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课堂回归生活

2014-10-23 02:39贺健白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生活化课堂

?眼关键词?演近代中国,经济变动,乡土史,生活化课堂

?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1-0042-08

必修二经济史教学一向以内容枯燥、难于讲解著称,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更是概念繁多,体系复杂,怎样让学生理解和消化,对教师来说一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体现在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笔者的家乡南京正是一个近代工业相对集中的城市,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营企业都相继在这里粉墨登场,可以说,近代南京工业发展就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一个缩影。本设计拟以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前提、起步、发展为主线,以南京乡土历史资源为素材,辅以相关文献资料,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经济现象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地认识近代中国各种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内容和影响。

根据以上立意,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分别以南京丝织业的衰落、李鸿章与金陵机器制造局的兴办、南京港的历史变迁等为突破口,掌握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洋务运动的基本史实以及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

学会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历史事件,能够透过历史现象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地认识历史问题,养成自主学习,建构知识体系的意识和习惯。

体验经济结构的变动对近代社会造成的巨大影响,感受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近代化工业社会的不懈追求。

本课的重点定位在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洋务运动的内容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其中,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需要利用较多时间、引入较丰富的材料来全面地、客观地认识洋务运动。

导入:今年春节,南京大行宫的江宁织造博物馆向南京市民免费开放。江宁织造府是清代专门制造缎匹的织局,《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出生在这里。该博物馆是在清代江宁织造府的原址上兴建的,馆内展出了从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民间收集的各式各样的有代表性的织锦,这些大多出自江宁织造。(显示图片)

说明:看着这一幅幅色彩绚丽,灿若云霞的云锦织片,同学们无不沉醉其中。许多同学春节刚刚去过江宁织造博物馆,因此感到分外亲切。

教师:云锦的产生和发展与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密切相关,南京织锦业始于东吴而盛于明清,明清时期城南门西地区则是南京机房的集中地,这里几乎家家户户以织锦为业,机声轧轧,此起彼伏。可是等到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市场,洋布呢绒销入国内,南京丝织业还会如此繁荣吗?

意图:利用江宁织造府、南京云锦作为导入,一方面让学生回顾第一单元明清时期丝织业的繁荣,将古代手工业的发达与在近代地位的变化做一个衔接,另一方面利用这些来自家乡的事物拉近学生和课本的距离,激发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

第一环节:工业化的前夜——自然经济的解体

师:展示图片及材料

南京织造业的产品除了元缎、云锦等名贵丝织品外,大量的是普通丝织品和南京土布。以南京土布为例,从轧花、弹花、纺纱、浆纱到织成布匹,大约需要30多道工序。其中织布抛梭难度最大,手脚配合不协调,抛梭用力不恰当,不仅会将梭抛落到地上,而且会戳断经纱。一匹土布,长一般为3.6丈,宽一般为1.8尺,也有根据需要放宽一些的,但最宽不超过2.4尺。

1785年,英国牧师卡特赖特发明了自动织布机,实现了开口、投梭、打纬和卷布的手工动作机械化,一根纱线折断,全机自动停止,效率提高40倍,幅宽可达3尺左右,纺织技术全面提高,实现大量生产。配合纺织,在漂白、染色、印花等方面也实现机械化,发明净棉机、梳棉机和整染机。从棉纺织的机械化,发展到毛纺织、麻纺织和丝纺织的机械化,欧美纺织业的机械化在19世纪已经初步成熟。

意图:生产工具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从展示近代中西方纺织工具的图片入手,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学生通过对比可以直观形象地认识到中西方纺织业的差距,特别是第一幅土布织机,南京俗称“老木机”,是这里的学生所熟知的,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教师将要创设的教学情境中。

教师:当中国的传统手工织布“遭遇”了西方的机械动力织布,试想一下,如果你生活在鸦片战争以后的南京,你会购买中国的土布还是欧美的洋布呢?

学生:当然是欧美的洋布。

教师:为什么呢?

学生1:洋布实现了机器生产,大大降低了成本,价格自然比土布便宜得多。

学生2:土布由手工制作,手感比较粗糙;洋布是机器纺织,质地非常细腻。

学生3:土布的幅宽也不够,一尺八就算是很宽的了,洋布则比较宽,可以裁剪整套的衣服。

教师:那么当时的事实果真如大家所想吗?让我们来看一看以下四则材料:

材料1: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连年入侵,割地赔款,白银外流,国库枯竭,国门大开,洋货充斥市场,美国哔叽价廉物美,官宦富商争相购买,缎业大受冲击,咸丰年间开始逐年衰败,机房日益减少……市面萧条,昔日好景已成烟雾。

——崔征《清末南京丝织业》

材料2:清末,海禁大开,欧美诸国大肆来华倾销呢绒等物资,严重打击了南京丝织业,致使机户大批破产。染坊也因之遭到厄运,时人有“机声轧轧说门西,旧事凄凉未忍提。一自呢绒来异域,云锦无复望中迷”的诗,道出了南京丝织业一落千丈的原委。

——吕武进《南京地名源》

材料3: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本无须取给于外洋,乃洋人以机器织成,幅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

——光绪十五年奕■奏

材料4: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endprint

——郑观应《盛世危言》

问题:

1.根据材料1、2,鸦片战争以后南京布市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材料3、4,除了南京丝织业,推之全国,其他手工业情况如何?

3.这些变化导致了什么直接后果?

意图:材料1、2从史实上印证了学生的南京丝织业在洋货输入后必然衰落的判断,材料3、4从整体上让学生感知洋货取代土货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成为趋势,传统手工业受到很大冲击,逐渐与农业相分离。

教师: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分离,中国自然经济的一半即家庭手工业就已经解体了。另外,外国商人在中国市场上倾销工业品之后,为了满足本国工业的需要,必然要加紧对中国农产品原料的收购,这又会导致怎样的后果呢?

学生:农产品日趋商品化,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教师:没错,家庭手工业的破产使“男耕女织”分解了,农产品日趋商品化,又减少了农业经济中自给自足的成分,可以说,鸦片战争以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了。

意图:这一子目概念较多,比如像纺织分离、耕织分离、农产品商品化这类经济术语,如果给学生硬灌下去,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而结合学生家乡的丝织业,通过织机的对比让他们认识到中外在纺织效率上的巨大差距,从而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通过层层设问让他们一步步体会到中国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与影响。

透过对家乡南京当时丝织业的衰落身临其境般的认识,学生从心底里感受到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此时的中国要想自强,也就必然要适应时代需求,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那么,巨变中来自各阶层的中国人会怎样迈出这划时代的一步呢?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了。

过渡: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近代中国的工业化提供了市场、原料、劳动力等前提条件,然而,由于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中国的工业化是无法先由民间投资办厂起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一场学习西方生产方式,开启中国近代工业的洋务运动从清政府内部发起了。

第二环节:工业化的起步——洋务运动

教师: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让一个来自地主士大夫阶层的中国人敏锐感觉到当前世局,是中国数千年来所未经见的大变局,这个看法被历史学家蒋廷黻认为是19世纪中国人看世界眼界最高,看得最远的一句话。说这句话的人就是李鸿章。

引入材料,创设情境:

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西人专恃其枪炮轮船之精利,故能横行于中土,中国向用之弓矛小枪土炮,故不敌于彼等,是以受制于西人。……士大夫囿于章句之学,而昧于数千年来一大变局,狃于目前苟安,而遂志前二三十年之何以创巨而痛深,后千百年之何以安内而制外。

——《李文忠公奏稿》

问题:

1.概括当时清王朝面临的内外局势,总结李鸿章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

2.李鸿章认为中国因何“受制于西人”,应当通过什么途径实现自强?

3.结合时代背景,试推论“三千余年一大变局”指的是什么?

意图:这篇李鸿章关于当前形势的奏议,充分体现了洋务派官僚在工业化浪潮之下的变革意识和洋务思想,学生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探究也就大致掌握了洋务运动的背景,明白受制于西方枪炮轮船的中国人必将从仿制西方枪炮轮船入手,徐图自强。同时借此使学生初步理解,新式产业的出现是西方文明冲击的结果。但洋务企业的兴办,却可谓洋务人士捕捉到时代脉搏的产物,这是一种创业精神亦是对时代的追赶。由此为下一步教学的展开做出了铺垫。

教师(总结学生对以上几个问题的看法):是啊,这个大变局反映在经济上就是工业化,李鸿章认为自己有责任将中国带入这个风云际会的潮流。他倡议自强,最早就是从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开始的,在我们南京秦淮河畔中华门外扫帚巷附近,就有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洒下的一片心血——金陵机器制造局,被誉为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摇篮。请看金陵机器制造局生产枪炮子弹的图片:

教师:观察图片,相比中国传统手工业,为什么说它是近代工业?

学生: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用大机器生产。

意图:金陵机器制造局即新中国成立后的晨光机械厂,其一部如今已被开发为南京1865创意园,制造局的老厂房即在其中,我知道许多学生都去过。创意园内,恢弘阔大的厂区、晚清风格的厂房、封建衙门式的工厂大门都是旧时风物,带给他们无比厚重的历史沧桑感,现在通过展示这些老照片,勾起他们在游览金陵机器局时的回忆,从而让思绪迅速进入以下围绕金陵机器局展开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金陵机器制造局如今已被历史的迷雾所掩盖而成为一个主题公园,现在,让我们拨开迷雾,一起走进这座兵工厂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中去。

材料5:辰正,至南门外西洋炮局,观制造各机器,皆火力鼓动机轮,备极工巧。其中如造洋火铜帽,锯大木如切豆腐,二者尤为神奇。

——曾国藩《曾文正公手书日记》

材料6:中国总办和官吏们似乎不了解他们在制造什么,为什么制造。机器是现代的、头等的,但用来制造过时的无用的军需品。他们正在大量制造一种小炮,只能发射一磅重的炮弹。……大部分的机器用来制造抬枪。

——(英)贝斯福《中国之瓜分》

材料7:金陵制造局颇有近代风味,早晚都有汽笛的鸣声,招呼人们上工下工,围绕着厂址四周的电线,使厂内青年得以学习它的奥妙以及如何使用它,每次汽笛一响,出入工厂的总有七、八百人。

——《捷报》1881年11月15日

材料8:金陵机器制造局由九个厂五个局组成,年生产经费起初为十万两银子,以后又不断增加,主要生产来福炮、过山炮、开花炮、快炮,前、后膛各式抬枪,并生产炮弹、枪弹,供海防、江防和地方防营使用。这里造的武器,虽与国内其他洋务派官员所办工厂产品相比,是较好的,但总的说来质量极差。有时试放时,炮弹就在炮膛里炸开了,故南京民间有个歇后语:扫帚巷的大炮——自炸。endprint

——吕武进《南京地名趣话》

问题:阅读材料,谈谈你对金陵制造局大机器生产的看法?

意图:一流的机器、高超的技术,生产的却是过时的、低劣的产品,四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着金陵制造局的大机器生产,造成学生思维上的冲突。究竟现象背后的根源何在,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也提示他们不能从单一的角度看待洋务运动。

教师:生产的产品与先进的设备并不相适应,不只金陵制造局,这几乎是所有洋务企业的通病,请大家参考以下材料分析其中原因。

材料9:

材料10:不论大小局、厂,一律都归官办。它们的开办费和常年经费,全由官款拨充。制造出来的枪炮、弹药和轮船,大部分直接拨发给湘、淮等军和沿海各省使用,小部分由各省以协饷等名目调换或计价购买。经费都实报实销或按例报销,生产从来不计算成本,更不讲求效率。

——《中国近代史稿》

意图:通过材料让学生了解洋务企业中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管理,贪污浪费现象严重,带有较浓厚的封建性。从而认识到由于洋务派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洋务企业的经营必将以失败告终。

教师:金陵机器制造局的历史,就是李鸿章的一场强国之梦。梦在甲午战争的炮声中破碎了,而这场一百多年前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却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思考。

分组讨论:历史学家夏东元对洋务运动作了“以应该变而变,从而顺应历史潮流而开始和发展,以应该变而不变,从而违反历史潮流而结束”的提法,在当时那个千古大变局中,洋务运动的“变”和“不变”分别指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

意图: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将,金陵机器制造局则号称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篇,透过李鸿章和金陵机器制造局的兴衰荣辱,可以折射出整个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通过前面的层层设问,步步引领,学生对洋务运动的利弊已经有所体会,最后设置的讨论就是让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洋务运动做一个综合评价,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同时以应该变之“变”照应本节开头的三千年大变局,要求学生把洋务运动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评价。

学生认为的“变”基本围绕洋务运动希望靠单纯引进西方物质文明增强国力,应对变化了的世界形势,不愿触动封建社会的根基,没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相应的政治变革,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而对“不变”的理解则主要是引进了先进的机器设备,采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使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先进的工业社会转变,充当了追赶工业化潮流不自觉的工具。让人惊喜的是,由于金陵制造局就是学生身边的历史,有的学生能够另辟蹊径,列举自己所知道的金陵制造局曾经设立电学馆,招收艺童专学外语的史实,证明了洋务运动还改变了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培养了一批翻译人才,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

教师:其实,“变”和“不变”在这里本来就是对立统一的,洋务运动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维护封建统治的同时,就不可避免地带来封建主义的对立物——资本主义,客观上挖了封建主义的墙角,从此,中国开始告别落后的农业社会,迎来工业文明的曙光。

过渡:洋务运动拉开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序幕,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也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相对于洋务派官僚创办企业的国家资本而言,我们把这部分企业称为民营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此诞生了。

第三环节:工业化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教师:大家知道上图这个船舶云集的港口是哪里吗?

意图:南京港是南京学生非常熟悉的地名,这座中国名港,不管是在电视上,还是实地探方,学生们目睹的机会都太多了。展示这幅图片,让学生关注的焦点及时从洋务运动转移到民族资本主义上来。

教师:南京港是长江上最大的港口,是长江下游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长江上最大的能源物资转运港和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南京港在近代那一段艰难草创的历史:

清同治七年(1868),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在下关办理长江干线轮船客运业务,共有客运班轮9艘。同治十年,旗昌轮船公司经过南京港上下乘客的班期为每周上下水各3次。同治十二年,招商局在下关经营长江客运,有班轮2艘行驶申、汉之间,停靠南京港。光绪三年(1877),招商局收购旗昌产业,在南京港独家营运。光绪二十五年,南京开放通商口岸,英、日、德等国在南京设立分支机构,经营长江客运。光绪二十六年,在南京停靠的客运班轮多时达25艘,分属中外8个航运公司,全部经营上海至汉口航线。民营航运业也开始发展,经营短途客运的主要是小轮。

——《南京市志》

意图:材料虽短,却包含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三种经济现象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结合教材,通过相应的设问让学生了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和概况。

教师:从这段南京港的发展简史中,你能找到几种经济形态?

学生:外资企业(旗昌轮船公司)、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和民营企业(民营航运业)。

教师:其中哪一种经济形态出现最晚?

学生:民营企业。

教师:结合材料,哪些因素促使了民营企业的产生?

学生:外商的刺激,洋务派的诱导。

教师:很好。民间有人投资创业了,那么,他们雇佣的劳动力从何而来呢?

学生:主要是自然经济解体后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教师:可见,自然经济的解体也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请阅读材料:

材料11:

材料12: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间,民族资本工业约有160多家,投资额约460.5万元,主要是缫丝、棉纺、火柴等轻工业。又创办采矿业20家,投资额约261万元,以上两项合计,不过721.5万元。

——《中国近代手工业史》endprint

问题: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结合材料,这种新的经济形式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教师:让我们再把视线转回到南京港,同时参考其他城市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思考一下民族资本主义在产生后的处境如何。

材料13:南京港眼看可以逐渐兴盛,可是好景不长。帝国主义早已觊觎这块宝地,1858年英帝国主义就胁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规定江宁(指南京)通商,只是因为太平军在南京而未能得逞。现在时机成熟,便于1898年再次订了《修改长江通商章程》,并胁令于光绪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一日开办。英国垄断资本接踵而至,开办了“怡和洋行”“太古洋行”,设立码头,扩充地盘,排挤华商,希图取而代之。

——钟凌《从“洋棚”说起》

材料14: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有些批评是没有道理的,但另有些批评则很耸人听闻。机器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做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

——《捷报》1874年8月13日

材料15:光绪二十一年,北京附近的通州有个武举人李福明开办了一个每天能磨成细面二百担的机器磨坊,竟被御史参奏,以“私开机器磨坊”的罪名受到惩戒。……有些商人置买了轮船,宁愿做外国商人的附庸,挂外国的旗;还有许多官僚、商人、地主的资金存到外国的银行和洋行中。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16:……每包面粉总成本约1元2角。市面上洋粉每袋售价2元,从理论上说粉厂是有利可图的。然而,保兴用的是石磨,出不了一号粉,国产二号粉每包才售1元4角……平均每包只能赚1—2角,并无大利。而更要命的是,种种传言加上人们的保守思想作怪,由著名的拱北楼面馆率先表示:“机器面粉不如土粉,不可用。”各家点心店闻声附和,保兴粉销路不畅,开工不足一月,已积粉数千包。只有麸皮倒还走俏,每担9角,农民在厂门口等着要。麸皮不是人吃的,不怕中毒……打不开销路,保兴粉只得在干面行搀入土粉内出售,价格比土粉还贱。年终结账,虽未亏空,也无盈利,扯平。保兴苦苦经营了一年,只得暂时停机。

——杨旭《荣氏兄弟》

问题:民族资本主义在产生后受到哪些方面的阻力?预示着民族资本主义在将来的发展道路是怎样的?

意图:四则材料分别体现了民族资本主义面临着外国资本的排挤、封建势力的压制、生产工具的落后、保守思想的阻挠等重重挑战,帮助学生理解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的历史命运。作为引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新动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能让中国摆脱贫弱,走向富强吗?这些问题都足以引发学生深思,同时为下一课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埋下伏笔。

【作业】

教师:1894年,宁波商人徐阿炳在南京开办胜昌机器厂,以修理船舶等为业,是南京第一家由商人投资兴办的近代工厂。相传曾经有记者请他评论一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济状况有何变化,为什么能在这样的形势下创业成功,阿炳笑而不答。同学们,你能帮这位近代南京的第一位民族资本家回答这个问题吗?请大家根据我们本课所学内容,也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写一篇小论文来论述一下这个问题。

意图:本课的主题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我借用关于徐阿炳的一则传说让学生论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济状况的变化,就是让他们认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究竟变在何处,理清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营企业这四种近代主要经济形态之间的关系。而进一步论述徐阿炳的创业历程,必须结合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和特征,是对本节重要知识点的回顾与运用。

记得唐云波老师曾经把必修二经济史戏称为“想说爱你不容易”,空洞而抽象的经济学名词让学生不胜厌倦,因为这些都离他们的日常生活太远太远,而乡土史料以其直接性和具体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针对本课而言,南京云锦、金陵机器制造局、南京港都是与学生平时的出游、购物、娱乐密切相关的事物,将之融入到全课的教学中去,使原本枯燥无味、远离现实的第9课变得鲜活新奇、生动具体,学生的探究热情也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而显得越发高涨。

其实,经济本来就是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都是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环节,只是在经济史教学的过程中势必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比如,关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我们会谈到鸦片战争后列强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将中国强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过多地强调上层建筑的因素,会使我们的经济史教学越来越理论化和抽象化,从而与现实生活相脱节,冲淡了经济史原有的生活气息。引入乡土史料,就是把学生置于一个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的环境中,以一种更加生活化的眼光来看待经济史。同样以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为例,学生置身历史事件之中,换位思考,以一百多年前一个普通南京市民的身份在土布和洋布之间因为价廉物美选择了后者,用的是现在百姓市场购物的最基本原则和标准,这是市场化背景下普遍存在的竞争规律,由此一步步为他们解开近代自然经济解体之谜,是符合当下学生认知思维的。

新课程教学要求贴近学生生活,只要我们教师能够对学生身边的、他们熟悉和感兴趣的乡土史料合理地甄别、遴选,配合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营造一个乡情洋溢而又不失理性的课堂,就有可能让学生真正“爱上”经济史。

【作者简介】贺健白,男,1986年生,中学二级教师,江浦高级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化课堂
浅析初中物理生活化课堂的形成
在生活中学习美术,在美术中享受生活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生化的理性思考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度
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活动研究
立足生活,有效改善高中政治教学
打造英语生活化课堂的探索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