哪里?》却是一篇问题报道,这是因为记者在采访中,养殖户在介绍养殖效益时发出了一声叹息,从中记者“嗅”出了问题,随后通过深挖穷追,对制约特种野猪养殖产出效益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细致了解。原来:特种野猪养殖的市场份额尚待开发,而效益受市场份额影响,一直处于尴尬境地。在探析问题的基础上,记者写出了这篇深度报道。可见,采访深度报道主题,不能“让惯性思维牵着鼻子走”,不能仅关心成绩与数字,或者“一、二、三、四”做法的层面,否则采写的深度报道将会变成“一潭死水”。
在具体的新闻采访实践中,很多新闻背后的故事都是“沉下去”的。这就要求记者不仅要带着问题意识,更要真正沉到一线,用眼睛去观察去分析,去抓住“背后的故事”。沉的越深,挖出的故事就越深越吸引人。此外,在采访完成后,记者要换位思考,用读者思维对采访内容进行理性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从中提炼出读者欢迎的新思想和新鲜内容。
写出新意,让细节会“说话”
新闻报道讲究“新”,不仅内容新,而且表达方式也要新,必须做到“常变常新”来夺人眼球,深度报道也不例外。如深度报道表达方式千篇一律,其可读性便无从谈起。而深度报道篇幅相对较长,在报纸版面上容易产生拥挤感。要提高其可读性,就要求记者善于拆分拆细“大部头”,把大题材做新、做活、做细。
首先要在力求新闻语言通俗化的基础上,围绕新闻主题,用群众视角进行分析,用群众乐意接受的方式进行阐述,用群众身边的实例和群众语言说话,刻画出生动真实感人的新闻图像,使深度报道生动有趣,让读者感到亲切真实,而不要热衷于抄材料,使用华而不实,有大架势而无实际内容的空话。
比如,在2013年9月,《皖西日报》在报道金寨县长岭乡社区民警余浩先进事迹时,就是通过讲述“一双黑皮鞋、一张便民卡、一张巧嘴巴、一颗感恩的心”等小故事的形式,来吸引读者的注意,从而让一个典型人物报道,变成了一个鲜活的新闻,这样既让读者读起来轻松,同时增加了这篇深度报道的可读性。
在深度报道的结构方式上,当采取单篇报道的形式不能完整地呈现新闻事实时,为达到全面深刻的报道效果,可以运用组合式报道形式,这样可以使读者能够易读、易懂。2014年6月14日《皖西日报》推出的专题报道分“大学生就业,白领还是蓝领?”、“他们缘何对蓝领说不?”、“做蓝领可以出彩吗?”等三个部分,每一篇报道都具有相对独立性,又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整组报道脉络清晰,既鲜活生动,又有深度思考,这篇深度报道见报后,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总之,提升深度报道的可读性,考验着新闻记者多方面的能力。因此,作为新闻记者,只有通过不断的业务学习与新闻实践,增强新闻敏锐性、采访深入性、写作技巧性,才能进一步提高对深度报道的驾驭能力,才能把读者爱看的新闻写深写活。
(作者单位:皖西日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