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诗玉 杨 枫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200240)
隐喻理解加工中概念构建的内在理路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吴诗玉 杨 枫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200240)
本文介绍隐喻理解加工过程中概念构建的词汇语用过程,着重阐述3大研究范式对此的解释,即范畴涵括模型、词汇语用学解释以及Recanati的词汇阐释模型。隐喻理解加工既要应用已习得概念,又涉及新概念的构建,即临场概念,这是一个经词汇编码概念的“窄化”与“宽化”的语用调整结果。“宽化”使得词汇编码概念的一个或者更多的逻辑或者定义属性被“摒弃”;“窄化”则相反,词汇编码概念的一些百科属性被“提升”为概念的逻辑或者内容组成成分。本文指出,“提升”与“摒弃”本质上是词汇焦点属性的激活问题,是认知机制即强化与抑制机制作用的结果。概念构建的3大研究范式对隐喻理解加工的洞察具有开创性。从概念构建入手研究隐喻的理解加工将打破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视隐喻为隐含比较的学术传统,学术动向值得关注。
临场概念;宽化;窄化;抑制;强化
“X is a Y”的隐喻最为经典,也受到学界最为广泛的关注。例如:
① a. My lawyer is a shark.
b. My job is a jail.
不同的理论对它们的理解加工模式进行不同的解释。纯匹配理论提出,隐喻的理解加工过程就是要揭示隐喻所潜藏着的隐含比较,把本体(My lawyer, My job)和喻体(shark, jail)两个概念的相同特征(aggressive, constraining and puni-shing)进行匹配(miller 1979);突显不平衡理论则认为,隐喻的理解加工是发现隐喻中突显不平衡的特征,即之于喻体是高突显而之于本体是低突显的特征(aggressive, constraining and punishing),当把这一特征提升,使它在本体也具有高突显度的时候,隐喻就获得了理解(Ortony 1979);后来的域交互理论则更为复杂,提出隐喻的理解加工不是进行本体与喻体之间的比较,而是它们所属的两个域(domain)之间的比较,通过编码、推理、映射以及比对等过程,确定在两个不同的域里的匹配关系(Tourangeau & Sternberg 1982)。
概括起来,这些理论都源自于同一个学术传统,即亚里士多德在《诗学》和《修辞学》开创的隐喻研究“隐含比较”(implicit)的研究范式。这一学术传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可以说,隐喻理解加工的研究长期以来都难以脱离这一研究范式的樊篱(吴诗玉 马拯 2013)。
然而,这一范式下的研究在后来暴露了许多问题,人们开始质疑其解释力。比如,纯匹配理论无法解释隐喻的不可逆性(irreversibility),突显不平衡理论关于特征突显的解释又过于抽象,无法很好地解释“比较”发生的细节,而域交互理论则难以获得实证数据的支持。而对当前研究者所发现的隐喻理解加工过程中的“涌现特征”(emergent properties)(即隐喻实际要交流的特征,既不是隐喻喻体的特征,也不是本体的特征,见后文),比较理论则根本无法解答。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学界开始从新的视角,即从概念构建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的理解加工。从概念构建入手研究隐喻的理解加工将打破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视隐喻为隐含比较的学术传统,为我们更深入地认识隐喻现象及隐喻的理解加工提供重要学术视角。
关于概念构建这一研究课题,先前的文献遵循和形成了多个研究范式,概括起来有范畴涵括模型(Class-inclusion Theory)(Glucksberg & Keysar 1990)、关联理论视域中的词汇语用学阐释 (Wilson 2003; Wilson & Carston 2007; Carston 2002, 2010b)以及Recanati(2004)的词汇阐释模型。这些研究范式都是基于“临场概念”,不同点在于对“临场概念”的构建过程存在分歧。本文认为,无论怎样的分歧,它们有着共同的认知机制,即通过抑制和强化,调节词汇属性的激活。因此,研究抑制和强化这两大机制的作用,就成为理解隐喻理解加工中概念构建的关键。
2.1 临场概念
近年来,临场概念(ad hoc concept)①这一术语逐渐被引入到许多学科研究中,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认知心理学以及语用学等研究领域。对它的最早应用可追溯到心理学家Barsalou(1983),他提出了临场范畴(ad hoc categories)的概念。Barsalou指出,不同于普通范畴,临场范畴是人们在特定语境中即兴创造出来的、特殊的个体集合。它既与环境缺乏关联结构,也不在记忆中固化。但临场概念被认为是应特定场合的需要而形成的临时性概念,此前并没有与之相当的固定而清晰的概念(蒋严 袁影 2010)。
在语用学研究领域里,临场概念已经成为关联理论(RT)工具包里的重要器具 (Recanati 2004),并开始应用于隐喻研究。如有研究者提出,人们在隐喻的理解加工过程中既要应用到已习得的概念和图式,同时又会涉及到新概念的创造(Cacciari & Glucksberg 1994)。这一新创造的概念被研究者称为临场概念(Glucksberg & Keysar 1990; Wilson 2003; Carston 2002, 2010a)。从话语交际来看,它是区别于语言词汇编码概念的交际概念。研究者指出,临场概念的构建使得人们能够交流比语言系统编码概念多得多的概念(Carston 2010b)。
本文将首先对隐喻理解加工中概念构建的相关文献及多个研究范式进行综述,探讨它们的实证基础,然后分析强化(enhancement)与抑制(suppression)这两大认知机制在伴随概念调整而进行的概念构建过程中所发挥的对词汇属性激活的关键作用。
2.2 研究的理论范式
2.21 范畴涵括模型
Glucksberg 和 Keysar (1990:3)认为,形如 “X is a Y”的隐喻“就是它们看起来的那样:范畴涵括判断(assertion)”。根据范畴涵括模型,对 “X is a Y”的隐喻进行理解时,并非通过对本体(X)和喻体(Y)进行直接比较;相反,人们构建一个如上述Barslou所提出的“临场范畴”(表示为Y*),隐喻的本体(X)被涵括在这个范畴里,而喻体(Y)则是其典型成员,它的典型属性也就通过临场范畴被指定给本体。如在理解①b时,人们通过喻体(监狱)构建临场范畴(表示为监狱*)。“我的工作”(my job)作为隐喻的本体,被涵括在这个新范畴里。既然“监狱”是临场范畴的典型代表,它的突显属性,如“让人不快、不自由和惩罚性”将通过临场范畴指定给隐喻的本体,即“我的工作”(Rubio Fernndez 2007)。例如:
② Rage is a volcano. (Gernsbacher et al. 2001)
为理解例②,人们不把愤怒(rage)和火山(volcano)直接比较,而是以喻体“火山”(volcano)为基础构建一个临场范畴(火山*),本体愤怒(rage)被涵括其中,为其成员。喻体火山作为临场范畴的典型成员,它的典型属性,如“突然暴发、具有破坏性”将通过临场范畴指定给本体,即愤怒(Rage)。
从上述分析可见,临场范畴是一个抽象的语义范畴,从喻体推导而出,重要的是能将它的典型特征属性传承给本体,从而形成对隐喻的理解。概括起来,从喻体开始的理解过程经历3个阶段(杨小虎 郑树棠 2005:284):(1)构建跟喻体相关的抽象语义范畴,即临场范畴;(2)将该范畴投射到本体;(3)通过临场范畴把喻体典型属性传承给本体。但是,在用范畴涵括模型对隐喻理解加工进行分析时,仍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临场范畴的构建伴随着概念的调整。如①b句所构建的临场范畴(监狱*)既囊括各个监狱的个体,又具更大的外延,它还要包括“我的工作”。监狱*这一新的抽象语义范畴指代“让人不快、不自由和惩罚性”的所有事物。同样,由例②所构建的临场范畴(火山*)既包括所有的具体火山,又具有更大外延,它还包括愤怒(rage)这一新的成员。这样,火山*就指“突然爆发、并且会导致破坏作用”的所有事物。Glucksberg认为,词汇中与心理表征或概念相关联的百科信息通过临场概念的方法能被用来限制或者扩展它的外延(Glucksberg 2001),这些例子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在构建临场范畴时,隐喻的本体与喻体起着不同的作用。Glucksberg, McGlone和Manfredi(1997)的实验发现:首先,本体影响所构建范畴的性质,为属性传承提供维度。这也避免了隐喻理解时喻体相同而构建的临场范畴也一样的问题。如句子My dentist is a magician和句子My stockbroker is a magician都有相同的喻体(Gernsbacher 2001: 435),但因本体所发挥的影响,所构建的临场范畴并不会相同。前一句的牙医(dentist)为临场范围构建提供属性维度“手工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和“控制疼痛水平的能力”;而后一句话里投机客(stockbroker)提供的属性维度是“做出精准预测的能力”和“把握时机的能力”。其次,喻体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临场范畴把所建议的属性传承给本体;另一方面喻体是新范畴的典型成员,也为它命名。故当我们说Her rage was a volcano时,“火山”不再代表一个物理实体,而是代表以它为典型成员的整个范畴。这种以典型成员来命名整个上义范畴的现象在语言里并不少见 (Gernsbacheretal. 2001; Glucksberg & Keysar 1990)。
隐喻把一套本来不相关联的属性通过范畴化指派给本体,语言表达由此获得隐喻性。另外,范畴涵括模型还能解释许多隐喻现象。首先,它能帮助人们正常地理解从字面看不正常的语言使用(如从字面看,“我的工作是监狱”不符合常理。同样,愤怒也不可能是火山)。其次,范畴涵括模型还能解释其他理论所不能解释的隐喻不可逆性。如可以说A college education is a goldmine,但却不能说A goldmine is a college education,而不可逆性是范畴陈述的固有属性,隐喻的这个特征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2.22 关联理论视域中的词汇语用学阐释
以临场概念构建为基础的隐喻理解加工的另一个解释来自于关联理论视域中的词汇语用学(Carston 2002; Wilson 2003),它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Wilson 2003; Carston 2010a,b; 董成如 2007等)的重视。它研究词汇字面意义在具体使用时如何发生变化,以解释词汇在使用时其交际概念与编码概念不一致的深刻原因。例如:
③ a. Ann ishappy.
b. This steak israw.(Carston 2002)
“happy”所编码的是一个很普通的包括系列表示积极心理状态的概念。但在③a中,所交际的概念(用HAPPY*表示)却“窄”了很多,表达很具体的心态(如短暂的欢乐或满足感等),即③a所构建的临场(交际)概念比编码概念更小。而③b则正好相反,“raw”一词并不是指“完全生”的,实际可能是“没煮到期望的熟”的程度。也就是说,这个句子构建了比编码概念更为宽泛的临场概念。
关联理论学者指出,隐喻现象的发生机制是与这完全一致的语用过程(Wilson 2003; Wilson & Carston 2007; Carston 2010a,b),他们也因此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它进行研究。例如:
④ a. 他的那位助手是条老狐狸。
b. Iraq is this generation’s Vietnam.
c. 他就是个官老爷,进门时,还要人请他进来。
d. My girlfriend is an angel.
词汇语用学研究者认为,根据认知关联的相关标准,通过语用推理过程,人们会在上述隐喻喻体的词汇编码概念基础上构建一个临场概念。如假设④a是要表达他的助手“狡猾、难以捉摸”等意义。在理解这句隐喻时,人们将构建临场概念表示为狐狸*。这个概念是通过狐狸这一词汇编码概念进行语用推理的概念调整而获得,在④a主要表现为“宽化”(broadening)。因为既然他的助手要包括在临场概念狐狸*的外延里,那么,狐狸这一词汇概念的定义性属性:“食肉目犬科动物”,就必须被摒弃,这样④a的交际概念比编码概念更为宽泛。④b的情形也类似,也是一个概念“宽化”的过程。理解者所构建的临场概念(表示为VIETNAM*)是“灾难性的武力干预”的受害者,这个临场概念要比Vietnam这一词汇所编码的概念(指一具体的国家)更宽泛。
大部分名词性隐喻的理解不仅有概念的“宽化”,还伴随概念的“窄化”(narrowing),这使得所构建的临场概念可能在某些方面“窄化”,而在其他方面则“宽化”。如④c要表达他“傲慢”,人们会在词汇“官老爷”所编码概念基础上构建一个临场概念(官老爷*),并进行“窄化”和“宽化”的语用调整。首先,“他”要包含在这个临场概念里,因此,官老爷原来具有的“有职权的官员”这一属性必须摒弃(宽化),因为“他”不是官员。另外,官老爷*又必须具有 “傲慢”这一具体特征,因此凡不具备该特征的官员就不包括在这个临场概念官老爷*里(窄化)。如例④d要表达我的女友(my girlfriend)“很好、很善良、很美丽”等意义,人们在词汇天使(angel) 所编码概念(ANGEL)基础上构建一个临场概念天使*(ANGEL*),同时进行概念的“窄化”和“宽化”的语用调整。首先,临场概念的外延扩大,因为要把“我的女友”包括进去,因此天使的定义性属性“某种超自然的精灵”必须被摒弃(“宽化”)。另外,天使*(ANGEL*)的外延又必须专指好的天使(根据天使一词的百科属性,可分为好的天使、守护的天使、复仇的天使、黑色天使、失落的天使,等等。)(“窄化”)。(Wilson 2007: 14)
在此,我们可以对上述临场概念构建过程中“窄化”和“宽化”的语用过程进行清晰的定义。“窄化”是指单词用来表达一个比它编码概念更为具体的概念,而“宽化”则相反,词汇的交际概念要比它的编码概念更为通用。“窄化”和“宽化”都是概念调整通用语用过程的结果,它们帮助对单词作出精致化理解,另外这两个语用过程对话语的真值条件内容和隐含义有影响。Carston (2002:89-90)总结了概念调整的3种情况。第一种是在词汇编码概念基础上概念的单纯性扩大而形成临场概念;第二种是概念的“宽化”和“窄化”的联合,导致编码概念和临场概念外延的重叠;第三种是在某些隐喻中,所构建的临场概念与词汇编码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重叠。如图示:
(注:C*=临场概念,L=词汇概念)
上面讨论的例子中④ab属于图1a所述情形,所构建临场概念表现为词汇编码概念基础上的单纯扩大。而上述例子④cd则属于图1b所述情形,“窄化”和“宽化”调整联合进行,临场概念与词汇编码概念的外延发生重叠。而图1c所示情形则较为复杂,Carston(2002)举了下例进行说明:
⑤ a. Robert is a bulldozer.
b. Sally is a block of ice.
假设⑤a是要表达Robert这个人“倔强、不够变通、拒绝改变、不听别人的观点等”意义。但问题是Robert如何会获得这些属性?因为词汇“bulldozer”的编码概念里并不具有这些特征,这种情形同样适应于⑤b. 所构建的临场概念(A BLOCK OF ICE*)的所有属性,如在“情感方面极度的保留、对别人不大方”等都不是词汇编码概念“A BLOCK OF ICE”所具有的属性。在这两个例子里,临场概念与词汇编码概念的外延没有重叠,与图1c吻合。这种情形比较复杂,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故在此不再详述。
到此为止,有两个关键问题须要得到进一步的分析:(1)概念构建及语用调整的触发因素是什么?(2)临场概念具有什么性质?
首先,词汇语用学研究者提出,词汇编码概念的调整涉及到词汇编码概念本身、上下文信息和人们的语用预期,是在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基础上发生调整的过程。Wilson和Carston (2007)指出,“窄化”和“宽化”的概念调整由关联搜索(search for relevance)所触发,循认知努力最小化的路径前进,为满足关联预期通过外显(explicatures)、上下文假设和隐含等发生,而当关联预期满足后随即停止(Wilson & Carston 2007)。可见,临场概念的构建是为找到符合关联预期解释的结果,在这一过程里,许多字面编码概念相关信息完全不参与到理解过程中。研究者还特别强调,概念调整是推理的语用调整过程的结果,而非过程本身(Carston 2010b)。
其次,临场概念的性质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兴趣,但它仍然须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才能给出答案。其中,讨论得最多的是临场概念是否可分(atomic),还是具有它的结构。目前研究者只能试探性地给出答案,如Carston认为,临场概念不可分,通常是无法形容的(ineffable),即没有语言短语能够完全地编码它们;并不是词汇化的,对它们进行释义也只是粗略地为方便读者理解而进行(Carston 2010b:13)。
2.23 Recanati 词汇阐释模型
Recanati(2004)提出了一个与词汇语用学相似的隐喻理解加工模型——词汇阐释模型。与前面的研究范式相似,Recanati也区分了语言表达在理解过程中发生的“窄化”和“宽化”的语用过程,只是在具体定义时在用词上稍有不同。根据Recanati,概念都有与它相关联的某些应用条件,“窄化”就是通过上下文提供额外的、语言编码没有的进一步应用条件,从而限制概念的指代。简言之就是,句子中某个语言表达的理解通过上下文而变得更为具体。如He wears rabbit,通过上下文,rabbit一词会被解释为 “rabbit fur”. 而He eat rabbit,通过上下文,rabbit一词则会被解释为“rabbit meat”.
概念“宽化”则是“窄化”的反过程。Recanati认为,在具体的理解过程中,由语言编码表达的词汇概念的某个(些)应用条件在上下文里被“摒弃”,由此,概念的外延扩大。如句子The ATM swallowed my credit card,因为ATM机并非生命有机体,不能真的吞吃(swallow)掉我的信用卡,正是在上下文里,“吞吃”这一概念原来编码的应用条件(具有生命的有机体做出的动作)被摒弃,理解者构建一个应用上更为宽泛的临场概念(SWALLOW*),从而使“吞吃”这一概念在这句话里变得有意义。可见,词汇概念内容的某个特征被摒弃后,不再成为所构建临场概念的逻辑属性,词汇的外延变得更大。
根据Recanati(2004)的词汇阐释模型,隐喻的理解加工过程也是如此,即通过“窄化”和“宽化”的调整,从而构建理解所需的临场概念。例如:
⑥ Caroline is a princess.
在例⑥里,公主(princess)这一概念有它固有的应用条件,但是在这个隐喻句里,这些应用条件却通过上下文被摒弃,同时被进一步具体化,从而发生“宽化”和“窄化”的概念调整。首先,公主一词所指的“某种女性的皇室身份”这一应用条件必须被摒弃,这样隐喻理解时所构建的临场概念公主*(PRINECESS*)才能把Caroline包含进去,这是概念的“宽化”。同时,这句话要表达Caroline被宠坏了,公主一词通过上文必须具有“被宠坏了”这一具体属性,它的应用条件变得更为具体,因此,凡是不具有“被宠坏”这一属性的公主则必须被排除在所构建的临场概念公主*(PRINECESS*)外。
概括起来就是,当单词不是按其字面意义使用时,它所交流的概念(临场概念)就可能比其编码概念更“宽”或更“窄”。作为听者(话语的理解者)是借助单词编码概念的百科信息来构建一个在线临场概念,它比编码概念或者更“宽”,或者更“窄”。Recanati模型在分析概念的“窄化”和“宽化”时,尚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Recanati(2004)区分了首要和次要的语用过程。在隐喻理解加工过程中,概念的“宽化”和“窄化”是首要的语用过程,这种语用过程具有无意识、纯关联的特点,不涉及推理。这与关联理论的词汇阐释存在很大的分歧,详见下文。
其次,Recanati的词汇阐释模型是建立在可及性基础上的。单词加工时,字面解释首先被介入,由此触发了与它关联的表征。通过语言表达所激发的字面概念和通过关联激发的其他的表征都可能成为理解的选项。它们平行地被加工,并彼此竞争激活。当理解加工稳定下来时,最活跃和最具可及性的表征选择成为理解内容,与其他的话语成分一起进行语义合成。所有的其他义项也就被抑制(Recanati 1995, 2004)。例如:
⑦ 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鲁迅 《故乡》)
例⑦里的“圆规”表达激活了作为画图仪器的表征,获得字面理解。然后,跟一这表征的关联表征也被激活,如“长得瘦、细脚、有点尖酸刻薄等”,它们都应该是理解的备选项。然而,虽然“圆规”字面表征一开始比“杨二嫂”具更强的可及性,但后者会获得激活,因为它作为例⑦的主语更为适切,也因此成为最终理解项。从字面中得到非字面的选项将会被作为所表达命题的一个内容保留在记忆里,其它字面意义则被抑制。
3.1 隐喻理解加工的抑制与强化机制
总体看来,3个研究范式对隐喻现象以及隐喻理解加工的洞察具有毋庸置疑的开创性。它们克服了先前一些隐喻理论,如隐喻比较理论的局限,把学术研究向前推进。然而,对隐喻理解加工中伴随概念调整的概念构建仍须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总结、提炼,尤其是概念调整发生的认知机制仍须要进行更深入的、以实证为基础的探讨。如有研究者指出的,尽管关联理论及Recanati的理论框架都为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它们对隐喻的理解加工并没有做出具体的实证预测,尚存很多问题有待从实证角度进行探讨(Rubio-Fernández 2007)。如临场概念的构建是否能找到共同的实证基础?是否为统一认知机制作用的结果?
在具体的操作上,Carston和Recanati都分别用词汇属性的“提升”(promotion)和“摒弃”(dropped)来描述概念的“窄化”和“宽化”这两个相反的语用过程。“宽化”使词汇编码概念的一个或者更多的逻辑或者定义属性被“摒弃”;“窄化”则相反,词汇编码概念的一些百科属性被“提升”为概念的逻辑或者内容组成成分。实际上,Glucksberg和Keysar提出的范畴涵括模型的解释也是一样的,那就是临场范畴形成于概念调整中属性的“提升”与“摒弃”。而对于这种“提升”与“摒弃”,研究者认为,可以共同地被理解为是词汇焦点属性的激活问题:“提升”即是属性的激活获得强化;“摒弃”则相反,指属性的激活被抑制(Rubio-Fernández 2007)。至此可知,临场概念构建时所伴随的概念调整是相同认知机制作用的结果,即强化与抑制机制。
强化与抑制机制在语言理解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Gernsbacher在其结构建造框架(The Structure Building Framework)里对它们的功能作了专门论述,认为强化增加信息在记忆单元的激活,而抑制则阻止无关信息的干扰,通过它们的调节,理解者对理解内容建立连贯的心理表征(Gernsbacher 1990)。下文,我们将对强化与抑制机制在隐喻理解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介绍,以进一步理解隐喻理解加工过程中,概念构建的本质过程。
3.2 实例
概括起来,3大研究范式都认识到,隐喻的理解加工过程涉及到强化和抑制两大认知机制的作用,它们调节概念属性的激活,从而控制理解加工过程:强化增强隐喻喻体中与本体相关属性的激活,抑制不相关属性的激活。试看前面已经分析过的例子:
① My job is a jail.
理解例①时,理解者经概念调整而构建临场概念(jail*)时,要强化喻体“监狱”(jail)与本体“我的工作”(my job)相关属性的激活,如“让人不快、不自由和具有惩罚性”等;同时又抑制与“我的工作”不相关属性激活的干扰,如“窗户小、有栏杆”等。再看其他实例:
a. 重庆是一座火炉。
b. 他的助手是一条老狐狸。
c. Caroline is a princess.
d. Iraq is this generation’s Vietnam.
对所有这些句子进行理解加工时,临场概念的构建都涉及到强化与抑制机制的重要作用。如a句,须要强化喻体“火炉”与本体“重庆”这座城市相关的属性激活,如“气温高、酷热难受”等;同时抑制它与本体不相关的属性,如“取暖和炊事用具”等。对bc句须要强化先前人们对狐狸已形成的约定俗成的看法“狡猾、难以捉摸”等属性以及公主“被宠坏”等特征的激活,同时抑制狐狸的如“肉食性、跑得快”等属性以及公主的“某种女性的皇室身份”等激活的干扰。对d句隐喻进行理解加工时,须要强化Vietnam这一喻体“灾难性武力干预的受害者”这一属性,同时抑制对“地理位置上位于东南亚”等不相关信息的激活。
对强化与抑制机制在隐喻理解加工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者并不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和假设上,而是进行严密的实证验证。
3.3 实证证据
以上述3大研究范式为理论基础,国内外学者对强化与抑制机制在隐喻理解加工的作用进行系列实验研究(Gernsbacheretal. 2001; Rubio-Fernández 2007; 方晓湘 周榕 2011),最具代表性的是Gernsbacher等和Rubio-Fernández.
Gernsbacher等的实验以Glucksberg和Keysar的范畴涵括模型为理论范式。为研究强化机制的作用,研究者向被试分别呈现隐喻启动句(My daughter’s smile is sunshine)和控制启动句(The light coming through the window is sunshine),在读完启动句后,被试对实验探测句(Sunshine makes people happy)作出判断,实验探测句在语义上跟隐喻句相关联。研究者认为,如果被试在读完隐喻启动句后对探测句的反应比读完控制启动句明显更快,就表明有强化机制的存在。为了研究抑制机制的作用,研究者让被试阅读相同的两句启动句,然后,再让被试阅读不同的一句探测句并作出判断(Sunshine can cause sunburns),该探测句跟隐喻启动句在语义上不相关联,但跟控制启动句相关联。研究者认为,如果被试在读完隐喻句后对探测句的反应要比读完控制句明显更慢,就表明抑制机制在发挥作用。为了严密地测试研究假设,Gernsbacher等通过修改实验材料,反复进行了3次实验。
实验结果最终证实了Gernsbacher等先前的假设:在隐喻理解加工过程中,跟喻体相关的属性更容易提取,被强化;同时,与隐喻理解无关的喻体属性更难提取,可见信息被抑制。
与Gernsbacher等(2001)类似的是Rubio- Fernández(2007)的研究。但后者是在词汇语用学及Recanati(2004)的词汇阐释模型范式上进行的实验,同时在实验设计上,Rubio-Fernández采用了跨模型词汇启动范式(cross-modal lexical paradigm)来探讨抑制与强化机制的作用。实验先设计一组常用名词,然后确定与这些名词相关联的目标词,包括这些名词的上义词和属性词(如名词lullaby,上义词为song,属性词为sleep)。然后,通过一定的上下文语境设计了与名词相同数目的隐喻句(Mary loved maths but this year the teacher was very boring. Every lesson was a lullaby)。通过上下文语境的控制,隐喻句的语义与名词的属性词关联(如sleep),而与上义词则不相关联(如song)。被试阅读完隐喻启动句后,分别对上义词和属性词作出判断。为了清楚地测量从语义的最初激活到最后形成理解时的抑制的时间,目标词分别在隐喻句呈现后的0,400和1000毫秒后呈现。
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隐喻理解加工中概念构建过程的抑制与强化的作用:隐喻理解一方面须要强化与隐喻喻体的相关属性的激活,同时抑制不相关属性的激活。另外,Rubio-Fernández还发现,不管是与隐喻相关联的属性词还是不相关联的上义词,在隐喻(最后一词为喻体)呈现后的0至400毫秒时间段里,它们的语义仍然保持激活状态,只到1000毫秒后,激活才不再保留(Rubio-Fernández 2007)。可见400至1000毫秒之间,是抑制机制主动抑制与隐喻理解不相关信息发挥作用的时间。而经过长时间后(1000毫秒),与隐喻理解相关的属性仍然保持激活,这进一步证明强化机制的作用。
除证明强化与抑制机制的作用外,Rubio-Fernández (2007)的实验还澄清了关联理论视域中词汇语用学与Recanati的词汇阐释模型在解释隐喻理解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分歧。Rubio-Fernández发现,隐喻理解加工时概念“窄化”和“宽化”的调整是“推理”的语用过程,而非Recanati(2004)提出的仅是联想。Rubio-Fernández还发现,尽管上义词的激活模型可以根据Recanati的理论(2001, 2004)来解释,但是实验却并没有支持Recanati从“可及性”角度出发的词汇加工模型。
另外,Rubio-Fernández还发现,隐喻不相关属性的抑制与同音异义字(如bank)不相关意义的抑制不一样,前者需要更长的时间。同时,相比非隐喻句,隐喻理解要更多地依赖上下文,有时比非隐喻理解需要更多地依赖注意资源。
从词汇语用学的角度看,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语用现象,隐喻的理解加工是经词汇编码概念“窄化”和“宽化”的语用调整过程。本文认为,这一重要的语用过程也是词汇焦点属性的激活,是源于共同的认知机制,即强化与抑制机制的作用。隐喻的理解加工既要强化喻体与隐喻本体相关属性的激活,同时又要抑制不相关属性的干扰。
从概念构建的角度来研究隐喻的理解加工突破先前隐喻研究中“隐含比较”的樊篱,把学术研究推向前进。但是,正如学者Laudan所指出的,“科学的目标是要获得能高效地解决问题的理论,科学的进步也表现在后续理论能比先前理论解决更多的问题”上(Laudan 1996:78)。而概念构建的理论能否体现这一点仍需要时间的检验,它有许多问题须要反复实证。如前面提到的临场概念的本质是什么?它是否有和词汇概念相同的实体?是否经反复的使用随着时间的过去能够词汇化等?这些都是未来值得研究的课题。
注释
①国内学术界对ad hoc concept这一术语有多种翻译,有译为特别概念,也有译为特定概念等。本文根据这一术语的内涵并参见蒋严和袁影 (2010)的译法而译作临场概念。
董成如. 词汇语用学的认知视角——话语中词义缩小和扩大的图式范畴化阐释[J]. 现代外语, 2007(3).
方晓湘 周 榕. 并列中英双语者在隐喻理解中的强化和抑制机制研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
蒋 严 袁 影. 临场概念与隐喻分析[J]. 当代修辞学, 2010(3).
吴诗玉 马 拯. 隐喻理解加工机制研究的“旧貌新颜”——从隐含比较到概念构建[J].当代外语研究, 2013(2).
杨小虎 郑树棠. 抑制机制与隐喻理解[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4).
Barsalou, L. Ad Hoc Categories[J].MemoryandCognition, 1983(11).
Cacciari, C. & S. Glucksberg. Understanding Figurative Language[A]. In M. Gernsbacher(ed.).HandbookofPsycholinguistics[C].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4
Carston, R.ThoughtsandUtterances:ThePragmaticsofExplicitCommunication[M]. Oxford: Blackwell, 2002.
Carston, R. Metaphor: Ad Hoc Concepts, Literal Meaning and Mental Images[J].ProceedingsoftheAristotelianSoceity, 2010(2)a.
Carston, R. Lexical Pragmatics, Ad Hoc Concepts and Metaphor: A Relevance Theory Perspective[J].ItalianJournalofLinguistics, 2010(1)b.
Gernsbacher, M. A.LanguageComprehensionasStructureBuilding[M]. Hillsdale: Lawrence Erlbaum, 1990.
Gernsbacher, M. A., B. Keysar, R. W. Robertson, & N. K. Werner. The Role of Suppression and Enhancement in Understanding Metaphors[J].JournalofMemoryandLanguage, 2001(45).
Glucksberg, S.UnderstandingFigurativeLanguage:FromMetaphorstoIdioms[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Glucksberg, S. & B. Keysar. Understanding Metaphorical Comparisons: Beyond Similarity[J].PsychologicalReview, 1990(1).
Glucksberg, S., D. A. Manfredi, & M. S. McGlone. Me-taphor Comprehension: How Metaphors Create New Ca-tegories[A]. In T. B. Ward, S. M. Smith, & J. Vaid (eds.).CreativeThought:AnInvestigationofConcep-tualStructuresandProcesses[C].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97.
Laudan, L. A Problem-solving Approach to Scientific Progress[A]. In P. Riggs (ed.).WhysandWaysofScience:IntroducingPhilosophicalandSociologicalTheoriesofScience[C]. Melbourne: 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 1996.
Miller, G.A. Images and Models, Similes and Metaphors[A]. In A. Ortony(ed.).MetaphorandThought[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Ortony, A. Beyond Literal Similarity[J].PsychologicalReview, 1979(86).
Recanati, F.LiteralMean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Rubio-Fernández, P. Suppression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Meaning Selection and Mea-ning Construction[J].JournalofSemantics, 2007(4).
Tourangeau, R. & Sternberg, R.J.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ng Metaphors[J].Cognition, 1982(11).
Wilson, D. Relevance Theory and Lexical Pragmatics[J].ItalianJournalofLinguistics/RivistadiLinguistica, 2003(15).
Wilson, D. & R. Carston. A Unitary Approach to Lexical Pragmatics: Relevance, Inference andAdHocConcepts[A]. In Burton-Roberts(ed.).AdvancesinPragmatics[C].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Wilson, D. & D. Sperber. Relevance Theory[A]. In G. Ward & L. Horn (eds.).HandbookofPragmatics[C]. Oxford: Blackwell, 2004.
【责任编辑王松鹤】
TheConstructionofOn-lineConceptandtheCognitiveMechanismsInvolvedduringtheUnderstandingandProcessingofMetaphors
Wu Shi-yu Yang Feng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on-line construction of ad hoc concept dur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ocessing of metaphors by centering on the explanations from three research paradigms: The class-inclusion model, the account of lexical pragmatics and Recanati’s lexical account. Metaphor comprehension involves both the use of previously acquired concepts and the creation of new ones, — the ad hoc concepts. The ad hoc concept results from concept broadening and concept narrowing, — a general pragmatic process of concept adjustment. In terms of concept broadening, one or more of the logical or definitional properties are dropped, while as for concept narrowing, some encyclopaedic property is promoted to the status of a logical or content-constitutive component. Scholars maintain that all this can be understood in terms of degree of activation of the properties of words in focus which demonstr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wo general cognitive mechanisms, — suppression and enhancement. Explanations from the three research models have offered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metaphor understanding and processing.
ad hoc concept; broadening; narrowing; suppression; enhancement
H0-05
A
1000-0100(2014)02-0045-8
* 本文系上海交通大学文科特色研究项目“二语隐喻理解加工中概念构建的内在理路及加工障碍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外国留学生汉语阅读中的超读障碍研究及iSTART策略应用”(10YJC740103)的阶段性成果。
201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