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铅球运动员奥运周期参赛特征研究
——以 Tomasz Majewski为例

2014-10-26 08:56周华锋翟廉芬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竞技状态世锦赛天数

周华锋,翟廉芬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田径赛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田径比赛。各国田径运动员都以能参加奥运会为奋斗目标,以获取胜利为最高荣誉。波兰人Tomasz Majewski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铩羽而归,四年后获得了北京奥运会男子铅球冠军,2012年再次获得伦敦奥运会该项目的冠军。如果说一名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获得一次冠军有一定的偶然性,那么这名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连续多次获得金牌一定有别人不具备的特质。详细观察这些运动员的比赛情况,也许对我们有更多的启发[1]。

1 研究对象

Tomasz Majewski,波兰人,1981年8月30日出生,铅球运动员。个人最高纪录21.95m。连续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铅球冠军,并多次获得室内及室外世锦赛奖牌。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国际田联官方网站搜集Tomasz Majewski参加成人组铅球比赛以来的所有比赛成绩、年度最好成绩、生涯最好成绩及年度参赛次数、参赛时间、比赛名次等相关信息。查阅有关铅球运动员参赛情况的研究文章15篇,为本文提供了研究背景和理论依据。

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 2007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常规统计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Tomasz Majewski奥运周期年度最好成绩的变化特征

运动员参加比赛都力求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创造理想的运动成绩,比赛结果直接反映着运动训练的效果及当时的竞技状态。年度成绩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运动员年度训练和比赛的具体安排。纵观Tomasz Majewski整个运动生涯,可以发现运动成绩的变化直接反映着运动员多年系统训练和比赛的阶段安排及竞技状态的变化过程。国际田联对Tomasz Majewski投掷成人组铅球的正式官方纪录是从2000年开始的,到2013年12月31日止,共有14次年度最好成绩的纪录(见图1)。

图1 Tomasz Majewski在2000年至2013年的年度最好成绩

从图1中可以看出,Tomasz Majewski14年运动生涯中的年度最好成绩变化曲线在2000年和2004年间,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从2004年到2007年间成绩保持在20.6m~20.8m之间,呈现平稳趋势;从2007年到2013年成绩呈现出波浪式变化。

竞技状态相应地表现为快速上升→平稳保持→波浪式变化,且在波浪式竞技状态变化的上升期和峰值区分别参加了两届奥运会和四届世锦赛、三届室内世锦赛,全部进入前八名,且获得两届奥运冠军。从这一成绩的变化上我们可以判断Tomasz Majewski是以成功参加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为具体目标来安排年度训练与比赛的[3]。

文献资料表明,Tomasz Majewski在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的夺冠成绩均是其当年的年度最好成绩。为了更为清晰地了解其最佳竞技状态出现的规律,我们统计出了其年度最好的前五个成绩出现的月份频率(见表1)。

表1 参赛次数与前五成绩出现的月份统计(月、次)

从表1中可以看出,Tomasz Majewski年度最好的前五个成绩高度集中在八月份,其次是九月份和七月份;参赛时间主要集中在六月份,其次是九月份、八月份。结合Tomasz Majewski参加的近几届世界大赛的具体情况,我们分析得出,该运动员是以成功参加八月份举行的世界大赛为目标来安排

图2 Tomasz Majewski在北京奥运周期的年度比赛成绩

由图2、图3中各曲线的第一个点表示年度第一场比赛的成绩,第二个点表示年度第二场比赛的成绩,依次类推。其中曲线上的最高点表示年度最好成绩,黑色实心点表示年度参加世界大赛的成绩。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Tomasz Majewski在伦敦奥运周期的参赛次数明显高于北京奥运周期。各周期年度的比赛成绩均呈现出波浪形的变化,且年度最好成绩在各赛季的开始阶段并没有出现,而是经过多次比赛后,才在赛季的后期表现出来。年度最好成绩出现后还要参加一定数量的比赛才结束赛季。结合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得出,2007年世锦赛、2008年奥运会、2012年奥运会、2013年世锦赛的比赛成绩均是当年的最好成绩;2005年世锦赛及2009年世锦赛的年度最好成绩均出现在大赛前的一到两周时间内;而2011年世锦赛的年度最好年度训练和比赛的。目的是使其最佳竞技状态出现在世界大赛中,并在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与名次。

图3 Tomasz Majewski在伦敦奥运周期的气度比赛成绩

Tomasz Majewski在北京奥运周期和伦敦奥运周期的年度所有比赛的成绩曲线见图2、图3。成绩却出现在世锦赛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这表明年度的竞技状态随着比赛成绩的改变发生着波浪形的周期变化。大赛前后所有比赛与训练的安排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竞技状态形成和优化调控、进一步提高和保持、暂时性消失的过程[4]。如果年度训练与比赛安排得当,竞技状态会在上下波动中逐渐升高,并在赛季后期的一些重大比赛上达到竞技状态的最高峰,实现了良好竞技状态的出现与关键性比赛的高度吻合[5]。

3.2 奥运周期年度参赛特征(见表2)

推铅球是典型的速度力量型项目,技术性较强。要求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的很短时间内爆发出最大限度的潜能,并获得最理想的力学效果。这一项目属性就决定了对比赛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因素在竞技水平的发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能力也只有在比赛中才能培养和提高,因此多参加比赛,在比赛中进行锻炼和提高比赛能力,检验和改进技术动作,就成为运动员在一些重大比赛前参加各种比赛的最直接目的[6]。

表2 奥运周期年度参赛次数统计

年度参赛次数是体现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的一个重要指标。必要数量的比赛是运动员持续保持自己的竞技状态,逐步引导至最佳状态,充分体现其竞技水平、创造优异成绩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6]。而奥运周期内的年度参赛次数则是体现运动员奥运周期多年训练计划的一个重要指标。年度间参赛次数的改变是运动员搭建高水平的竞技能力平台,逐步实现最佳竞技状态的基本手段与方法。从表2中可以看出,Tomasz Majewski在2002年和2003年只参加了一场和两场比赛,参赛频度很低,间隔时间较长,且与下一年的第一场比赛间隔时间分别达到了225天和238天,是典型的“以赛促练,以练为主”的训练安排模式,为适应成年组的比赛打好坚实的体能及技战术基础。从2004年开始,参赛次数逐渐提高,到2009年达到25次。在参赛频度上,伦敦奥运周期要明显的高于北京奥运周期,尤其是奥运会的前一年,在奥运会当年都是高频参赛。但奥运会当年的高频参赛的具体安排又有所不同,北京奥运会年的高频参赛主要集中在奥运会前的两个月,而伦敦奥运会年的高频参赛主要集中在奥运会后的一个月。进一步研究表明,北京奥运会时Tomasz Majewski正好最佳竞技阶段,多参赛以培养和提高比赛能力;而伦敦奥运会时Tomasz Majewski处于竞技保持阶段,大赛后多参赛是为了最佳地利用大赛前所获得的良好竞技状态以创造更好的运动成绩。在间隔天数上伦敦奥运周期又明显低于北京奥运周期。以两届奥运会为例,北京奥运会时Tomasz Majewski在大赛前平均8.9天参加一场比赛,赛后平均9天参加一场比赛;而到伦敦奥运会时他在大赛前平均7.6天就参加一场比赛,赛后平均4.5天就参加一场比赛。大赛前通过比赛调整状态,培养、提高和保持比赛能力;大赛后通过这些比赛来调控已获得的最佳竞技状态,使其在赛季结束前慢慢消退,顺利进入调整过渡期。

年度间隔天数是前一年的最后一场与后一年的第一场比赛间的间隔时间,是体现年度间的过渡期与准备期安排的一个基本参数。年度间隔天数短,一般采用双周期安排,天数长则采用单周安排。从表2可以看出,若采用双周期的训练安排,则年度间隔天数基本保持在四到五个月;若采用单周期,则间隔天数保持在八到八个半月的时间。

3.3 大赛年年度参赛特征(见表3)

必要数量的比赛,是运动员充分表现其竞技水平、创造优异成绩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但过多的比赛也会导致运动员心理上和生理上过于疲劳。优秀选手在安排比赛时应注意有所选择、有所取舍。既要保证必要的比赛次数,更要确保在重大比赛中处于最佳的竞技状态[7]。

从表3可以看出,Tomasz Majewski在所参加的三届奥运会及五届世锦赛当中,大赛前的参赛次数要明显高于大赛后的参赛次数。全年及大赛前的参赛次数逐年增加,到2009年世锦赛时,达到峰值;大赛后的参赛次数也是逐年增加,到2012年伦敦奥运后达到峰值八次。为了更清楚地了解Tomasz Majewski在大赛前后的竞技状态变化情况,我们做出了Tomasz Majewski在大赛前后参赛的间隔天数曲线图(见图4、图5)。图中各曲线的最后一个点表示年度的第一场比赛和第二场比赛的间隔天数,倒数第二个点表示年度第二场比赛和第三场比赛的间隔天数,依次类推。曲线中的黑色实心点表示大赛前的最后一场比赛和大赛日的间隔天数;曲线的最高点表示年度比赛的过渡期天数。

图5 Tomasz Majewski在在伦敦奥运周期内大赛前后的参赛安排

结合表3,从图4、图5中可以看出Tomasz Majewski在北京奥运周期采用了双周期—多周期—单周期—双周期的年度训练模式;在伦敦奥运周期采用了双周期—双周期—单周期—双周期的训练模式,过渡期时长为两个月到两个半月。没有大赛的2006年采用了多周期的训练安排,可能是阶段参赛目标的不同所致;奥运会前一年都采用了单周期的训练模式。两个奥运周期采用了极其相似的训练模式,体现了奥运大周期训练安排的一致性。大赛前的最后一场比赛距大赛日的间隔天数保持在两周到两周半内。而大赛后的第一场比赛距大赛日的时间却没有规律性,长短不一。这进一步说明运动员是以年度大赛日的比赛时间为核心来具体安排年度训练与比赛的,目的是使其最佳的竞技状态能出现在世界大赛上。

4 结论与建议

(1)男子铅球世界冠军Tomasz Majewski在奥运会当年高频参赛,平均达到22场;奥运会前平均参加15场比赛;奥运后并不是立即进入调整期,而是继续参加一定数量的比赛,以优化和调控竞技状态的发展。

(2)Tomasz Majewski在两个奥运周期的训练安排总体一致,但在年度训练安排上又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与手段,体现出在不同的竞技阶段调整与掌控竞技状态变化的不同方法。在每一个赛季的训练计划与安排都不尽相同,可以防止优秀运动员对同一训练模式产生适应性。

(3)奥运会前的最后一场比赛距奥运会决赛日的间隔天数保持在两周到两周半内,且奥运会结束两到三周后才开始参赛。北京奥运会后平均九天参加一场比赛;伦敦奥运会后平均4.5天参加一场比赛。奥运会前比赛安排的一致性体现了优秀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的相似性及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退的规律性。

(4)Tomasz Majewski的多年年度前五个最好成绩高度集中在八月份,且2008年和2012年的年度最好成绩都出现在当年的奥运会上。这充分体现了竞技状态形成是有规律的可调节过程及良好竞技状态的出现与每年关键性比赛的高度吻合性。

(5)建议广大教练员、科研人员及运动队工作人员应认真分析研究运动员个人竞技状态的形成规律与特点,并应用于实际训练与比赛,确保良好的竞技状态能够出现在世界大赛上,并获得理想的比赛成绩,为国争光。

[1]王倩.世界冠军投掷运动员的比赛安排与竞技状态的变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5):49 ~51.

[2]周华锋,张晋.如何计算田径运动员的世界排名[J].田径,2006(7):50~51.

[3]http://www.iaaf.org/athletes/poland.

[4]徐本力,葵犁,马吉光,等.优秀运动员大赛前竞技状态调控的时间学规律研究(上)[J].体育科研,2001,22(2):20~22.

[5]刘建和,姜涛,李林.目前竞技状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体育科学,2007,27(7):70~74 转85.

[6]周华锋,高鸿辉,王丽萍,等.2003—2005年世锦赛暨奥运会远跳项目冠军运动员的比赛安排[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5):94~96转100.

[7]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竞技状态世锦赛天数
爵士啦啦操“跳跃类难度”动作运用分析——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六名为例
星问答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抑郁筛查小测试
竞技状态“峰谷”模型探索研究①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竞技状态理论的中国语义
最多观众的世锦赛伦敦田径世锦赛10天卖票70.5万张
生日谜题
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培养与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