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2014半年报综述

2014-10-23 08:16励雅敏王宇轩黄耀锋
银行家 2014年10期
关键词:核销不良率债券

励雅敏+王宇轩+黄耀锋

中报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2014年上半年16家银行共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6849亿元,同比增长10.6%,基本符合预期。全行业净利润增速则进一步放缓。净利润增长最快的银行是平安银行,同比增长34%,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增速稍逊的是交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5.6%,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图1)。

从业绩归因来看,规模扩张依然是最主要贡献因素,中间业务收入由于受到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对于银行收费业务的指引而贡献有所下降。由于核销和处置力度加大,拨备的计提依然是一个负贡献。

非标增加、收益率提升是息差环比扩张的重要因素

2014年二季度全行业息差环比提升4bp(1bp=0.01%)至2.62%,较2013年同期提高3bp。从资产结构和收益率两个角度来看:以往相对拖累息差表现的同业资产和债券投资由于2014年以来债券市场表现良好以及同业投资较高的收益率水平,对于息差有一定的正贡献;贷款通过结构调整,在经济偏弱的环境下将信贷资源倾斜到银行议价能力更好的群体,获得了定价水平的提升。

从资产结构来看,大行贷款占比相对较高,以建行为首的4家大型国有银行贷款平均占资产比重为54%;股份制银行中华夏银行贷款占比最高,为50.2%。4类债券投资占比相对较高的银行是债券特色银行南京银行(41.8%,行业平均值为20.2%),而同业3类资产占比相对较高的是兴业银行(30.3%,行业平均值为11.6%)。

我们将生息资产按照贷款、类贷款融资(应收款项类投资+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自营债券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同业拆借(同业存放+同业拆放)来进行重分,可以更清晰地对于各家银行的生息资产结构进行分析。在贷款规模有限、资本存在压力的情况下,部分银行在2014年上半年通过类贷款融资的两个科目进行了大量的非标融资业务,从生息资产的结构来看,与2013年同期相比,浦发、招商、兴业和中信均大幅度加大了类信贷融资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前述四家银行类贷款融资占比分别提升了2.1%、9.1%、2.9%和11.6%(图2)。

从收益率角度来看,2014年上半年的债市转牛以及非标理财业务的开展,各家银行的债券投资和同业投资收益率均实现了提升。在债券投资方面,债券业务特色银行南京银行成功的在2014年上半年斩获大量债券投资收益,其2014年上半年平均债券投资收益率达到5.81%,较2013年全年4.95%的水平提升了0.86个百分点。我们推测兴业银行债券投资中的应收款项类投资取得了异常良好的收益率,尤其是其应收款项类信托受益权等,致使其上半年平均债券投资收益率达到6.1%,高于一贯长于债券交易的南京银行(图3)。

从同业投资来看,农行抓住了上半年资金紧张的几个窗口,通过同业拆借实现了良好的收益率提升;光大银行的同业业务也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是上半年同业收益率提升最高的银行(图4)。

贷款方面,2014年上半年平安银行积极转变业务模式,做到客户结构下沉,实现了相比2013年全年贷款利率水平提升65bp的成绩,也是上市银行中贷款平均收益率最高的银行。而由于风险偏好的改变,民生银行、宁波银行从部分高定价高风险的领域中退出,影响了其贷款的定价水平(图5)。存款方面,中信银行比2013年平均的存款成本水平提升了27bp到2.47%。行业存款成本最高的为光大银行,存款平均利率水平为2.75%(图6)。

继续探寻存款成本上升的原因,我们认为,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对于储蓄活期存款的负面影响继续体现;另一方面由于实体企业经营困难,现金流情况转差,企业活期存款占比也有所下降。16家上市银行中,宁波银行的活期存款占比最高,与其良好的零售客户基础以及对公结算业务基础有必然联系。大行活期存款相对更多,例如农行、建行、工行等。以往零售业务有巨大优势的招行依然显示出强大的活期存款基础,对于其保持中等水平的存款付息水平贡献较大。其他股份制银行的存款成本偏高主要可以由其活期存款占比相对较低来解释。

存贷利差方面,平安银行的存贷利差改善最多,2014年上半年存贷利差4.96%,较2013年全年水平提高49bp;光大银行存贷利差3.56%,较2013年全年水平降低19bp。从整体结果来看,净息差比2013年平均水平提升最多的银行是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由于同业业务的影响而使净息差较2013年有所下降(图7)。

资产质量——趋势难言乐观

大量核销和转让放缓了双升的趋势

截至二季度末,银监会公布的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共计6944亿元,关注类贷款1.63万亿元,不良率1.08%,关注类占比2.55%,非正常类贷款合计占比达到3.63%。行业不良率分别较一季度末和2013年年末上升4bp和8bp。行业性不良率维持抬升的势头。

2014年上半年末,A股16家上市银行不良率较一季度平均恶化5bp(算术平均),较2013年末恶化9bp。不良率环比提高最多的是浦发银行,从一季度末的0.77%提高16bp到0.93%。核销后不良率提高相对较低的银行包括宁波银行(环比持平)、平安银行(环比一季度提高1bp)(图9)。

各银行在2014年核销和转让的力度有所加大。上半年16家银行核销以及转出(不包含净值提升转回)共计956.61亿元。2011~2013年利润快速增长时代累积的拨备为目前银行积极核销打下了坚实的财务基础。我们测算,上半年A股上市银行核销和转让的影响将不良率平均下调了21bp。我们将核销和转让还原,光大银行核销对于不良率的表现影响最大,上半年共计核销以及转让58.6亿元不良贷款,将不良率锁定在1.11%,将此影响还原,光大银行不良率提升到1.58%。

大部分银行拨备计提力度放缓,对非信贷业务拨备开始小范围增加

根据银监会数据,行业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262.88%,分别较一季度和2013年末下降10.78百分比和19.82百分比。拨备覆盖率下降是由于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的压力下,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增长放缓,影响了拨备前利润的积累,进而影响了拨备计提的力度;另一方面也与不良贷款余额环比一季度和2013年末均明显上升有一定关系。从拨贷比角度来看,全行业二季度末拨贷比为2.83%与一季度的2.84%基本持平(图10)。

观察季度信用成本的计提,16家银行中招商、中信、光大、浦发、平安和兴业等6家股份制银行季度信用成本环比提升,其他银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不良率上升、拨备覆盖率下降的情况下,大部分银行的信用成本保持了季度间的相对平稳。

自银监会8号文以来,同业业务受到严格的规范和管控,127号文以及其他的银监会以及财政部监管文件都在倡导银行落实会计上的穿透性原则,将通过同业——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债券——应收款项类投资等科目进行的类贷款业务纳入到信用成本计提的范围内。部分银行如北京银行从2013年三季度开始对同业和部分债券投资进行拨备的计提,2014年上半年同业业务开展较多的浦发、民生、兴业等也加入了该行列。从非信贷资产拨备占比来看,上半年北京银行对类信贷业务的拨备计提比例在上市银行中相对最高,其非信贷资产拨备占全部资产减值准备的比例为15%,其次为浦发和南京,均为11%。浦发和南京均在2014年上半年进行了大量的类贷款型融资业务(图11)。

从各家银行应收款项类投资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中信托受益权和资产管理计划的具体计提比例来看,目前各银行没有一个统一的计提标准,也缺乏统一的监管口径。我们认为未来若严格执行穿透性原则,存量的应收款项类投资和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买入返售资产管理计划均有可能被纳入到全面拨备计提的范围内。考虑到这类资产的久期比常规的同业拆放或者交易性债券投资都要相对更长,在监管办法出台前难以达到依靠到期来压缩规模,未来补提部分的拨备有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到利润(图12)。

不良依然处于上升通道中

我们测算了今年上半年两个季度的不良形成率,招行、浦发的不良形成速度相对较快,交行和中信的不良形成速度已经企稳。这与我们了解到的交行和中信在钢贸贷款的不良认定以及基本摸清情况相符。行业整体的不良形成速度还处于上升过程中,不良贷款压力未减。

从关注类贷款占比情况来看,仅有4家银行较2013年末实现关注类贷款占比下降,他们分别是南京、北京、农行和中行,下降幅度分别为7bp、4bp、19bp和21bp。若将关注类贷款占比与不良率合计考虑, 光大和中信资产质量恶化的情况相对更为严峻,农行表现最为稳健(图13)。

(作者单位:平安证券)

猜你喜欢
核销不良率债券
2020年9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2020 年 7 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2020年2月债券型基金绩效表现
核销节余军粮指标牟利案件查证要点及预防对策
应收款管理系统在用友ERP中的操作问题
基于ERP环境下的应收款管理
我国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发展研究
银行辞职潮中苦不堪言的小微企业信贷部
2016年9月投资人持有债券面额统计
不良率农行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